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幺妹(杨家幺妹) >

第94部分

幺妹(杨家幺妹)-第94部分

小说: 幺妹(杨家幺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观早早就到了义王的船上,直等得心焦,若不是知道义王正是和姬妾寻欢,哪里还耐得住,此时见义王方进杨幺房中便将她丢了出来,心中大喜,急急上去接住。     
    玄观将杨幺抱在怀中,见她面色惨白,气息微弱,似是受了内伤,心中大急,转身便要回自家船上,却被昆达英扯住。     
    昆达英附耳道:“玄观道兄,依王爷的性子没吃到嘴总是会惦记地,处子调教成天魔女也费事,何必费那个功夫?你这几日也不忙着调教,免得王爷一时想起,我们俩都麻烦。”     
    玄观一惊,含笑谢了,匆匆而去。待回到玄观船上,杨幺躺在床上,终于松了口气,便是身上的伤都不觉得疼痛,虽是无力,仍是欢喜地扯着玄观道:“表……表哥,我总算是可以安心睡觉了。”说罢,便晕睡了过去。                 
  第五卷 孤身乱世 第三十三章 夏日炎炎                   
  赤壁口离江夏渡口不过两三天的路程,待得杨幺醒来时,她已经是躺在了玄观的怀意堂中。         
  杨幺方要翻身,却觉得腰背处火辣辣一阵疼痛,猛地吸了一口凉气,又觉得胸口一些气闷,顿时大咳不止。         
  坐在一旁的玄观急忙替她顺气,轻轻说道:“不能动,背上挨了一掌,幸亏你身怀内力,若是平常女子,这一掌就要命了。”         
  杨幺顿时又抽了一口凉气,忍痛道:“这个义王好狠毒,功夫也高,只怕还在报恩奴之上。”         
  玄观一变帮她稍稍换了个姿势,让她躺的舒服些,一边道:“报恩奴的武艺是义王手把手教出来的,威顺王是忽必烈的嫡系王孙,他们两个的母妃也是蒙古公主,打小就高人一等,视人命也就如草芥一般,普通的蒙古人也不入他们的眼,当初报恩奴要娶你时,我还纳闷了很久,便是王爷也是觉得奇怪。”说罢,从床头矮几上端起一碗清粥,慢慢喂给杨幺。         
  杨幺一边吃一边含糊道:“报恩奴比义王可要好一些,这个义王——”         
  “也就你觉得报恩奴还好一些,他在湖广一带有个外号,叫破家王子,专找汉人豪绅下手,抄他们的家,夺他们的产,这阵子他府里又进了十几个姬妾。”         
  杨幺大吃一惊,顾不得喝粥,道:“那——朱家,朱家怎么样了?”转念又狠狠道:“必是那莆二,为着各处的生意,勾结报恩奴压制汉人豪绅。”         
  玄观点点头:“你们两家到底是封了万户,哪里是随便能动的?便是你大哥起兵夺了潭州路益阳州也没人吱声。”         
  杨幺呼了一口长气,玄观笑道:“报恩奴到底还年轻,心思不及义王险恶,对你还是有几分真情。否则也不会急着提亲娶你。”看了杨幺一眼,道:“你也不用担心,蒙古人的风俗是替儿子说亲时,需反复恳求女方父母,以示诚心与尊重,你就慢慢躲着,看他多求几回亲。”         
  杨幺“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慢慢吃完粥躺下,从此安安分分在玄观府上养伤。         
  江夏城的春天飞快的过去,到了七八月,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大地上,人人躲在屋内或树荫中纳凉。         
  江夏城南门外地欢喜堂工地上,二万五千名死囚正汗流浃背在烈日下劳作。         
  不时有体弱的人晕倒在地。         
  过了一会,工地突地响起一阵锣声,监工在一块音量地上叫道:“歇息一下,按老规矩,一人一碗绿豆汁解暑!”         
