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重生之大总统 >

第31部分

重生之大总统-第31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他这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自负,常自比诸葛亮,我看他只是一个会纸上谈兵的秀才而已,事非经过不知难,到了前线他就会知道打仗并非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

    李鸿章点点头,对张树声说:“振轩,老夫看慰亭说得有道理,咱们先礼后兵,你和他父亲有私交,有空去和他聊聊入幕的事。”

    张树声说:“中堂大人放心,我会说服张佩纶的。”

    谈到国外的事,李鸿章的幕僚中,马建忠和宋骁飞比较活跃。马建忠介绍了当时的局势,英国占领了缅甸,法国人在越南企图占领“东京”,在越南的法国海军上校李维业,正率领五百法兵在“东京”挑衅。

    此东京当然非日本的东京,不然法国佬要去打日本人,中国人还不乐疯了?此东京是法语“tonkin”的音译,指越南北部大部分地区,越南人当时称之为北圻,意为“北部地区”,又因处红河与苏沥江之间而得名“河内”,正是越南现在的首都,不过光绪年间的“河内”还没开发,像“北大荒”,但河内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占领了河内,离广西就特别近,一旦列强要瓜分中国,法国人就可以从河内最先深入中国腹地,占领广西、广东、云南三省,所以河内也是中国防御的战略要地。

    中国是越南的宗主国,马建忠介绍完情况,宋骁飞皱了皱眉头,说:“恩师,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鸿章说:“但说无妨。”

    宋骁飞说:“翁同龢和张佩纶他们,不懂睁眼看世界,还睡在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里,意识不到这世界已经变了。就算意识到了,也会假装睡着了,他们就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以为动动嘴皮子天下就太平。但新时代已经有了万国公法的新规则,现在正因为落后的宗主国规则,中国才四面树敌。日本人在朝鲜,英国人在缅甸,法国人在越南,每一处都是定时炸弹。我觉得,就算把这些宗主国都变成行省,像新疆那样,朝鲜设置成朝北省,越南设置成南越省,缅甸设置成远东省,台湾也要设置行省,派军队主动驻防,会比现在四面受侵扰,坐等挨打要强很多。”

    宋骁飞这一番话,语惊四座,刘铭传、张树声等人纷纷表示有道理。李鸿章说:“这样的想法,老夫也曾有过。但现在国内有战斗力的淮军,也就三万人左右,六十个营,分散在全国,这还要算上省三守护京畿门户的十个营,新疆、青海那边的回。民,现在人心不稳,需要驻军,已经没有多余的军队再到宗主国驻防,而且一旦驻军,需要大量军饷,现在国库空虚,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还是面对现实,解燃眉之急吧,设置行省的事,不是老夫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从长计议吧。”

    宋骁飞一听;也是;清朝当兵主要是为了军饷,养家糊口,没军饷啥事都干不成,便说:“法国人现在占领东京,必不肯罢休,中法之间一战必不可免,学生可以率领朝鲜新练的三千兵去越南跟李维业的法军周旋,就当实战演习。法国佬最近十年的日子其实不好过,二十万法军在色当被德国人大败,在开阔的平原被克虏伯炮轰死轰伤两万,俘虏两万多,皇帝都被德国人俘虏了,法兰西帝国都灭亡了,又经过巴黎庶民的暴乱,元气大伤,我料定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李鸿章说:“这样甚好。法国的驻华公使宝海正因要占领越南的事跟我胡搅蛮缠。你去给法国人一点颜色看看也好,越南不能有失,否则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就失去了屏障。我另外从淮军中给你拨后膛炮十门、炮弹三千发,雷明敦后膛枪一千支、子弹一百万发,振轩刚好新任两广总督,这些军械武器他帮你运到河内前线。另外,我让李凤苞在德国再采购一批克虏伯炮和毛瑟枪给你的部队。不过,你此行主要目的在于威慑,稍微教训一下法国人也可。老夫订制的定远、镇远铁甲军舰还没回国,北洋水师跟法国海军实力差距太大,和法国全面开战条件不成熟。”

