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重生之大总统 >

第222部分

重生之大总统-第22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破西部前线沉闷的僵局。虽然当时的英国陆军对此毫无兴趣,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却如获至宝,下令组建“陆地战舰委员会”,亲自领导“陆地战舰”的研制工作,以英国现有的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造出坦克不足为奇,只是性能和中国的“秘密武器”相比,就会有差距。趁现在德国和英国都想尽快结束战争,坦克是大有市场的。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研制出了反坦克炮,准备下一步再卖给英国或德国。中国的军工业在继承洋务运动三十年的基础之上,又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拥有一千多位中外院士,发展进步很快。

    宋骁飞一边派外交副总长梁士诒为首的代表团访问欧洲,一边请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法国驻华公使奥居里到南阳拖拉机厂参观。

    南阳的拖拉机厂,是国营的重工业企业,员工将近三万人,平时生产的是农用拖拉机,为中原的农业现代化服务。而到1908年欧洲战争爆发时,宋骁飞下令生产坦克。现在,各国的拖拉机厂,都是战略性的企业,一开战就可以生产坦克。

    宋骁飞和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法国驻华公使奥居里参观完拖拉机厂,就到了靠近华中军区的一个训练场,两种中国造的装甲车。缓缓驶出。

    前面一种,看上去像是个“大铁箱”,不过是菱方形的。周边棱角的长度不太清楚,但高度有三米左右。“铁箱”的两侧下方是履带,看不清楚,因为被一层铁板给挡住了。在铁箱的上方,是一个炮塔,里面还有一根的圆柱体伸出,是机枪的枪管。在“铁箱”的后方,还有一个用来让士兵出入的舱门,整个装甲车是用染料涂上迷彩色。另一种战车。体积上明显比前一种小,和前者相比,它的车体类似于拖拉机的底盘。而在底盘的上面,是一个同样扁平的炮塔。上面装备的了两挺机枪。前后各一挺。这辆战车是墨绿色的涂料。

    在训练场地上,一共有十辆装甲战车,其中“铁箱子”的五辆, ;和“拖拉机”差不多的也有五辆。而在他们对面挖好的堑壕里,有上千全副武装的陆军。

    这时,一个中年军官刘成章穿着笔挺的陆军少将军装,走向了看台,向宋骁飞和三位驻华大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铿锵有力地说:“总统阁下,坦克军团101师师长刘成章向您报道。狼毫演习行动已经准备好了,请指示。”

    宋骁飞哈哈大笑,说:“成章,刘老爷子可好?我看你的队伍精气神都不错,你爹这员虎将,后继有人呀。十分钟后开始演习。”

    宋骁飞口中的刘老爷子,就是刘永福,他七十一岁了,身体依然很硬朗,授予刘永福上将军衔那天,刘永福紧紧握住宋骁飞的手,老泪纵横,动情地说:“大总统,我这一辈子,起迹田间,出治军旅,一生惟以忠君爱国为本,故临阵不畏死,居官不要钱,虽幸战绩颇著,你授予我上将军衔,这是军人最高的荣誉了。但是予心惕惕,终不以官爵为荣,只知捍卫社稷,不使外洋欺我中国为责任。此身虽老,热血常存。现在我老了,行将就木,恨不能起而再统师干,削平丑类,以强祖国。我的四个犬子成章、成业、成良、成文,均已成人,各宜发奋为雄,抱定强种主义,投军报效,希望他们在新军里面效力,以竟予未了之志。倘为国用,自宜竭力驰躯,不惜以铁血铸山河,强大种族,以期臻于五大洲最强美之国。”

    宋骁飞很感动刘永福的报国之心,便把他的四个儿子刘成章、刘成业、刘成良、刘成文安排到了新军里,刘成章、刘成业在陆军,刘成良、刘成文安排到了海军,他们这四个儿子也很争气,多次立功,刘成章、刘成业都成了少将,刘成良、刘成文也已经是舰长,一门三位将军,两位舰长,一时传为佳话。

    在历史上,刘永福也是忠君爱国的典范,鲜为人知的是,他还当过台湾的大总统!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割让日本。为了迫使台湾人民投降,日本派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日军主力近卫师团,于5月27日从冲绳出发,分兵两路进攻台湾。其中一路日军从貂角强行登陆,攻占基隆。接着,又进犯台北。巡抚唐景崧等人畏日如虎,纷纷逃回大陆。6月7日台北被日军攻陷。这时刘永福在台南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仓促,不命倭得”。6月28日,台南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抗日斗争。刘永福坚持不受,仍以帮办之职,统率防军与台湾义军抗敌保台。

    1895年8月中旬,战争转入台中。为了保卫彰化,黑旗军和台湾义军在大甲溪一带同日军展开激战,取得全胜,缴获日军枪械甚多。后来,日军不甘失败收买奸细带路,偷袭黑旗军后路,大甲溪遂为日军占据。大甲溪失守后,日军步步进逼,攻占台中等地。刘永福被迫率军退守彰化。

    1895年8月28日,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打死少将山根信成。在这场悲壮的血战中,义军首领吴汤兴中炮牺牲,刘永福部将吴彭年英勇战死。刘永福黑旗军的精锐七星队三百余人也壮烈殉难,彰化失守。尔后。云林、苗栗亦相继沦陷,接着嘉义告急,刘永福命令黑旗军统领王德标迅速率领所部七星队北上增援。又派部将杨泗洪率黑旗军各营及各地义军密切配合,并亲赴嘉义前线坐镇指挥。由于黑旗军与义军的英勇善战,在刘永福的指挥下,各路义军协力作战,此役获大胜,杀敌近千人。并相继克复云林、苗粟、反攻彰化。但黑旗军和义军在连续苦战之后,断晌缺械。刘永福派人回大陆求援,清政府不但不予救济,反而将内地募捐援台款项强烈扣留。并下令严密封锁沿海,断绝对台增援。刘永福痛心疾首,发出“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的悲叹!

