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重生之大总统 >

第174部分

重生之大总统-第17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射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在欧陆每一个强权的炮兵营区之内,无论是购买新武器还是把原本的火炮修改成为速射炮,但是要让战术家们发展出可以与这种划时代武器相匹配的观念与战术却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速射炮的长射程与榴散弹的威力让步兵更难以接近敌人,而在步兵发起攻击前有效地消灭敌人炮兵变成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当德国人夸耀著自己新型的77公厘速射炮每分钟可以发射8发6。85公斤重炮弹时,法国的新型火炮每分钟可以发射30发7。2公斤炮弹。在精心保密下,欧陆各国直到1901年之前都不知道法军已经获得了这样惊人的武器。法国缜密地计画了各式各样的欺敌活动,甚至故意在媒体上发布假消息。指称新型野战炮是采用短行程复进系统。

    在少数英军可以完成步炮协调的战斗中,1899年12月的colenso战斗可算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这场战斗中4;500名波尔步兵在5门75速射炮、1门120公厘榴弹炮支援下占领山丘上的阵地,控制了tugela河上的铁桥;而英军方面则包括了4个步兵旅18;000名士兵、5个野炮连30门15磅炮、14门移至陆地使用的长程舰炮与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英军的企图是打通铁路。而波尔人则负责阻止他们。

    当轻榴弹炮首次被引进德国陆军时,战争部的计画是将当时德军步兵军所属的8个炮兵营中的一个改成榴弹炮营。但在1905年德军仔细分析了1897年希土战争、波尔战争的战例,深信增加榴弹炮的数量将为德国在未来战争中带来极大的利益。自此德军开始了榴弹炮倍增计画,让每个步兵师都能拥有一个由18门榴弹炮组成的炮兵营。

    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重榴弹炮的领导国家,很大部分必须归功於德军内部不同学派的论战。早在1891年希里芬担任参谋总长的时候,希里芬计画中的一个关键性成功因素是克服法国与比利时境内要塞的速度,因此要塞炮兵势力在希里芬的刻意培植下大幅扩张。希里芬计画中甚至规划了详细的动员计划。以便征用足够的民间马匹来拖曳这些火炮。

    在1900年一次实兵演习讲评中,德皇威廉二世亲自下令陆军需要在野战炮兵中装备105公厘口径轻榴弹炮,在要塞炮兵单位中装备150公厘口径重榴弹炮。

    受到要塞炮兵传统的影响。德军重榴弹炮使用高爆弹作为主要的武器。在配备了延迟引信后,这种炮弹可以有效地穿透攻势的水泥顶部后在工事内部爆炸。虽然这种炮弹主要是为了摧毁物资而设计,但是其震波对一定距离内的人体有著相当强的杀伤效果。

    榴弹炮更证明了自己在反炮兵战术上的威力。由于榴弹炮的威力与准确性都比较高,此时的指挥官。可以集中榴弹炮火力迅速地消灭某一地段战壕中的敌军。同时掩护己方步兵提枪快跑前进,占领这段战壕并且迅雷不及掩耳地冲到敌军后方屠杀手无寸铁的敌军炮手们。但这种战术等于是与时间赛跑,如果步兵们不能在短暂的空档内打开突破口并消灭敌人炮兵阵地,这些担任突击任务的步兵,就会被地狱般的敌人的榴散弹炮火消灭。

    精良的步兵是炮兵作战最重要的关键,如果一切作战计画都能顺利执行,步兵们将在攻击发起后数个小时内扫平敌人炮兵阵地,而不需要费力去摧毁他们;同样地。步兵不仅受过专业的训练,手中更有各式各样的武器。可以对付敌军的孤立据点或机枪巢,因此炮兵只需要利用弹幕暂时性地让敌军失去战斗能力,接下来步兵就可以自行把这些障碍给排除掉…………

    蒋百里文章的想法和宋骁飞的看法不谋而合,他看完这篇文章,对段祺瑞说,“看来蒋百里真是一位难得的军事理论家呀,得好好培养。改天我见见,亲自考察一下。”

    三天后,蒋百里到总统府见了宋骁飞,他穿着一身笔挺的陆军军长,双目炯炯有神,但神情还有有一点紧张,宋骁飞拍了拍蒋百里的肩膀,说:“你是浙江人?你们那有句话骂人的话,‘娘希匹’,是吧?”

    蒋百里一愣,宋骁飞哈哈大笑,现场的气氛才缓和下来。

    宋骁飞说:“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看看你炮兵方面的理论知识。我看过你的一片文章《论炮兵作为独立兵种的重要性》,不错。”

    蒋百里说:“承蒙大总统错爱,我不慎…惶恐…”说话竟然有点结巴,额头直冒冷汗。

    宋骁飞说:“我想再听听你的看法,关于色当战役中,法国炮兵和德国炮兵的差距。

    蒋百里这才变得滔滔不绝:“在法军理论中炮兵存在的目的只是支援步兵作战,因此炮兵指挥官必须接受步兵指挥官的控制。不过,法国炮兵战术真正的影响不在战术层面。而是在作战层面。冗长的指挥管制程序虽然效率很低,甚至把整个法国陆军的速度都拖成了龟速,让组织任何像样的会战都成了件困难的工作。相对来说。德军给炮兵指挥官更大的自由,在德军中炮兵与步兵间是合作的关系,而非从属。德国发展出了所谓炮兵连络官制度,让步兵营营长身边有个炮兵出身的参谋人员,可以真正对通盘状况提供火力运用的建议,而不是只有一个跟在营长身边,但却只能做些回报射击数据工作的家伙。这个阶段中的炮兵连络官。不仅可以去协调数个不同炮兵单位的射击作业,更可以依据当前战况发展来指派射击单位、射击目标、射击方式,来满足步兵指挥官作战需求。这个比法国人高明。后来法国人也学了这一套制度。”

