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家事 >

第114部分

家事-第114部分

小说: 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林微微侧过脸看他:“都说什么了?”
“祖父决定回京一趟,我们也一同回去。说起来,也该去一趟。父亲,哥哥嫂子他们,也都该见见。”
又林已经猜着几分了。并不特别意外:“有说什么时候动身吗?要去多久呢?”
朱慕贤倒没有瞒她:“可能得不少日子。祖父当初的事又有另一番说法了——”
又林一惊,不过随即镇定下来。今天看朱老爷子模样还是一如既往,老太太心情也很好,还有心思跟她说汤羹,应该不是飞来横祸。
也许是要翻身?
但是又林也没有多大欣喜。
官场上的事情谁都说不准,虽然朱老爷子当时被牵累不无冤枉,但是俗话说人走茶凉,这做官向来是好几个萝卜都盯着一个坑,你走了自然有别人来顶上。朱老爷子已经是古稀之年,这种年纪含饴弄孙差不多。东山再起基本可能性不大,不是人人都象姜子牙那么老当益壮的。
朱老爷子已经没有威胁性了,别人自然会给几句好听话,说不定还会给个闲职,把他养起来。又林虽然不懂这些,可是平时长辈们议论。书也读了不少,她也能估摸出几分来。象国子监,鸿胪寺这些地方,事儿又少,说起来还很好听。
因为又林不说话,朱慕贤想着,她肯定是为了一嫁过来就要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而感到难过。
这个消息是太突然了些。
虽然朱慕贤之前也知道他不会在于江住一辈子,可是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就离开。他总觉得,倘若能中举,再进京,那起码得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
他觉得挺对不住又林的,她长这么大,也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而且身边没有她熟悉的亲人。
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或者说,到底能不能再回来,都很难说。
朱慕贤有种预感,也许他不会再回到于江了。
又林也有同样的感觉。
朱慕贤会在于江,是因为朱老爷子和老太太回来,他也顺便回来,陪伴祖父母,读书在哪里都是一样能读。
当时朱家这个举动也不无避祸的的意思。他们家刚回来时,李光沛看朱老爷子泛舟湖上,醉心棋与渔,曾经对又林说过这么一句话。
老爷子和这船,要是画进画里,那也是一景,就叫武陵桃源。
桃源中人避于世外,为的是什么?并不是他们天生就追求那种生活,是为了躲避秦乱,是为了逃命,为了逃离战火和迫害。
世人说起来,总爱用桃源比喻美好的世外乐土。可是实际上桃源并不美好,它的形成是被迫的。
朱老爷子当时那样子,也未必就是纵情放旷,万事不理了。他也是做出无害的姿态给别人看。
如果不用再避祸了,他们是不是还会长久的待在于江呢?
就算老爷子老太太真心想在这儿养老,京城的事情他们就真能放得下吗?
他们再回来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屋里静了一会儿,朱慕贤轻声问:“平时这会儿,你都睡了吗?”
“没有。”又林说:“我可不会这么早上床,有时候陪祖母说话,有时候要陪弟弟妹妹们。你呢?”
朱慕贤坦然说:“这几年都没这么早睡过。”
得——都不是爱早睡的人,所以现在两人躺床上只能大眼瞪小眼了。
可朱慕贤觉得这么说话真的很难得。他记不得自己有没有这么和人轻松的聊过天,也许有,但是太少,他已经不记得了。没什么负担,也没有太多顾忌,想说什么都行。他知道她在听,而且知道她都能听得懂。
又林问:“咱们家在京城哪条街上?宅子个什么样儿?”
