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有山有水有人家-野花艾菊 >

第72部分

有山有水有人家-野花艾菊-第72部分

小说: 有山有水有人家-野花艾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汉见贺智宸是诚心诚意的想买,他愣了愣才说道:“我这些原本打算卖三贯贰佰文的,这你们既然想买,我老汉也不多要你们俩个小娃娃的,就算你们三贯好了。”在他个人看来就算是他自个减去贰佰文,这俩个孩子也是买不起的。
  贺智宸和来福对视一眼,来福的第一感觉是不贵。而不知道芝麻这东西的价值的他,却有点犹豫了,三贯就是三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顶的上一大家子人两三年的花销了。他转头看向了来福,“福儿,这,呃,你还要买吗?”不跳字。
  来福看出贺智宸的犹豫,其实她也能理解贺智宸为什么会犹豫;他因为不知道这些芝麻的价值,所以听到要三贯,就有点打退堂鼓,说真的她一听到老伯说三贯钱的时候,虽然肝颤了一下,不过却没有心疼,毕竟物有所值,这些东西真的是宝,最起码对她来说是无价之宝。所以她毫不犹豫的说道:“智宸哥哥,我要买。”
  至于钱的问题,她早就想好了,她们可以先到刘掌柜那儿,预支卖鱼的钱,要是刘掌柜不愿意,她们也可以先借,回家再让她爹娘还给刘掌柜的就是了,她家里现在还能掏出这三贯银子。
  “好吧,老伯,这些我们买了,不过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多钱,您是在这儿等等我们,还是跟着我们一块去那钱?”看来是真的要去找‘他’了。
  老汉呆呆的看着贺智宸和来福,俩人的穿着,心里泛起了嘀咕,难道是自个眼拙,这俩个小孩子,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不成?可是从穿着上看不像啊?一样的粗布衫,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的那会穿这样式的衣裳,还是有点犹豫的老汉问道:“小伙子,你去哪儿给老汉寻钱?”这俩个娃娃,可别为了买他的东西,犯啥错?
  来福正要开口说出刘掌柜的酒楼。贺智宸却接口把说道:“老伯,您想哪儿去了,镇上正巧有我们家一亲戚,我们寻亲戚先借点。”他怎么看不出老伯的怀疑,赶紧的对其解释了一遍,要是被人想歪了,那可就糟了。
  来福一愣,看着贺智宸暗道:这家伙,和自个心灵相通不成?她还没有跟他说要到刘掌柜那儿,他自个就先说了?这会她也顾不得想这些,也冲老汉点头强调道:“是的,老伯我们有钱付给您的。”
  老汉看这个孩子不像是骗他的,想到反正他这儿一晌午,也没有一个人要买他的东西,跟俩个孩子去看看也耽误不了啥,就点头同意了,说是要跟着来福她们去拿钱。
  来福和贺智宸看到这个老伯,肯相信她们,俩个人都很高兴。贺智宸随即帮老伯提着那一小袋芝麻,来福边给老汉说这刘掌柜的酒楼在什么地方,边在前面给老汉带路。
  事情出乎来福的意料,比她想象的还要顺利。她们三个人走进酒楼,刚开始刘掌柜的还一惊,后来他去了一趟楼上,下来就答应了,说是可以同意先支付买鱼的银钱。
  来福和贺智宸再三的谢过刘掌柜的,就拿着钱出来给了,刚来的这儿,看到这儿大的酒楼,说啥也不跟着进去的老汉。
  老汉三贯钱拿到了手里,才真的相信来个孩子,没有筐他。他不舍的把那小袋胡麻,递到了贺智宸的手里,有点神情黯然的想走。
  来福却开口说道:“老伯,您家住哪儿啊?”开玩笑,老伯手里还有她想得到的东西呢,这会放他走了,她再上哪儿寻人去?
