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悍女茶娘 >

第265部分

悍女茶娘-第265部分

小说: 悍女茶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世锦靠在宽大的藤椅背上,眼睛半阖着。
“嗯。”白世锦朝着白福等人挥了挥手。
白福示意的一躬身行礼,遂领着院子里的丫鬟和下人们退至了院门外。
“坐吧。”白世锦对白景亭说道。
白景亭自寻了身后铺上了软垫的石凳坐了下来,等着白世锦接下来的话。
白世锦看了一眼白景亭身上未来得及换下的官袍。
“早朝后可是被皇上留听了?”
到这个时辰才回府。而且一身官服。
“是。”白景亭看向白世锦问道:“父亲可是听到了风声?”
“早在半月前,陛下出宫游园邀我同朝岬伴游之时。我便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只是那时卢安淼造反之事刚平,一切尚处于待定之中——”
白景亭一阵错愕。
由此看来,咸丰帝动这个心思,已非一日两日!
“我白家世代没有女子进宫的先例。乃是当下几大世家中唯一的例外。”白世锦叹了口气又道,“当年莺歌未嫁之时,陛下就曾动过纳她入宫为妃的心思,只是后来……”
只是后来白莺歌同叶六郎私奔,失了音讯,咸丰帝不得已之下才断了这个念想。
但当年,咸丰帝还是因为此事好生冷落了白家一阵子。
“可瑾瑜的性子……”白景亭愁眉紧锁,“我实在不放心她进宫。”
“那倒也不一定。瑾瑜这孩子除了有些目中无人之外,其余的倒还可以。这些年她同几位公主处的不是极好么。”白世锦口气不明,不知是贬是褒。
“父亲的意思是……同意瑾瑜嫁入东宫!?”白景亭错愕的看向白世锦。
白世锦淡泊的心性他是知道的,岂会是攀权附贵之人?
更何况白家只有白瑾瑜这么一个后人。依照况氏的打算,日后是要为白瑾瑜招婿入赘的——
“景亭啊——”白世锦微微张开了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从此次卢安淼一事上面,你也该看明白宫里的态度了。”
白景亭沉吟片刻,最终只是垂下了双眸,没有说话。
“不是为父狠心。而是事到如今,为父不得不为白家的以后考虑。我这老命一条。时日已经无多,日后这国公府要靠你一人支撑,为父只能提前将一切为你打点妥当。”
咸丰帝此次在对待卢安淼造反一事的态度,明显是在震慑各大藩王和世家,想让他们知道,同朝廷作对只有一个下场——
“父亲……”白景亭忽而红了眼眶。
“景亭。”白世锦悠悠地叹了口气说道:“咱们白家,已经比不得二十年前的那个白家了……”
当初那个时处乱世的白家,是连咸丰帝都要忌惮上几分的。
而如今,兴许咸丰帝对白家还是有几分敬重在的,但却没有了忌惮。
听得老父这么说,白景亭想着老人一生戎马,看似什么都不在乎,随意的紧。甚至在个别人眼中颇有些离经叛道,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到现在还在为白家考虑着。
白景亭有些心酸。
“没能为白家延续香火,景亭愧对父亲。”白景亭将头低的愈低了。
若是白家香火繁盛,是也不至于让白世锦为了此事发愁了。
“莫要说傻话。”白世锦佯怒瞪了白景亭一眼。
对于香火之事,白世锦开得倒是极开的。顺应天意就是了。
“事情还不一定,我们暂且等等看宫中的态度如何。”
白景亭点头,压下心口的苦涩,道:“一切但凭父亲做主。”
