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悍女茶娘 >

第146部分

悍女茶娘-第146部分

小说: 悍女茶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昭顺帝今日到底是特意过来还是顺路进来看看,但他皇帝的身份是摆在那里的,皇帝的话,是不能忤逆的。
徐折清定了定心神,笑道:“叶师傅可是我们徐家茶庄的顶梁柱,她若一走,我徐家茶庄岂不是要塌了半边天?”
他也是一副开玩笑的口气,让人辨不清真假来,但落银知道——他这是在婉拒昭顺帝。
唯恐皇帝发怒,落银不由地戒备地望向昭顺帝,却见他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变动一下,反而仰脸哈哈笑了几声,笑的让落银心里发毛,实在猜不透这位帝王的心思,不知他方才的话真的只是随便说说,还是其它。
**
ps:哈哈哈,叉腰笑,满二百章啦,撒花撒花!

正文、201:求代嫁

就在徐折清和落银等着他接下来的话的时候,却听昭顺帝忽然道:“今日我既然来了,可否劳烦叶师傅给我泡壶茶?”
见他直接将前面的话给略了过去,落银不禁大松了一口气,“举手之劳,公子言重了。”
徐折清眼底却藏了几分忧色,昭顺帝的态度……让他平白有些不安,还有他看向落银的眼神,显然是充满了兴趣跟好奇的,他对这位皇帝别的了解不多,但唯有一点,他很肯定——昭顺帝最喜的就是新鲜,新鲜的人和事。
“去取一套茶具过来。”徐折清朝着侍女吩咐道,心底却是在想,为了以防万一,有些事情是不是不能再等下去了……也许,徐朗之这次是对的。
昭顺帝这回指名要喝的是金沁玉。
落银跪坐在茶几边的软垫上冲泡着茶,昭顺帝则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徐折清说着话儿,双目却是始终定在落银不停变换着动作的芊芊玉指上面。
从来都不知道,原来这世上可以有人将泡茶的动作都做的这么赏心悦目,昭顺帝嘴角含着欣赏的笑意。
这壶茶喝的时间不短,约莫是有一个时辰左右,中间添了几次水。
有句话说的好,忙碌的人喝茶只是解渴,悠闲的人喝茶那才叫做品茶。
泡出一壶好茶,离不开一个心静,品出一道茶内在的好与坏,也离不开心静二字。
昭顺帝此番是只身一人前来的,旁边也没个提醒的,他也不着急,直到了日暮西山的时辰,才提要回去的事情。
徐折清和落银自然是得亲自将人送出去。
待出了徐家茶庄,才见有一辆普通到掉渣的青布马车在牌楼前等着,车夫见了昭顺帝过来,慌忙过来见礼,听那声音便知是个太监。
此处无人。昭顺帝这才将我换成了朕,“朕就先行回宫了。”
徐折清和落银刚揖礼想说恭送皇上,却见即将要上马车的昭顺帝突然回过了头来,对落银说道:“对了。三日之后乃是太后的寿宴,叶师傅到时可有空入宫一趟?”
太后寿宴?
太后寿宴也用得着她去泡茶吗……
可她显然是没有拒绝的余地,只得应了下来。
其实,这未尝也不是一个机会……
昭顺帝走了之后,徐折清才忧心忡忡地道:“圣上虽然好说话,但毕竟是皇上,伴君如伴虎,太后的寿宴上,你切记要少说话。”
落银点头。
徐折清欲言又止。
落银觉察到有些不对劲,忍不住问道:“徐大哥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
徐折清终究是摇了头。含笑道:“无事。”
落银在心里暗道了声奇怪,总觉着这几日徐折清有些不对劲,好像就是从庆功宴之后开始的,但具体哪里不对劲,偏生又说不上来。
昭顺帝回到宫中的时候。天色早已大暗,他便直接摆驾回了寝宫。
“今夜朕留在寝宫歇息,去钟秀宫说一声儿,让良妃不必等了。”昭顺帝一踏进寝殿,就对着身旁的小太监吩咐道。
本来今个儿一早答应今晚歇在钟秀宫的,可出去这一趟,却突然没了兴致。
小太监心知过去钟秀宫怕是少不了一番责问。但也不敢去管皇上的私事,只得硬着头皮去通传了。
“皇兄!”一道明媚的少女声响起,昭顺帝一抬头,就见幺妹明珠公主从内殿行了出来,脸上不乏埋怨。
“明珠?你怎么在这儿?”昭顺帝笑问了句,他兄弟姐妹甚多。但唯有这个小他近二十岁的胞妹,最得他宠爱,一来是因为二人乃是一母所出,二来是先皇后走的时候,明珠公主才五岁。也算是昭顺帝拉扯着长大的。
“皇兄你去了哪里?我在这儿等了都一整天了!”明珠撅着嘴巴走了过来,一身芙蓉色广袖宫装,华贵中更添三分女儿家的娇艳。
明珠公主今年不过二八的年纪,却早已出落的亭亭玉立,相比于昭顺帝的清俊,她则是娇艳无比,像是一朵开放的正盛的牡丹,也是先皇的女儿中,唯一一个没有成家,还住在宫里头的。