    宋骁飞说:“现在美国的炮兵情况怎么样?看你文章里没写呀。”

    蒋百里回答说:“美国的炮兵。都是法国人协助建立的,不仅派出教官训练美**官,也把所有法国炮兵准则直接翻译成美国炮兵准则。美国炮兵不像他们的步兵、骑兵单位,在内战与美西、美墨战争中形成一定的传统。无论在装备上、训练上、战术上、准则上都是一片空白。而当美军完全使用法制火炮为标准配备后。除了国籍与语言不同,外人很难分辨美国炮兵与法国炮兵间的差异,美国陆军步兵师的炮兵团看起来还是跟他们的法国祖师爷很像,每个兵师有两个炮兵团,一个由3个75速射炮营组成、另一个由两个155榴弹炮营组成,还模仿了法国人的火力管制中心战术。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美国炮兵简直就是法国炮兵的翻版。我就没有研究美国炮兵了。”

    宋骁飞点点头,说:“我打算在保定建立炮兵学院。你去当院长吧。中国发展重炮兵,有天然的优势。中国现在可以空中侦察。利用飞机或气球来找出敌人的炮兵位置。利用气球的好处是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固定位置,详细观察当面敌军炮兵阵地;利用飞机的优点则是可以深入敌军后方,不受地形地物阻碍。”

    蒋百里说:“是的,这样我军炮兵就可以先摧毁敌方的炮兵阵地。不进行预先炮火准备,只要以三分之一的火炮直接进行徐进弹幕射击,其余火炮对敌步兵、炮兵阵地、指挥所实施压制,同时坦克引导步兵冲击,就可以天下无敌。不过,我们现在的飞机也没有装设无线电,侦察机与地面人员最有效的联络方式是把看到的资料写在纸上,再飞回己方阵地后丢给地上的友军?”

    宋骁飞说:“飞机上装无线电通讯设备,我相信莱特兄弟很快会解决这个难题。”

    蒋百里点点头,宋骁飞说:“我这里有一些炮兵资料,你可以拿去做教材。”说完,他交给蒋百里一本自己记忆中的炮兵理论简化版,主要讲的是炮兵的射击方法:

    炮兵射击法则主要包括简易法、精密法、成果法、优补法和弹测法。射击准备的概念,火炮在射击开始前要做好侦察、测地、气象、技术、弹道等准备。最开始的火炮进行射击,由于火炮本身制造工艺、各种观测器材以及气象条件的限制,这些准备条件往往是不能达到效力射要求的,因此在压制目标前需要进行试射。

    简易法即在简易连测的基础上,根据不完整或不精确的弹道、气象资料决定射击开始诸元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单观偏差法、夹差法、交会观察射击等,通常利用地图决定测地诸元,一般在营、连范围内实施。精密法和简易法概念正好相对,是指在较精确的测地诸元基础上,根据完整的弹道条件和适时的气象通报计算射击条件修正量,决定射击开始诸元的方法。夹叉法试射,是根据炸点的远、近符号确定距离偏差量的,其方法是依据概率论的知识建立的。

    在观察所测出新旧目标的观目距离差和方向角,把旧目标位置当作对新目标的射击的炸点位置,用单观偏差法决定炸点修正量的方法求出对新目标射击时的表尺、方向转移量。

    射击区域较大时可视情选择2到3个试射点。如果仅射击区域纵深超过4km,可选择远、近2个试射点,测地距离差为4km,必要时可达6km。其测地距离概略等于远、近两试射点的中间距离。

    跳弹射击,在一定地形条件下,选择适当的装药和引信,使射弹跳飞在空中爆炸,以杀伤敌人的射击。跳弹射击适用于对暴露的、无掩盖掩体内的和水上的有生力量及火器射击。产生跳弹的因素有地面的反作用力、射弹的存速、适当的触发时间,限定落角(θc)=限定命中角(m)…坡度(g)……

    这下轮到蒋百里好奇了,他没想到,大总统竟然还是个炮兵天才,蒋百里目瞪口呆,说:“这个,恐怕一般的士兵看不懂。”

    宋骁飞说:“没关系,因为炮兵是一门科学,所以今后中国的炮兵,80%以上由由大学生组成,各高校会培养专门的国防生。我全力支持你去保定当炮兵学院的院长,最优秀的学生会去炮兵学院,你要用二到三年的时间,给中国培养一批优秀的炮兵指挥员。”

    蒋百里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保证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就这样,蒋百里到保定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炮兵学院,为中国炮兵部队培养专门的人才,段祺瑞则改组建立了一个新的炮兵军,炮兵部队日后成了中国陆军的又一把秘密杀手锏。(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扩军到150万
    ps: ; ;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中国的炮兵学院和炮兵部队建立之后,宋骁飞召集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刘步蟾、邓世昌等军队高级将领到总统府机密会议室开会,商议要把中国陆军从1906年的120万人,扩充到150万,并要求军队做好打世界大战的准备。

    王士珍坐在宋骁飞对面,一脸疑惑,轻声问道:“现在沙俄帝国崩溃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也召开了,世界大环境不是应该和平了吗?这时候扩军,会不会增加财政负担?”

    宋骁飞说:“沙俄帝国奔溃之后,德国得到了乌克兰和波兰,英国成为波斯和阿富汗的保护国,法国确保了摩洛哥和北非的殖民地,中国也确认了九州和远东的领土。但是,失去了沙俄庇护的塞尔维亚,肯定不久就会遭到奥匈帝国的攻击。上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