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重生之大总统 >

第186部分

重生之大总统-第18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匈帝国国防军还拥有骑兵部队: ;16个骠骑兵团、10个枪骑兵团、15个龙骑兵团。

    另外,奥匈帝国还有所谓的战地猎兵部队,29个独立战地猎兵营,4个蒂罗尔猎兵团,4个波斯尼亚猎兵团。奥匈的战地猎兵部队其实就是轻步兵部队,由于传统上这些部队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猎人,所以有此名字。和普通步兵不同,战地猎兵部队要求具备深入敌后,游击作战,不依赖重火器支援,不参与大兵团作战等任务。同时,部分战地猎兵部队实际上是山地轻步兵部队,这些部队从传统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习惯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于经常打猎而枪法出色,而且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执行山地渗透,袭扰等任务的不可多得的优秀部队,有点像现在的特种兵部队。

    1908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实力也不弱,拥无畏舰1艘、准无畏舰3 ;艘, ;前无畏舰6艘, ;海防舰4艘,防护巡洋 ;2艘, ;装甲巡洋舰 ;3 ;艘,轻型/侦察巡洋舰4艘,驱逐舰 ;25 ;艘,潜艇6 ;艘。

    而且随着奥匈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帝国在19世纪的最后50年中无论工业、商业还是金融业都有了大幅提升,正是这种短暂的繁荣、还有德国、意大利等同盟国对奥匈挺身到底的坚持,使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争中,准备在有生之年,恢复帝国的故土,吞并波黑之后,奥匈帝国的目标就是塞尔维亚。

    但塞尔维亚在六千年前已有村落,是当时欧洲比较大型的村落。公元6…7世纪,南斯拉夫人的分支塞尔维亚人定居于巴尔干半岛萨瓦河中下游迤南至亚得里亚海沿岸一带。奥斯曼帝国到15世纪末,完全征服了塞尔维亚,开始长达5个世纪的统治,但塞尔维亚在1804年和1815年两次革命当中获得了高度自治。1878年,塞尔维亚在俄国的协助下获得完全独立,1882年就成立了独立王国,人口约400万人,其中能动员的军队和预备役人员约有100万,不是那么容易对付,并且,迫于奥匈帝国大兵压境,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结盟,黑山和希腊也参加,组成了巴尔干同盟。

    原来,俄国是塞尔维亚的传统保护国,俄罗斯帝国奔溃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寻求了英国、法国组成的协约国的保护,塞尔维亚等国自然也寻求英国和法国的保护。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开战,英国和法国等协约国这时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扩张极为不满,而且英国有足够的理由对德国借同盟国谋求霸权保持戒心。英国人的传统,是不以行为者的动机来判断行为者,而是根据行为者的实力来判断,也就是说即使奥匈帝国不出兵占领波黑,攻打塞尔维亚,因为德国拥有庞大的陆军,这支军队如何使用都足够挑动英国人的神经。现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又大力发展海军,英国的霸权将受到威胁。法国也不想欧洲成为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地盘,加之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过剩,爆发了经济危机,所以英国和法国答应成为塞尔维亚的保护国。

    英国和法国为了拉拢俄国,让俄国佬到前线当炮灰,以免除沙俄政府对英国和法国的战争赔款为条件,让俄国派劳工到前线。尼古拉二世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立即答应了英国和法国的要求。毕竟,现在沙俄帝国奔溃以后,经济破产,俄国到处都是流落街头的工人和农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随时都有可能又跟布尔什维克闹革命。这样一来,俄国也准备参战了,一场同盟国和协约国在欧洲的大战就无可避免了。

    而1908年的中华帝国,因为早就成了中央银行,以金本位为基础的货币体系,有效抵御了金融危机,加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建立不久,所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而中国的军队早已做好了打世界大战的准备,所面临的问题,只是加入同盟国还是协约国的问题。
第二章 保卫西藏
    ps:

    防盗版章节,请一个小时后再看

    在塞尔维亚,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战争一触即发,宋骁飞在总统府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陆军总长段祺瑞、远东地区司令徐世昌、陆军次长冯国璋、海军总长刘步蟾、海军次长邓世昌、第一炮兵司令蒋百里等高级将领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中国参加协约国还是同盟国。

    当时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冯国璋等人还不相信世界大战会爆发,冯国璋表示怀疑,说,“巴尔干地区的战争就像是天要下雨一样,每隔几年就发生一次,原来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都发生了十余次了,一次也没打成世界大战,这次为了一个塞尔维亚,英国和法国,会和德国、意大利、奥匈打起来吗?巴黎和约不是签订了还没两年吗?”

