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庶女继妃 >

第402部分

庶女继妃-第402部分

小说: 庶女继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下令将船只分为五队,二十艘船编成一队,一队在江中,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掩匿山后。
  待一切准备停当,蜀军也终于开始渡江,上百艘蜀军大船满载着军士向北岸驶来。没过多久,蜀军已经陆续登岸。
  杨承宗在距离岸边很近的地方筑起一座高台,帅旗就在高台之后。传令兵骑着快马快速来往,军情情况也不断向他这里汇总。他的大脑高速运转,一时之间竟把紧张焦虑那些情绪全给忘了。
  登陆的蜀军已经越来越多,有部属劝他立刻命令水师出击,杨承宗站在高台上却看得很清楚。他的声音冷静而又沉着:“不忙!蜀军主力尚未到达江中!”部属愕然,才明白原来这位书生将军,要的不是把蜀军打退,他要的是歼灭蜀军的主力,打一次漂亮的大胜仗!
  杨承宗已经对传令兵发布了命令:“传令赵将军,叫他带着人马再坚持半个时辰!一定要把蜀军给本官拦下来!”
  赵飞扬接到将令,抬头就能看见杨承宗的帅旗,和高台上那隐约可见的俊秀身影,他知道每一个大楚的士兵都能看见杨承宗,主将和他们同生共死,一步不退,楚军也一时士气高涨。赵飞扬哈哈大笑道:“杨大人乃是文弱书生都不怕死,我老赵怕个鸟!你回去和杨大人禀报,就说只要我老赵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后退一步!”
  楚军这阵子接连吃败仗,早就憋了一肚子气,赵飞扬又是一员悍将,加上蜀军不可能一下子把数万人马全都运到对岸来,在楚军的拼命狙击之下,不论刘越怎样督战,杀了许多畏敌不前的人,蜀军就是难进一步。
  刘越暴跳如雷!
  这个时侯杨承宗终于发布命令,埋伏于岸边和山后的船只一下子开了出来。楚军原本只有二十多艘战船在江中和蜀军作战,这一下子多出四倍的兵力,蜀军登时大乱。而楚军水师本来就训练有素,相比而言蜀军的水师是临时拼凑而成的,战船也是匆忙打成的,很多战船被楚军的大船一撞,就纷纷沉没。蜀军溺水而死者不计其数。
  几个时辰过去了,灵州古渡的战场上,激烈的战斗仍然在继续。这个时侯有人来禀报杨承宗,说是他吩咐组织的数千民众已经准备好了。将士们并不知道杨承宗要这些不能打仗的民众来干什么,不过杨承宗带着他们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硬生生遏止住了两倍于己方的敌兵,甚至占据了极大的上风,此刻将士们早已将他奉为神明。现在每个人都相信这个文弱的书生能够带领他们取得灵州之战的胜利了。
  杨承宗听了也是精神一震,这个时侯天色渐暗,正好可以依计行事。他吩咐这些民众整理好队伍,发给他们许多战旗和军鼓,并且叫他们从山后面摇动旗帜,敲着鼓绕到江边来。
  并且一起齐声呼喊:“援兵来了!咱们的援兵来了!有十万人呢!”
  “敌酋刘越死了!被咱们射死了!”
  一时间山摇地动,气势十分吓人!江上的蜀军听到对岸鼓声震天,看到山后无数旗帜飘扬闪动,真以为是楚军大批援兵到来,早已无心恋战,纷纷逃命!
  至此蜀军已经完全溃不成军。
  刘越心灰若死,在座驾上哭道:“吾皇十数年心血毁于一旦,我对不起陛下啊!”刷一声拔出佩剑,就想举剑自刎。多亏他的亲兵眼疾手快,死死将他抱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军一死,咱们群龙无首,几万兵马就要损失殆尽!将军您要三思啊!”
