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重生之大总统 >

第234部分

重生之大总统-第23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恿粤税苷蹋坏貌桓钊昧说睦璨ɡ铩G嗄晖炼涞橙说耐菜嬷 G子⒌淖杂珊湍赖橙嗽诳桌张料模ㄅ料模炼溆铮磒a?a,是奥斯曼帝国行政系统里的高级官员,通常是总督、将军及高官。帕夏是敬语,相当于英国的“勋爵”)的带领下,趁机推翻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政权。但是,很快土耳其又丧失了在欧洲的大部领土。

    恩维尔秘密潜回京城,再次策划了一场政变,率领三、四十人冲进了大臣们开会的议事厅。

    军事大臣纳齐姆帕夏大声质问恩维尔:“你们想造反吗?”。

    恩维尔用一颗带血的子弹回答了他的问题。他当场打死军事大臣纳齐姆帕夏,卡米勒帕夏看着倒在血泊中的纳齐姆帕夏以及枪口冒出的白烟,卡米勒帕夏感觉到死亡的气息,同意辞职。

    恩维尔上校恢复了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政权;还在德国将军奥托。利曼。冯。桑德斯的帮助下;收复故都亚德里亚堡,赢得民族英雄声誉。他接任军事大臣,兼总参谋长,军衔从上校晋升为帕夏。

    1909年,恩维尔亲自担任首相,和青年土耳其党主席、内务大臣塔拉特帕夏,海军大臣、君士坦丁堡警察总监杰马尔帕夏三人组成了军事独裁,所有军队不再属于土耳其国家,而归青年土耳其党人指挥,实际上主要操纵在恩维尔手里。

    打着宪政、民主旗号的土耳其革命,开始时轰轰烈烈,无数青年抛头颅洒热血,最终以恩维尔建立三人军事独裁小组而告终。恩维尔还娶了穆罕默德六世苏丹的女儿纳西耶。夙惮,住进了首相别墅。

    更可怕的是,恩维尔主张建立以奥斯曼皇室为首的统一的突厥民族大帝国。但他狂热的推行泛突厥主义思想,却招致苏丹的不满,私下咒骂他是“只会用帽子思维的小丑”。

    土耳其参加同盟国后,恩维尔雄心勃勃,在德**官帮助下制订了一个庞大的不切实际的两线作战计划,在苏伊士运河区反对英国,以夺取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在高加索对付俄国,以夺取高加索、克里木、伏尔加河流域和中亚。

    为了夺取俄国突厥民族居住的地区,恩维尔在缺乏粮食和御寒装备的情况下,亲自督率土军在高加索战线向俄军发动进攻,结果造成土军损失8万人的大失败。他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指责是国内出了内奸。这些内奸就是亚美尼亚人,他们在境外势力的资助下,准备打开达达尼尔海峡,献出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亚美尼亚人的噩梦,就这样开始了。

    在君士坦丁堡,土耳其内务部一夜间拘捕了二百多位君士坦丁堡的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及社区领袖,他们大多被杀害。

    土耳其的议会,还通过法律,驱逐所有亚美尼亚人,强行迁往美索不达米亚,没收亚美尼亚人的财产归政府所有。

    奥斯曼帝国议会代表艾哈迈德。里扎反对该法例,他在议会中说:“把亚美尼亚人的资产定为遗弃物品,是非法的,因为亚美尼亚人物主不是自愿放弃他们的财产;他们是被迫、被强制离开自己居所及流放。政府却努力去变卖他们的物品,如果我们是一个依据宪法运作的立宪政体,我们就不可以这样做,不论是奥斯曼人的良知,还是法律都不允许这些事发生。”

