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没有我们的世界 >

第21部分

没有我们的世界-第21部分

小说: 没有我们的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北太平洋副热带气旋,不过不久之后,摩尔又得知海洋学家原来还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太平洋大垃圾场。摩尔船长迷失了方向,进入到这个漩涡里——北美几乎所有被吹到海里的垃圾最终都聚集在这里,绕着漩涡缓缓盘旋。这些工业废物越聚越多,实在令人恐惧。整整一周,摩尔和他的船员都在这片和小块陆地差不多大小的洋面上航行,海水上满是漂浮的垃圾。摩尔的船简直就像一艘铲开冰块的北极破冰船,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周围上下漂浮的是杯子、瓶盖、纠结在一起的渔网、单纤维丝、聚苯乙烯包装袋的残片、罐装饮料的手提纸箱、破气球、三明治包装薄膜的碎片和不计其数、松松垮垮的塑料袋。
  就在两年前,摩尔从木质家具抛光厂退休。他一生都和海浪搏斗,头发还未开始发白,他想给自己造一艘船,住在里面,享受早早退休后充满刺激的生活。他深受水手父亲的影响,后来美国海岸警卫队批准他成为一名船长。他一开始是海洋环境监测小组的志愿者。自从他在太平洋中部遭遇到地狱般的“太平洋大垃圾场”后,他的小组就转变为现在的艾尔基塔海洋研究基地,致力于治理这半世纪以来的漂浮垃圾。他所看到的垃圾中竟有百分之九十是塑料。
  得知这些塑料的来源后,摩尔就更是震惊了。197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估计,所有出海的船只每年总共要排放800万吨的塑料。现在的研究表明,光光是世界上的商船队,每天就会厚颜无耻地排放出639000个左右的塑料器皿。但是摩尔发现,商船队和海军随意丢弃的垃圾比起海岸上倾倒到海中的聚合物,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九章 永不消逝的聚合物(6)
他发现,垃圾掩埋场并未充满塑料的真正原因是它们大都进入了海洋中。几年来,摩尔在北太平洋的那个漩涡进行采样,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海中央百分之八十的漂浮垃圾最初是被丢弃在陆地上的。
  大风把它们吹下了垃圾车,或者吹出了垃圾掩埋场,它们有时也从铁路运输的集装箱里掉落下来,冲入暴雨下水道,顺流而下或随风而动,最终进入到这个不断扩大的漩涡中。
  摩尔船长对他的乘客们说:“对于那些顺着河流进入海洋的东西,这里就是它们的归宿。”地质学者对学生说的第一句话也是这个,不过他们指的是腐蚀作用——无情的腐蚀过程把山脉碎化为盐类物质,它们体积很小,顺着雨水进入海洋,一层层沉积起来,成为遥远未来的岩石。然而,摩尔指的却是地球这50亿年的地质时代中前所未有的一种流失和沉积现象——我们今后或许会了解它吧。
  穿越漩涡的第一个1000英里中,摩尔推算出每一百平方米海面上有半磅的岩屑和300万吨的的塑料。他的估算和美国海军的统计结果相吻合。这还只是他遇到的可怕数字中的第一个而已。统计的这些还只是看得见的塑料而已:更大数量的塑料碎片被海藻和藤壶腐蚀后沉入海中,这个数字就不得而知了。1998年,摩尔又来到这里,这次他带着一个和埃利斯岱尔·哈代爵士用来采集磷虾样本的装置相类似的拖网设备,并发现了这样一个惊人的事实:海水中的塑料比漂浮在海面上的更多。
  事实上,数量上的差异相当悬殊:海水中的塑料是海面上的六倍。
  当他在洛杉矶的河流入海口采样的时候,这个数字增加了十倍,而且每年都在递增。现在他正和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理查德·汤普森一起比照数据。尤其让他俩吃惊的是塑料袋和无处不在的塑料原料小球。肯尼亚每个月都生产出四千吨无法回收利用的塑料袋。
  这些原料小球被称为“纳豆”,人类每年生产出的小球有5500万亿个,重达2500亿磅。摩尔不仅发现塑料已经占据世界的每个角落,还清楚地看到塑料树脂的残片已经进入了水母和樽海鞘透明的身体中——它们是海洋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滤食动物。和水鸟一样,它们把颜色鲜艳的原料小球当成鱼卵,把颜色黯淡的当成磷虾了。小球的外面包上了清洁身体的化学物质,大小正好适合小型生物,而这些小型动物又成为大型生物的饵料……大概只有上帝才会知道究竟有多少塑料颗粒被冲入了大海。
  这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未来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塑料的历史才仅仅五十年而已。它们的化学成分或添加剂——比如说,金属铜之类的着色剂会不会一边朝食物链的上游挺进,一边聚集浓缩起来,最终影响到生物的进化呢?它们会成为化石的记录吗?
  数百万年之后的地质学家会不会在海底沉积的砾岩中发现芭比娃娃的部件呢?它们是否会完好无损,可以像恐龙的骨骼一样拼凑完整呢?或者它们有没有可能腐烂呢,碳氢化合物慢慢从海王波塞顿的塑料墓地中逃出,剩下的只有而芭比娃娃和肯20已成为化石的印记,它们会永远变为石头吗?
  摩尔和汤普森开始咨询材料专家。东京大学的地球化学研究家高田英冢的研究方向是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或者称为“性别扭曲剂”。一直以来,他都亲自研究从东南亚的垃圾堆逃走的到底是什么可怕物质,这是个令人厌恶的任务。现在,他正研究从日本海和东京湾拉来的一堆塑料。他在报告中说,在海洋中,“纳豆”和其它塑料碎片能和有复原能力的污染物结合在一起,比如DDT和各种多氯联苯化合物。
  从1970年开始,能让塑料变得更为柔韧的、毒性极强的多氯联苯被禁用;在有害物质中,人们知道多氯化联苯因能够破坏荷尔蒙的分泌,比如说对雌雄同体的鱼类和北极熊都能造成伤害。和定时释放药效的胶囊一样,1970年之前的漂浮塑料会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不断向海水中释放多氯联苯。然而,高田英冢还发现,各种来源的有毒漂浮垃圾——绘图纸、车油、冷冻液、老化的荧光棒,还有通用电器公司和孟山都公司的工厂直接排放到河流中的臭名昭著的废料——已经粘在了自由漂浮垃圾的表面上。
   。。