  老汉怏怏的转身说道:“小女娃娃,东西给你们了,叫老汉还有啥事啊?”卖掉祖宗留下的东西,他心里这会正难过,想着回家买醉消愁呢。
  来福笑嘻嘻的看着贺智宸,意思很明显,让他出头。贺智宸抽了抽嘴角,走上前一步,对老汉说道:“老伯,敢问您家住哪儿?”他怎么能不知道,来福对这个老伯的手艺,还没有死心。
  孺子可教也来福看着如此上道的贺智宸笑眯了眼,今天她才知道,原来贺智宸跟自个,真的是心有灵犀不点就通。暗道:以后她自个要做什么事,又不方便自个出面的,都拉着这家伙好了,这家伙的能力堪比秘书啊。
  老汉现在没有心情说话,这会他也懒得去问贺智宸,问他家在哪儿干啥?心不在焉的说了出了他家在什么地方,又眼神复杂的看了一眼,贺智宸手里掕的那小袋胡麻,有气无力的弓着腰走了。
  “陶山屯?”来福默默地念了一遍那个老汉说的村名,转头问贺智宸道:“智宸哥哥,你听没听说过这个村?”怎么有这么奇怪的村名?那个老伯不会骗她们的吧?不少字她有点担心,这个村名要是不对,那她以后到哪儿去寻,那个已经走没影的老伯啊?
  贺智宸这回也有点不确定了,他想了想说道:“我也没有听过,我们回家问问咱爹和娘,听没听说过?”
  贺智宸一提回家,来福猛的一拍头,看了看天色,想到她们还和东顺大爷定好时辰,在那个大槐树旁碰头,眼看时间就快要到了,而她们却还没有买书?她和这会也想起来的贺智宸对视一眼,俩个人一句话没有说,又很有默契的快步向东走去,至于要买书的事,只好下次再买喽;俩个人只希望回到家,爹娘没有看到买的书,看到这小袋很贵的胡麻,别被数落才好?
  俩个人气喘吁吁的跑到那棵大槐树下,只见东顺大爷早已在那儿等候。俩个人不好意思的给于东顺道了歉。
  于东顺好脾气的摆手说没啥?对于来福俩的晚到,他只以为是俩小孩到镇上光顾着玩,才误的时辰,他又怎么会生气呢。
  等到于东顺赶着马车到村头,都已经是下半晌了。于东顺本想把来福和贺智宸送回家去,俩个人却谢绝了于东顺的好意,贺智宸提着那一小袋芝麻,牵着来福的手回家了。
  “我们回来喽”来福还没有进门就笑嘻嘻的嚷嚷道。
  冬桃她们听到声音,都笑着迎了出来,荷花说道:“咱家的宝贝回家啦?呵呵,都买的啥?有没有我的呀?”她看到贺智宸手里提的小布袋,高兴的以为是给她们买的东西,几步走到贺智宸身边就想拿过那个小布袋。
  “停”来福赶紧的阻止道,她怕干什么都毛毛糙糙的荷花,再把她寻到的宝贝给弄撒了,“那不是玩的,也不是吃的,那是我要种的好,好玩的东西。”现在家里人都不认识芝麻,也就不知道芝麻的好处,她也就不能说这是好东西了。而她要种芝麻,就只能说是好玩的东西喽。‘唉’瞧她干点啥是多难啊感叹
  “这是啥好玩的啊?你还要种?”迎春好笑的看了来福一眼,走到贺智宸身边,把那个小布袋解开一看“来福,这些是啥啊?”一粒粒小的像蚂蚁似的。
  冬桃和腊梅、小柱子都围了上去,瞧稀奇似的,看着那些芝麻,都问来福和贺智宸这是啥?
  贺智宸看着来福,让她说,而她这会很饿,也没有想好怎么给家人说,这些芝麻的事,就转移话题的问道:“大姐,咱爹和娘还没有回来?”
  冬桃本来笑呵呵的看着那袋芝麻,听到来福的话一愣,脸上已没有了笑容。
  小柱子正要说爹娘还没有回来,就听到门口有马车的声音。几个人赶紧的跑到门口一看。
  于海还没有停稳马车,何氏就心事重重的下来了,见到孩子们都在门口,连来福和贺智宸俩个孩子都在,她勉强的露出点笑容说道:“你们咋都到门口来了,来福和智宸从镇上回来啦”
  几个孩子看出何氏有点不高兴的样子,面面相视心里都暗想:爹娘去李王庄查听的啥?咋还不高兴呢?
  来福看到她娘带着忧烦的表情,心里哀嚎一声,泛起了愁,这一会咋给她爹娘说,她和贺智宸花了好多钱,买的那些芝麻的事啊?这倒是什么事着的她娘不高兴啊?
  会员,:
  