    但这些事,还是发生了,因为有了宪法,并不一定就有宪政。土耳其的亚美尼亚人被迫迁往荒漠。最不可思议的是,土耳其政府在驱逐过程中没有向亚美尼亚人提供任何食物或物资,即使抵达目的地后也是如此。流徙者的尸体遍布道路及幼发拉底河,那些侥幸生还的人也是注定死路一条,这是一个灭绝全部亚美尼亚人的计划。负责押送亚美尼亚人的奥斯曼军队不仅纵容其他人抢劫、杀害及弓虽。女干那些亚美尼亚人,自己也有份参与其中。既被夺去随身财物,又被赶入荒漠的亚美尼亚人,死者数以十万计。

    因饥饿和疾病而造成的死亡率非常高,有许多人还被库尔德守卫杀死。那些从寒冷地方前来的亚美尼亚人被遗留在荒漠的灼热太阳下,无水无粮。只有少数有能力付钱给官员的人才可得到暂时救助。

    向所有**政权的军队一样,青年土耳其党人对付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很擅长,他们派党的军队一个城镇接着一个城镇扫荡,把年龄12岁以上的男性亚美尼亚人集中在一起枪杀或烧死。至少25个主要集中营存在过,很多人被集体烧死。

    在君士坦丁堡,数千死刑犯被释放,组成死亡小组,任务是杀死亚美尼亚人,掠夺他们的财物。土耳其官员拿走最好的财务,死亡小组和暴民瓜分剩余的。

    宋骁飞接到报告,问容蓉:“亚美尼亚人死亡的总人数有多少?”

    容蓉面色沉重,回答说:“到现在为止,有美国报纸报道,大约50万,而且大屠杀还在继续!”

    宋骁飞问:“外界的反应怎么样?”

    容蓉说:“美国前总统老罗斯福等人已经发表了谴责声明。”

    宋骁飞说:“你也去拟一份声明吧,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这样反人类的罪行表示最强烈的谴责!对了,现在君士坦丁堡的战事怎么样了?”

    容蓉说:“在英国皇家海军把德国公海舰队封锁在德国港口之后,土耳其人知道,德国的援助不会到了。君士坦丁堡陷入了一片恐慌,苏丹和土耳其官僚们开始催促家眷,收拾财物,准备放弃首都逃走。”

    宋骁飞叹了一口气,说:“看来有些人幻想着虚弱的国家一革命,就民主了,这是很幼稚的想法呀。有的人,幻想着一实现民主,国家就富强强大了,这同样是幼稚的想法呀。土耳其就是很好的例子呀,权力是一把过于锋利的刀子,大多数对权力是贪婪的。以暴力得来的政权,很容易成为下一个施暴者呀。革命之后,得到的却是大屠杀!”(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丘吉尔下台(上)
    ps: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夜晚降临,黑暗笼罩着整个土耳其帝国。在君士坦丁堡郊外的一栋豪华别墅里,却灯火通明。青年土耳其党的大独裁者恩维尔帕夏面色焦虑,他皱着眉头,正在和内务大臣塔拉特帕夏,海军大臣、君士坦丁堡警察总监杰马尔帕夏商议怎么对付英国舰队,他们三人准备放弃君士坦丁堡。

    德国派驻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的军事代表团团长冯。桑德斯也参加了这次重要的会议,他表示不同意土耳其人放弃君士坦丁堡,这样一来英国和俄国人就可以将黑海和地中海联起来,这对同盟国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土耳其海军大臣杰马尔帕夏说:“现在德国公海舰队已经被英国海军封锁,无法援助土耳其,凭土耳其的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作战,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冯。桑德斯说:“德国的公海舰队虽然来不了,但是德国的潜艇,还是会来援助土耳其人的。”

    恩维尔回答冯。桑德斯说:“我绝对相信德国潜艇的威力。但是,你知道达达尼尔海峡的防御非常脆弱,土耳其靠近君士坦丁堡的沿岸两座兵工厂,都暴露在战舰的近距离平射火力之下。如果英国人发动攻击,他们的舰队能够不费力地穿过达达尼尔海峡,在加利波利半岛的任何地点成功地登陆将是可能的,用陆上兵力攻占海峡也将是比较容易的。”

