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200部分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200部分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呵,老天爷爷在宏远娘心里可是最高最伟大的神明,她崇拜的五体投地。而今李巧巧和路新铭又被“天神”赐婚,也是神的人了,她觉得他们也应该和自己一样,崇拜老天爷爷,为老天爷爷办事!

“是,三姑,往后我们也和三姑一样,为老天爷爷做事,为广大人民谋福。”路新铭说。

宏远娘和李巧巧闻听,都是一怔,二人同时想到:没想到傻子刚一明白过来,就能说出这番大道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移风易俗

这时,宏远爹、梁龙勤也过来向他们两个人祝福。

随即,孤儿院、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村里的老少爷们,也都下到小河的冰层上来,把李巧巧和路新铭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大家不要往前挤了,”宏远娘高兴地对大家说道:“我们赶紧回去,借着今天这个好日子,赶在天黑之前,让他们拜堂成亲,举办三天流席酒宴,全村男女老少都参加。”

按照当地风俗,成亲拜堂,必须赶在太阳未落之前,取“光明正大”之意。

“今天是李巧巧和路新铭大喜的日子,同时也是我们大家大喜的日子。往后啊,寡居之人可以再嫁了,移风易俗啊,你们说,是不是我们大家的喜日子?”

族长也趁着人多,宣布了寡妇可以再嫁的新规定。

人群中又是一阵议论:

“就是应该这样,十几岁的女孩子死了丈夫,也不允许再嫁,太残忍了?!”

“这个陈规陋习不知害死多少年轻寡妇?!是得改改了。”

“不是老天爷爷发话,谁敢改?是这一对有情人感动了老天爷爷啊?!”

“你说那个白胡子老头是老天爷爷?”

“反正老爷爷都是白胡子,即便不是老天爷爷,也是老天爷爷派来的神仙。这与他自己来有什么区别?”

“………”

“族长已经宣布了,今天是移风易俗的日子,咱就从咱村开始:今天李巧巧和路新铭的酒宴。咱妇女和孩子们,都上酒桌子。”宏远娘又高声喊道。

宏远娘的话就如同在人群中引燃了一个爆竹,一伙子妇女们立时哄嚷起来:

“往后咱就要和老爷们一样,吃酒席。上酒桌子。”

“对,我们也去吃喜酒,和老爷们平起平坐。”

“不光吃李巧巧的。往后啊,爷们去吃谁的喜酒,咱女人们也跟着。”

“领着孩子,一块儿去!”

“…………”

河岸上的女人们,你一言,我一语,传递着这大好的消息。

在人们的簇拥下。李巧巧头顶着红盖头,路新铭牵着她的手,双双走出了小河堤,上了为他们准备的一辆马车。

………………………………

“气泡”中的梁晓乐看得热泪盈眶,喃喃自语道:“李巧巧、路新铭。你们终于团聚了,祝福你们!”

小玉麒麟见状,笑笑说:“我说小主人,你这是在高兴地哭呢,还是嫉妒地哭?!”

梁晓乐白了它一眼,说:“这还用说?!人家是高兴地哭嘛!”

“这穿越之人,可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就不动一点儿心思?!”小玉麒麟坏笑。

“你不要忘了,人家他们两个可是十斗十簸箕,是天定姻缘!”

“你的前世不是有竞争这一说嘛?!何况。某人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个wei~wu~主~义者?!”

梁晓乐听出小玉麒麟在揶揄自己,是在报复她不肯学习民间异术那回事,不由祥怒道:“民间有一位伟人说:‘犯错误不可怕,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同志。’没想到你一个被人类敬仰的四神兽之一,还不如一个凡人呢?!抓起人家的小辫子来了。不过。我还是要谢谢你,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你导演的可真够大的,惊动了一村子的人。”

“这么大的事,不多惊动点儿人行嘛?!移风易俗,可不是几个人说了算的事。梁艳秋和解立君的‘天赐姻缘’,后期比这个还大,一下就把‘望门寡’的禁忌给改过来了。先时在梁家屯和周边村里,后来慢慢向外辐射。据说,现在在整个乌由县都推广开了。往后哇,‘望门寡’这个词汇,只能在字典了找了。”

“这么说,寡妇不能再嫁,也将成为历史?!”

