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庶女继妃 >

第161部分

庶女继妃-第161部分

小说: 庶女继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太太身边的一位妈妈瞧见了,忙道:“七姑娘来了!”赶紧给她掀了帘子。
  雨澜进了里间,看见二太太歪在榻上,脸色苍白,神情憔悴。屋子里的丫头妈妈们屏息静气的,一点儿声音都没有。雨晴也低眉顺眼地坐在她的床头,二太太是她的嫡母,她自然是要侍疾的。
  看见雨澜进来,二太太起身想要迎她,雨澜赶紧紧走两步扶住了她:“二婶婶,您快躺着!您身子不好,还和我闹这些虚套子做什么!”
  二太太听她这么说,也便就势躺了回去。道:“昨儿你不是刚来看过我,今儿怎么又来了!我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心里憋得慌!”
  雨澜笑道:“瞧您说的,我还不能过来看看您了!要我说您呢,这都是堵着一口气,有些事呢,谁也不是那天上的神仙,谁也不能未卜先知,您就别跟自己过不去了!”说着从晓月手里接过那个礼盒,“侄女的一点心意,孝敬婶婶的!”
  二太太道:“你来了就好,怎地还往我这儿送东西?你攒点家当也不容易!”雨澜是未出阁的姑娘,吃穿用度都在公中,自己一般攒不下什么私财,所以这种情况下,未出阁的姑娘家一般不给长辈送礼,长辈也不会挑理的。
  雨澜道:“二婶婶您就别和我外道了,您赏我的东西,比这多十倍不止呢,我也不过就是借花献佛!”
  二太太本就是个爽利人,听她这样说,便道:“既然你这样说,张妈妈,七小姐的东西就收着吧!”一边叫雨澜坐在旁边。
  雨澜说了一阵子话开导她,二太太只是叹气,大太太最近几日抓住了二太太的小辫子,天天不给她好脸。家里上上下下几百口,全都怨恨二房结了这样的亲戚,众怒难犯,二太太自己理亏在先,也实在说不出什么来!她刚强了一辈子,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气。
  雨澜小心翼翼地将二门的事情告诉了二太太,二太太早就知道了。听着几乎流下泪来:“想当初,我左挑右选,没成想,竟选了这样狼心狗肺的一家子。如今二丫头夹在婆家娘家中间,两头受气,不知道心里该有多苦!”
  到底是母女连心,二太太说着说着已经滚下泪来,雨澜和雨晴连忙劝她,好一阵子,二太太收住悲声。雨澜问道:“二姐姐那边,应该怎么办?”
  二太太苦笑道:“杨家和丁家闹到了这步田地,还怎么好再做亲戚,刚才大嫂过来找我商量,说是想要给嘉儿做主,让他们和离!”二太太说是商量,实际上大太太刚才的态度十分强硬!
  雨澜大吃一惊道:“那您是个什么态度?”
  二太太叹了一口气:“事到如今,我又能有什么法子!”她心里憋着一口气,也觉得丁家着实可恶,和离未必不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第160章 会错意婚事生枝节
  雨澜思忖了一下;这种事情自有长辈做主,自己在中间掺和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大太太和二太太别了十几年苗头;二姑娘倒霉她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可雨澜却不能这样想。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来;二姑娘虽然清冷;但是为人着实不坏,雨澜刚穿过来的那一会,雨霞变着法子的欺负她,雨嘉可没少从中斡旋。雨澜便道,“这件事;还应该问过二姐姐的意思才好,别的姑且不论;我那小外甥可还不到一周岁呢;”
  二太太本来因为丁家做出这种事来;满肚子都是气,近日来又吃了大太太不少的挤兑,憋了一股子邪火,大太太这样一说,她便也动了让雨嘉和离的心思。丁乾堂堂阁老却投靠了一个阉人,士林之中早已一片非议,二太太觉得雨嘉跟着丁家怕是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可雨澜这话,说得实在也在理。二太太想起那个不到一岁的小外孙,小小的软软的,活泼好动,十分地招人疼,心都跟着软了。若真的和离了,孩子自然是要跟着父亲的。
  想起母子分离这种惨事,自己隔着一层的人都觉着心肝疼,雨嘉身为人母,又要怎样面对?