    冯。桑德斯摇摇头,说:“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加利波利半岛几乎是荒芜的山区,只有一条泥土公路纵贯全岛。俯视海滨的山脊和陡坡提供了优良的防御阵地,而且达达尼尔从不冰冻。它的双向潮流,疾转的风向和猛烈的风暴,加上水雷。使英国舰队航行成为难事。”

    恩维尔听冯。桑德斯分析得有道理,但他实在没勇气和英国舰队作战。他指挥的军队,连意大利军队和沙俄军队都打不过,更不用说装备精良的英国和法**队。恩维尔还想找一些借口,但冯。桑德斯以不容商议的口气说:“君士坦丁堡不仅仅是一个军事目标,还是通向俄国黑海港口的唯一通道,便利同英国东方盟国的交通要塞。土耳其军队已经在高加索大败,如果再放弃君士坦丁堡,我觉得土耳其实在没资格和价值再和德意志帝国做朋友。”

    冯。桑德斯的话里。明显带有威胁的口气,一旦恩维尔的青年土耳其党放弃君士坦丁堡,德国盟友就会抛弃他。恩维尔现在娶了苏丹女儿,每天和她在豪华的首相别墅里醉生梦死,翻着花样玩着阿拉伯人的各种刺激游戏,他很害怕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但恩维尔实在没有勇气带兵去跟英法舰队战斗,于是他找借口,对冯。桑德斯说:“我的身体最近很不好(肾虚了)。如果德国觉得有必要守住君士坦丁堡的话,那么所有土耳其人民将乐意为阁下效劳。”

    土耳其人民是个很模糊的字眼,冯。桑德斯一听。问:“你的意思是?”

    恩维尔说:“我的意思是土耳其的军队,都可以交给阁下你指挥。”

    内务大臣塔拉特帕夏和海军大臣杰马尔帕夏听了这话,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表示反对。恩维尔骂道:“你们闭嘴,你们有更好的办法吗?有本事你们自己上!”

    冯。桑德斯也哭笑不得,恩维尔为了自己的地位,竟然甘愿放弃土耳其军队的指挥权。不过他很乐意接手这个活。因为他也很怀疑恩维尔的指挥能力。于是,在4周之内,他组建了一支6个土耳其师,大约8。4万人的达达尼尔防御部队。

    幸运的是,在这一个月内,英国地中海分舰队代理司令卡登指挥的英法舰队。虽然拥有装备有十五英寸大炮的新式“伊丽莎白女王号”,却没有攻击君士坦丁堡。因为卡登认为。缺乏陆军的支持,强攻达达尼尔海峡会付出太大的代价。

    开始时。无论卡登或是丘吉尔都认为,如果英法舰队冲进马尔马拉海,土耳其军的斗志就会消失,就会吓得屁滚尿流来投降,但是,直到卡登突然患病,把指挥权移交给舰队副司令约翰。德罗贝克,土耳其人在冯。桑德斯的指挥下,没有任何投降的迹象。而且土耳其海军在加利波利半岛附近水域增布9个雷区。

    当时,英**舰夜战能力不佳,到了晚上,所有战舰都要退回安全水域集中,土军就趁机重新布雷。这导致战场上出现极为滑稽的一幕:白天,英国扫雷艇刚扫出一片干净水域,到了晚上,土耳其海军又偷偷扔进去一堆“垃圾桶”(当时的水雷很像城市街边的垃圾桶)。所以,英国舰队前进的过程相当缓慢。

    丘吉尔不断发电报催促卡登进攻达达尼尔海峡。3月15日,英国海军部电报通知舰队司令卡登,要求他3天后必须攻入达达尼尔海峡纵深。

    这时,卡登觉得不能冒险,他称自己重病了,不能指挥舰队。丘吉尔便电令送一艘英国战舰送卡登到希腊去休养,把舰队指挥权交给了主战的舰队副司令德罗贝克。

    德罗贝克于3月18日命令舰队重新进攻。此前,达达尼尔海峡已经被英军扫雷艇反复扫荡过,他认为在海峡五英里以内没有水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