    宋骁飞摇摇头,说:“彼一时此一时也,从三十年前开始,欧洲各国列强在大陆和全世界从事争霸和瓜分领土的斗争,世界性的战争危机就不断出现。现在作为后起之秀的德意志帝国,像一个急着要糖吃的小伙子,要求与衰落的大英帝国重新瓜分世界,并开始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作为老牌帝国主义的大英帝国,为维护自身在全球的大国霸主地位及殖民地利益,已经感受到了德意志帝国带来的危胁,要抑制德意志帝国的扩张,即便没有巴尔干半岛的冲突,英国和德国的大战也无可避免。这一次,法国和意大利、奥匈帝国也参战,我相信战火很快会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都将成为战场。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要做好随时参战的准备。”

    段祺瑞说:“大总统说得对, ;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大英帝国已经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迫切地寻找同盟者,并同法国接近。1904年,英国和法国就签订了协约。协约规定: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两国也调整了在纽芬兰海岸、冈比亚、尼日尔、暹罗(泰国)、马达加斯加(马尔加什)和新赫布里底斯群岛的矛盾。我看主要战争国可能分为两大军事集团。一方为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协约国集团,另一方为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帝国组成的同盟国集团。”

    徐世昌这时站起来力挺段祺瑞,不紧不慢地说:“我觉得段总长看得很清楚,德奥两国在巴尔干的扩张威胁着英国和法国的利益,德国已经占领了乌克兰和波兰,三b铁路一旦筑成,德国将成为土耳其和黑海海峡的主人,英国出入黑海海峡将受到德国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不知英国,法国都感到有必要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德国。英法不仅在亚洲、非洲调整了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还签订了协约规定:把伊朗分为三部分。北部属法国势力范围,东南部属英国势力范围,中部划为“缓冲区”;法国承认阿富汗为英国的附属国。这阵势,明显是英国和法国要共同对付德国了。”

    邓世昌说:“那我们中国应该加入协约国,还是同盟国呢?”

    海军总长刘步蟾说:“我访问过欧洲这几个国家。英国、法国如果连起手,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实力,都远远超过德国和奥匈帝国。”

    段祺瑞留学过德国,说:“那不一定嘛。德国现在和英国实力差不多,德国陆军打起仗来,也很彪悍的。特别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炮兵,那绝对会让英法联军闻风丧胆。况且俄国虽然也是协约国。但被布尔什维克一闹,现在实力基本上为零,除了能派一些苦力劳工,没啥用。而意大利的实力也不弱。”

    宋骁飞哈哈大笑,说:“意大利现在虽然是协约国,但是意大利人一向是墙头草。如果英国和法国收买意大利,意大利或许会倒向协约国。”

    刘步蟾说:“那这么看来,还是协约国力量强悍一些。我们应该加入协约国。”

    宋骁飞说:“我们还要考虑美国,美国现在虽然处于经济危机,一旦恢复经济。或许也会加入协约国,浑水摸鱼,捞点好处。”

    刘步蟾说:“那我们更要加入协约国了。”

    宋骁飞摇摇头,说:“我们以前跟德国人结盟瓜分沙俄,英国人这次可能不会再相信我们。况且,英国人觊觎中国的领土西藏很久了,我想,他们不久应该会有行动。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和英国开展,保卫我们的领土。”

    宋骁飞知道,西藏自治区,古称“蕃”,简称“藏”,首府拉萨。位于中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连四川省,东北紧靠青海省,东南连接云南省,南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

    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在历史上, ;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藏族同胞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西藏本不是“问题”;但是英国人在历史上不断侵略西藏、插手西藏事务;成为“西藏问题”的始作俑者和最卖力的鼓噪者之一。

    英国早就觊觎西藏这块宝地。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的海外属地以每年10万平方英里的速度增加;从西南方向推进到中国家门口。1865年;英属印度殖民当局派人乔装打扮潜入西藏;秘密绘制地图。1888年和1903年;英国先后以边界纠纷和通商为借口悍然入侵西藏。其中第二次深入西藏腹地;用机枪大炮屠杀手握大刀、长矛、火绳枪的抵抗力量;并于1904年8月占领拉萨。这次侵略的动因是时任英属印度总督寇松为了赶在俄国人之前在西藏树立“影响和权威”;力图把西藏变成英属印度与沙俄之间的缓冲地。

    侵略者终究无法在西藏立足。在撤出拉萨前;英国侵略军用武力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署了《拉萨条约》;试图把西藏变成英国独占的势力范围。这份条约即使在当时也是非法、无效的;但侵略者还是以此为借口从清政府榨取了大笔赔款;并在西藏边境重镇亚东部署军警。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新的内忧外患。英国人趁火打劫;不仅在西藏攫取了大量的利益和特权;而且处心积虑地拉拢西藏上层;挑拨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913年;英国迫使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西姆拉会议”。英国政府代表、英印殖民政府外交政务秘书麦克马洪在会上提出把西藏划为“内藏”和“外藏”;试图割裂西藏和中央的联系。他还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将中印边界东段向北推移约96公里;把历来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地区划归英属印度。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既没有授权代表在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