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

第4部分

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第4部分

小说: 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
格洛弗)等:《择偶过程与婚姻满意度》,
《家庭关系》, 年总 期,第 页。 
汉森( ) 等: 《性角色态度与青年的约会择 
偶》,《青少年》, 年总 期,第 页。 
霍依特( ) 等: 《个性在大学生择偶中的重要 




页。
性》,《社会行为与个性》,
年总
,第
兆提(《锡克人的婚姻实践》,蒂普出版社,

年。林(《台湾人择偶中教育因素的影响,年》,《台湾大学社会学杂志》,


期,第
页。朗《对数线性模型的功能》,《社会学方法与研究》,年总


期,第页。麦尔顿()等:《黑人大学生与白人大学生择偶的物质精神价值观》,《婚姻与家庭杂志》,
年总

年总期,第页。麦尔维尔(:《当今婚姻与家庭》,兰德姆出版社,



年。摩斯坦(:《谁会跟谁结婚?婚姻选择的理论与研究》,斯普林格出版社,

年。贝瑞斯()等:《求偶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对以色列征婚广告所作的内容分析》,《家庭比较研究杂志》,

年总


页。
期,第

辛格(《对国外印度人征婚广告所作的内容分析》,《印度人》,

年总

期,第

页。
第二篇  青春期恋爱
引言
某些常出现于报章杂志的用语并不科学,例如“早恋”。这一用语不但含有贬义价值评价,而且定义不明。顾名思义,早恋就是过早的恋爱。但是何谓“早”?目前一般是指中学时期,有时甚至包括大学。西方社会学研究将十二三岁到

岁的青少年的恋爱行为称为青春期恋爱。相比之下,这一用语既给出了明确的时间定义,又未加道德评价。在研究现象时不加道德评价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守则。尽管由于科学家也是社会的人而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愿望至少是应该有的。
关于青春期恋爱的研究在国内已有一些,但对这一问题所做的严格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并不多。这项研究将包括下列七个方面:第一,年龄。青春期恋爱开始的年龄,人们观念上理想的恋爱年龄以及影响到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想法和做法的因素,如人们的家庭背景、性别及所处的不同年龄组的影响等。第二,动机。青春期恋爱都有哪些动机?主要动机有哪些,次要动机又有哪些?这些动机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第三,择友标准。当然
所谓“友”是男友女友的“友”,不是指一般朋友。但如用“择偶”恐怕与成年人的择偶难以区别。择友标准中既包括个人标准,如性格、相貌等等,也包括社会标准,如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第四,途径。指男女双方通过何种途径结识对方,以及男女青年中哪方更加主动接近对方等等。第五,恋爱内容,包括约会次数、地点、活动等。第六,青春期恋爱的后果,例如它对当事人学习成绩的影响,对当事人在同学中地位的影响等。第七,对青春期恋爱所持态度及措施。
鉴于中国的社会传统及教育领域一般对青春期恋爱所持的审慎态度,我们没有像外国同行常做的那样直接询问调查对象的行为,而是将调查分为态度(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和经历两个部分,这样,即使研究对象出于各种考虑不能提供关于自己行为的真实情况,我们至少还能得到他们对这一问题所持的态度;即使这种态度受到周围环境或社会规范的压力而不完全是答问者本人的真实态度,我们至少还能得到他们心目中社会规范对这类行为的规定。
文献综述

一书中有整
沙学汉教授的《台湾求偶方式研究》
整一章讨论青少年恋爱方式。他是在台北使用人类学方法做的这项研究。沙教授在文中特意谈到

一词在美国与在台湾地区的不同含义:在美国,社会学家们给

下的定义包括五种功能:




一种社会化形式;

一种娱乐形式;




求偶的
)取得某种地位或身份的手段;
人需要的满足;

只有最后一种即
手段。沙教授认为,在台湾地区,所谓

页)。在关于
第五种功能,它远比纯粹娱乐的性质严重(第
青春期恋爱的一章中他论及下列问题:有哪些人在恋爱,他们从何时开始谈恋爱,恋爱包括哪些内容,恋爱双方的关系等等。还有一本研究青春期恋爱的专著是斯维霍克(

)等人合写的《新加坡青年》。书中除了对青春期恋爱的个人标准、社会标准、约会频率、约会模式以及确定关系的模式的研究之外,还研究了影响上述现象的因素,如年龄、国籍、宗教、教育程度、就业状况、职业、收入、家长的职业、家庭规模、家庭结构等,其中有些因素在新加坡具有独特的意义,如种族、母语、宗教信仰等。这项研究采用了十分规整的社会学调查方式、随机抽样、填写问卷等等,值得借鉴。
斯克华兹和默顿()在《爱情与义务》一书中的第三章研究了恋爱的社会动力学。他们发