“不说这个了……”白世锦呵呵笑了两声。作势就要起身,边说道:“今儿可是个好日子,我得去准备准备更衣了!”
白景亭见状忙上前将白世锦从椅上扶起。
“不用扶不用扶。”白世锦连连摇头。面带笑意地说道:“为父今日心情极好,觉着这身子也跟着年轻了好几岁……”
白景亭见老人这么高兴又精神,脸上不禁也露了笑容,“那我稍后便让人进来为父亲更衣。”
“你也快回去准备吧——”白世锦笑着对儿子摆了摆手。
白景亭含笑应“是”。
此时此刻,白国公府的另一边儿,况氏正坐在镜前让丫鬟梳头挽髻。
作为操持这场寿宴的白府女主人,况氏自然不会让自己在仪容装扮上输给宴会上其它的女人们。是以。况氏早在一个时辰前就开始沐浴更衣梳妆打扮了。
“娘!”
一声清脆愉悦的喊声隔着帘子传了进来。
听出是白瑾瑜的声音,况氏对镜扶了扶鬓边的金钗。随意的“嗯”了一声。
下一刻,白瑾瑜的脸庞就出现在了镜子里。
她走到况氏身后,笑嘻嘻的夺过丫鬟手中的梳子,道:“娘。我来给您挽吧!”
况氏转过身来一巴掌打在白瑾瑜的手背上,皱眉道:“别胡闹!”
今日可是有大正事的,岂能容白瑾瑜胡来。
白瑾瑜轻哼了一声,不甘心的将梳子塞还给了丫鬟,不悦的撇着嘴巴来到梳妆台旁,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梳妆台上首饰盒里的首饰,一边不屑的咕哝着,“不就是祖父为那小贱种办的一场认亲宴么,瞧把您给紧张的。跟什么似得……”
况氏腾出眼神儿扫了女儿一眼,这房中的两个大丫鬟都是她的心腹,白瑾瑜在这里发一发牢骚也没什么。她也没有出言责备。
可这一看,却叫况氏愣了愣。
只见白瑾瑜今日描了极精致的妆容,眼角眉梢无不是经过了精心的装扮,一身桃红色绣金大袖襦裙,更将人衬的娇艳无双。
“回去换身衣裙!”况氏回神过来即刻就皱了眉,责备道:“你又不是不知。你祖父向来不喜过于华艳的东西——”
“我才不要!”白瑾瑜撅起了嘴,“又不是办丧事。穿那么素作何!这套衣裙,可是我提前一个月去量身定做的!”
“口无遮拦!”况氏一巴掌落在了白瑾瑜的脑袋上。
白瑾瑜连忙捂着头后退了两步,同况氏大眼瞪小眼,鼓着腮帮子气呼呼的。
“提前一个月制了这套衣裙?”况氏看着白瑾瑜的目光有些奇怪起来。
不对啊,白世锦的寿宴年年都有,却不见女儿这般刻意打扮过。
见母亲投放过来的目光,白瑾瑜擦了脂粉的脸上,腾的一下烧红了起来。
况氏一愣之后当即恍然!
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女儿,却是自己带大的,白瑾瑜的那些个小心思从来瞒不过况氏的火眼金睛。
此刻见女儿这种反应,况氏顿时明白了……女儿这是长大了!
寿宴之上,定会有许多权贵家的公子哥儿前来。
白瑾瑜此般装扮自己,不过就是为了吸引众人的注意——
“你糊涂啊!”况氏皱了眉训斥。
“我……我怎么了!”白瑾瑜挺直了背,不肯示弱。
她今年已经十五,年过及笄,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这么做……怎么说也不算过分吧!
况氏站起了身来,伸出手指戳了戳白瑾瑜的脑门儿,“来人皆是朝中重臣,怎会让家中儿子入赘!”
“入,入赘?”白瑾瑜张大了嘴巴看着况氏。
“不然你想如何!放眼这乐宁,你也不想想哪家能比得上咱们白家!咱们白家的财产以后都是你的,你何故要委屈自己下嫁到别家!”况氏看着不开窍的女儿,一阵气闷。