    宋骁飞一听李鸿章给自己这么多枪炮和弹药,心花怒放。这时,张树声告诉了宋骁飞另一个好消息:“刘永福的黑旗军就在越南,到时候可以配合你。”

    宋骁飞一听刘永福的大名,心里更有把握了。刘永福农民出身,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后来被清廷招安,早在同治十二年,法国侵略军占领越南河内,他率着拿大刀火铳的两千余黑旗军,竟然斩法军首领安邺上尉等数百人,收复河内,越南国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职,让他管理越南的宣化、兴化、山西三省。鲜为人知的是,他1895年5月25日在台湾割让后,拥立巡抚唐景嵩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自立为大总统,是位有野心的人物。刘永福的部队,原本是土匪出身,极其熟悉越南的山林地形,自己和他联手,很容易把法国人赶出越南。

    于是,宋骁飞辞别李鸿章,回到朝鲜,领三千新兵南下,其中两千淮军,一千朝军,以军事实战演练的名义,在广西补充了粮饷和军械,直奔越南的“河内”。

    在离京去朝鲜之前,宋骁飞给远在美国的容蓉回了一封信,托人捎回大清驻美使馆给她。宋骁飞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容蓉,虽然我不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但我不能对这国家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四年前是这样想的,现在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善良的中国人,原来在自己的国家安居乐业,“民为贵,君为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他们的生活和梦想,却被拥有海盗文明和逻辑的英法侵略者用坚船利炮轰毁,他们不知如何改变任人宰割的命运,这时候,他们需要民族英雄。还记得你跟我说过的拿破仑吗,他也是我的偶像,他拿着刀和剑,带着枪和炮,为法国人赢得了尊严。为了四万万中国民众的尊严,为了他们早日不再做牛做马,不管前方是万丈深渊,还是洋枪洋炮,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冲向前。如果这次我能从越南活着回来,我希望能见你一面,以弥补四年前的遗憾。
第十章 喋血河内
    宋骁飞带着三千新军到越南“河内”时,已快入冬,越南北方的天气还算暖和,跟昆明一样四季如春。但因属于山区,深山老林里跟贵州山区一样,动不动就下冻雨,空气湿冷。当时,李维业带领的五百法军已占领“河内”城,刘永福的两千五百名黑旗军盘踞在“河内”城外的纸桥,双方对峙。

    那天下午,宋骁飞到黑旗军的指挥营帐,却并没见到刘永福,意外地遇到了双胞胎姐妹花的妹妹苏雨。当年,刘永福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和苏云、苏雨的父亲苏天福是交换过拜帖的结义兄弟。苏天福和家人被清军抓了之后,刘永福带人冒死救走了年幼的苏云和苏雨,收她们为义女,并教她们功夫。同治十二年苏云和苏雨在项城被宋骁飞放走后,回云南找她们的师傅刘永福,后来的七八年一直跟着刘永福东奔西走。

    此时的宋骁飞又瘦又高,还穿了清朝五爪九蟒的三品官补服,女扮男装的苏雨没认出他就是当年救她们姐妹俩的少年,过来行礼,一脸愁容。

    宋骁飞心里又惊又喜,看了一眼苏雨,她此时一身素服,头上青丝扎了堕马发髻,两弯柳眉,一双凤目,面不敷粉而雪白,唇没涂朱而红艳,个头也长高了一些,大眼睛一闪一闪,满含泪水,感觉比当年成熟了一些,胸脯也比以前更加丰满。

    看苏雨愁眉苦脸,宋骁飞问怎么不见三宣副提督刘永福。苏雨说,姐姐苏云前两天偷偷去河内教堂,被法国兵发现,给抓了,义父刘永福昨晚带二十来个黑旗军兄弟装扮成教民,混进河内城营救,到现在还没回来,估计凶多吉少。