  二太太不由就有了一些迟疑。
  雨晴对雨澜向来最是信服,这时也不由插言道:“七姐姐说的是呢,这事总要听听二姐姐的意思才是!”
  和离倒是痛快了,可是和离之后雨嘉又该如何?嫁过一次又生养了一个孩子,这样的女子,再要说亲,便是老太爷在位的时候,也绝对难以找到像丁家这样的人家了!
  这件事三个人心里都清楚得很,不过谁也没有说破罢了。
  二太太沉思有顷,权衡利弊,也觉得和离不是最好的法子。她便看向雨澜:“我现在是心乱如麻,也没个主意了!二婶素日瞧着,你倒是个有主意的。依你,这事应该怎么办?”
  雨澜想了想道:“不知二叔是个什么想头?”
  二太太叹了一口气道:“你二叔气得不了,当然也是赞成和离的!”
  雨澜稍一思索便即明白了过来。老太爷去职,受影响最大的便是大老爷、二老爷、五老爷这几个儿子。本来仕途一帆风顺,如今横生枝节,心里头不知该怎样生气呢。至于女儿的幸福,恐怕没有二太太考虑得那般周全。
  古代的男人们,永远把仕途看得更重要!
  想通了这一点,雨澜便抛开了二老爷的意见不去理会,只道:“侄女浅见,能不和离还是最好的。二姐姐嫁妆丰厚,又生下了丁府的嫡长孙,而且从无什么错处,二姐夫也不是个糊涂人,就算杨家和丁家交恶,丁家也断然没有理由对二姐姐怎样!不管怎么说,二姐姐和小外甥的和乐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就算祖父辞官不做了,可是凭他老人家的威望,在朝中仍有极大的影响力。丁阁老应该不至于傻到动了二姐姐,惹来杨家的全力反击吧?何况二姐姐的外家也不是吃素的!”
  她条理清晰地分析了一遍,这许多事情都是二太太没有虑到的,二太太听得连连点头。雨澜接着又道:“为今之计,最好是见一见二姐姐,看看二姐夫对她是个什么样的态度才好!若是如我所料,那就尽量不要和离,若是二姐夫真敢因为这件事拿二姐姐撒气的话,这样的丈夫,不要也罢!”
  二太太已经完全被她说服了。连连道:“正是这个道理呢!只是如今府里这个情形,如何叫嘉儿进来才是呢?”
  雨澜说这番话之前就把这事的前因后果想了一遍,这时心中早已有了计较:“若是二婶不嫌弃侄女粗笨,就由侄女安排,请了太子妃娘娘出面转圜,在毓庆宫见一见二姐姐二姐夫,商议出一个办法来,您看这法子可使得?”
  不用想,二太太也知道这法子可行。她紧紧握住雨澜的手道:“使得,使得!关键时刻,还是你这孩子最可心,二婶就全拜托给你了!”话中十分感激。她和大太太关系不大和睦,连带着八姑娘对她也不怎么亲近,她出面去求太子妃是没用的。雨澜肯这样为二姑娘奔走,那是冒着得罪大太太的风险的,二太太自然心中十分感激。
  商量定了,雨澜又奉承着二太太说了一会子话,好言抚慰了一番,这才辞了二太太出门。
  二太太看着雨澜的背影怔怔出神,她不知道这个侄女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混得这样风生水起了。老太爷、老太太喜欢,大太太也对她态度好了许多,太子妃对她言听计从,现在就连自己这个太太做不来的事情,她也能解决得来了。
  太子不是单独开府的,而是住在紫禁城毓庆宫里头,太子呆在紫禁城皇上的眼皮子底下,皇上也才能安心几分。这是前朝就传下来的规矩。因此雨澜也不是想见太子妃就能随时见着的。
  好在最近杨家出了这样的大事,太子妃隔两天总要派人过来瞧瞧,每一次都会到雨澜这里请个安。雨澜没有多等,第二天,绿枝便来了。雨澜就将这事详细和她说了,只等绿枝将这事回了雨馨,凭她对雨馨的了解,雨馨是不可能不管的。
  剩下就等着绿枝下回来,自然就有消息传回来。
  忙活完了这些事,雨澜看了看时间,午饭的时间快到了,丫鬟侍候着换了一身衣服,便去松鹤堂给老太太请安。昨天有事没去成,今天是必须要去的。
  如今已是二月,天气渐渐暖和,老太太这病症也就好了不少。太医开的药她倒是一直吃着,可毕竟年纪大了,病便也时好时坏的,几位太太也不敢拿些个杂事来烦她。
  雨澜到了松鹤堂,苏妈妈闻报迎了出来,这里几乎是天天来的,早已驾轻就熟,一径进了东次间,看见老太太靠坐在临窗的大炕上,背后靠着一个大迎枕,看见雨澜进来面露微笑:“澜丫头来了!”
