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家事 >

第5部分

家事-第5部分

小说: 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会啊……”周榭一下子想通了,笑了起来:“对啊,大家都不会做啊。”
“我看霍家姐姐也是写着玩儿的,其实咱们大家都不会做诗。我看,周姐姐你只管去就行了。”又林又补充一句:“这诗会,是大家一起做诗,还是大家一起背诗?要是背诗的话,周姐姐你可不比别人差,你会背整整一本呢。”
周榭不由自主的挺了挺背。可不是,要说背诗,她自认可不比镇上哪个姑娘差。
冬梅羡慕的看着她们。
表妹懂的真多,这周姐姐也不差,居然会背整整一本诗!那得有多少字啊。
“对了,”周榭问又林:“诗会你去不去?”
“人家又没下贴子请我,我去做什么?”
周榭是很想让又林一块儿去的,两个人相熟,彼此做个伴,就不会太心慌了。再说,周榭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因为又林懂得多,又沉得住气,周榭遇事总想找她帮着拿主意。
“一起去玩玩嘛。”周榭说:“你就不想认识石姑娘?”
又林也有点好奇,武将家的闺女哎,不知道和她们这些寻常人家的有什么不一样。会不会十分英姿飒爽?而且石家应该是从京城迁回来,一定有许多关于京城的话题。
“我让人送个信儿给霍巧蓉吧,就问问她怎么漏了你的一张贴子。要不让她补张贴子给你,或是告诉她一声,那天你和我一块儿去。”
“行。”又林看了看表姐冬梅,对周榭说:“要不,也替我表姐说一声,霍家花园挺好的,我想让表姐也看看。”
周榭满口答应:“你一夸她家花园好,她肯定高兴,说不定今天就会赶着把贴子补送来。”
冬梅一听她也有份,顿时慌了,连连摇手说:“不用,我不去。”
又林说:“表姐是怕衣裳不合适?”又替她向周榭解释:“我表姐她们来的匆忙,行李也不齐全。我娘正赶着给她做衣裳呢,诗会还有两天,应该赶得上的。”
“不是,不是为了衣裳。”冬梅小声说:“我又不识字……”
“这有什么,咱们去吃她家的好茶,逛她家的园子去。她们要背诗,咱们听着就是了,权当是散散心去。”
可是她再劝,冬梅总是摇头不肯:“不行的,娘一定不答应。再说,我病也好了,该帮着照看弟弟,哪能自己跑出去玩……”
这倒也是,姑姑那一关可不好过。
可惜了。又林觉得小孩子就该有小孩子的快乐,所以就算这样过家家一样的诗会,她也会去凑热闹。一开始是怕人觉得她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样,后来渐渐觉得,重活一次,重新经历一次重年,也许是上天给她的补偿与奖赏。
她那属于成年人的灵魂,现在却透过一双孩子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一切。
而冬梅表姐,她货真价实是个孩子,但是她的表现却一点不象个孩子。
姑姑实在太忽视这个女儿了。
冬梅的态度很坚决,又林也不好再说什么。
说起来,姑姑这次的事情还没个说法,母子三人处境不明,让冬梅这时候去做客赏花园,她也没那个心情。
冬梅果然说得没有错,又林姑姑让人来叫她过去,让冬梅去陪着弟弟贵儿玩。
陪那个小胖墩玩?又林不用亲眼见,也能想象出那是个什么情景。肯定是那个贵儿单方面的欺负使唤他姐呗,看昨天小英那么狼狈就知道了。
可是人家是母子三人,是一家子,姐姐照顾弟弟天经地义,这件事又林也没有办法。她自己还常帮着娘照看弟弟呢。当然,自家弟弟还在牙牙学语,破坏力十分的有限。
四奶奶料事如神,小姑子前脚进门,冯家的人果然后脚就追了来,相差仅是一天,这天快傍晚的时候,冯家的人已经找上门了。
+++++++++++++++++++++++++++++++++++
又一春这个名字是暂定的,不太满意,可是自己又取名无能。大家一起帮着想想呗……不胜感谢……