现,美国的男女少年从

岁起相互发生兴趣(在此之前没有感觉),青春期恋爱是成年期恋爱与婚姻的第一步。他们在研究中发现,青春期恋爱在女孩子心目中比在男孩子心目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女孩子的名誉地位与其“恋爱纪录”紧密相连并成正比,即如果一个女孩子有许多男孩子追求,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会上升;如果一个女孩只有很“没份儿”的男生或根本没有男生来喜欢她,就会大跌身价。青春期恋爱的内容一般只包括一起出席晚会、吃吃午饭,以及拥抱接吻等等,并不发生性关系。中国的情况与美国显然不同。除社会历史传统的不喜言性爱及男女授受不亲等戒条的影响外,还有生理差异。据研究,西方青年青春期的到临(男孩变声,女孩经期)比东方要早些。这些差异在研究中应给予特别注意,或许会成为在中国的研究中最有趣的发现。
多恩巴克()等人在一项关于黑人青少年青春期恋爱的研究中观察了不同种族的家长对子女恋爱的控制方式。他们发现,年龄规范在黑人青少年尤其是女青年中十分重要。由于家长的严格控制,形成了黑人女青年开始恋爱时间普遍偏晚的模式。这种控制与对其他种类的越轨行为的控制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副文化

可能的解释是,黑人家长用严厉控制的手段对抗威胁其子女身心健康的环境。在我的研究中,也应注意影响年龄规范的各种因素,如性别、家庭背景及其他个人因素。(多恩巴克,

杰克逊()在《青春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专门探讨青少年恋爱的动机。他发现,为了与异性交往的动机在女青年中占


;为了交个朋友的在女青年中占
,男青年中占

,男青年中占


;为了摆脱父母的在男青年中占



,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的在男青年中占,女青年中占


。研究还了解了青少年谈恋爱的场所,其中回答“没有地方可去”的在男生中占

,女生中占。恋爱动机及场所均是我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可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异同。(杰克逊,


柯林斯()的研究发现,青春期恋爱的一般模式是男孩采取主动,首先亲近女孩,但当双方产生感情后,女孩的热情程度迅速接近男孩。男女双方都是按照各自伙伴群的期望来掌握亲密程度的,因此男女青少年的恋爱关系往往并不过分亲密,否则就会同各人所在的伙伴群的期望发生矛盾。
(柯林斯,

麦可伯()在一篇题为“青春期恋爱理论的形成”的论文中试图创造一套关于青春期恋爱的完整理论,并对影响此现象的种种因素加以研究。文章追溯了上世纪至今恋爱模式的变迁及青春期恋爱关系的沿革,将青春期恋爱的内容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性,二是感情,并认为对青春期恋爱的变迁影响最大的领域有三个,首先是物质和社会上的变化,其次是社会舆论压力的变化,最后是这些变化的个人意义及个人
反应。(麦可伯,

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首先,在设计问卷之前,我访问了十几位中学教师和干部,他们当中有学校政教处主任和校团委书记,有年级组长,也有普通教师。提问依据一个比较松散宽泛的提纲,其中包括学生中青春期恋爱的年龄、动机、择友标准、途径、恋爱内容、后果及学校的措施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些访谈使我得到对青春期恋爱现状的初步了解,人们关注的问题及看法,采取的措施等等,不但为问卷的设计提供了基础,而且得到不少生动的事例,使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显得更加吸引人。
研究的第二步采用定量的方法,样本容量为

人,选自
北京海淀区的三所中学。这三所中学一所是市重点中学(北大附中),一所是取分中等的中学(北大二附中),还有一所是取分下等的中学(海淀二中,所谓“收底”中学,即别校不收的考分太低的学生它全部收下来,这所学校的高中部是职业高中,有投递、金融等专业)。如此抽样的目的在于使样本尽量能反映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在每所学校中用随机原则在每个年级中各抽一班,以期得到不同年龄的学生的情况。问卷的填写采取访员到课堂散发,请调查对象自填,填毕收回的方法,回收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除了有个别没来上课的学生及极个别拒绝填写的学生)。由于样本不是随机抽样,研究在推论上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至少目前已可看出的偏差有调查对象中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比重过大,这与海淀区高校过于集中有关。
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共计

个变量,其中


个是自变量,如年龄、性别、父亲教育程度、本人志向等;其余为依变量。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分为两个步骤:



计算各个变量的基本百分比及某些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便对调查
数据作基本的描述;


)对



个主要

采用卡方检定法(

自变量与全部依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检定自变量与依变量二者不相关的假设,显著程度规定为

。在检定结果的显著程度低于


时,二者相互独立的假设被接受;反之,假设被否定,自变量与依变量被判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随后,通过变量频数分布依据研究假设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研究结果及讨论
样本中承认结交过异性朋友的学生占。这一比例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至少受到三种未知因素的影响:第一,由于教师和家长一般对青春期恋爱持审慎或公开的否定态度,调查对象有可能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否认自己的有关经历,这就会导致承认谈过恋爱的人数低于实际数字。第二,由于青春期恋爱与一般男女同学之间产生好感和亲近难以区别的十分清楚,有些人会将结交一般的异性朋友当做恋爱经历看待,这就会导致承认谈过恋爱的人数上升。第三,还有人纯粹出于幽默感愿意说自己是有过此种经历的,就像有些女人无中生有地指控某人曾强奸过自己而实际上是一种自恋和自我夸大的行为那样(这一比喻也许并不十分恰当)。这种动机也会使承认结交过异性朋友的人数增加。如果我们考虑到第一种情况同第二、三种情况部分地两相抵消的可能性,这个比例或许是比较接近于实际情况的。根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