  自从老太太病了,雨澜几乎日日不间断地进来侍奉,变着法子地帮她解闷,十分孝顺,老太太待她自是与别人不同些。
  雨澜上前见了礼,在老太太的身旁坐下,笑着道:“今儿瞧着,祖母的气色好得多了,我看不用出二月,祖母就该大好了,等到三月三上巳节正好带着我们一块儿出门踏青去!孙女这可都有些等不及了!”
  老太太笑道:“瞧你这会说话的,我自己的身子我还能不知道,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什么没见过,什么没经历过,就是一时去了,也自没什么!”
  雨澜道:“祖母您千万别这样说。您的寿数还长着呢,我还要在伺候您个二三十年呢!”
  她言语娇柔,面含微笑,老太太被她奉承得十分受用,不由笑道:“再过二三十年,你岂不成了老姑娘了,你就不用出嫁生子了?我就算再心狠,也不能留你这样长的时间!”
  一屋子的丫头妈妈全都笑了起来。中午吃饭雨澜是要侍奉在旁的,瞧着时间还早,雨澜叫丫鬟取了佛经过来正要读一段,就有小丫头进来道:“二表少爷进来了!”
  雨澜吃了一惊。二表少爷,敏淳表哥?她这才惊觉自己竟把这个温润如玉的翩翩佳公子丢到了太平洋外,老太爷去职这么大的事叶敏淳都没有过来杨家,自己竟然没觉得意外。
  老太太丝毫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来,显然是早就知道叶敏淳过来了,只是吩咐苏妈妈道:“快去请了表少爷进来!”
  雨澜就势站了起来。
  不大一会儿,就听见一阵脚步声传来,丫鬟挑起帘子,叶敏淳穿一身月白色下摆云纹直裰,外罩着一件银绣竹枝披风,身姿挺拔,贵气温润,如芝兰玉树一般。几月不见,经历了北京保卫战考验的表哥身上多了一丝成熟的意味,雨澜不敢多看,急忙垂下了目光。
  叶敏淳没成想会在这里见到雨澜,面上微露错愕的神色,目光在雨澜的脸上逗留了片刻。才上前给老太太请安。雨澜就上前拜见:“见过二表哥!”
  叶敏淳温和地一笑,粲然生辉:“表妹,咱们可有日子没见了!”
  雨澜道:“可不是!二表哥可是有什么差事不在京师?”也只有这个理由能解释他何以这个时候才过来。
  老太太便解释道:“淳哥儿奉了皇上的命令,代天巡查云贵甘陕数省,已去了数月,这才刚刚回来。”
  雨澜听了略一思索便即明白:“是为了防备蜀汉?”这几个省份将四川包围在内,前一阵子北方游牧民族闹了一阵子,西北的叛贼也闹了好久,叶敏淳代天子巡查四省,估计就是查验各省兵备,以防蜀汉突然出兵。
  雨澜暗想,皇上对太子诸多防备,对叶敏淳倒还是颇为信任的。
  叶敏淳目光一闪,眼中自然就露出赞赏的神色来。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