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蜀山混元 >

第134部分

重生之蜀山混元-第134部分

小说: 重生之蜀山混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妙一夫人仗着事前算定水眼情形,又有一道佛家灵符保护,欲要自行闭合水眼,既能积累外功,也可免得将内藏崆峒七宝的金盆取出。哪知还是低估了江心元磁真气厉害,凡是五金炼成的法宝稍微挨近,便被牢牢吸住。好在道行精深,本命飞剑已与身合,当机立断,拼将丹田真元之力,又有天蒙神僧所赠的灵符护体,方逃出生天,不过也已伤了道基。

    醉道人忙上前问候情况,妙一夫人强作镇定,只道无妨。

    坤元也不愿落井下石,只正色对她道:“荀道友怕是未曾闭合水眼吧?地肺毒火眨眼便要上窜,又佐以元磁真气威力,再不当机立断,割舍金盆,无边劫难怕难挽回了!”

    此刻芬陀、优昙二神尼也飞到江面金船之上,目光如炬,见江心处毒火已然渐渐喷发,只得对妙一夫人事情相告。大荒二老也飞到坤元一侧,两边首脑人物俱在思忖如何避免这场大劫。

    坤元见此时机乃道:“荀道友,镇压水眼,有金船为主,便是空盆也大略可行。不如破开金盆,各看宝物机缘。贫道不敢贪多务得,愿只身下到江心,封闭地窍,免此灾劫如何?”

    妙一夫人本欲拒绝,崆峒七宝她是件件志在必得,怎么可能愿与他人分享,只是地火喷发,自己担承最多的罪过,且五台掌教如此小觑元磁真力,叫他下去自寻死路倒也值当。便对坤元道:

    “赵掌教悲天悯人要亲下水眼,堵住毒火,果真是悲天悯人,胸怀万物,也罢,我峨眉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这便剖开金盆,交予你手,将其与金船一同封印在江心。”

    说罢乃将金盆置于左手,右手一掐剑诀,暗用太清仙法,将金盆禁制破去。刹那间便是数道宝光飞出,各具五彩,炫丽夺目。

    妙一夫人只将金盆抛与坤元,抢了先机,四下摄取宝物。醉道人也锁定目标,飞身而去。昆仑的钟先生、韦少少见状,也不耽搁,各凭机缘、本领出手夺宝。

    话说这金盆之中贮藏了广成子七件心爱宝物,俱是上古奇珍,又兼体制玲珑,便藏在一处,作为塔尖压胜之物。内里除了一片玉简,刻录了广成子悟道心得,还有一十七颗广成金丹最为紧要,一粒足抵千百年吐纳修炼之功,且有脱劫免灾、炼化心魔之效,各家首脑欲要飞升者,最为关切。其余五宝乃是一柄龙牙短剑,一件水火仙衣,一颗混元宝珠,一张玉清灵符和一套旗门。

    坤元先前已有承诺,亲往水眼闭合地窍,自然不便出手夺宝,只将金盆依旧置于塔顶,运转玄功,驱使金船直往江心而去。

    芬陀、优昙二老尼,均觉坤元有些托大,便是妙一夫人这般功力,几乎不能全身而退,难不成此人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手段吗?大荒二老也是十分担心,上前劝阻,情愿自己代为前往。

    坤元笑着摆手道:“二位道兄勿忧,贫道若是没有十足把握,怎会以身犯险?且看我的施为!”当即驾着金船入水而去。

    甫一入水,金船越发轻便,一股绝大吸力,引这金船直往江心降下,愈来愈快,等快到江心已是快若游龙,倏忽便至。坤元顿觉地肺元磁真力果真不凡,浑身牢牢被其锁住,往下容易,所谓往上半分,重若山岳,如此下去,只怕是难见天日、万劫不复了。

    当即取出五行绝仙剑,抵挡元磁真力。他这五行剑,乃是阴阳两仪之气凝炼的剑坯,多年在小南极光明境以极光大火与太阴元磁所淬炼,只是所需五行之精最为难得,至今未可大用,但低于地肺元磁最是适合,这也是坤元敢于下到江心的凭借。

