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56部分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56部分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是发现了梁晓乐放在里面的韭菜和茴香。

………………

早饭吃的面条(二月二叫“龙须面)。饭桌上,宏远娘对宏远爹说了韭菜茴香的事。宏远爹说:“都说不过三生日的孩子耳朵、眼睛都尖(灵),能听见成年人听不见的声音,看见成年人看不见的东西。”

梁晓乐美滋滋地只想笑。赶紧低下头。吃起碗里的“龙须面”来。

因为梁宏远和冯良存是在辛庆同那里睡,早饭也是在那里吃的。过来时,三个男孩子(包括辛洛)每人装了一衣兜料豆,一边走,一边吃。梁宏远还时不时地张大了口,捏起一粒料豆。远远地扔到嘴里,或抛到空中,用嘴“叭”地一声接住。“咯嘣”一声咬碎。做个怪样:“好脆、好香!”逗得所有人都笑了。

一上午,梁晓乐就在和孩子们的吃料豆、互相赠料豆中度过的。有的孩子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筷子或小木棒。敲击着炕沿、门框、簸箕、凳子等所有够得着敲击的东西,嘴里念念有词。玩耍中增添了节日大的气氛,比往日更加热闹几分。

梁晓乐却多了一份心事:二月二,龙抬头,意味着春回大地、农事就要开始了。怎么还听不到宏远爹对于修房盖屋和置买农田的动静呢?

中午吃的韭菜盒子。趁饭后小憩的功夫,梁晓乐扎进宏远娘怀里,摸着耳垂对接上灵魂。

宏远娘(梁晓乐):“过了二月二,就到了是农活的时候了,咱什么时候动工盖房子呢?”

“我也正想和你说呢,”宏远爹捏起盘子里的一个料豆,放进嘴里“咯嘣咯嘣”嚼着,“上午在门市上,和爹念叨了念叨。今年闰七月,不能盖北房。先把咱这个院儿里的东西厢房、大门盖起来,把院墙垒好,再把碾子磨稳上。一个二月里,这些能完成,误不了大田播种。”

宏远娘(梁晓乐):“我有个想法:把辛庆同他们前面的空宅垒起院墙,盖上东西厢房,碾子磨就稳在东西厢房里。以后有了买卖,就雇梅银花在那里。这样,既给她找了份工做,离着她家还近,一早一晚看着方便。”

宏远爹想了想,“嗯,不错。反正她也是在家里闲着,咱给她工钱,还能贴补家用。我给爹说一声,就稳在那里。不过,盖房垒院墙得等一些时日。”

宏远娘(梁晓乐):“先盖那边的。家里的又不是急着用。”

宏远爹笑笑,一副茅塞顿开的样子:“还是你考虑的周全。行,就这样了。”

宏远娘(梁晓乐):“孩子爷爷说的那二十多亩地,不知能不能定下来?”

“我问爹了,爹说人家等着咱的话儿呢。我对爹说了,只要人家卖,咱就买,价钱上好说。”宏远爹说着,擓了一下后脑勺:“也是这些日子孩子们腿疼,门市上又忙点儿,我把这个事给撂下了。”

正说着,梁德贵风风火火进了门:“二哥二嫂,爹让你们带着银子去族长家,把那二十多亩地办一下交接手续。”

梁晓乐一听地买成了,心里高兴。决心跟着去看看手续怎么个交接法,便赖在宏远娘怀里不下来。宏远娘只好抱着她一同前往。

族长家已经有五、六个人等在那里了。正像梁龙勤说的那样,二十多亩地都是村边的零散地,最大的五亩,最小的才几分。由于都是卖家一口价,都是上赶着卖给宏远爹的。

族长按照规矩,帮他们做了交接手续。不消一顿饭的功夫,田契便到了宏远爹的手中。

梁晓乐很是高兴,似乎看到了她事业的第一步,至于以后怎样,她要慢慢的筹划。

(注1:俗称。位置在北房门外面东侧,从北房门到东里间屋窗户的中间。是供奉天地爷爷的地方,故称天地底下。)(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十五章 望门寡

