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悍女茶娘 >

第232部分

悍女茶娘-第232部分

小说: 悍女茶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见前方的身影走的更急了。
“我并也不知她会突然过来!”
见她如此,荣寅是真的着了急,边随着她往前大步地走,一边急道:“是她突然……抱住了我,我压根儿没碰她!”
这时,就见前方的身影蓦然地顿住了。
荣寅以为落银是听了进去他的话,两步上前走到她身侧,笑的颇有些谄媚的意味,道:“天地可鉴,我真的没有碰她分毫——”
落银转过了头来,微扬了扬弧度美好的下巴,冷声问道:“可你不也同样没有推开人家吗?”
荣寅的性子她再了解不过,对待男女之情的事情上,最令她欣赏且安心的就是,从不会对爱慕他的女子拖泥带水,暧/昧不清,向来都是一贯的果断,可这回,前前后后在卢清芙的事情上,她却觉不出丝毫果断来。
“我——”荣寅一噎。
“没话说了?”落银目含怒气,见他吞吐不知言语,只觉得是坐实了自己的猜测。
果然,他对卢清芙余情未了!
气愤之下,落银刚欲转身再去,却被荣寅先一步抓住了手腕。
大许是怕她再次挣脱,力道十分之大。
“这事怪我。”不作防之下,荣寅忽然开口说道,没有再多解释,没有找借口开脱,只这样毫无预兆地认了错。
落银挣扎的动作不禁一滞。
“我保证,再不会有下次。”荣寅的声音格外的认真,末了又补充道:“绝对不会。”
“可我想知道,你为何没有推开她?”落银格外固执于这个问题,她现在需要的不是他有力的保证。而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荣寅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并不想让落银知道太多复杂的事情——
“余情未了?我这样想不知道有没有错?”落银将他的沉默看在眼中,心里不禁凉了大半。
荣寅一阵错愕。
余情未了?
什么叫余情未了?
他对卢清芙,何时有过什么情意可言……
“自始至终,我心中也只有你一人。又何来的对他人余情未了这个说法?”
“事到如今,你还想继续瞒着我,你同她曾有婚约这个事实吗?”见他这副急于解释的模样,落银眼底浮现了一抹嘲讽。
这一切,都让她没办法不去多想。
要说这中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全是她小心眼想的太多,她说什么也不能相信。
荣寅脸色几经起伏。
落银是何时知道这件许久没人提起的陈年旧事的?
“我并非刻意瞒着你……我当时打算日后得了机会再说与你听,可又担心你会因此多想。”荣寅说着,下意识地微微隆起了眉头,道:“这桩亲事纯属媒妁之言。根本不是我本意,我对卢清芙,从来没有过半分男女之情。”
这乃是大实话。
当初这桩亲事他是没有反对,一来是他心中没人,尚且不懂感情。二来是卢清芙与他门当户对,才貌双全,没得挑剔。
“所以余情未了这个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荣寅看着落银,一双漆黑幽深的眸子,盛满了认真的神色。
望进他的眼中,落银失神了片刻之后。忙地将头转了过去。
现在冷静了下来,荣寅说的这些她都信。
她向来信得过他对自己的感情,可是感情这个东西贯来的不受控制,看到他同别的女子举止亲密,而且对方又曾是他的未婚妻,便由不得她不生气。
感情中很多事情上面。生气同信任之间,并不一定是背道而驰的关系。
“今日之事是我疏忽你的感受了,错全在我,你气我也是应该,可你生气归生气。可万不能由此怀疑我对你的忠贞。”
忠贞……?!
落银嘴角狠狠一抽之后,禁不住泄露出了一丝笑意来。
“……别气了。”荣寅见她露笑,知道她的气性已然消散开来,趁机说了几句软话儿,便打算将人捞进怀里。
然而刚一欠身,就觉有东西挡在了胸前。
荣寅垂眸一瞧,却见落银伸出了一只白净的素手来,挡在了二人之间,纤长玉白的手指间,有淡淡的暮色从中穿过。
这又怎么了?
荣寅抬眸望向她,眼里含了些无解。
