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重生之大总统 >

第120部分

重生之大总统-第120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离马来西亚的槟榔港还有三四十海里时,海上却刮起了猛烈的季风,白色的波涛汹涌。赵老三赶紧带船工收起前帆,捆紧了装淡水的水桶。狂风不时向桅杆船袭来,一个四五米高的浪头打来,海水涌上甲板,船上的人就像站在风口浪尖上。这时,一大团乌云飘了过来。暴雨也不合时宜砸了下来。

    孙晓云有点晕船,想要吐,陶章成扶她到客舱休息。船身在风浪里像是着了魔,直晃荡。倾侧下去又猛地正过来。他们两人在客舱里也翻来覆去。孙晓云有点害怕。差一点摔出船去,船桅刚好穿过了客舱。陶章成只好一手紧紧拉着船桅,让孙晓云抱紧他。

    到了槟榔岛的外海,小岛隐约可见了,但是风大浪高。赵老三指挥着船穿过一座座小岛屿,行驶在浑浊的海水里,到处都是礁石。一个船工站在三角帆桁下瞭望,每次一个浪头打过去,他就赶紧躲闪,免得被淋成落汤鸡。

    在客舱中的孙晓云听到一阵闷闷的刮擦声,问陶章成是怎么回事。

    陶章成说:“放心。这只是船刮到礁石上了。”

    孙晓云这时想起了老家的父母,还有弟弟,心里很不是滋味,小声说:“陶大哥。船不会触礁沉了,我们不会死在这海底吧?”

    陶章成面不改色,指着舷墙和船舱间的救生船说,“要是这船要沉了,我让赵老三他们带你坐着小船走。我一定不会让你出事的。”

    孙晓云道:“那你呢?这船只坐得下三四个人呀。”

    陶章成说:“你们先走,我老家是江浙一带的,我会游泳。”

    一起共着患难,孙晓云对陶章成的为人更加佩服,心里也更加纠结,有点后悔接受了陈美其指派的暗杀陶的任务。

    不一会,船又刮到一块礁石,赵老三脱了湿透的上衣,光着膀子挥舞着黝黑的胳膊,指挥掌舵的船工把船头向外,避开礁石。船再往前走,槟榔港的外围有两重环礁带,他们的船驶向一条环礁的入口,打算进入后奋力前行,绕着岛寻找一个可以安全抛锚的地点。

    赵老三的掌舵经验丰富,很快找到了外层礁带的入口,指挥船驶了进去,到了内礁只有十米远的地方,船几乎原地大转弯,风刮得很大,他们扬起了所有的帆,帆布在狂风中噼里啪啦直响。反复试了四五次,他们的船终于靠近了槟榔岛的尽头,三角帆都撕裂了,主桅杆折断了,潮水逆着风涌上船,淹没了甲板。船工们使尽最后的力气,使得船驶向锚地。

    这时,槟榔岛上空的乌云也急速散了,化作了绵绵细雨。陶章成和孙晓云等五名光复会的人才上了岸,只见岸上的椰子树也被吹得东倒西歪,岛上一片狼藉。

    上了岸,孙晓云的浑身湿透,发起了高烧,陶章成将她安排在槟榔镇上的一间客栈,找来大夫,悉心照料了三天,亲自端汤倒水,孙晓云很内疚,想起身去和李燮和的线人联系。

    陶章成说:“不急,等你的烧退了,再去联系李燮和不迟。”

    那天黄昏,陶章成扶着孙晓云出门散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海边,那天风很小,海面蔚蓝,很美丽。这个小镇的房子都是建立在木桩上,客栈外面的灌木丛上,就有很多色彩艳丽的蝴蝶翩翩飞舞,这岛上主要住了中国人、马来人和黑皮肤的阿拉伯人,偶尔还会看到金发碧眼的英国人。

    二十一岁的孙晓云仿佛来到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小岛,她望着眼前的陶章成,问道:“陶大哥,你可成家?”

