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追魂夺命拳谱 >

第54部分

追魂夺命拳谱-第54部分

小说: 追魂夺命拳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戟   武术长器械、古代长兵器之一。戟头由月牙刃、矛头和横寸组成。横寸长约6.6cm,用于连接月牙和矛头。矛头略高于月牙刃。截杆由杆身和尾尖组成、戟全长约264cm。若在矛头两侧装以同样大小的月牙刃和横寸,称";双面戟";,方天画戟的戟头长约52cm,柄长约190cm,全长约244cm。又分长柄单戟和短柄双戟。古代多为青铜制作,后为铁制。   斧   亦称";戚";。武术器械之一。短柄斧属短器械.长柄斧属长器械。刃宽阔并呈弧形者为";钺";。短柄斧多用于双器械练习。斧刃成扇形.斧背成长方形、正方形或凤尾形。斧背有孔.斧柄穿插其中。头长约26cm,刃宽约13cm。短柄斧柄长约82cm,长柄斧柄长过人,约264cm。招法有劈、刺、搂、抹、云、片等。   钯   武术长器械之一。把头有铁制或木身铁齿两种,形似";梳";。齿数5、7、9不等。每隔6cm一齿,齿长约16cm。柄长约165cm,与钯头垂直相交。击法有推牵、扁身杀、倒头打、大斜压等;防法有对打对揭、直起磕、扁身中拦等。可单练亦可对练。   锤   古称";椎";。武术器械、古代兵器之一。多用于双器械练习。分长柄锤和短柄锤。锤形有圆球形、瓜形、人形、八棱形等。轻者5kg,重者数十斤。短柄长约50cm。练法有涮、曳、挂、砸、擂、冲、云、盖等。   抓   亦称";挝";。武术器械之一。由抓头和抓杆组成属长器械,若抓头和绳连结属软器械。抓头形状似手。手指伸翔,四指屈挠,木杆长200cm,抓头套接于木杆上。软器械爪头前有三指,后一指,指上有节,能屈伸,爪背有环,用约650cm长的绳系于爪环。暗器中称";飞抓";。   戈   武术器械之一。始见于商代。有直向戈和曲内戈。除作兵器外,还用于礼仪、祭典。作兵器时.戈胡上有孔,可穿皮筋或绳,固定在木柄上。依长度分长、中、短三种。长戈约314cm;中戈约139cm;短戈约91cm、主要击法有勾挂、扎挑等。   铲   武术器械之一。最早见于石器时代。石铲呈长方形或梯形,两面磨光呈扁平状铲刃。商代后出现青铜铲.战国时出现铁铲,呈凸弧形,多用于作战。明代的铲呈弯月形,月牙朝上,凹部有刃,杆长300cm,杆尾有锋。主要演练方法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等。可单练和对练。 txt小说上传分享

点穴功
点穴功是功夫中的精华,堪称克敌制胜法宝。虽然电影和文学中过分夸张,给其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但确实是武林四大绝技之一。                                                                                     穴位