瞧方才的模样,不是已经听进去,已经消气了吗?
可现在仔细地瞧,才见视线中那双晶亮的瞳孔,的确是还浮着些不悦,就连那乌黑浓密的羽睫似都在传达着同一种情绪。
“可说了半天,你还是没能解释得清楚,当时为何没有推开她。”落银执拗地又将话题给转了回来。
荣寅呼吸一窒,遂觉得头痛万分。
这非要在一个问题上死磕到底的性子,到底还是没变过分毫——
殊不知,落银之所以非要在这个问题上问个明白,并非还是一味认定荣寅对卢清芙余情未了,而是觉察出了其中的不对劲来。
就是因为太了解荣寅,他越是左右言他,不说清楚,她越是肯定其中必有蹊跷。
直觉的作用之下,她觉得此事只怕是跟荣寅不久前出的那趟远门儿有莫大的干连。
“你说不说?”见他还是不语,落银皱起了眉。
荣寅静看了她片刻,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道:“说。”
他还敢说个“不”字么。
再不说,指不定她又得炸毛了。
他现在总算是摸透了,回回她生气的时候,你必定都得顺着她的毛慢慢地捋顺了才行。如若不然,那就是自寻死路。
落银瞧出他眼中的慎重,越发觉得事情非同小可,便主动说道:“走,咱们去竹楼里说去——”
至此,才算是没了半分气性。不为别的,就为他肯同自己坦诚。
见她扯着自己的手转了头就走,荣寅一时间只觉得哭笑不得。
……
暮色西沉,天地间一片昏黄之色,天边晚霞绯艳的晃眼,烧红了大半边天。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明个儿又是个好天啊。”杜满眯眼望了望天边的霞光,笑着自语了一句,而后就提着取水的木桶回了茶园旁的一座木屋里,这是专为他看守茶园而建的歇脚处。
进屋儿前,他朝对面的竹楼中瞧了一眼,因霞光正盛,整座精巧的竹楼都被笼罩的看不真实。
竹楼中,落银惊愕无比地问道:“你是说当年你父母的死,始作俑者实则是……卢清芙的父亲安亲王?”
落银老老实实地听罢了荣寅对当今局势的一番分析,和他现如今所处的境地。
越往后听,她越是震惊。
她竟是丝毫不知,这看似平和昌盛的乐宁城,暗下竟隐藏着如此汹涌的波动。
“你初来乐宁没多久,不清楚这些也属正常,卢安淼暗暗蓄力多年,如今兵强马壮已经蓄势待发。”荣寅口气沉重,但落银还是细心地听出了这语气中隐含的期待。
是的,期待。
期待那一日的到来,他可以手刃真正的仇敌。
落银沉浸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局势当中,久久都无法回神,然而最让她心绪繁杂的还当是荣寅的家仇,这份无比沉甸的仇恨。
原来他跟卢清芙之间,不光没有她想象中的旧情可言,甚至还可以说横隔着深仇大恨。有着这么一层关系摆在那里,他还需同她百般周旋……着实不易。
而不明情况的她,方才还对他如此怪责。
“这些……你为何不早同我说?”落银口气有些酸涩,还带着些埋怨。
“你瞧瞧你这副模样……我还不是怕跟你说了,你跟现在一样苦着张脸?”荣寅口气轻松,带着笑调侃着,却越发让落银觉得心里堵得厉害。
他处处都在替自己着想,只是从来不会摆到明面儿上来说。
“可你若不跟我说,我只会胡思乱想,最后还不是一样得跑去烦你?亏你成日自诩聪明懂得算计,怎连这么点事情都想不明白——”落银闷声道。
荣寅微一愣,随即忍不住笑出了声儿来,“哈哈……能把歪理说得头头是道让人挑不出毛病来,想必也只有你一个了。”
意料之中的白眼和反驳却没有出现。
腰间反倒被一双纤细的手臂给紧紧的环住了——
荣寅反应过来之后没有犹豫,一手将面前的人反给拥住,扣在了怀中。
“我要你答应我,以后不管是什么事情,好的也好,坏的也罢,都跟我说一说。我帮得上忙也好,帮不上忙也罢,你都得跟我说一说……”落银的声音平素灵动悦耳,此际闷在他怀中低下来,就很有几分软糯糯的味道,衬着她这番平实的话语,让荣寅只觉得心就这样被化去了。
旁的没有多说什么,只清晰地应了一句“嗯”。
其实当今的局势让她得知一二并无坏处,免得到时候事情来临,让她措手不及。
只是,不管是哪一种方式,他都会尽全力护她安好。
外头的霞光正逐渐的散去,天边的颜色也已经从浓烈的绯红渐变成了黯淡的昏黄。