    二十三岁的陶章成望着茫茫的大海,说:“大丈夫功业未成,何以家为?我在绍兴老家父母倒是订过一门娃娃亲,是个药店掌柜的女儿。我没见过她,就跑到日本留学了。你问这个干什么?”

    孙晓云道:“没什么,随口问问。我也是不喜欢父母的包办婚姻,我听说对方是一位纨绔子弟,整天在外面沾花惹草,才离家出走。”

    陶章成说:“在下觉得孙小姐做得对,很有勇气,离家到日本,这可不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的。”

    孙晓云想从中调和陶章成和朱象帝、陈美其他们的矛盾,问道:“你和朱大哥他们刚开始一起革命,为什么后来又走了呢?”

    陶章成说:“朱象帝这人好夸夸其谈,口口声声说要建立美式民主共和国,我觉得那都是瞎扯。”

    孙晓云说:“朱大哥常跟我们讲在美国纽约自由女神的基座上铭刻着这样一段话,‘在自由女神基座上铭刻着这样一段话:“把你们疲惫的人,你们贫穷的人,你们渴望呼吸自由空气挤在一堆的人,都给我;把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饱经风浪的人,都送来。 ;在这金色的大门旁,我要为他们把灯举起。’ ;美式民主共和国难道不好吗?”

    陶章成说,“说得倒好听。我们中国最早移民到美国新大陆的华人,那些在黑暗矿洞子里两眼一抹黑的华人矿工,那些在美国中部顶风冒雪筑路的华工,那些被白人贱称为‘猪仔’的同胞,他们双目无神,脸色泛黄发黑,他们的前途、他们的幸福,什么时候被自由女神的火炬照亮过?”

    孙晓云沉默了一会,说:“陶大哥理想的国家是什么样子呢?”

    陶章成道:“所有的政府,都是每个当权者手持自己心目中圣贤的大旗,打着为民众谋福利的旗号走向**罪恶,我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政府的国家,到时候,农民可以自己种田,而不用交租,商人可以自由做生意,不用交税,到时候国家就再也不需要革命。”

    孙晓云其实也读书不多,搞不清楚民主、宪政是什么东西,只觉得陶章成说得还挺有道理,感觉眼前这位年轻人,有理想,有追求,人品也不错,心里渐生几分欣赏。

    当天,孙晓云联络了李燮和的线人,让陶章成去和他见面。她自己在客栈里准备了一桌酒菜给陶章成接风洗尘,对于要不要在酒里下毒,她犹豫了半天,仔细比较了一下陶章成和陈美其的人品,觉得陈美其就是青帮的流氓,还是陶章成的为人比较靠谱,怎么也下不去手。

    陶章成回到客栈,丝毫没有察觉孙晓云有心事,他一脸欣喜之色,跟孙晓云报喜。原来,李燮和的活动主要在南洋,在他的努力下,南洋一带发展了分部三十多处,一千余人,还深得当地华侨的拥戴,人多钱多。他们俩人性格都很豪爽,志趣相投,相谈甚欢,李燮和还主动要求加入了光复会。

    孙晓云一听,也替陶章成高兴,两人入座庆贺。孙晓云给陶章成倒满了酒,自己也举起酒杯,道:“这次来马来西亚,我们遇到海难,大难不死,将来必有后福。来,陶大哥,我敬你一杯!”

    陶章成想也没想,端起酒杯,仰着脖子痛快地一饮而尽。陶对自己毫不设防,这让孙晓云更加愧疚,心想要是自己在酒中下毒,他早就两腿一蹬上西天了。

    陶章成发现孙晓云端着酒杯,好像在想什么,问道:“妹妹你为何不喝?”