  死囚们顿时精神大振,纷纷散了开来,按吃饭的规矩在不同的地方领取绿豆汁后,寻了阴凉地坐下,一边喝一边歇息。         
  “这些死囚们倒是过得舒服,爷爷大太阳底下跑了这么远的路,也没人送一碗白水给我!”刘震策马奔过工地边缘,向江夏城南门奔去,嘴里抱怨着。         
  “玄观办事这般有慈悲心?平日怎地全没有看出来?”杨完者也笑道。“我们还没有出门的时候,他们太一教平了沔阳府的一个山寨,上上下下全部杀光,不过就是为着在他们寨子里发现一匹太一教丢失的马。”         
  蒋英哼了一声,道:“分明就是借口。那匹马牵回来时我去看了。明明就是我送给……送给她的,骑马的人也是我杀的。”         
  杨完者哈哈一笑。“你只需记得你什么也没做就好。长江里头的那匹马你也不用惦记了。”         
  说话间,三人进了江夏城,正遇上一辆竹厢马车沿着浓密的树荫由西向南迤逦而来,四面围着八个太一教的道士,人人避之惟恐不及。         
  杨完者也不管蒋英如何不服气,慢慢把马放缓,便要避到另一面,突见得马车前的竹帘轻响一声,一个声音叫道:“老大,刘二哥。”         
  三人具是一怔,互相打了个眼色,策马慢慢靠了过去,竹帘里伸出一只细白的纤手,执着纨扇,将竹帘掀开,露出一个俏丽人影。         
  杨幺将一头乌黑的秀发盘的高高的,全无一点珠翠,露出长长地项脖,身着葱绿色窄袖衫子薄罗裙,清清爽爽半倚在厢门前,冲着杨完者和刘震微笑,转眼看到蒋英,又转了一副脸色。         
  “老大,这么大的太阳,你们从哪里回?”杨幺用铜钩将竹帘挂起,从车厢里拖出一个大竹食盒,放一打开,三人在车厢外都觉得一阵冰凉之气,满身燥热顿时一清。刘震一把接过杨幺递过来的一碗冰镇酸梅汁,两三口喝了个底朝天,仰天吐了一口长气,方笑道:“杨四,二哥我嗓子正冒烟,想着要一碗白水,没想到你倒送来一碗冰汁,可救了我的命了。”         
  杨幺“扑哧”一笑,接了杨完者和刘震递过来的空碗,执着扇子,给刘震扇风。         
  杨完者瞅了一眼臭着脸却没打算离去的蒋英,笑道:“我们从江浙回来,张士诚盘踞高邮,我们想去那边挣军功,过去看看情势。”         
  杨幺眼睛一亮,急问道:“怎么样?脱脱集结了多少兵力?”         
  刘震叹道:“脱脱名头太大,不仅是蒙古人,各处的汉人义兵都卖他面子,便是西番、西域的番兵也来了,再过一月,只怕能有四十万之众,高邮城里最多五千人,哪里会是对手?我想着,这军功也不容易挣。”         
  杨幺抿嘴一笑,看完杨完者,道:“老大,你觉得呢?”         
  杨完者一笑,看了看周围,杨幺笑道:“黄石道长,太阳热,你们到树底下歇歇吧。”         
  待得众道士离开,杨完者方道:“我听说如今太子都已经迷上大欢喜禅了,后宫的妃子与皇上的亲信近戚混成一堆,宫里都乱成一团,脱脱闯过一回宫,没有结果。”         
  杨幺喜道:“如此一来,脱脱便会应了一句话。”         
  蒋英忍不住问道:“什么话?”         
