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游戏规则女人来定 >

第14部分

游戏规则女人来定-第14部分

小说: 游戏规则女人来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要的。
  

7、广告原罪,物化女性(1)
现代社会与大众媒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媒体不断地反映现实状态,但是反映在媒体里的状况,其实不完全是真实现况,有许多地方是扭曲的。媒体可以扭曲现实并假装它是真实的,只为抓住大众心理,甚至是在玩弄大众的权利。在许多层面上,媒体总是为有力量的人的利益发声,有时女性就是被媒体扭曲的对象之一。
  媒体中女性被扭曲的代表性例子,就是将女性物化。所以,首先要先对“性商品化”的概念,建立出正确的定义。
  (1)广告里卖商品?还是女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类的劳动力转换为商品价值,而人类的性也成为最佳的商品。真实呈现这种性商品化的例子,就是广告里的性商品化。性是最敏锐、最刺激的一种本能。结合了资本的逻辑,在广告里的性被利用为道具。在媒体里呈现出来的女性形象,跟男性是完全不同的。男性是以生产主体来呈现,而女性是以消费主体来呈现。
  今天的大众媒体中影射出来的女性样子,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商业性的影响,而将“性”以扭曲的方式来呈现。有时候在完全没有关联的地方,也会利用女性的性象征来表现。在电视等影像媒体里,女性被利用在商业上,这以男性为主的旧习来看,女性的“性”是被错误描写的。
  大部分的电视剧中,都是将男性优越主义铺在底下,或是干脆就很清楚地表现出来。女性总是在男性优越主义的压抑下,成为附属的对象。这种观念不知不觉灌输到我们脑海里,而女性总是被描绘成被自己的丈夫拖着过日子的情形。有时候也会有一些作品透露出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但也仅止于提出问题,并没有找出解答。
  在忙碌的社会里,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广告效果,因此将女性作为男性的养眼题材。广告影像里的女性不断地夸大以男性为主的优越主义,让女性自己也造成错误的“性”思维,使其成为男性眼中的玩物。
  相反的,也有些广告是拒绝女性魅力的。某些化妆品的广告会出现刮胡子的女性、和男人比腕力的女性为主题。在电视剧和电影里的女性角色也在变化,有时候男性和女性的角色会相互颠倒来呈现。
  电视之类的主流媒体中,不择手段地将女性物化,在这样的状况下,现实中的女性想要取得正当待遇和权利,是有些不可能的。
  我们生活在泛滥的广告洪水里。不管愿不愿意,都会受到广告的影响。
  女性的性商品化就是一个例子。大众媒体所呈现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不仅影响儿童的观感,甚至在成人的生活结构上也有影响。假设一个儿童长到成年为止,大约要看15万部的广告,那么想想看在这些广告里,女性是以怎样的形态出现?这就表示出女性的存在目的是为男性服务,男女之间不是平等,而比较类似上司与属下的主仆关系。这些广告里的女性,通常有下列几种形态:
  1、贤妻良母型女性
  她们专心处理家里的打扫或煮菜等家务事,为孩子和丈夫的琐事不遗余力,并满足于家庭内的活动,努力成为一个好主妇。
  2、喜欢消费的豪华女性
  她们喜欢采购昂贵的衣服和装饰,喜欢拥有高价的东西,为了度假和旅行可以花上许多时间和金钱。
  3、性的对象
  明明与广告商品完全没有关联,而女性以装饰性的角色出现,以诱惑人的姿态,露出女性的身体,让人产生性联想。

7、广告原罪,物化女性(2)
这种女性的商品化现象,与在社会各个角落形成的错误的性观念有关。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中,本来是人类天性的性本能,被商品化后,以非人类化的样貌来呈现。
  尤其对女性来说,在以男人为主的性差别待遇的思想下,更加对于性商品化表现出观念上的默认和认同。在这种思考方式和文化下,女性是无法独立而且没有拥有主体性人格的权利的,也直接反映到广告上。
  而使女性默默认同的,是女性应该重视外在的美丽,应该具备性魅力。这种固定观念以及由男性支配女性的观念,遇上资本主义社会以利润为追求目的时,以广告的形式透过大众媒体将其表面化或加以强化,透过这些,女性自己的意识也遭到扭曲而形成错误的看法,这错误的女性形象又再度社会化,形成恶性循环。
  商业主义发达的现代社会,对广告的需求是日渐增强。广告显示出现代人的遵循架构,现代人也想去模仿这些。利用广告与资本的逻辑结合,把女性归属于所谓消费主义的一种新形态,在男人为主的体制内,以巧妙而高贵的表象,把女性束缚在男人为主的制度里。
  (2)不要忽视广告影响力
  当我们考虑到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占的比重时,广告所传播的内容对于观看者的意识领域或是无意识领域,都具有莫大的影响力。不管是在韩国或国外,在广告出现的人物大部分是女性。所以广告是如何去描写女性,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女性具有高度的教育水平,相对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同时可兼家事和社会活动的时间也增加了。随着这种变化,有需要让我们确认一下,对于女性的固定观念产生了多少变化,或是思索一下广告的走向是否随着这样的变化在走,或是说是否有扮演催化剂的角色。
  事实上,性的暗示或描写,在广告上的确是引人注意。所以不管商品的质量或特性,从化妆品到酒类、电子产品甚至汽车,女性的“性魅力”总是广泛地被作为装饰性道具。
  我们可以轻易地找到广告台词里与性相关的语句。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某公司草莓牛奶广告里那句:“帮我插在正确的地方。”虽然是不经意带过去的语句,但仔细想一想,还是相当具有煽情意义。
  1977年由Chestnut、Lachance以及Lubitz进行的,花瓶型和功能型的广告模特儿所带来的影响力如何,结果确定,当感觉像花瓶的女性在出现时,的确是让人集中注意力,但也证明了这与产品情报之吸收与否是无关的。
  换句话说,这些广告方案对产品的记忆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诱惑性的模特儿虽然会有些正面效应,但相对地也产生同样程度的负面效应。我想,广告界不能忽视这些部分。
  