    宋骁飞一听,刘永福倒真是有情有义的汉子,不过带二十来个黑旗军就进城营救,也太不把法国人的洋枪洋炮放在眼里了。他清点了一下黑旗军的花名册,发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黑旗军不过二千五百人,武器多是大刀长矛,火铳一千条,这火统打起来黑烟滚滚,但威力太差,估计高大的法国兵打几枪都不一定会倒,真正能用的火枪不足一百条。

    宋骁飞要了一张“河内”地形图,正在查看,忽然帐外跌跌撞撞爬进一满身是血的黑旗军哨兵狗娃,向苏雨报告,刘永福已从河内的教堂救出苏云,正往纸桥这边跑来,大概还有十里地,后有追兵,法国海军上校李维业带着大队人马正追杀他们,刘将军让先前埋伏在纸桥的黑旗军做好战斗准备。

    苏雨还是对打仗没有主见,宋骁飞问狗娃:“李维业带了多少人追出来?”

    狗娃回答:“大概三四百人。”

    宋骁飞一听来犯的法军有三四百,意识到在河内的大部分法军都追出来了,形势危急,不打刘永福和黑旗军就危险了,便赶紧去山头察看。回朝鲜前,他在京城花了三十两银子买了一副荷兰人造的军用望远镜。从望远镜里,他看到李维业带领的法军,正在追赶刘永福和苏云,还有他们身后的十几个黑旗军,不时还有黑旗军中枪身亡,刘永福的大腿上也已经中了一枪,由苏云搀扶着逃命。

    宋骁飞发现,法军的步兵分为三类:燧发枪兵、掷弹兵、来复枪兵。而且,法军其他的武器和辎重也很先进,燧发枪兵用的都是击发机枪,法军队伍后面还有几门重型加农炮。宋骁飞在《战争论》里看到过,燧发枪兵和掷弹步兵通常排成较紧密的队形,从而发扬火力。来复枪兵则会形成散兵线,进攻时,用来动摇敌人防御阵线;防御时,用以打乱敌人进攻节奏,十分强悍。而且来复枪的精确度较高,射程较远。加农炮的火力更是凶残,几炮估计就能把纸桥轰塌。

    宋骁飞心想,李凤苞在德国采购的克虏伯炮和毛瑟枪还没到位,以淮军和朝鲜军当时的火器,不能和李维业的法军硬拼,否则容易伤亡惨重。只能占据天时地利搞伏击。于是,宋骁飞派人告诉苏雨,让埋伏在纸桥附近的黑旗军只许败不许胜,从纸桥溃退,把李维业的法军引诱到山谷里。

    李维业身穿法国海军上校的戎装,骑着高头大马,像追逐猎物一样追赶刘永福和他的黑旗军。他蓝色的眼睛里,闪着野狼一样孤傲的幽光。在他看来,九年前法军被黑旗军打败完全是上尉安邺的无能,他甚至故意让法国的追兵放慢脚步,就像他故意在城里放走苏云和刘永福他们,让刘永福带法军去深山老林里找黑旗军决战。

    天渐渐黑了,深山的空气冰凉,李维业带着四百多名法兵,在河内森林泥泞的小道上前行,随行的法军军靴沾满了黄色的泥巴,队伍后面,四门当时最先进的加农炮格外耀眼。李维业也知道纸桥附近可能有黑旗军的埋伏,但他仗着法军火力的优势,丝毫不把黑旗军的埋伏放在眼里。

    法军到了纸桥附近,埋伏在那里的黑旗军“嗖嗖”地开始放冷箭,李维业一看,黑旗军的装备还是古老的弓箭,这简直是对自己的侮辱,马上下令士兵排好队形,梯队射击前进,那些埋伏在竹篱笆、草木堡垒下的黑旗军中枪,死伤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