她声音软软的,但是朱慕贤更喜欢的是“咱们家”这个称呼。
是啊,他们已经是一家人了。夫妇一体,休戚与共,当然要说“咱们家”。
“京城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我记得我还小的时候是住在永崇街,后来祖父升迁,迁到了西城延福街。宅子有前后五进,带一个小花园儿。不过这回回去,我们肯定不会住在我原来那两间屋里了,得找几间宽敞的屋子才住得下。”
可不是,原来朱慕贤连主带仆才几个人?一巴掌就数完了。可是现在又林带过来的人叮了啷当的一串,还有这么多箱笼东西——
朱慕贤打小就知道一个道理,女人是永远不嫌衣裳首饰多的。以前母亲跟父亲在任上,要搬迁的时候那箱笼多的让人惊诧,也不知哪来这么多东西,还全都塞得满满的。
朱老太太也是这样,换季的时候晒衣裳,连三十年前穿过的一件衣裳都还保留着,指着衣裳就能说出那天的事儿来。这些东西的存在并不只有占地方这一个用处,它上头凝结记载着许多回忆,所以舍不得轻易丢弃。
朱慕贤揽着又林的肩膀,并不带**的意味。
又林也能感觉得到,所以她并没有紧张得浑身僵硬。
“京城冬天比这儿冷得多,有时候雪会连下三天三夜,早早就得烧炕,不然晚上会冻得人睡不着觉。不知道你能不能习惯……”
“慢慢来,会习惯的。”
朱慕贤微笑着说:“对,慢慢来。”
又林想,她对北方可不陌生,上辈子她可是个地道的北方姑娘呢。
但是这辈子,她还真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京城对她来说全然陌生。
回门那日,又林和朱慕贤是早早起来了,又林还是一身红,除了没凤冠和盖头,打扮得也得新娘子差不多了。按风俗都是这样穿,这可不以她的个人喜好为转移。朱慕贤也是一身簇新长袍,拾掇得十分光鲜。
两人去给朱老太太请安的时候,老太太刚起身,还在梳头呢,笑着说:“你们起得可真早,不用这么急,用过了早饭再去。”
徐妈妈在一旁笑着说:“咱们这是赶巧了,离得近。那离得远的人家,鸡不叫就起身赶路的也有。要是那隔着几百里地的,说不得就得满月才回门了。”
大太太只吩咐:“早点儿去早点回吧,头一个月新房不能空——可别多喝了酒,让你丈人笑话你。”
————————
大家有没有觉得,冬天一年比一年冷呢,而且还冷的那么早。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家自然是洒扫一新,早早打开大门迎接新姑爷。大概每一个亲娘在女儿回门时都必定会问:“他待你可好?你婆婆可有为难你?”
四奶奶也不会例外。
又林点头说:“他待我挺好的。”
四奶奶仔细把女儿打量了一番,又林气色很好,看样子是过得很顺心。
“嗯,姑爷是知书达理的人,你也不要使性子。两个人过日子当然会有磕磕绊绊,要相互体谅些。”
又林点头应了。
四奶奶又问:“你婆婆呢?她那人看着不是太好相处。”
“婆婆也还好。”又林很是想得开:“我也没指望婆婆跟您似的把我当女儿疼。该敬的我都敬着她就是了。”
四奶奶赞许的说:“对,就是这样。这过日子就是这样,别管肚里都是怎么想的,起码面子上都要过得去。你是做人家媳妇的,大面儿上不能让人挑出错儿来,这个可一定要谨记。”
这话是娘俩儿的悄悄话,连李老太太都不能给听见,要知道他们可也是婆媳呢。这婆媳关系,大概是天底下最微妙难处的一种关系了。
李老太太和四奶奶问的问题简直是一模一样,又林也照原样儿答了一遍。
李老太太又拉着孙女儿的手,告诫她一些做人媳妇的道理。虽然这些话从前就说过,可是再听一遍又怎么样呢?以后说不定想听祖母唠叨,也很难有机会了。
老太太毕竟是老了——又林看着祖母鬓边的白发,脸上一道一道的纹路,刻画着不知多少曾经风霜和困苦。
从冬天又犯了宿疾之后,李老太太的精神大不如前了。就是四奶奶当初并不知道郎中说了什么,她也能够看得出来。
又林一直觉得有些难以开口,和娘家人说朱家一家要上京的事。虽然她已经嫁出去了,可是毕竟两家离得近,四奶奶还不会太牵挂。要真去了京城。又林自己倒不怕,可是她怕四奶奶和李老太太受不了。
母亲一直和她亲,而且母亲最近情绪又这么不好,她再去了京城。四奶奶心里怕是要很难过。
还有祖母。
祖母的身体真的不让人乐观,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甚至不知道再回来时李老太太是不是还健在。
没想到她还没开口,李老太太先问:“你们什么时候起程去京城?”