    孙晓云的脸红了,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没什么。”

    陶章成没想到孙晓云也这么好酒量,给她又倒了一杯酒,道:“妹子你真是豪爽。”

    两位年轻人觥筹交错,谈起了各自的家庭,过去的人生,渐渐有了醉意。最后孙晓云扶着陶章成回了房间。

    陶章成喝多了,倒在了洁白的床单上,孙晓云上去帮他脱了鞋子,又伸手帮他脱衣服,陶章成看着孙晓云迷离的眼神,小巧而菱角分明的红唇,直张开着,像一个熟透了的小苹果,令人想立刻咬上一口。他一把拉过孙晓云,压倒在身下,那一晚,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也是潮湿的。孙晓云没有拒绝,她长袍上的扣子被解开,露出光滑细腻的皮肤,这一刻,什么人民,什么革命,暗杀任务,都不重要了,天地之间,只剩下两位光溜溜的年轻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发出了本能愉悦的呻。吟…啊…啊……啊……
第七章中国潜艇部队
    ps:

    感谢“龙111”投的宝贵月票,请订阅、点赞支持正版

    1901年九月,旅顺港,微风夹杂着海水的咸味,扑面而来。阳光从港口东边的黄金山上一泻而下,岸上的重炮台堡垒静静守护这一片碧海蓝天。这里从二十年前宋骁飞任水师提督开始,就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军事港口存在,没有北洋舰队的通行证,任何外国人不许进入这里。此时,海军总长刘步蟾身着一身深蓝的海军上将戎装,陪着总统府卫队队长大刀王五仔细检查这里的安保情况。宋骁飞马上就要到这里视察,中国先进的现代潜艇编队马上就要在这里下水,而中国第一支潜艇部队将在1901年的国庆阅兵上亮相。

    宋骁飞之所以选定旅顺港,因为这里四周群山环抱,港口东是黄金山,西有老虎尾半岛,其间有狭长水道与外海相通,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天然的北方不冻良港,港内隐蔽性与防风性良好,港内水深,适合潜艇部队的发展。

    宋骁飞到旅顺口后,登上停泊在这里“北京”号,在贵宾室会见了中国潜艇的总设计师、“现代潜艇之父”约翰。霍兰,他也是中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当时,科学家或其他人才的国际流动是很大的,服务哪个政府也很自由,这些人最为看重的是为雇主服务,谁资助他们,把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他们就为谁工作。所以晚清政府和宋骁飞的政府都聘请了很多外籍雇员。宋骁飞的用人原则更加大胆,是“乱世枭雄”的用人理念,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管是什么肤色、哪个国籍,只要有真本事,重金聘用。享受各种优厚待遇,这也是他大胆启用海关总长赫德、北洋舰队副司令琅威理等人的原因,中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有二百多人。这个霍兰院士,原本是爱尔兰人。最后却成为了美国的潜艇设计师。但最后还是被席慕嫣的国际投资公司挖到了中国,为中国海军设计潜艇。

    约翰。霍兰1841年出生在爱尔兰利斯凯纳镇。父亲曾是英国海岸警卫队的一名雇员,所以霍兰从小就对海洋及战舰充满好奇。但中学尚未毕业时,父亲不幸病故,年轻的霍兰被迫结束学业。到一所学校担任理科教员,他一边工作,一边设计潜艇。1873年,三十二岁的霍兰辞去教员工作,带着他的潜艇设计图纸到美国寻找机会。1875年,霍兰将建造新型潜艇的计划送交美国海军部。但美国海军对支付5万美金建造的一艘名为“智慧之鲸”的小型手操潜艇的沉没仍然心有余悸,因此断然拒绝霍兰的计划。

    遭到拒绝的霍兰得到流亡美国的由爱尔兰一些革命者组成的“芬尼亚社”的资助。在“芬尼亚社”的支持下。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霍兰在1878年将自己设计的第一艘潜艇送下水,该潜艇被命名为“霍兰-1”号,是一艘单人驾驶潜艇。艇长5米,装有1台汽油内燃机,能以每小时3。5海里的速度航行,但悲剧的是,这艘潜艇一潜入水下,内燃机的空气用完了,发动机停止了工作。

    烧了一大笔钱,却没成功,“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