过了二月二,宏远爹果然动起土木工程。

这个时空的农村里,一般农家都是盖土坯房。

所谓的土坯房,就是只有房基用砖。房基以上,全部用土坯。房基有垒七层的,有垒九层的。目的是为了防水防潮,保护上面的土坯。

土坯是用坯模子打出来的。一盘坯模子需要三个人倒替,一天能打五百多个。土坯摞起来成C字形,俗称“坯摞”。坯摞要在地里风干十五到二十天才能干透。

宏远爹和父亲梁龙勤商量了商量,为了加快进度,决定请五盘坯模子,十五个打坯的人。四天完工。

在打坯和等着坯干的时间里,先稳碾子和磨、打两个院里的院墙地基和东西厢房的房基。这方面雇六个小工。梁龙勤说村里没有比较精炼的泥瓦师傅,应该去外村招一个。三伯梁龙才说,他正好认识一个,做工纯熟,对线精准,就是工钱贵些。

宏远爹说:“修房盖屋是大事,不能在这上面省。”随让三伯去帮他请了这位泥瓦师傅来。

木工也同时进行。请了两个木匠师傅做门窗。

除了梁龙勤兄弟四个家里都来人帮忙外,邻居们也有来的。帮忙的人不拿工钱(这是梁家屯里的风气),中午饭却是要管的。

这样一来,每天中午,梁德福家都要有三十多口子人吃饭。早晚也有二十多口。打坯是力气活,半晌还要送一次水和吃食。做饭也成了一大任务。

梅银花经过一腊月和一正月的调养,身体已经完全恢复健康。见碾子、磨稳在自己住处门外,还听说以后让她接管,给她发工钱,喜欢的了不得。主动承担起伙房里的重任。

大奶奶、三奶奶、和王奶奶,也都过来帮忙择菜、切菜。

宏远奶奶因为忙着嫁闺女。没有过来。

二奶奶也来,不过她每天都是快中午的时候才到,吃饱喝足以后,瞎白活一阵子,把剩下的干粮啊菜啊的,拿一些走人。大奶奶看不惯,用言语嘎巴她,她有时装作听不出来。有时翻着白眼说:“俺二侄儿媳妇聚宝盆里的东西要多少有多少。我这点儿在这个家里还算东西呀?!就你多管闲事!”

宏远娘在伙食上很大方,雇工一日管三顿饭,顿顿都是大米白面饭食。每天的炒菜也都变着样,每个菜里也有肉。这些雇工都是庄稼人,除了过年过节,很少吃白面饭。更甭说饺子、包子、大米干饭了。一早一晚,哪家不是在粥里掺红薯和土豆,就这杂粮饭。还得算计着吃。在这里既解馋,还能吃个肚儿圆,一个个干劲十足。

人多吃得多。用的也多,梁晓乐在这上面可动了心思。除了接三岔五与宏远娘灵魂对接给人们煮顿“神饺子”以外,还在空间里仿制了宏远娘和梅银花蒸的馒头和包子。只要往笸箩里一放,梁晓乐就不离笸箩了。好像多么馋似的,磨着宏远娘给她拿。

宏远娘掰开一个馒头(或包子)。递给她半个,她就围着笸箩慢慢吃,眼睛还盯着笸箩里,好像多少天没吃过饭似的。趁人不注意,从空间里往外拿一些。人们看到的却是梁晓乐手扶笸箩沿在看馒头(或包子)。

这样一来,笸箩里的馒头(或包子)就会吃不完。直到人们吃的差不多了,梁晓乐才离开笸箩。而她手里的半个馒头(或包子),还有一多半。

对这事宏远娘心领神会,认为是老天爷爷在暗中帮助自己。每样每天都只做一锅,伙房里的劳动强度减少不少。

往外拿蔬菜却有了难度。

因为要盖西厢房,菠菜畦儿被毁掉,再用老方式已经不行了。梁晓乐经过一番考虑,心想:反正宏远娘信奉老天爷爷,干脆就把蔬菜放到天地底下,让宏远娘直接从这里取。

天地底下放着一个用几块木板做的长条桌,是过年时放上供供品的。一般人家放到正月十五送完天地爷就收起来。宏远娘因为没处收,就一直摆在这里。

梁晓乐每天天不明,就从空间里把一天用的新鲜蔬菜拿出来,放到天地底下的长条桌上。宏远娘为了不被人看到,也是天不明就起来。梳洗以后,对着长条桌磕三个响头,念叨一番,然后把菜拿进屋里。

梁晓乐虽然心疼宏远娘每天磕头劳累,看到宏远娘欣喜的模样,心里也就坦然很多。毕竟比去王军集买省事多了。再说这个季节也没卖这些蔬菜的呀!