第七章 祸害

这会儿正是三伏天,热得厉害。连着几日都晴天,但就是冯家人来的这一天下午变了天。他们前脚进门,天就下起雨来。
又林姑姑在屋里来回转悠,很是焦躁。一旁冬梅哄着弟弟贵儿。因为下雨不能出去,这孩子在屋里又待不住,不停的找碴生事,想要出门。这样大雨,哪能放他出去?冬梅只能拉着哄着拦着,贵儿嗷嗷直叫。
又林姑姑心里烦闷不安,没好气地训女儿:“你怎么哄的弟弟,嗯?别让他再叫唤了。”
冬梅只能低下头。
弟弟不听话,她也没有办法。她一不能骂,二不能打。娘总说,有弟弟,她们娘俩才算是站稳了脚,将来娘和她都要指望着弟弟安身立命的,委屈谁也不能委屈了他。
听说爹和伯父都来了,冬梅心里也不安,可她什么也不能说。只除了贵儿不懂事,一心想着玩。
爹那天和娘吵得那样厉害,她在自己屋里都听见了。
爹那么好脾气的人,居然说要写休书。
爹是个脾气很好,很老实的人。老实有时候,也就是性子绵软没主见的代称。家里总是娘的声音大,一天到晚说个不停,爹总是听着,很少反驳。
可爹这次却象是拿定了主意,特别的坚定,不管娘哭闹也好,撒泼也好,他都不为所动。
娘怎么能被休呢?要是……娘被休了,他们姐弟怎么办?他们就没有娘了——那家也就没有了。
贵儿不知道害怕,冬梅却已经懂事了。
她只是恨自己胆小,嘴也笨,不能帮着娘跟爹求求情。
娘是犯了错,可她是为了谁?她总没有偏着外人啊。爹说娘犯了七出之条,可就算是看在他们姐弟俩的份上,爹也不能把娘休了吧。
冬梅干着急,心里头混混噩噩的。
爹和伯父,现在应该在和舅舅说话吧?娘隐瞒没说的事情,他们一定会说出来的。
要是……
冬梅忍不住想,要是又林表妹,她要是遇着这样的事,一定不会象自己这样笨,什么都不会做。上午那个周姑娘来时,表妹给她出主意,说的头头是道的。
这件事,要是求求表妹,说不定她会有什么好主意?
事实上冬梅猜错了,李光沛这会儿不在家。
在于江镇,李家人的情报绝对及时准确。冯家的人一下船进镇子,就有人立刻把消息传过来了。就在冯焕松兄弟进门前一盏茶的功夫,李光沛刚才从后门走了。
四奶奶出面见了冯焕松,态度和气、热情,对冯家姑爷以及冯家大哥上门表示了含薰而热烈的欢迎,但是对于又林姑姑和他们上门来的原因,一字不提。反正她是妇道人家,那两人也不好和她说这个话。
再说,无论如何,抬手不打笑脸人。四奶奶为人的口碑是远近闻名的,逢年过节礼数一点不缺,既贤惠又周到。冯焕松怎么也没法儿在这位嫂子面前把话都说出来。
“天儿不早了,赶了这么些天的路,想必也累了。我这就让人收拾屋子,你们先梳洗,好生歇一会儿,晚饭时候再见我们老太太吧?我已经打发人去六叔家里找四爷了,只是雨这样大,天又已经黑了,只怕路不好走,只怕今晚回不来。”
爹是有意躲出去的,结果恰好下雨,倒是给了自家一个很好的缓冲时间。
“老太太还一直念叨姑爷呢,说上次姑爷送来的那楠木拐杖特别的好使,远近的人见了没有不夸的,姑爷真是有心了。”
是啊,还有老太太,又一重缓冲。
话说娘和爹懂得兵法吗?怎么把缓兵之计用得这么娴熟到位啊?
冯姑父他们远路而来,一定憋着一股气儿的。但是先是娘,再是奶奶,最后爹再上场,好吃好喝好话不要钱一样招呼上去,让他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说话,就好说了。
又林躲在后头,这种场合当然没有小孩子露面的机会,但是咱不能光明正大的看,还不会偷偷的看吗?
小客厅推荐偷听位置一:迎门的屏风和柱子的夹角。
优点:可视可听。缺点:易被发现。
小客厅推荐偷听位置二:方木立柜里头。
优点:绝对安全,因为柜子可以从里面销一下,外面绝对打不开。缺点:有些憋闷,只能透过一条缝观察外面。
又林这会儿就躲在柜子里偷看偷听。