8、情绪投射,女性魔咒(1)
所有的女演员最想要演出的广告,大概就属化妆品广告了。因为能够演出化妆品广告,仿佛就验证自己已经成了大明星。但是最近的流行趋向,却是在化妆品广告中除了女性模特儿以外,也会出现一些深受当代年轻消费者喜爱的男性。不管怎样,这个领域还是属于女性的专属地区。
  化妆品广告里的美女明星,是让所有爱美的女性羡慕的对象。所以要在广告中表达出如果使用该产品,就能像广告里的模特儿一样美丽,消费者就随着这样的幻想去购买。化妆品广告里的模特儿总是被大众认为是美丽又深具魅力的,这样的模特儿就能呈现出最大的广告效果。有时候随着广告模特儿的表现,本来没起色的销售量也会增加许多,所以广告模特儿的选定是非常严苛的,模特儿所传达的概念和销售策略的拟定是相当重要的。
  (1)就是想像她们一样
  最近在某公司的除皱霜的化妆品广告中,同时安排了大明星李英爱和田仁和来提高广告效果。这广告里要表达的概念是,羡慕田仁和紧实肌肤的李英爱,非常热心地去探听秘诀,最后以李英爱的独特氧气美人形象,来综合所有效应。
  H公司推出的针对熟龄肌肤的功能性化妆品,以金南珠为广告模特儿表达出高贵且都会的气质。广告里强烈传达的讯息是,如果不想输给20岁的女孩,那么就要好好地去装扮自己。
  L公司的身体保养品“ES”广告,则请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全智贤担纲,透过她*的形象和身材,以“创造百万美金身材”的概念,展现高度的广告创意。以前那种执著于强悍男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久前,日本在“沙宣”洗发精广告里,男人被美女甩掉后,流着泪在女性的手掌心中跳舞。广告播出后,其市场占有率提升了15%。足见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的程度。也验证出社会上看待女性的思维也有了改变。
  在“MISSHA”化妆品广告里出现元彬俊俏的身影,“THE FACE SHOP”广告以权相宇为广告模特儿。在属于女性的领域里出现男性后,销售额开始增加了。这意味着女性和男性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同等的地位。
  最近,女性所喜欢的男性多半为“美形男”(Flower Man),拥有大眼睛、姣好的肌肤、漂亮的脸蛋、略带肌肉且懂得装扮自己的男性。这是“都会型男”(Metro…sexual)的现象,在当今的现实社会是不会遭到排斥的。
  过去的威士忌广告中,女性是被男性选择的动物,而现在男性模特儿以相似的原理出现在广告中,只是变成由女性来挑选男性。尤其在亚洲国家中,这种男性形象的变化,反映出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已增强。韩国的外汇危机以及日本的长期经济消沉,可谓造成男性失权的主要原因。
  (2)夏娃进化
  过去一千年的革命中,最大的革命可以说是女权的伸张。夏娃已经进化为可以左右世界的女性,21世纪可说是女性的时代,这不算是很陌生的说法。女性在取得经济性、社会性主权的同时,被认定为消费市场中的主流,而女性的思考方式,也成了21世纪的思考方式。
  企业要不断改变才能生存。为了抓住女性顾客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本来属于男性文化象征的酒类市场,也开始吹起女性酒的热潮。宝海的“梅酒纯”广告中,女性的同窗好友在各自的酒杯里倒酒时,随着黄金色酒液,开始坠入令人怀念的回忆,而营造出让人乐意亲近的气氛。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8、情绪投射,女性魔咒(2)
SK电信和LG 电信以女性为对象的新商品广告推出之后,新世纪通信也开始将广告策略,依年轻主妇型和职场女性型来细分。
  LG 信用卡是在“LG Lady Card”的广告中,以“焕然一新的LG Lady Card”、“总是在时代的前端”等广告词,来表现出不断提升服务的信心。还有在服装广告和化妆品广告上,也是强调拥有事业和成就的女性形象。
  就像是在以女性为对象的广告中可见到的,女性的社会活动是由女性所追求,进而慢慢得到社会的认同。经历过韩国金融风暴之后,形成了一群所谓“女性职场人士”的粉领族,以她们为目标的企业也在积极研究策略。粉领族在经济能力上虽有一定的限制,但是以她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欲来说,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一个未来的黄金市场。
  21世纪由于托儿设备的增加,主妇的社会参与率也随之增加,以粉领族为中心的女性就业率也急速上升。粉红色代表的心理是柔和、愉悦、年轻以及能敏锐地感应外部影响而贴切地去适应环境。
  女性的积极参与社会以及网络生活形态的扩散和加速化,给女性的价值观和生活形态以及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各种情形下的决定购买过程中呈现为主体的女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