正文、314:祸端

“少爷……咱们该回去了。”
西雀街一处酒楼之中,临窗而坐的徐折清望着渐暗的天色出着神,一身素净的青衫将他衬的越发清雅挺拔,却掩盖不住通身散发出的浓浓倦怠。
“落银定是不会过来了……”徐盛低声说道,有些不忍。
今日他照例去叶家请人,跟前几日一样没能得见落银,却从看家的丫鬟那里得到了一封书信,说是落银留给少爷的。
徐盛以为事情有转机,欢天喜地地接了过来,跑来交给了徐折清。
岂料,信纸一抖开,上头仅有五个字跃入眼前。
徐盛一不小心瞧见了,就见是规规矩矩地写着这样五个字:怜取眼前人。
字体一丝不苟,似乎由此能看到写字之人的波澜不惊。
徐盛说不清自己心里头是个什么滋味儿,他只知道,其实这句话也是他一直想对徐折清说的。
方秋言是个好妻子。
“明日就启程回祈阳吧。”自打看罢了信,静坐了两个时辰有余的徐折清终于开了口,淡淡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清晰的释然。
“诶!”徐盛重重地应下,像是得见了什么天大的好事一般,眉开眼笑着。
兴许这次来乐宁并没有白来,至少让少爷看清想通了一些事。
剩下的暂时想不通的,不若就交给时间和……少奶奶吧。
※ ※ ※ ※ ※ ※
正如落银估算的那般,月底一至,城西最大的一处庄子月华庄,总算正式且彻底的换了主子,改姓了叶。
这处庄子虽算是个丰厚的嫁妆,但却鲜少有人入住,交接的当日东西就收拾了个干净,次日早,整修的队伍就来了庄子里。叶六郎看重的很,怕出什么差池,干脆亲自过来监工。
里头的院落布局大致都要推倒重新来建,毕竟用途相差甚大。
而改建的图纸早在十日前。就由落银和匠师合作着完成了,落银带着些现代化的创意融合着匠师的专业意见,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匠师从未着手改建过这等模式的茶庄,给手下的人看了看,都觉得新奇又颇为实用,故前些日子一群人就已经有了跃跃欲试的意思,只等着庄子到手。
加上叶六郎给的价格好,故今日一动工,大伙儿都是干劲儿十足。
午时刚过半刻,一辆青布马车朝着庄子的方向行驶了过来。最后在牌楼前修整的平整的石子儿路边儿停下。
帘子被撩开,下来了两位女子。
前头下来的那位,较后头那位大上*岁左右,却也一身蓬勃的朝气,端看梳着的发髻。还是位未出阁的女子。
后头那位二八芳龄的女子,一袭湖蓝色绣着素白栀子花的衣裙罩着一副纤细的身姿,惹人心怜,一头青丝一半做髻挽起,以一对儿白玉坠着细碎的流苏钗固定,余下一半散在脑后,经日光一照。更显乌黑的发亮,犹如一段上好的华缎。
八月底的日头还是刺眼无比的,又刚过正午,太阳是最盛的时候,二人一下马车,不由自主地就眯起了眼睛来。
“爹——”少女朝着负手立在牌楼前的叶六郎喊了一声。
“银儿?你们怎地来了?”叶六郎正监督着工人改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