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164部分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64部分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原来这是老四代因为下(观)棋发生了争执,做父亲的正在教训自己的儿子呢!

两个耄耋老人,一对父子,而且各自还都有爷爷!那他们的爷爷,尤其是父亲的爷爷得多大岁数呀?梁晓乐禁不住又问道:“老爷爷,您今年多大年纪了?”

“这个……这个……”呵斥人的老人有些不知所措,想了想,一指被呵斥的老人:“你说吧。”

“我今年一百一十岁,我是我父亲二十岁上生人。”被呵斥的老人抬起头来,望着梁晓乐说,先时的羞愧已经退去,核桃纹似的脸上洋溢出幸福之光。

“这么说,您已经一百三十岁了。”梁晓乐羡慕地说。

呵斥人的老人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儿尴尬,没再说什么。“训斥”也因为梁晓乐的干预而偃旗息鼓。

“我们到别处里看看去吧!”女团支书牵起梁晓乐的手,快步离开了这里。

“你可能奇怪那个老人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吧?”

女团支书见梁晓乐一脸茫然,边走边说:“像他们这样的耄耋老人,活到一百一十岁以后,大多都不记得自己的年龄了。无论多大岁数,有人问起,都说一百一十岁。刚才这个老人是因为当着自己的儿子,不好意思说自己一百一十岁了。其实他儿子所说的一百一十岁,也是个概念,恐怕不止一百一十岁。”

“他们是不是真的还都有爷爷?”梁晓乐好奇地问。

“这个自然。”一丝儿自豪感爬上女团支书的面容:“几百年了,养老院里的老人,只有进,没有出,也没有死亡这一说,你说,他们能没有老爷爷、老奶奶吗?!”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外桃园(三)