当然,小客厅里有点儿暗,又林的角度,只看见了这位冯姑父的大哥的侧面。
感觉上,这位冯大伯应该是个不好对付的人。他不象他弟弟那么老实——说穿了,冯姑父这人有点没主见。但这位冯大伯看起来不一样,不是个可以轻易糊弄的人。要不然的话,找老婆,冯姑父一个人来就够了,何必还要他大哥也陪着他一同来?肯定是有些事,冯姑爷既不方便做,也不会做。有些话,还得这位冯大伯来说。
这位冯大伯叫什么来着?爹好象提过一次,是叫姚焕涛还是叫什么?
等姚姑父他们出去了,四奶奶走到柜子前头,什么都没说,又林已经乖乖从里头出来了。
她常在这儿偷看,其实爹娘一直都知道,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没揭穿过她而已。
四奶奶似笑非笑的看着女儿。这孩子真是鬼灵精,特别会看人眼色,现在就一副“我错了我认错不要训我”的乖巧表情。
“你几时来的?”
又林心想,这还用问么?偷听当然需要事先潜入。总不能客人已经进了屋,她再大摇大摆的进去,打开柜子,站进去之后,把门带上,再请外面的人主客自便,就当她不存在吧?
“娘……”又林被自己甜得发腻还带颤音的声音激得起了鸡皮疙瘩:“我就是好奇嘛……”
四奶奶看起来倒不象是要给她上规矩的样子,只说句:“一年大二年小的,就是没个姑娘家的样儿。告诉你,你也就乐呵这么几天了,等你七婶把先生给你请来了,你就得乖乖的给我听话。”
又林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
古往今来都一样,爸妈最喜欢说:告诉你们老师让他好好管你。老师也喜欢说,告诉你家长让他们好好管你——
又林这会儿对所谓的学规矩还没有直观准确的认识,否则她绝不会表现得这么轻松无所谓。
四奶奶端起茶来,出了一会儿神,又林也不敢乱动。四奶奶放下茶盏,问她:“你觉得,你姑父是要休妻吗?”
又林愣了一下。四奶奶怎么会问她这个?
大人们平时总是对小孩子说,这个你不懂,长大就知道。
总觉得不该让孩子知道太多成人世界的内情和规则。难道他们指望到了有需要的进修,孩子一夜之间就会长大,无师自通知道怎么当一个“大人”?
那有那么好的事儿。不跌无数跟头,谁能学会成熟?
又林拿不准四奶奶的意思,小心地说:“我觉得……不会的。”
“为什么呢?”
又林觉得,四奶奶好象有点儿考她的意思。当然,也可能是四奶奶自己都不太拿得准冯家的态度。
“奶奶以前说过,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再说……要是姑父真休了姑姑,那冬梅表姐和贵儿表弟怎么办?”
四奶奶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摸了摸又林的头:“说得对。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就是这个理儿。”
不光是因为这个,虽然姑姑,还有表姐表弟遇到不幸是一件值得同情的事。但是又林更要想,假如说,姑姑真被休了,那她能去哪儿?还不是要回李家。又林和这位姑姑真是相看两相厌,到时候只怕一天安生日子都过不上。
那句有名的话是什么人说得来着?真是至理名言啊。你要有个儿子养不好,就害自己全家。要是有个女儿养不好,把她嫁出去,她就害别人全家。姑姑这性子——呃,又林不厚道的想,还是让她去祸害别人家好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又林一定会非常非常努力帮忙的,务必要让他们夫妻早早和好,赶紧打道回府。
只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