    五行剑一展,顿觉周身吸力为之一减,活动已然自如。坤元瞧准水眼位置,将金船堵住滚滚喷发毒焰的地窍,还有那道上清灵符襄助,金船一落江底,果真恰好闭合了水眼。毒火顿息,便是元磁引力也觉大为减少,浑身越发轻便自如。

    此时已在江面之下数千百丈,坤元暗想此刻江面上,几家抢夺崆峒七宝,都是志在必得,动静怕是不小,自己此行已然取了不少好处,物极必反,不可贪得无厌,乐得在旁看些热闹。再看镇压水眼的金船为磁力所吸,又兼广成仙法妙用,形制规模渐渐缩小,日后慢慢隐入江心,与地窍相合,再无取出可能,此处也可免除水患。

    只是那只已然空空如也的金盆,居然未与之一起下陷,反而定在水中,四下里的毒火浊浪均被其宝光挡住,岿然不动。

    坤元见之心中大喜,这金盆莫不也是件上古重宝,古有买椟还珠的笑话,今日众人不知,这藏宝金盆神妙恐怕犹在崆峒七宝之上。乃将身靠近,取过金盆仔细端详。金盆中诸宝去尽,内壁上渐渐显出几行铭文,俱是金文古篆。

    原来这金盆乃是广成子炼宝的鼎炉,只是没有天府紫火,轻易不能祭练宝物。不过借用道家本命真元,将宝物放在其中温养,也颇有灵效。内壁文字记载了不少炼宝秘法,均是天工手段,仙家妙法。且能如意变化、大小随心。这般机缘叫坤元欣喜万分。忙将金盆置于囊中收好,才一振剑光,往江面而去。

    (关于崆峒七宝乃是参照各家说法,自己杜撰,考证方家,还望一笑了之!)
第四十一回 合取青蛟链 偶得五丁斧
    原本不动镇船里圭的话,取宝之后,使其自行归入江心水眼,堵塞那地肺中元磁地窍,便可免除祸患。只是里圭为坤元取走,金塔金盆又全数被破禁制,金船凭空而去。就此看来,坤元所担因果最是重大。

    当即不敢迟疑,也不管漫天宝物,好在事先已有安排,飞至空中太平清宁剑紧紧圈住金船,全力锁牢,又大喝一声道:“干神蛛道友何在?还不依计而行!”

    只见元江两岸,涌起六道光柱,乃是按照**方位,冲天而起,彼此勾连,形成一张光网,罩在金船之上。金船为光网所阻,越发激得精光四射,不住挣脱束缚,左冲右撞,连带着坤元所放剑光几乎把持不住,其力之大可见一斑。

    干神蛛本按坤元事先布置,将六面旗门符阵布置在两岸,与山根灵脉相连,一见金船犹有余力,做势欲飞,忙又飞至金船,取出坤元事先交予的上清灵符,默诵咒语,贴于船身。金船当即止住飞腾架势,渐渐回落水面。

    坤元乃将一颗高悬之心,重新安然放下。

    此时,江面之上各派弟子纷纷四面游走,各施展本领,用剑光、法宝追取宝物。坤元对干神蛛道:“此行叫你辛苦了,莫失良机,自去取宝吧!”

    干神蛛见金船慢慢落下,方才放下心来,施礼而去。

    坤元不住暗暗赞叹,心道此人倒是个可造良材,日后司太虚怕是还要靠他才能脱劫飞升。太平清宁剑压住金船,又有灵符拘束,金船终于落在江面,江面水花翻腾也慢慢平缓。只是仍旧未能自沉水眼,不禁犯难,莫非还需里圭镇压方能封闭江心水眼、元磁地窍吗?