梁晓乐震惊的张大了嘴巴:几百年了……没有死亡……这样的话,养老院里得有多少人?!老人们又有多大年纪?!
怪不得说把养老院里的老人都撵出来,个挨个站在二十亩地的空地上,人摞人也有九层楼房高。几百年光进不出,不死不灭,还真能达到这个程度。
可是,田野里的坟地又如何解释呢?!
女团支书十分机敏,见梁晓乐望着一片坟地沉思,又解释道:“坟地里埋的都是未进养老院就夭折的人。我们这里七十岁进养老院。只要活到七十岁,进了养老院就算进了保险柜,永远不死不灭。七十岁以前死了的,就都埋到坟地里。因为没有老坟,也不见得有后代跟穴,所以,这里大多都是孤坟。坟地也就成了乱葬岗。这是人们都不愿意落的归宿。为这,每一个人都十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拼命地活着,以期活到七十岁。”
梁晓乐点点头,表示领会:活到七十岁进了养老院,就可以不死不灭。养老院岂不是人间仙境?!不拼命活着那才是傻帽一个呢?!
一进养老院,那对中年夫妇就被她们跟丢了。梁晓乐想了解一下他们的住房,便建议到他们住的五楼5088房间去看看。
二人离开千亩农场,沿着养老院外围,来到了一处居民楼,乘电梯去了五楼。
那对中年夫妇还没有来。但门没有上锁,女团支书一推便开了。
“门怎么没有上锁呢?”梁晓乐好奇地问。
“上锁?”这一回轮到女团支书感到惊奇了:“我们这里的门从来就没安过锁。”
“来了小偷怎么办?”
“小偷?”女团支书“格格”地笑起来:“什么小偷?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
没有小偷?!
梁晓乐为这里的治安很是感慨了一番,随即走进了屋里。
这是一个一室一厅一卫的单元楼。里面摆设十分简陋:客厅里有两对沙发,中间摆着一个大茶几。茶几上放着一个托盘,里面有一个热水瓶。一把茶壶和几只水杯。卧室里靠北面有一张双人床,南面窗台底下有一对简易的藤圈椅和一张小圆桌。小圆桌的东面有一个简易的梳妆台。上面只有一把梳子、一把篦子和一面不是很大的镜子。
与双人床对着的墙上有一个壁橱。梁晓乐拉开看了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洗漱间(卫生间)则在卧室的北面,里面有一个浴盆、一个坐便器和一个洗脸池。衣架上搭着几条毛巾,坐便器旁边的墙上钉着一个卫生纸盒。
“这也太简单了吧?!”梁晓乐惊叹道。
“你再看看这边。”女团支书说着,又推开了旁边一户楼门:“这家是常住人口。你看看有什么区别?!”
梁晓乐走进去一看,格式和刚才看的“客房”一个样,东西也不见多。只是在壁橱里放了三几件衣服。
“住宅楼里的人们外出都不锁门。只是把门带上防止风往里钻就行。夜里也是如此。居民不用担心家里会丢东西。因为各家各户都是如此,需要什么,可以随便去刷卡取。”女团支书解释道。
“怪不得你说这里没有小偷。还真没有值得小偷偷的东西。”梁晓乐赞叹了一句。又问道:“人们的财富呢?居民们每天都在干活、拼搏,总不能一点儿财富也积攒不下吧?!“
“都在积分卡里。这里实行按需供应。需要什么就刷卡拿什么。如果是以旧换新或者以物换物,则不需要再刷卡。”女团支书说。
“积分卡?什么样的积分卡呀?”梁晓乐好奇地问。
“哦,说白了,就是工分卡。我们叫它积分卡。”女团支书又说:“随身带着自己的积分卡。想要什么有什么,谁还往家里放东西?!“
梁晓乐又是一头雾水:家里没有东西,财产全在积分卡里?!一张积分卡容纳了全部家产,而且还可以随时带在身上!真的是轻装上阵吔!这得省却多少心思啊!
梁晓乐在屋里转了一圈,却没发现锅灶。整个居室就像梁晓乐前世现代的宾馆(旅馆)标准套间。一点儿也没“家”的感觉。
“怎么没有锅灶?居民们不自己做饭吃呀?”梁晓乐终于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又问道。
“居民家里不设锅灶。吃饭一律去餐馆。”女团支书回答。
“一律去餐馆?那得多少餐馆呀?再说了,天天吃餐馆,饭菜能合口味吗?”梁晓乐又是好奇地问。
“餐馆每五百米设置一个,居民们凭积分卡进入。就近用餐。”女团支书解释道:“餐馆里一律是自选餐。主食菜肴上百种,用餐者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喜欢吃什么盛什么,喜欢吃几样取几样。”
这情景与梁家屯村里的阳光养老院差不多。可是,那是养老院,老人们带着地和房子住进来。就是为了养老的。但这里是居民,一家人都去吃餐馆,天天、顿顿如此,那得多浪费呀?
“人们进餐有没有标准啊?”
“没有。吃多少盛多少。吃饱时一定要盘净碗空,不得浪费。”
“如果眼大肚子小,盛的多了,吃不了怎么办?”
“如果有谁不注意盛多了,吃不了,惩罚你的办法是把你的剩菜剩饭保存在餐馆的冰箱里,下顿饭你再继续吃,直到不再剩为止。”
“这么多人,注意过来吗?”