  杨幺一偏头,懒得理他,蒋英气的双目圆睁,似要叫骂,却又忍住。杨完者暗暗摇头。笑道:“便是那一句——盛极则衰。”         
  刘震摸了摸头,突地道:“杨四,我们要挣军功所以才盼着天下越乱越好,你家里占着洞庭水寨,你的相好玄观又是威顺王的宠臣,你怎么还和我们一样的心思。”         
  杨幺啐道:“刘二哥,你说什么呢,玄观可不是我相好!我家长辈和他有交情,我就寄住在他这里而已。再说了,这天下要是太平了,我们加还能占着洞庭不放么?蒙古人灭了反贼,腾出手来自然会挨个收拾各地汉人豪强,我自然和你们一样的心思。”说罢,又叹道:“为了天下的穷苦百姓,我其实也盼着早点安定下来,赶紧弄个汉人做皇帝罢。”         
  “嘘——”杨完者急忙掩住杨幺的嘴,责道:“你如今不是流寇,我们也是官兵。说话怎还是如此不遮掩?”         
  杨幺眨眨眼,还未说话,突听得南门外工地里又是一阵锣响,轻呼一声,“今日晚了。”便匆匆与三人告别,向南门外而去。         
  三人策马回万户府,蒋英却道:“做官兵实是在受罪,天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是做流寇时快活。”         
  杨完者微微一笑,道:“放心,自有你快活的时候,陶大人是本地人,不想离家,到时候自然会遣我们去江浙,打起战来,你还有什么不能做的?这汉人、蒙人的天下和我们苗人有什么关系?”说罢,三人大笑而去。         
  杨幺将冰汁送到工地上,招呼了杨天康、刘长净、张国诚、张国意几人来喝,杨天康一口一碗,连灌了三碗,方才吐气道:“幺妹,这破堂子要什么时候才能修好?我觉得在地里种田时都没这里受罪!”         
  刘长净反是舒了一口气道:“可比在牢里舒服多了。”自然被杨天康瞪了一眼,引得张国诚、张国意、杨幺纷纷轻笑。         
  杨幺笑道:“你管他什么时候修好呢,只要在修,你们就不用回牢里,我们就有机会把你们弄回寨子里。喏,这是小阳寄过来的信。”说罢,就将下德、下礼的信给了张国意、张国诚。         
  三人眉开眼笑地看着情信,杨幺看了看他们,轻轻给刘长净打着扇,小心翼翼道:“长净,曾家小姐如今还不是族里的人,我没敢给她递信儿,你别急,过阵子我们就能回寨子了,到时候就好了。”         
  刘长净微闭着眼,感受着纨扇带来的微微香风,笑道:“杨家姐姐,你只比我大一岁零十二天,怎么每回都拿我当小弟弟,你放心,我一点也不着急,我好着呢。”         
  杨幺轻笑一声道:“大一天也是大,对了,那匕首和玉块你可要收好,别叫人发现了。等回了寨子,你再还给我。”         
  刘长净慢慢点头,杨幺待了一会,催着三人把信给毁销,便乘车离去。         
  待回到玄观府中,黄石方松了口气,一边陪着杨幺向怀意堂走去,一边道:“表小姐,姑奶奶,每十天你出去一回,贫道我就提心吊胆,义王爷已经过来要过几回人了,都让掌门师叔挡了回去,七王子前几日去潭州方回,我走在路上,一颗心都打哆嗦!你怎么就惹了这些不能惹的人呢?居然还敢在大街上和那几个苗人闲扯!”         
  杨幺瞅着黄石,笑道:“你担心什么,我才是真正怕的人好不好?前两月天气不热的时候,我都是打听着他们在梦泽堂里寻欢作乐的时候才敢出门,如今天气热起来,我就选着正午太阳底下出门,除非是老天瞎了眼,否则我们是不会遇上他们的。”         
  黄石摇了摇头,叹道:“我如今是不相信老天了,就你那背到极点的运道,指望老天根本就没有用!”         
  杨幺哭笑不得,嗔道:“反正今天是安安稳稳地过了,咱们在府里可以过十天安静日子,你就别抱怨了。对了,沔阳府那边的弟子可有回来的?”         
  黄石道:“这事儿我就不清楚了,沔阳那边的事都是掌门师叔自己全权处理,黄松和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