  
第九十五章拿去喂鸡

  
  来福的疑问在大家都进了屋,听了她娘长吁短叹的话,得到了答案。
  原来是何氏和于海赶到李王庄,开始俩个人不知道李王庄那个李福有家是哪一户?正巧有一妇人走过来,她上前一向那妇人打听一二?
  那个妇人先是好奇的打量了何氏一番,像是看出何氏不像个坏人,她才小心翼翼的问何氏,她与李福有家是啥关系?寻他家有啥事?
  何氏就对那妇人撒了个小谎,说她是李福有媳妇的远房表亲,这会是来走亲戚。现在冬桃的亲事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她当然不会跟个外人乱说,这要是成了好好说,万一不成可是要叫外人笑话,还对她大女儿不好。
  那个妇人一听,也就相信了,热情的说是要带着何氏去李福有家。何氏谢绝了,只是让那个妇人给她说李福有家怎么走就行了。何氏这趟来是查听李福有家的,又不上上门攀亲的,她怎么会让妇人领到李福有家去呢?
  那个妇人见状,也没有再坚持领何氏她们去李福有家,只是给何氏细说了往李福有家怎么走?最后还对何氏说道:“其实你这户亲戚很好找的,可这我们村也就数他家的房子好,你按我说的路走,用不了几步路,就能看到很排场的大瓦房,那就是李福有家了。”
  何氏一听心里就乐了,那李媒婆看样没有给她胡诌。她谢过那儿妇人,就和于海按照妇人说的路,去找李福有家了。本来她还想向那个妇人打听一下,那个李福有家的情况?想到这个妇人刚见到她的样子,她猜到那个妇人必定是个谨慎的,估计就是她问了,那个妇人也不会说实话的?
  果然那个妇人的话没有错,俩个人往村里没走多久,就看到了敞亮排场的大门,和红砖青瓦房。何氏和于海对视一眼,心里对这家有了三分的满意。
  当然俩个人这回来李王庄,不光是看这个家人的房子,最重要的还是打听这户人家的品性如何?房子再好人不行,俩个人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毕竟女儿是嫁人,不是嫁房子?再说了俩个人也不是图稀东西的人。
  何氏和于海两个人,又赶车到了村头,何氏细心的找了一个,看着是个嘴快的妇人,她才对那个嘴快的妇人提‘李福有’,别的话还没有问出口呢?
  那嘴快的妇人就“哎呀呀”撇着嘴说道:“大妹子,你咋问他家哩,咯咯咯,不是我说嘴,那家人?可是户有意思的人家,大妹子你说,有这样的人家吗?”不跳字。妇人说这话,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何氏心里‘咯噔’一下,紧跟着问道:“这位大嫂,那家人咋啦?”
  嘴快的妇人怪笑着说道:“还咋啦?都是让钱闹腾的呗,哼,就因为李福有是个能干的,再加上李福有的爹给留下一些家财,他家在咱这十里八乡的也算是数得着的人家,李福有俩口子心性也是个好的。可是偏偏俩口子的那出嫁了的大女儿,是个眼皮子浅的,心眼不好嘴也坏。。。。。”
  何氏从那个嘴快的妇人的叨唠中,知道了李媒婆没有对她言明的,李福有家的一些私事:
  原来李福有夫妇俩是没有啥说的,都是老实忠厚的人,家里唯一的儿子,也是个好孩子,可是偏偏他家已经出嫁的大女儿,不是啥好东西;按这个嘴快的妇人的说法就是,李福有的大女儿贪图娘家的钱财,出嫁了却带着丈夫到娘家住,如今李福有家的钱财是大女儿夫妇俩管着,这地也是她夫妇俩种着,已然就是李福有家的掌舵的人。
  最后那个嘴快的还告诉何氏说,正因为李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