    抬头一见满江异宝乱飞,各派仙侠正在迎头堵截,昆仑、峨眉四位首脑,犹在争夺金盆,不由计上心来。高声喝道:“妙一夫人,还请熄了取宝执念,这金盆怕是要镇压水眼之用,轻易动不得,否则怕是造下杀孽、上干天和。”

    妙一夫人此行对金盆中崆峒七宝志在必得,与钟先生、韦少少争夺许久,哪里肯轻易放弃?昆仑二人靠玉清心法,不住施法摄取金盆,峨眉二人便不住放出剑光隔断联系。故对坤元喊话只是装作不闻,依旧追逐不舍。

    坤元见之乃光明正大,亮出太平剑,也往金盆追去。

    妙一夫人与醉道人应付钟先生、韦少少干扰,再加金盆灵动圆滑,轻易拿它不得,此时坤元又当面相阻,明看是坤元剑光便要圈住金盆,暗里也是挡住自身,给昆仑二人留了空隙。只得将天蒙所赐灵符请出,默念密咒,当空一扬,只见灵符化为一只金光巨手,劈头将金盆抓住。

    坤元剑光圈住金光大手,一穿而过,根本无可借力,不能伤其分毫,不禁暗道,这佛门高僧,果然有些门道,不得不加倍小心在意。

    妙一夫人拿住金盆,不由欣喜,便要飞回,不多停留。

    坤元见她欲要飞走,忙喊道:“荀道友且看江心如何,妄自取走金盆怕于你峨眉不是幸事!”

    荀兰因此际已然金盆在手,不再怕坤元再耍什么诡计,不由看了一眼江面。只见方才金船压住江面,水眼元磁真气已然喷发渐少,只是慢慢累积,喷涌巨涛浊浪又有回升之势,料是水眼地窍犹未完全闭合,日久必成大患,自己拿了金盆便是最大罪因。思来想去,有些为难。

    钟先生、韦少少又在其后赶到,因事先议定,宝物各凭机缘,不可硬夺,见妙一夫人已然捧住金盆,不由愤愤难平。

    坤元乃笑道:“荀道友几世修道,得失之心还这般重吗?且贫道要将这金盆镇压水眼,内里崆峒七宝倒在其次,不如由贫道破开金盆禁制,再各凭机缘,看谁是那七宝正主!”

    妙一夫人略微一思忖,冷笑道:“赵掌教真是费尽心机,不过是为了这金盆,难不成只你能闭合水眼,封住地窍吗?且看我的手段!”

    随即手一指江心,陷出一个极大的空穴,跟着手拿金盆飞身落于金船之上。金船金盆一并往水下沉没。

    韦少少一见,忙要追赶,为坤元止住,对他与钟先生道:“妙一夫人既想独占崆峒七宝,又要贪那免除水患的外功,恐怕是两头落空,我等且等上一等,自有分晓!”

    这时节,江面上各家弟子已然各逞威能,全力取宝。峨眉诸葛警我、齐霞儿二人,道法精深,不弱一般长老,所得颇丰。

    昆仑、五台这厢,火无害、熊血儿修为远超同侪,各仗身法,上下飞行,相机还暗助同行之人。只司徒平与雷起龙,未通道法,不能御剑飞行,只在岸边观瞧,二人都是小孩心性,见满江宝气蒸腾,剑光翻滚,不由鼓掌大笑,看得不亦乐乎!

    施龙姑、申若兰、石玉珠、褚六妹四女弟子,正用剑光合围着一条龙形的青光,在那里苦苦相持。

    坤元一见,想起那便是青蛟链。广成诸宝大多都要经过一番苦功祭炼,始能大小随心,少有似四女合收的青蛟链这般变化无穷的。乃念咒掐诀,抬手遥指,定住了青蛟链身形。

    申若兰施展分光捉影之法,伸手收取。四人一看那宝链,首尾九节圆环相连,可分可合,为坤元定光罩住,犹扭头摆尾,挣扎不休。申若兰一看,笑对余者道:“这九节蛟链倒可作不少人情,武当几位师姐未能亲至,不如交给玉珠姐姐,回去转赠如何?”

    石玉珠道:“咱们四人俱都出力,且是五台掌教真人定住,怎可自作主张,还是先行收好,事毕再由诸位前辈真人分派!”

    施龙姑本在乃母金针圣母一力呵护下长大,自恃颇高,近日随母在五台观礼,又得机缘往元江取宝,结识了各派不少女弟子,暗自一比较,无蛮貌、道法,胜过自己的均不算少,不由收敛了狂妄心气,对修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