“有事出宫了一趟,怎么?你找朕有事?”昭顺帝闲懒地倚进了榻中,挑眉问道。
明珠公主紧跟了过来,然后伸手屏退了一干伺候着的丫鬟和太监。
昭顺帝见状倒是好奇了。
“皇兄,明珠,明珠……想跟您商量件事情。”明珠搬了张绣墩,坐在榻边,言辞有些吞吞吐吐的。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懂礼数了?”昭顺帝真的觉得奇了,他这个妹妹,在他跟前向来都是没规没距的,有什么说什么,说是任性妄为也不为过。
他作为一个兄长,一直纵容宠溺。
“明珠听闻……皇兄要将长乐远嫁夏朝,不知是真还是假?”明珠眼睛一眨不眨地,等着昭顺帝回答。长乐公主是昭顺帝的第一个女儿,当今皇后所出,比明珠还要大上一岁,却仍要喊明珠一句姑姑。
昭顺帝脸上的笑稍淡了些,“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您就告诉我是不是嘛?”明珠有些着急了。
昭顺帝点点头。
“皇兄!”明珠得到他的肯定,忙道:“可是长乐不愿意嫁给那个郡王,您知道吗?”
“哦?”昭顺帝目含思索,“朕倒不曾听她提起过,但长乐既身为皇室公主,便注定无法做主自己的婚姻大事。”
这是皇室中人的悲哀所在,这一点昭顺帝自己也深有体会。
“可是长乐她……”
“行了,这件事情已经定了下来,而且也已经跟夏朝国君达成一致,择日便会宣告天下,你回去告诉长乐一声,让她不要任性。”昭顺帝揉了揉眉心,说道。
明珠的两道秀眉皱的死死的,不死心地道:“不是还没有昭告天下吗,既然如此,不就还有回转的余地吗?”
“和亲的事情既然已定,又岂会反悔的道理,再者说了,长乐都未有跟朕提过意见,你又哪里来的这么多的话?”昭顺帝的声音不怒而威,“明珠,任性胡闹也要有个度,和亲乃是结的两国秦晋之好,此事,你莫要过问了。”
明珠听他口气,不禁咬了咬下唇,“皇兄,您误会明珠的意思了……明珠并非想破坏两国的和亲,而是认为……换一位公主前去也未尝不可,何苦非要勉强长乐?”
“朕只有三位公主,永安刚满九岁,常月三岁的生辰还差两个月。”昭顺帝皱眉道:“你难道想让她们代长乐远嫁不成?”
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死了——
明珠急的恨不得抓耳挠腮了,一鼓作气道:“皇兄,明珠想代长乐嫁去夏朝!”
昭顺帝:“……”
“明珠想嫁给夏国的那位郡王!”明珠又鼓起勇气补充了一句,以表决心。
“你……”昭顺帝古怪地笑了一声,“说半天,你就是想告诉朕这个吧?说什么长乐不愿意嫁,合着是你想嫁过去?”
明珠见自己的计谋被识破,一阵面红耳赤。
“明珠,你又不曾见过这位郡王,又何故如此坚持想要嫁他?”昭顺帝口气正了很多。
谁说我没有见过!
明珠险些将这句话脱口而出了,那晚设宴,她是偷偷见了那位郡王的,可是这个自然不好对昭顺帝说。
却不知道,就因为这一瞬间的犹豫她未将此事说出来,从而造成了一个天大的误会。
“明珠虽然没有见过他,可是……明珠心想,皇兄这些年来也一直为明珠的亲事忧心,再加上明珠真的问过长乐了,长乐根本不愿远去夏朝……既然如此,倒不如让明珠代长乐过去吧。”
昭顺帝沉思了片刻,面色慎重地道:“两国和亲,求的乃是两国之间的和平,我朝与夏国已有百年之好,代代通婚,每次选去和亲的公主郡主,必都是贤淑温良之人,你性子太烈,嫁过去皇兄实在放心不下。长乐比你老成稳重,更能担起大责。”
而且,任谁都能感觉的到,夏朝近年来的态度转变,和逐渐壮大的国力,这一次的通婚更显得尤为重要,若真出了差池,只怕会造成不堪的后果。
昭顺帝这么说其实都是含蓄的说法,明珠公主的性子岂止的烈,那根本就是一个蛮不讲理,谁都必须要顺着她的心意才可以,纯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在青国众人尚且可以顺着她来,可若当真嫁去了夏国,哪里有可能人人都将她拿祖宗供奉着。
说句不好听的,现如今的夏国,实力要比青国强太多,将公主送去和亲,姿态自然不能放的太高。
昭顺帝的忧虑,来的很有道理。
可明珠已是铁了心要嫁去夏国,青国上下的士族官宦子弟,她根本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唯独那晚上见到的那位俊冷的少年,只一眼,就闯进了她的心里。
“皇兄,明珠明白您的意思,明珠可以保证,待去了夏国,定全心全意地侍奉夫君,维护两国之好。绝不会给我大青抹黑。”明珠有模有样地保证道。
那个人是她心心念念着的人,嫁过去只会百倍对他好,又岂会惹什么祸端?