“要的就是这个。要不,干什么把你请胡来帮忙呀?!”

“我也就帮你这一次吧。下回再遇见这种情况,就不管你了。”

“为什么?”梁晓乐不解,撅起嘴来做委屈状:“人家在这里单枪匹马,连个商量的人儿也没有,、。你要是不管我了,还不等于让我去死?!”

“没这么严重吧?”小玉麒麟笑着翻了一个白眼:“你只要学会了《三清书》,这点儿事情自己就能解决。到那时,别人想给你帮忙,你可能海鲜碍手碍脚呢?!”

“《三清书》里有避水罩?”

“不见得非得用避水罩。像这种情况,你可以用瞬移来回调包不就行了?!”

梁晓乐恍然大悟:瞬移自己会呀!在宏远爹被县衙抓走那次,在行刑室里,自己就曾经把麻袋中的宏远爹与县太爷的大舅子侯汉三掉了包,结果把侯汉三打成了血人。还有在撮成梁艳秋和解立君的时候,当他们在小树林里被人发现后,自己也曾用了调包计,将始作俑者梁龙恒的儿子、儿媳妇,与梁艳秋、解立君掉换了一下,促成了一桩美满姻缘。

怎么在李巧巧和路新铭这件事上,忘得这么干净呢?!

看来,身具异能还必须学会临场发挥,久炼久熟。小玉麒麟逼着自己学习《三清书》,恐怕也是这个道理把?!

“谢谢你,小玉麒麟。我终于明白你让我学《三清书》的用意了!”

小玉麒麟点点头,笑道:“其实是为你锦上添花的事。你们人类有句至理名言叫‘往你嘴里抹蜜反咬手指头’,是不是这个意思呀?”

梁晓乐面上一囧:“人家都给你认错了,还抓住不放。不给你玩儿了!”说着,转身出了空间,回到自己的屋里。

…………………………

此时,村西小河里的人们已经往回来了,梁晓乐自是明白。想到自己还不曾在人们面前露过面,去小河又没有必要,便去了孤儿院,想在孤晓妍那里打打马虎眼,解除人们对自己的猜疑。

孤晓妍并没有被淹着,只是天气太冷,冻得够呛。回来后,喝了碗热红糖姜水,捂着被子出了身痛汗(当然,这里也有小玉麒麟的救治作用),也就没事了。梁晓乐见到她时,只是有些鼻塞。

小河里的情况,梁艳秋和孤儿院里的孩子们并不知道。只知道李巧巧和孤晓妍一同掉进冰窟,孤晓妍被李巧巧用头顶出水面后(孤晓妍是凭自己的感觉说的),孤晓妍就被送了回来,下面的情况,她就不知道了。

但凭着李巧巧紧着不会来,梁艳秋就知道凶多吉少。走又走不开,着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当那道金黄色的“光带”和“光带”顶端上的“白胡子老神仙”出现后,尤其是那浑厚嘹亮的声音想过之后,梁艳秋知道事情有了转机,李巧巧有救了!三年前在自己身上上演的“天赐姻缘”,又将在李巧巧身上重演。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梁艳秋不由心潮澎湃。也顾不得守不守着孩子们,在孤儿院里便冲着天上的“老神仙”,双膝跪了下去。并双手合十,默默祈祷老天爷爷保佑李巧巧。

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也看到了村西上空的一幕。但是,他们除了好奇和震惊以外,倒是没有做出别的举动——这也是宏远娘和宏远爹、梁龙勤、王长柱,共同商量的结果:封锁李巧巧落入冰窟的消息,以免李老夫妇承受不住。

…………………………

“乐乐,你没到村西小河里去?”梁艳秋问道。

“没有。我在屋里看书来着,听到有人在半空里说话,才出来的。在道儿上听人们说,巧姐姐掉进冰窟里了,傻子把她救了上来,老天爷爷为他们赐婚了。三姑,是真的吗?”梁晓乐煞有介事地说。

“嗯,是真的。你看见那条‘光带’和‘白胡子老神仙’了吗?”