    1895年9月11日。日本又派第二师团增援台湾。嘉义一战。日酋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重伤毙命。10月15日,日军进攻台南东南的打狗港。刘永福的养子刘成良率军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后来守卫炮台的兵士饥饿不能战,刘成良率部退守台南。这时,据守曾文溪的黑旗军和义军将士,与进攻的日军展开白刃格壮举,孤军不敌,台南最后一道防线失守。

    1895年10月18日。刘永福召集部将会议,商讨战守之计。未得结果,次日,日军大举进攻安平炮台,刘永福亲手点燃大炮,轰击敌舰。当晚,日军攻城益急,城内弹尽粮绝,在艰苦的恶战中,士兵筋疲力尽,至不能举枪挥刀。当时城内大乱,刘永福欲冲回城内,部属极力劝阻。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仰天捶胸,呼号哭说:“我何以报朝廷,何以对台民!”当天深夜,刘永福带领养子刘成良等十多人乘坐小艇,然后搭上英国商船“迪利斯”号内渡厦门,21日台南陷落,台湾全境被日军占据。

    正所谓“虎将无犬子”,刘成章听了宋骁飞的话,说:“多谢大总统挂念,家父安康。我马上去传令,十分钟后开始狼毫演习。”

    宋骁飞回敬了刘成章一个军礼。这时,新任的总统府卫队队长吴佩孚走了过来(原来总统府卫队长大刀王五年老退休了),对宋骁飞说:“总统阁下,几位大使,接下来马上是实战演习,这里恐怕不太安全,跟我到旁边的掩体去吧。”

    “好。”宋骁飞点点头,跟着吴佩孚等卫队兵一起来到了看台旁一个类似掩体的地方。整个掩体是由混凝土构成的,一半位于地下。另一半则在地面,宋骁飞等人进去之后,正好可以从窗口往外看,十分安全又不妨碍观战视野。

    等三位驻华大使也都进去之后,吴佩孚右手一挥令旗,演习开始。

    得到旗令之后,六辆坦克战车缓缓启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然后用并不是很快的速度,缓慢向着对面的堑壕推进。

    见坦克装甲车启动了,堑壕里的士兵们也得到了命令,纷纷使用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武器,朝着那六个大号的铁靶开火。

    他们的武器是英军和德军在战场上常用的武器: ;6。8mm口径的的毛瑟步枪和8mm口径的马克沁重机枪。毛瑟军用步枪子弹是8mm弹,德国的mg08重机枪也同样使用这种弹药。这些武器的火力都是不错的,再加上那六辆装甲战车又那么的显眼,几乎所有的火力,都被打到在这六辆坦克战车身上,坦克战车外层有保护装甲,砰砰砰的子弹打得火星四溅。

    因为是实弹演习,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法国驻华公使奥居里都睁大了眼睛

    更想看看“坦克”到底有什么神奇。他们看到,尽管被打得火星四溅,这些坦克战车没有丝毫受到阻碍,该是什么速度前进,依然是什么速度。

    六辆战车无视堑壕里的火力,继续着自己的任务,很快突破堑壕所组成的防线。

    宋骁飞对几位驻华大使说:“先生们,请注意,这些坦克战车,并没有朝堑壕里的士兵进行反击,不然的话,堑壕里的士兵将不是被坦克顶端的机关枪和火炮打死,就是如蚂蚁一般被碾死。”

    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上过战场,他是军人出身。用新奇的目光注视着场上的那些东西,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宋骁飞说:“等着瞧吧,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三位驻华大使听宋骁飞这么一说。紧紧盯着

    那六辆战车,只见这些坦克突破各种轻重火力的阻扰,迫近了堑壕的前沿。接下来的一幕,让他们目瞪口呆,

    那些重量以吨计算的怪物,履带快速转动,在壕沟的上方悬空。在惯性之下,这些战车轻易越过了两米多宽的壕沟。这些曾经在战场上不知道杀死过多少军人的工事,在这六辆战车的面前。像完全不存在一样。

    演习结束之后,刘成章回来给宋骁飞他们介绍这些坦克的性能:“前者庞大的身躯,可以用来装载十几位士兵,对堑壕阵地进行突破。还有装备的机枪。同时开火,火力绝对不输于马克沁重机枪,而且看口径的话,那些炮塔上装备的机枪口径明显要比目前装备的马克沁机枪大一些。另外一种坦克车,装备的是火炮,和火炮一起并列装备的同样是一挺机枪。”

    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军人出身,他说:“如此一来,这两辆坦克的用处似乎也就可以看的出来了。前者是用来突破堑壕等防线,肃清敌军的步兵。至于后者,虽然同样可以兼顾前者的功用,但更多的用处恐怕还是对付炮兵和坦克。在今天之前,我还从没听说过其他国家有类似的装备。”

    刘成章说:“克林德大使,你说得很对,果然很识货。”

    克林德说:“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些坦克的参数?”

    这些坦克战车到1908年为止,在国内还属于高度机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