正文、357:她不能坐这

原来家里的人在对待她的亲事上面,竟然是存的这个心思……
白瑾瑜一时间既气又羞,反驳道:“你和爹怎么就觉得,我一定就嫁不到比咱们家更好的人家去!”
“比白家更好的人家?”况氏像是听到了笑话,冷笑了两声之后,道:“除非你去做皇家的媳妇!”
“这又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白瑾瑜不顾得女儿家的矜持,一脸自傲的道。
“……”况氏怔了怔。
是了,白世锦每年寿宴,宫中都会来人,这几年咸丰帝龙体欠安,便让皇子们代为祝贺。
白瑾瑜竟是安的这个心思?!
况氏看着女儿,眉头越皱越紧。
“万万不可!”她瞪着白瑾瑜,几乎一字一顿的训诫道:“你真当皇家的媳妇是那么好当的?几名皇子正妃已定,你嫁过去也只能做小!”
白家唯一的嫡孙女,怎能为小?
别说她况氏,就是白世锦也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谁说的……”白瑾瑜咬了咬下唇,眸中闪过一丝涟漪,低声说道:“太子殿下东宫里的正妃之位,不还是空着的么……”
太子妃之位?未来的皇后之位!
合着今日白瑾瑜这身装扮是为了卢治而费心准备的!
况氏被吓了一跳。
这个她可是想也没敢想过的!
况氏滞了半晌。几欲张口,却终究没能说出什么来。
白瑾瑜脑海中闪过一张隐现在白梅亭中恍若谪仙的俊秀面庞,只这一个画面。便叫她心跳错漏了几拍。
在去年深冬,梅园白梅绽放之前,她从来都不知道那鲜少露面的东宫主人,竟有着这么一副绝世的好面容……
※※※※※※
愈近冬日,太阳落山的时辰便越发的早了。
申时刚过片刻,暮色已至。
昏淡的晚霞映照着白国公府前高悬着的赤金匾额,烨烨生辉。
府门前。除却两个镇府石狮中间的走道以外,两侧已经停满了来客们的车撵。
“表小姐还没过来?”
白福来到府门前。拱手朝着三位并肩走进来的朝官一行礼,含笑目送着三人在家丁的带引下走进院中之后,适才朝门侧迎客的下人问道。
“还没呢——”坐在一侧桌边手中持笔,记录着来客们礼单的官家笑吟吟的说道。
白福不由地朝门外看去。
还有不到半个时辰就要到开宴的时候了。宾客们已经来了十之*。
“派个人去瞧瞧。”白福出于谨慎地说道。
平素还且罢了,可今晚这寿宴可是万万不能少了这表姑娘啊。不然可就白准备一场了。
家丁刚应下,还没来得及抬脚呢,就听门外传来了马车车轮滚动的轱辘声响。
白福连忙定睛探去。
只见浓浓的暮色之中,一辆蓝顶儿宽厢马车正朝着此处赶来。
再一看,后头还紧跟着一辆。
两辆马车相继在国公府门前停稳。
“睿郡王爷!”白福看清头辆马车里下来的主人是谁,惊诧了一瞬之后连忙迎了上去。
荣寅淡笑着颔首,示意他不必多礼。
“福伯。”少女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后面响起。
白福忙看了去,就见是落银和月娘。正牵着虫虫走了过来。
“表小姐来了!”白福笑的极慈祥。
“福伯好!”虫虫笑的眯起了眼睛,十分讨喜地同白福问着好。
“好好好……”白福不住的点头,眼睛却不由自主的在荣寅和落银之间打着转儿。
表小姐竟是同睿郡王爷一同过来的……白福望着这一前一后停着的马车。心中暗暗有了计较。要知道这往年老爷办寿宴,荣寅最多是让人送份寿礼过来,从不亲自前来。
毕竟睿郡王府和白国公府,向来没有什么交集。虽然立场不为敌对,但也绝对跟亲密扯不上半点关系。
“这看着挺重的,叶姑娘我来帮您提吧!”万青上前来接过了落银手中提着的大圆盒。表情殷勤。
白福讶然了片刻,算是彻底明白了过来。
“睿郡王、表小姐、叶夫人都快请吧——”白福没再多耽搁。伸手引着落银几人进了府去。
筵席设在国公府东院。
这院子落银曾随白世锦散步的时候来过一次,只记得亭台楼宇、假山荷塘应有尽有,因少有人来,十分的安静。
然而今晚的情形却是截然不同。
院中假山与各个亭台处,都高高挂起了燃着明火的大灯笼,将四下照的通亮犹如白昼。
待来到摆宴之处,更是热闹非凡。
纵然摆宴之前要比发出去的请柬上的名额要多备足了十来张闲桌,可眼下几乎已经是座无虚席了。毕竟是国公府的宴,一年几乎也就白世锦过寿这么一回,机会难得,于是乎,许多来客们除了带了家眷之外,还很‘凑巧’的携了几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