梁晓乐摇了摇头:“我出来的时候,天上什么也没有。”

“你得出了院门往西看,在庭院里看不见。”

“怪不得?!三姑,什么样的‘光带’和‘白胡子老神仙’?!是不是和你那次‘天赐姻缘’一样啊?“

“不一样。比我那次还壮观。我那个只是条幅,今天是‘光带’,金黄色的,上面还出现了一位老神仙。我在这里都看的真真切切的。可惜你出来晚了一步。”梁艳秋很为梁晓乐遗憾了一把。

“巧姐姐真的和傻子结成夫妻了?”梁晓乐故意睁大眼睛问。

“很有可能吧!神仙当众宣布,当场赐的姻缘,这还有假?!”梁艳秋猜测道。

“噢,噢,噢,这回吃上巧姐姐的喜糖了!”梁晓乐故意拍着手,跳着脚地欢呼起来(小孩子跳脚是感情的宣泄,梁晓乐已习以为常,一有高兴事,就跳脚蹦高。)

“乐乐,你怎么算得这么准呢?”梁艳秋笑眯眯地望着梁晓乐,说:“前些日子,你和你巧姐姐开玩笑,说在今年冬天吃她的喜糖,还真应验了?!是不是你算出来的?”

梁晓乐一副天真烂漫的小娃娃像,认真地说:“我那是给巧姐姐说着玩儿哩,你也信?!”

“当时没注意,现在却信了。你那书上是不是有推算这个的法子呀?”梁艳秋穷追急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 李巧巧之婚礼前奏

“乐乐,你要是真会的话,别忘了教给我一手?!”孤晓妍一旁插言道。

“行。你等着吧,只要我会了,就收你为徒!”梁晓乐不置可否地开玩笑道。梁晓乐在这里给自己留了一手:日后一旦当了香官(神妈儿妈儿),还得需要他们来给捧场呢!

“三姑,我想到村西小河那里看看巧姐姐?!”梁晓乐忽然提出来。

梁晓乐和李巧巧是姑舅表亲,平时两个人很亲热,梁晓乐觉得要是不表现表现,有悖常理。

“甭去了乐乐,根据功夫推断,他们也快回来了。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我去这里又离不开。咱和孤晓妍一块儿在这里等,怎么样?”梁艳秋阻止道。在梁艳秋的眼里,梁晓乐还是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孩子。

三个人正说着,孤儿院院门口响起了“叮叮当当”的马车声——李巧巧和路新铭他们回来了!

………………………………

李巧巧仍然顶着“上天”给她盖在头上的红盖头。

一来事发突然,李巧巧一时还很难为情,有红盖头遮着脸儿,感觉还好受些。

二来这红盖头乃天上神仙所赐,非凡间之物,顶在头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三嘛,按照风俗,出嫁的女孩儿一旦盖上了红盖头,就不能随便摘下来了。得由新郎官用喜秤跳下来。

李巧巧因了这诸多原因,一刻也没让红盖头离开过头顶。

新房安排在了路新铭的单间宿舍里。

这也是李巧巧的意思。李巧巧住的虽然是两间,但她是女方。按照当时习俗。男婚女嫁,李巧巧是应该嫁过去的。路新铭是孤儿,孤儿院里的单间宿舍也就是他的家了。

把媳妇娶进自己的家里,是男人的自豪。虽然都是单位宿舍。李巧巧不想在他们的结合上给路新铭留下任何遗憾。

…………………………

宏远娘一回来,第一件事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