  刘越这才没有自杀成功。
  蜀军仓皇退到对岸,整军清点人数,竟发现一天的战斗,死伤者超过了万人。大部分都是掉进长江里淹死的。自打双方开战以来,蜀军在刘章的带领下,一直占据上风,这还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惨败。
  杨承宗也没想到他第一次指挥战斗就能打这样一个大胜仗,他这边清点损失,也不过损伤不到千人,楚军气势大震,赵飞扬等人信心爆棚,摩拳擦掌,纷纷向杨承宗进言,要他立刻带人度过长江,把对岸的敌人一锅给端了。似乎觉得蜀军已经变成了不值一提的山贼匪众!
  杨承宗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这场仗胜就胜在水军上面,若是度过长江,以少击多,和擅长陆战的蜀军再打一次,到时候失败的就该是楚军了。因此毫不犹豫地否决了,派一部分战船开赴上游,一部分战船到杨林河口阻击,若是明日蜀军还要渡江,就给他们来一个内外夹击。
  一面又紧急派人给王行义送信,让他派大军度过长江,趁此机会将蜀汉的大军一锅端了。
  他看得很清楚,蜀汉国力薄弱,兵员补充缓慢,打持久战远远不能和大楚相较,承宗就曾经就这个问题向小皇帝上书,认为从战略上讲,不应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该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根本出发点。甚至想到一个诱敌深入的计划。以一座座城池分散敌人的兵力,最后逐步蚕食蜀军的力量。
  小皇上虽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却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实在是以正统自居的小皇帝无法承受一座座城池被丢弃后的声誉损失和来自朝野的巨大压力。
  据说刘章通过密探看到这份奏折的时候,额头上都是冷汗。大楚若真是采取这种策略,刘章就真的进退两难了。
  杨承宗在灵州指挥的这场战斗极为关键,被称为灵州大捷。后世史书一致认定,灵州大捷是大楚和蜀汉之战的转折点。捷报传回京师,小皇帝欣喜欲狂。天知道他等待这场胜利等了实在太久了。大楚军队的一败再败,已经将他逼上了绝路,他都已经酝酿着御驾亲征了。
  小皇帝龙颜大悦,“杨承宗真乃是朕的福将也!”他在一个月内连下七道圣旨,连连拔擢,把他从一个文职的参谋提拔到统兵大将的位置上,让他独领一路兵马。这个时侯杨承宗因为灵州大捷已经闻名天下,可是毕竟年纪太小了,朝中依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说是皇上提拔得太快了,少年高位,有骇视听。
  叶敏昭也是聪明绝顶,很快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灵州古渡的人马为班底,组织了三万人马的西路军,派了年近八旬,头昏眼花的老令国公出任统帅,由杨承宗任副帅,均受王行义节制,对蜀汉军队展开进攻。
  名义上老令国公是西路军统帅,实际上他已经老得生活不能自理了,西路军除了令国公,就只有一个副帅,所以军队的实际指挥权还是在承宗的手上。
  杨承宗在灵州重整军队,王行义已经挥师度过长江,牵制住了刘越。杨承宗也趁机度过长江,与刘越的军队在长江南岸进行了多次交战。蜀军灵州一败之后士气低落,而杨承宗也在多次的战役之中显示出绝佳的指挥天分。一个月内,他稳扎稳打,和刘越一连打了七仗,七战七捷,消灭和被俘的蜀军两万余人,很快蜀军被迫退出湖北,大楚将丢掉的城池一座一座夺回来,光复了整个湖北。
  刘越终于明白,杨承宗虽然是一个文弱书生,又年纪轻轻,可有些人在某一个领域就是有别人无法企及的才能,是后天无论怎样努力都追不上的。就像叶邑辰一样,十几岁开始带兵打仗,一生之中却鲜有败绩。杨承宗就是这样的一个天才。他看到了一个传奇名将的冉冉升起,而不幸的是,他成为了成全杨承宗名声和战绩的踏脚石。