有的雇工看出了蹊跷,偷偷地私下里议论:

“你说这个家里,在哪里弄了这么多新鲜蔬菜?每天调着样的吃。”

“还有那饺子,一碗里不知有多少种馅儿。”

“你们发现没有,多半笸箩馒头或者包子,三十多个人吃,到最后还有剩头。”

“在这里干活呀,你就可着劲儿地吃,可着劲儿地卖力气,千万别耍尖丢滑,也别多嘴多舌,人家有老天爷爷保佑着。你在这里干活,也能沾上‘神气儿’呢。”

“我的个老天爷呀!”说着浑身一激灵,一吐舌头,手上速度加快。

………………

正当宏远爹这边热火朝天的大兴土木,梁赵氏眉开眼笑地为小女儿梁艳秋准备婚嫁的陪送时,梁艳秋未来婆家那边却传来噩耗:准新郎寇官树,于二月初十清晨去世了!

原来,梁艳秋的未婚夫寇官树,比梁艳秋大一岁,今年十七。在十四岁上,忽然得了痨病,每日咳血不止。郎中说这种病有传染性,让家里人与病人保持一定距离。

于是,寇家便把寇官树移居到一处闲院儿里,对外却谎称出门学手艺。这个自然也瞒着梁家。

这个时空订婚的约定,法律效力很大,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双方是绝不能毁约的,否则会诉之官衙。基本上订婚了,男女双方的身份就定下来了。

寇家这样做,自然不是怕梁家悔婚,而是顾忌寇官树得的是传染病,被村里人厌恶。被亲家瞧不起,在嫁妆上大打折扣。

也因为这样,梁艳秋的婚事才拖到十六岁。在这个时空里,一般女孩儿十四岁结婚的占大多数。

去年腊月,寇官树病情日渐沉重。寇官树母亲想:梁艳秋已经与儿子定了婚事。原指望等儿子病好以后再成亲。现在看来,儿子的病完全好利落已经无望。何不让梁艳秋给儿子冲冲喜,永远占住这个“儿媳妇”,给家里增添一个劳动力,儿子身旁也有个常人侍候。便不顾儿子还在重病中,找算命先生劈了八字,定下日子,于二月十六日举行婚礼。

谁知,日期还未到,寇官树却一命呜呼。

噩耗传来,梁艳秋哭的死去活来。她和这个未婚夫还不曾见过一面,感情自是谈不上,她哭得是自己的命运。

由于这个时空男女地位不平等,女权被蔑视。男人三妻四妾可以,却强调女人从一而终,认为从一而终是良家妇女应有的节操,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经订立婚约,女人便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

订婚以后;未婚夫先亡;未婚女子虽居家;也须为夫守节,称“望门寡”。望门(未过门)而寡的女人通常被认为“命硬”、“克夫”;以致难以再蘸重嫁。在这种理论支配下,未婚夫先亡,往往使不幸的女子留下深重的心理阴影,认为自己“不吉”,多半孤独终身。

梁赵氏也哭的痛不欲生。口口声声说:“我的苦命女儿啊,你的命怎么这样随娘啊,我们哪里得罪老天爷爷了,让我们母女遭受同样的命运。”

原来,梁赵氏赵兰叶,也是未结婚而男方先死,成了“望门寡”。那时,她的父亲去世不久,家里除了债务,什么也没有了。母亲没办法,打算把她送进敬节堂。

敬节堂,又称“清节堂”、“济孀会”等,民间习惯称呼为“寡妇堂”。

敬节堂,是为了激励寡妇“守节”,避免其因生活困难而“失节”再嫁而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