又林十分诧异——李老太太已经听着风声了?可是这事儿连她都才刚知道,朱家也没有现在就收拾行囊打包上路啊!
李老太太看又林终于露出平静之外的其他表情,忍不住笑了。
“傻丫头。贤哥儿自小在京城长大的,他在于江不过是暂住,终究是要走的。”
又林有些羞愧。祖母毕竟是长辈。经得多见得广,想事情也远比她要全面周到。
“这有什么,你也不要舍不得我们。俗话说,嫁鸡随鸡,只要知道你过得好,在不在我们跟前并不要紧。”李老太太反过来安慰她:“有人给你算过,说你的命好,很富贵。就是免不了远嫁。你娘一开始也舍不得,可是这也是命啊。”
又林即使心情低落,也让李老太太说得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句话真是万金油。特别的好使。不管什么,那都是命啊。过得好,那是命好,过得不好,那是命不好。有什么身不由己的事,那也都是命。要怨就去怨老天爷吧,可人活着就得认命啊。
“我舍不得祖母和母亲。”
李老太太摸着她的头发,看着改了装束,已经象个大人一样的孙女儿。
“祖母也舍不得你啊。打你一落地,一直到现在。何曾离过我的眼前呢?”
又林的头靠在了李老太太肩上,一声都不吭。
李老太太笑呵呵地说:“瞧你,多大的人了,都出嫁了,还跟小孩子似的撒起娇来了。”
又林闷声说:“我就是活到八十,也是祖母的孙女儿。我还一样的跟您撒娇。”
李老太太拍着她的背安慰她:“好好好。你就是活到老,一样是祖母的孙女儿。好啦,起来吧,把脸擦一擦,小心把衣服弄皱了。”
又林有点儿不大好意思,扯着帕子擦了下眼睛。
玉林有一肚子的话想和又林说,可是先是四奶奶,又有李老太太,她凑不到跟前去。
而且,她也不知道从哪儿说起。
又林被抬走之后,刚才那间热闹的院子一下子空了下来。玉林站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出了好一会儿神。帐子上绣着兰草和竹叶,在微风里微微摇荡。因为走得急,原来压在砚台下的两张纸笺被带的落在地上,上头还不知道让谁踩了一脚,印上了脚印子,显得凌乱而凄凉。
玉林不知道该往哪儿去。
外头很热闹,那些宾客们正说笑着,开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可是那些热闹和玉林都没关系。
她曾经在这间屋子里度过了许多晨昏,有姐姐,有点心和热茶,有馨香和笑语。可是姐姐一走,小英姐她们也都跟着走了,这儿一下成了现在的模样。
玉林把地下的纸捡了起来,吹了吹上面的灰,把它重新压在砚台底下,然后拉开门,走了出去。这两天她就一直等着又林回来。可是又林真回来了,玉林又不知道要说什么。
朱慕贤被德林和通儿一起围攻了。兄弟俩对这个抢走了姐姐的人实在有一肚子的怨气。德林就不用说了,通儿小脸儿也紧紧板着,一直用力的瞪他。
朱慕贤能干什么?只能苦笑。
小舅子们是要讨好的,不然老婆面子上要不好看。李光沛笑眯眯地在一旁看着,虽然也象征性的呵斥了儿子们两句“别跟你们姐夫胡闹了”,可是并没有真上来阻止的意思。
看着朱慕贤手忙脚乱的,四老爷心底里也觉得挺解气的。
哪个丈人看女婿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