  虽然不甘心,他却深知自己不是杨承宗的对手,整个蜀汉,只有刘章能和杨承宗一较高下。刘越接连给刘章写奏折,请皇上立刻回来主持大局,可是刘章如今也遇到了麻烦,他不是不想回来主持大局,而是根本回不来。
  此前大楚和蜀汉的战争中,蜀汉占据了上风,势如破竹地攻下了湖北和湖南,远在蜀汉后方的贵州总兵虞亮拥兵一万,见此情形一直态度暧昧,对于朝廷下令进攻蜀汉以牵制蜀汉大军的命令百般推诿。
  朝廷对于隔着蜀汉的云贵等几个省份本来就没有太直接的影响力,所以也无可奈何。谁知道最近也不知怎么的,虞亮突然积极起来,发动兵马神出鬼没地一连攻下了蜀汉境内的好几座城池,直接威胁到蜀汉首府成都的安危。
  蜀汉本来就已经孤注一掷把全部的兵马全用来北伐了,留在境内的部队本来就不多,可是另一方面,虞亮能够取得这样的战绩,也实在是因为他用兵太过飘忽诡异,毫无征兆地就忽然兵临城下,指挥起攻城之战也是极有大家风范,守城的将领很多时候还没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城门就被攻破了。
  刘章立刻意识到,指挥这支部队的人根本不是虞亮,而是叶邑辰。上一次刘章布置重炮在江面上轰沉了叶邑辰的座驾,他派人百般搜寻也没有找到叶邑辰的尸体,他深知叶邑辰的厉害,知道他将是自己北伐的最大障碍,因此立刻派出无数搜寻的队伍在沿着长江巡逻,下决心一定要活捉或者杀了叶邑辰。
  被重炮轰击的时候,一位亲兵用身体挡住了开花弹,叶邑辰捡了一条命回来。等他上了岸,上百名亲卫只剩下大脑袋等十数人。如果回头向北走,他很快就能回到大楚境内,可是他判断北方一定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自己往里钻,叶邑辰无奈之下,明知道雨澜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死不明而心焦如焚,仍然不得不死中求活,带着大脑袋等人向南潜去,本想着看能不能绕一个圈,再回到大楚国境去。
  谁知道主持搜捕行动的人正是孝武帝刘章本人,刘章是这么多年来叶邑辰未曾遇到过的可怕敌人。他逐步缩小包围网,将叶邑辰一步步逼向蜀汉的腹地,叶邑辰最后一咬牙,干脆潜入了成都。
  银月嫁过来的时候,叶邑辰和叶枫齐曾经在她带来的楚人之中安排了大量的密谍,其中的密谍首领名叫鹂娘。刘章和银月夫妻感情甚笃,明知道她带来的人里藏有密谍,却没有将鹂娘等人抓起来处死。
  鹂娘是经过叶枫齐专门训练出来的特种情报人员,虽然在刘章的重重监视下,仍然艰难地开展工作,在成都慢慢建起了秘密网络。这次叶邑辰潜入成都之后,立刻派手下和鹂娘联络,几经试探,终于确定鹂娘仍然忠于大楚,这才在鹂娘的帮助下,辗转逃到了贵州。
  鹂娘以及她的手下基本全都嫁入了蜀汉的豪门为妾,这么多年已经在蜀汉扎下了根基,所以刘章才会一直找不到叶邑辰。
  叶邑辰到了贵州之后,夺取了虞亮的兵权,他从北到南在蜀汉里兜了一圈,清楚地知道蜀地内部空虚,兵力已经全部开到了两湖战场,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便带着贵州的兵马从后方攻入了蜀汉。
  从大的战略上讲,蜀汉腹背受敌,已经十分危险。所以刘章根本就没办法赶到两湖去。刘章刚刚布置好防务,这个时侯叶邑辰已经带着上万人马打到了都城外围的津县。刘章一直对叶邑辰十分重视,却没有想到他手里有了兵马之后会这般可怕。这般的长途奔袭换成一般的人马早就被累得崩溃了,可是明明贵州兵算不得有多精锐,可是当他真和叶邑辰在津县外围一交手却发现这帮子贵州兵个个活力十足,战斗力极为彪悍。
  蜀汉兵力明明多于叶邑辰,却硬是被叶邑辰压着打,虽然双方只是试探性的攻击一下,就各自收兵,并没有出动主力,刘章却是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两年刘章一直在研究叶邑辰政治上的作为,觉得他在政治上虽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