  何谓穴位?穴位即穴道,又称腧穴、气穴、孔穴、砭炙等。穴位有空隙的含义,是位于体表的人体精气营血等各种机能物在经脉循行过程中的聚集、灌注和传输部位。穴有大体上处于人体表的凹陷处。在体上下纵横分布着十二经路及脏腑八大脉,它们中分布有上千个穴位。有在经路线上循行的“经穴”,“络穴”,也有不在经路线上的“经外奇穴”或“阿是穴”。在人体14经脉线上的穴位有365个。它又分为井穴、募穴、郗穴、络穴、俞穴、俞穴、原穴、会穴、荥穴、经穴、合穴等等。   点穴中取的穴位不是取所有人体上的穴位,而主要取人体上的俞(腧)穴。根崐中医针灸穴位与五行学说理论,人体上共分五大俞穴:即进穴、荥穴、俞(原)穴、经穴和合穴。共有66个腧穴,大都在皮肤和肌肉间。   何谓点穴?点穴是根据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在人体相关穴位上可产生一定的反映的原理,在技击中用拳、指、肘、膝等骨梢之强固点来击打人体上的某些薄弱部位和敏感部位即主要穴道,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疼痛难忍,失去反抗能力,造成人体伤亡,从而制服对方的一种武术技击术。在搏击中,点击人体上某些主要穴位可产生麻、哑、晕、死、咳、笑等效果,有些穴位虽轻打亦承受不起,重则死亡,称为死穴。人体穴位中包括经外奇穴在内有致命穴70个。有致命穴歌为证,歌曰:“上止天庭二太阳,气口血海四柔堂,耳后受均不治,伤胎鱼际即时亡,前后二心并外肾,崐鱼晴目空甚张忙,肋稍播手艰于治,肾俞丹田最难当,夹背断时休下药,正腰一笑立身亡,伤人二乳及胸膛,百人百死到泉乡,出氯不收无药石,翻肚吐粪见阎王,死门髓出阴阳混,天涯何处觅妙方。”   点穴又称打穴。打穴有七种:斫、戳、拍、擒、拿、撞、闭。用掌边侧打者为斫;用手指直打为戳;用掌根按打者为拍;用五指抓取者为擒;用二指掐取者为拿;用膝、肘打者为拍;用于指抓取者为撞;用手指扣扣者为闭。点穴法中以指点啄为最常见,又有一指点、二指点,撮指点等等。   人体的经脉气血和穴位是按照一天的时辰来进行开合变化的。所以在一定时辰里,点打某一气血流行开合的穴位,使其气血流行中断,凝聚,则会使人产生失其知觉之效。这就是武术点穴中的“按时取穴”的原理。如点穴24闭穴时辰歌曰:“人身之血有一头,遇时取穴定伤损。子时人中丑天庭,寅时鼻梁卯牙腮,辰时双阴已将台,午时脉腕未七坎,申时丹田酉血海,戌时下阴亥涌泉;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寅头已手热,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头亥股隙”。

  点穴练指法

  一、鹰抓功:这是练手指的抓、扣、拿劲的。开始两脚并扰,两手平伸如鸟翼,然后意存丹田,气运穿手指。初练时往往感到两肩酸软不能举。通常只练五分钟为宜。练到一个小时时,劲达指稍,即为功。   二、铁指功:这是练手指点按劲的。开始两脚分开,身体俯卧,两手五指分开撑地,腰不可屈,然后两臂带全身回环伸展。初练时,用五指撑地,随功力增深,逐渐用四指、三指、直至单指撑地,此功乃告成。   三、点石功:这是练手指力和内劲的。开始两脚站立,面对壁约一米远,然后身体前倾,再用两手指分开触墙,呼气入丹田,呼气时,两手用力下按,静身,直到练至臂、腕、指较吃力时,可作休息。练至一个月后,可见功效。   四、解绳功:这是练拇、食中之指的指头劲力的,首先备直径约10-15毫米的麻绳一根,越长越好。先用双手将麻绳打成一个个的绳结,然后用拇、食、中三指逐一解开。这样解了再结,结了再解。随次数的增加,批力也练得越强。   五、插少功:此乃练指上直劲。先备桶一个,盛满绿豆(或谷子、石砂、铁砂)然后马步站立于桶前,用丹田气运至手指,发力插入桶内,再抽回手掌。如此反复练习,三年成功后,十指利如抓。为防练时手中毒,练后须用药手洗一次。药方为:川乌、草乌、南星、蛇床、半夏、百部各一钱,花椒、良毒、透骨、藜芦、龙骨、紫花各一两,青盐四两,硫磺一两,刘寄奴二两,用醋熬热水洗。   六、木人功:这是练手上点打劲的。先备木人一个。面对木人,气沉丹田,运气贯注指端,对准木人穴位发指飞速点打,用力由轻至重,持之以恒,每天须练至一小时以上,方为功夫。   七、锁指功:此功专练指的扣力。先用指握住一小圆木,后猛力扣一顿饭时间,再松手休息片刻。持续练习,此功练二年,则大功告成                                                             点穴的三层功夫:

  第一层功夫   “点穴容易识穴难”。点穴之法主要在于熟知全身各穴,不但能言其所在,而且能瞑目抚之。否则,如盲人看马。识穴必须认真准确,丝毫无差。具体练法是:   习点穴之法,必须先明确十二经之穴名,再熟悉各穴之位置,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其具体练法是:取较坚硬的木材,刨光,制一木人,身上先绘标出某一经的诸穴,循其经络点其穴位,每日三至五次,每次三至六回。熟悉之后,改为夜晚点之,继练月余。若能在暗处点中,初艺则成,可另换一经,依上法习之,依次增加。将人身全部穴位练熟后,可合并通练,练到能在暗处准确地点中全身诸经百穴者,功则已就。   人身之穴位占面积极小,所点击之面积只不过二三分也,所以初练时千万不可疏忽大意,误此为彼或误彼为此。练时应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着力应由轻到重,时间应由短到长,苦恒点练。   习点穴之法,无论制人或救人皆须身有真功,手有高技。否则,制敌人反而被敌所制,救人却反而贻误人。   古人云:   点者出手暴客残 应指倒地一刹间 我若失技反被擒 他借我力杀人便   制人必先学救法 误伤良君可复原 能制无解非真功 还须从头把功练习点穴法,虽力在指,但要牢记";心与意合,意与力合,力与气合,手与眼合,技与巧合";;";阴阳归一,五行求本,本为力气";;";力气之本,仍为气血,气血密依";;";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顺血行快,血壮气充盈";。所以,习点穴者还需增加营养以宜壮血,苦练气功以宜发力。   习点穴法,切要";识透穴理";。凡学者必须细心体会,随时习练,不拘形式,如床头、桌前、地边、途中等均可练。经常摸索点穴之理,依理推之,逐穴求之,必有所得。如气血之头在某时应在何穴,在某时经流何穴,始自何时几刻,又终止于何时等,皆须精推细摸,了如指掌。   习点穴之法,还须深知气血循行,行之某经是逆行还是顺行,是向上还是向下,是向左还是向右等等,都必须辨其明,知其详,方能得心应手,点之即中。若误其前后,或误其左右、上下,则都不能奏效。习点穴法,还应熟知人体诸经的血液循行轨道及其变化,血液循行在何时经何经络,注入何穴,顺逆凝滞,缓急多少等。   点穴之妙,在于选中穴位,击中要害,灵在眼疾手快,视其准,点其速,力之雄,无不妙也。百点百中,点中要害。若无真功,皆会点偏穴位,着手是空,不仅不能制对方,反而给对方开了一个缺口,被对方击中。空穴之意另有一说,即";气未到,血已过";。换句话说,就是未点在气血头上,任你指头上很有功夫,也难奏效。因气血之循行和气血之头所注入各经穴的时刻、路线,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习点穴之法应深知气血循行的路线及气血循行之头,方可点之即效,制服敌人。   前辈云:";气血头者五枝也,上下两枝,左右两枝,正中前一枝。";以正中一枝诸穴者,最为要害。出手点时,应视准而力猛,中者必应。气血还有正头和直头之说,气血正头为猛,气血直头为冲。其实都是指正中前一枝诸穴而言,仅说法不一。   歌诀曰:   点穴之妙在血头 何时点打须追求 何时正头注何处   何时气血经穴流 五枝血头须详辨 丝毫偏误不可有   更考时辰多幻变 悉知五枝血注头 切记交手抢直头   若失良机命要休 劝君切莫忘练气 点穴无气功白丢   习点穴法,应讲实效,其秘法有三:一则精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