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重生之大总统 >

第250部分

重生之大总统-第250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潜艇战是必不可少的,那怕冒同美国作战的风险也罢”。

    威廉二世对此战相当失望,这意味着德国海军突围不成功,德国依旧被英国海军从海上封锁,德国有些城市因为物资缺乏,已经出现暴乱。德军在西线的战斗,也没有大的突破。此时,意大利在东线蠢蠢欲动,垂涎奥匈帝国的领土,准备随时对同盟国开战。德皇威廉二世明显感觉到,一旦中国和美国加入协约国,德国的失败就无可避免!他不得不考虑中国和美国提出的和解计划,派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去跟宋骁飞联系。

    为了显示德国和解的诚意,德皇威廉二世准备将德意志家族23岁的罗伊斯公主嫁给宋骁飞为妻子。罗伊斯家族是11世纪位于福格特兰的地方长官家族,有两个亲王的领地都成为德意志邦联和德意志帝国的邦国。(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中国出兵
    ps: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北京,中南海的总统府。

    夏日的微风拂面,减了几分燥热。在瀛台岛最南端的迎薰亭,夕阳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山石花草,浑然天成,水天共一色,让人心生惬意。

    宋骁飞正在这亭子里,会见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这美好的景色,很容易让人忘了欧洲现在还处于残酷的世界大战之中,每分钟都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亡。

    宋骁飞临水眺望,给威廉。塔夫脱接受说:“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瀛台。建了有几百年了,比美国的历史还长,在清朝,这里是皇帝批文、避暑和宴客的地方。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在这里研究制定平定内乱、收复台湾的国家方略。光绪皇帝搞百日维新,失败后也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这里四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好像是古代传说中的瀛洲仙境,故取名‘瀛台’。”

    威廉。塔夫脱说:“中国的历史和文明有好几千年的传统,几乎跟人类文明的历史差不多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绵延不绝,真是个了不起的国家。”

    宋骁飞说:“是呀。不过美国人的文明虽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欧洲文明已经堕落了,美国人的勇敢、自由、创新,才代表人类的未来。”

    威廉。塔夫脱一笑,说:“大总统过誉了。不过我们的会谈,不只是看看眼前优美的山水风光和谈人类文明吧。”

    宋骁飞说:“说起来也跟文明有关呀。我今天请大总统来访问中国,主要还是想提请美国注意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他们一旦在俄国站稳脚跟,对全人类建立在私有制上的文明来说,将是一种灾难。听说德国现在国内的工人和士兵也在闹事。还几个城市还建立了苏维埃。”

    威廉。塔夫脱说:“是的。我们美国也注意到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是自由世界的敌人,美国同意中国提出的自由世界的人们联合起来干预俄国的方案。”

    宋骁飞说:“我看大总统还没明白我们中国的意图,我们不只是要干预俄国。中国觉得这个布尔什维克人占据的邪恶国家。已经没有在世界上存在的必要了。”

    “啊?你是说要灭掉俄国?”威廉。塔夫脱听了宋骁飞的话,也目瞪口呆。原来的沙俄地盘总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包括中亚、远东、中亚五国、伊朗北部,这些在20世纪初都是俄国,被中德瓜分之后,还有1400多万平方公里,另外还有俄国的附庸国和保护国,比如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等。完全吞并俄国,在以前哪个国家也不敢想,中国人的胃口好大!

    宋骁飞说:“我的意思是,拿俄国做筹码,结束这场世界大战,俄国可以由英国、法国、德国、土耳其、中国、美国,甚至意大利,奥匈帝国等瓜分,有些地方,像乌克兰、波兰。都要正式独立。总之,俄国不能再存在。”

    宋骁飞这么说,是有底气的。从1908年到1910年。由于欧洲的订单,中国的远洋商船数量和造船能力获得高增长,不进工业高速增长,战争期间,欧洲大量的人才与资本流入中国。由于战争地蔓延,欧洲大陆战火纷飞、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艰难,许多人都想逃离欧洲躲避战火,尤其是犹太人。上海虹口。于全球犹太人来说这是远东最温暖的一个地方,大约两万人到了这里。很多人进行了投资移民。因为中国的移民政策,只要移民者要拥有20万美元以上的资本。并准备在中国进行实业投资,都可以获得中国国籍。现在中国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而且因为战争,德国、法国、英国已经消耗很大。中国和美国的工业实力已经超过了他们。

    中国奉行“现金交易”的贸易原则,让各国大量的黄金和现金流向中国。而德国等对中国借款额较大的国家,则不得不用未到期的债券与贷款折价抵充货款。随着战争的日益激烈,欧洲各国为了购买物资,不得不拼命地向还算富裕的美国、中国贷款。整个西方世界从殖民时期积累下来的财富,正在快的流向中国和美国。

    而且中国和美国作为中立国,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只要中国和美国达成一致意见,是能左右整个欧洲战局的。而且现在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对布尔什维克这个“游荡在欧洲的幽灵”充满了恐惧,美国虽然相对平静,但对这个要“掘资本主义坟墓”的邪恶政党,也保持了足够的警惕。