“因为这是一项制度,居民们都自觉遵守。何况饭吃八分饱有利于身体健康,大家都宁愿肚子欠一分,绝不让饭菜剩一口。厉行节约在餐桌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女团支书不无骄傲地又说:
“如果这些饭菜还不合口味,任何人都可以亲自到厨房,为自己或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啊呵,原来是既民主又独立呀?!”梁晓乐十分佩服起来。
女团支书笑笑,继续说:“吃饭既能解决肚子问题,也是街坊邻居聚会的美好时刻。大家围坐一桌,边吃边说说笑笑,相互交流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晚饭时,大家共同商讨饭后要去的消遣场所。年轻人或成双结对,或三五成群,一拨拨走出餐馆,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年长的或溜溜弯,或打打牌下下象棋,或到娱乐场所听听歌曲音乐,看看节目。不想活动的,就回家看电视,玩电脑。无论年长年幼,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女团支书说完抬腕看了看手表,对梁晓乐说:“现在已经到了开午饭的时候了,我们到那里去,你可以一边观看,一边进餐。”
“好的。”梁晓乐痛快地答应着。
…………………………
这是一座五层楼高的餐馆。上下楼都有电梯。餐馆门前有很多人,有的互相打着招呼,有的相约结伴儿而进餐厅。仔细看,却又秩序井然,一点儿也没有拥挤现象。
每个餐厅都有二至三个入口,每个入口都有一根横棍与积分刷卡机相连。人们进入时,把积分卡往刷卡机里一插,显示已积分(当天的,早餐按头一天的积分),横棍自动落下。人就可以进入餐厅了。
而每进一个人,餐厅门楣上的电子显示屏上,就会减去一个数,告诉人们这个餐厅还可以进多少多少人。
“真科学。”梁晓乐赞叹了一句,不由又问到:“如果积分卡里没积分呢?”
“如果刷卡机没显示积分,横棍就一直在那里挡着。”女团支书说。
“众目睽睽之下,那得多难堪呀?”梁晓乐首先鄙视了一下。
“像这种情况,众人没有一个同情的。反倒嗤之以鼻。”女团支书也撇了一下嘴:“因为换取一顿饭的报酬很简单,就是在家里编织几十个食品袋交到收货点,一顿饭就大功告成了。”
“什么?编织食品袋?用什么编织?”梁晓乐吃惊地问。
“马莲草呀!”
“你们这里也用马莲草编织包装袋啊?”
梁晓乐的惊讶程度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知道,编织包装袋可是由野雀林村里的哑巴(当然现在已经会说话了)窦金平发明、梁晓乐参考前世普遍使用的食品包装袋的灵感,运用空间分层马莲草而发起的?!她一直认为这是自己的专利而引以自豪!想不到这里竟然如此普遍。
“怎么?你们那里是不是也用这个编织?!”
“嗯。”梁晓乐点点头:“你们编了往哪里卖呀?”
“不卖。拿到商店里,用以包装。”女团支书脸上爬上欣喜之色:“完全是自给自足。”
梁晓乐佩服地点了点头。
“如果出去旅游或走亲戚,或者别人来这里,或者在任何地方住留一天以上,每人就在当地干自己那一行的活,或者进行手到擒来的编织,然后他(她)受到伙食款待。”女团支书继续说:“一个人只要遵守这个条件,可以随意走访新城内任何地方。这样,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像在自己的小区内一样进行劳动,而且有可口的饭菜。”
梁晓乐恍然大悟:“可不可以这样说:不管你在那里,都不容许浪费时间或借口逃避工作?!”
“你理解的很对!”女团支书夸奖道。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章“世外桃园”(四)

午饭很丰盛。鸡鸭鱼肉青菜萝卜什么的都有,上百种菜肴任人们选择。因为是自选餐,形式和梁晓乐家中的食堂相差无几,这里也就不再累续了。

吃过午饭,梁晓乐又看了看洗衣店,逛了逛百货商场,坐了坐公交车。因为这三下里的人都很多,梁晓乐不便提问,只好带着满腹疑虑又回到了队部。

“看的怎么样?小朋友。”女队长十分热情地又接见了梁晓乐。

“很好,就是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梁晓乐诚恳地说。

“噢,哪些地方不理解,说出来,我和团支书给你解释。”女队长和蔼地说。

“你能不能给我讲解一下你们这里的生活规律和管理措施,而且越详细越好。”

“嗬,你的胃口还是挺大。”女队长流露出一脸惊奇:“你年龄不大,想的还挺深远。你了解这些对你有用处吗?”

“我觉得你们这里的生活方式与我们那里一点儿也不一样!”梁晓乐瞪着一双大眼睛,认真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