正文、202:太后寿宴

而且她真的已经暗暗下了决定,待嫁给了他之后,一定会将自己的性子收敛起来,不会再如此任性妄为,尽量做个贤妻良母——不得不说,爱情真是个伟大的东西。
昭顺帝却仍旧不能放心,他虽然从来不喜欢在国事上费心思,但他也没有没事找事的习惯,把明珠送到夏国,可不就是没事找事么。
明珠欠身挽住了昭顺帝的一只胳膊,撒娇道:“皇兄,您不是成日里就念叨给我招驸马的事情么,如此我代长乐出嫁,岂不是两全?”
是两全……可一不小心,就恐怕会变成祸事。
“明珠跟皇兄保证,绝对安分守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任性!”明珠公主伸出三根指头做发誓状,娇美的脸上写满了认真和坚定。
昭顺帝不由地愣住了,这个妹妹的性格他最了解,鲜少会有这么认真的时候,而且他能感受的到她前所未有的决心。
她是真的愿意为了嫁去夏国改掉自己的任性。
可为什么会突然这样……
她的确没可能见过那位郡王,怎么会如此坚定地想要嫁过去?难道真的是像她方才所言,因为长乐透露出不愿意嫁的意思,她愿意代她?
不不不,他这个妹妹,可没这么好心……
明珠跟长乐的关系,仅能称得上一般。
昭顺帝怎么想也想不通,明珠怎么就突然想要嫁到夏国去,此事非同小可,再三思虑,他终究还是问道:“你老老实实的告诉皇兄,你究竟为何执意要嫁这素未谋面的郡王?”
明珠犹豫了片刻,只得道:“不瞒皇兄,明珠此前对此人多有听闻,十分仰慕……在青国又一直没有遇见心仪之人,思来想去。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听闻?”昭顺帝不由地皱眉,他都不知道这个名不经传的郡王有这么出名?他都没怎么听说过他的事情,好像就是当朝皇帝的庶弟,并无什么实权。
“耳听毕竟为虚。你可是误会了什么?你当真要为此嫁他?”昭顺帝始终决定明珠此番举动太过贸然。
“明珠确定!”明珠毫不犹豫地就点头,“明珠跟皇兄保证,这一切都是明珠的主意,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