第九章 永不消逝的聚合物(7)
有项研究在角嘴海雀的脂肪组织中发现了含有多氯联苯的塑料。让人震惊的是其数量之大。高田英冢和他的同事发现,鸟类吞食的塑料小球中毒素的含量比海水中的正常比例高一百万倍。
  到2005年,摩尔谈到太平洋垃圾漩涡的时候,它的尺寸已达一千万平方英里——与非洲大陆的大小相当。这并非唯一的一个漩涡:世界上总共有七个主要的热带海洋气旋,它们都形成了丑陋的垃圾漩涡。二战之后,塑料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开始成长壮大,最终引爆了整个世界,而且和宇宙大爆炸一般,还在不断膨胀。即便是所有的塑料制造业都瞬间停止,这种数量和寿命都令人惊愕的物质也已经存在于环境中了。摩尔认为,塑料碎片现在已成为海面上最司空见惯的物质了。它们将存在多久呢?为了防止我们的世界最终成为塑料包裹的行星,有没有什么良性的、不那么持久的替代品可以让人类使用呢?
  那个秋天,摩尔、汤普森、高田英冢和安东尼·安德瑞蒂在洛杉矶海洋塑料峰会上碰面。安德瑞蒂是北卡罗莱纳州研究三人组的资深研究员,他来自斯里兰卡——东南亚橡胶生产大国。他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是聚合物科学,他的兴趣逐渐从橡胶转移到兴起的塑料生产加工业。他后来汇编了一本800页厚的著作《环境中的塑料》,这本书被学术界和环保主义者奉为经典。
  安德瑞蒂告诉齐聚一堂的海洋科学家,对塑料的预测无非就是这两个字了:长期。他解释道,塑料给海洋带来如此持久的混乱并不是什么意外。它们的弹性、多功能性(它们能沉能浮)、在水中的隐蔽性、持久性和超强的牢固性正是渔网和钓鱼线的生产商放弃天然纤维而使用尼龙、聚乙烯之类人工合成材料的原因。时间久了,前者就会分解;但后者就算因断裂而不再具备使用价值,却依然是海洋生物的杀手。因此,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包括鲸鱼,也遭到海洋中尼龙“陷阱”的威胁而陷入险境。
  安德瑞蒂说,和所有的碳氢化合物一样,即便是塑料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生物降解,但是因为速度太慢,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不过,光降解的效果会好很多。”
  他解释到:当碳氢化合物生物降解的时候,它们的聚合体分子会分解为组合前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当它们光降解的时候,紫外线辐射把塑料长链状的聚合体分子打碎成为较短的片断,从而减弱了它的拉力。因为塑料的牢固程度取决于连接在一起的聚合体链的长度,当紫外线将它们断开的时候,塑料也就开始分解和腐烂了。
  每个人都看到过聚乙烯和其它塑料制品在阳光下发黄老化并且掉屑。塑料经常被覆上添加剂,使之更能抵御紫外线的侵蚀;另外一些添加剂则有相反的效果,使它们对紫外线更加敏感。安德瑞蒂暗示说,如果罐装饮料的手提纸箱用的是后者,那么便能拯救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命。
  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塑料在水中光降解的速度相当缓慢,在陆地上,阳光照射下的塑料会吸收红外线热量,不用过多久就会比周围的空气更热。在大海中,塑料不仅受到了海水的冷却,海藻也使其免于阳光的照射。
  第二个问题是,即使可光降解的塑料制成的渔网真的能够分解,而不再溺死海豚,可塑料的化学特性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之内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塑料就是塑料。这种材料还是聚合体。聚乙烯生物降解的过程漫长无比,很不现实。海洋环境中没有任何机制能生物降解如此之长的分子。”他最后说,即使可进行光降解的渔网真能拯救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命,它们粉状的残余物还是在海水中,滤食动物终会发现它们。
  “除了一小部分已经烧为灰烬,”安德瑞蒂说:“我们五十年来制造的每一小片的塑料依然存在着。它们肯定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什么地方。”
  半个世纪的总产量超过了10亿吨。塑料的种类成百上千,还有添加了可塑剂、遮光剂、颜料、填料、加固剂和稳定剂等数不清的新品种。每种塑料的寿命有很大的差异。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塑料消失于世。研究者曾做过实验,把聚乙烯样本放在有活细菌的环境下,调整到最佳状况,看看生物降解到底需要多少年。一年之后,降解掉的塑料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九章 永不消逝的聚合物(8)
“这是在控制得最好的实验室条件下得出的数据。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结果,”安德瑞蒂说:“塑料存在的时间还不长,微生物还未进化出对付它的酶,所以它们只好降解塑料中分子量最低的部分。”这指的是已经破裂的最小聚合体链。虽然来自天然植物糖、真正可以进行生物降解的塑料已经出现,细菌做成的可降解聚酯也已问世,但是它们取代现有塑料制品的几率并不高。
  “包装的目的就是保护食物不受细菌的污染,”安德瑞蒂已经关注过这个问题:“用吸引微生物的塑料来包裹食物或许不是件聪明的事。”
  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