    威廉。塔夫脱说:“俄国毕竟还有一亿多人口,就这么消灭这个国家,恐怕不符合文明世界的规则。”

    宋骁飞说:“我们现在用不着对布尔什维克讲文明,斯拉夫人只听得懂皮鞭和大炮。你放心,布尔什维克其实在俄国也是少数,很多人反对,只是布尔什维克的契卡太过于血腥恐怖,做惯了农奴的俄国人都很胆小,没有人敢公开反对。我们要趁现在消灭他们,否则,对人类来说,将是一场不可挽回的灾难。”

    美国这时还想发一下战争财,不想欧洲战争这么早结束,威廉。塔夫脱有点犹豫,借口说:“美国总统不像中国总统那么有权力,可以一个人决定战争或外交。我还得回去说服那些国会议员才行。”

    宋骁飞好像看透了威廉。塔夫脱的心思,说:“我们中国其实也需要再发展,我们也希望欧洲的订单能再多一些。但是现在,我觉得中国和美国都要意识到:这个世界有比利益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结束欧洲的战争,维护人类的文明。这符合全世界的利益。”

    宋骁飞的话,深深触动了威廉。塔夫脱。他原以为只有美国人才具有这种全人类的视角和世界眼光。

    顺便说几句,现在很多国人都从自己的思维惯性出发,认为这个世界上对国家来讲。只有利益,尤其是美国那种资本主义国家。其实这种浆糊思维是自以为是,只会让你看不懂这个世界:比如你会以为美国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封锁古巴是为了雪茄,出兵阿富汗是为了抢山羊;打德国是为了啤酒。打日本是为了饭团,要是有一天打朝鲜,那一定是为了入党,跟能用石块打卫星、晚上去登录太阳的伟大领袖学习朝鲜伟大的主体思想。

    其实,正像黑格尔所说:“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国家也一样。”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及人民的精神,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去探寻其形成的过程和环境,这样才能有客观分析和认识。

    了解美国人的精神。最好从美国的起源入手。美国人,刚开始主要是清教徒。美国的清教徒主义源于16世纪的英国。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展开之后,有些人热切的要求净化教会,这些人便被称为清教徒。清教徒想要摆脱与传统天主教有关联的一切,单单让《新约》来决定教会的准则。1607年,这群人逃到了荷兰,数年之后,发现这里也并非他们理想中的乐土,于是他们怀揣希望与梦想移民美洲新大陆,于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登陆马萨诸萨州。建立普里茅斯公民自治团体,清教徒开始在美洲大陆上扎根。基督教清教徒的精神和信念对美国的主流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基督教是一个救世情结浓厚的宗教。在《圣经》中,由于“神爱每一个人”。所以不愿失去他的任何一只羔羊;100只羔羊中丢失一只,上帝也要把它找寻回来。耶稣对他的弟子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应当“照在人前,让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这种救世的使命感,使美国人的天性中有一种所谓的“传教士精神”。

    1776年得美国独立,独立本身没什么了不起,关键是独立遵循的思想原则:《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自由”、“人人生而平等”、“天助自助者”,这是美国人信仰的声音。是他们强大的“基因”。美国人将“好”的文化和制度“推己及人”的“救世”情结,深深扎根于基督教清教徒的“天命”意识。制度和文化的对外扩张通常被他们理解为是上帝赋予他们的“特殊使命”。

    所以。听了宋骁飞的话,此时的威廉。塔夫脱陷入了沉思。他本身也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于是他答应宋骁飞回去说服美国国会的议员们。

    不过,威廉。塔夫脱对宋骁飞的方案还是有所怀疑,说:“即便中国和美国联手,真的有把握说服德国和英国坐到谈判桌上来吗?”

    宋骁飞说,根据中国收集到的情报,战争进行到现在,欧洲各国经历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三个年头,战争的代价不断攀升,双方获得胜利的希望都很渺茫。尽管人民付出巨大的牺牲、遭受了种种灾难,但还是看不见战争的尽头,各种矛盾与困难都已经难以掩盖地浮出水面。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先在战壕中出现。

    同盟国方面的厌战情绪,不仅打击了士气,甚至已经开始动摇各国的统治,德国国会以218票对过了《和平决议》,要求德皇威廉二世立刻终止战争。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毕竟是一个由诸多不安分的从属民族构成的国家,这些民族这时已经开始为获得独立的主权而蠢蠢欲动。同样的事情也在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生,这些原本摇摇欲坠的国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协约国那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法**队竟然在前线动了一次起义,让协约国不得不放弃进攻战略。战壕里的英国土兵也在一歌中表达了同样的反战情绪:“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我不想让自己的鲜血浇灌别人的胜利……”

    威廉。塔夫脱说:“如果中国和美国能促成这次停战,各国一致对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那真是一件大好事。”

    宋骁飞说:“那好,我等候阁下的回复!”

    不久,中国和美国签订了秘密协议,同意出兵打击布尔什维克。宋骁飞在总统府会见了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

    克林德在见宋骁飞之前,面色不安。德国在日德兰海战中突围失败后,有意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德国潜艇总是跟踪、威胁中国和美国的船只,虽然中国外交部的态度暂时还算平静,不过措辞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