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霍英东全传 >

第67部分

霍英东全传-第67部分

小说: 霍英东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步跑上悬吊在半空的水翼船上,介绍说,他们船厂雇请的都是外籍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建造的双体快速豪华客轮航速48节,即每小时可航90多公里,还有消浪的设备。
  末了,霍英东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建造的是全世界最快的、最大的水翼船!”说完,脸上流露出得意的神情。
  我们还参观了南沙高尔夫球场。这个高尔夫球场建在一片丘陵山岗上。站在蜿蜓的山间公路上举目四望,绿草成茵,小树点缀其间,风景秀丽;球场外围,有一些设计别致的别墅群。这个27洞的国际标准式高尔夫球场已经接近完工,1996年初便投入使用。霍英东介绍说,南沙高尔夫球场会所会仿照中山温泉会所的模式,同时考虑以球场为基础组成南沙绿化园林公司,负责南沙地区的绿化园林的规划、管理和实施工作。
  将会在地产上再现雄风
  到1996年8月为止,在南沙东部,霍英东已投进资金约15亿港元。要完成八大项目,总投资可能超过100亿。
  要霍英东自己承担100多亿的资金用于南沙的开发,似乎不太可能;那霍英东将会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笔庞大的资金问题呢?
  就此问题,在1996年年中,我和霍英东作过一番长谈——冷:“我最近在广州听到有人说,你开发南沙可能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
  霍:“人家怎么说,我们不理的。”
  冷:“你已经投进10多亿,若果再由自己继续投下去,会不会有困难?”
  霍:“我们没有困难,因为我们不是靠南沙发财……”
  冷:“但问题是你在南沙的计划很庞大,牵涉的资金是一个大数目,即使你不是为了赚钱,但也不可能发展到这个阶段就放弃。下一步,你打算怎样做?”
  霍:“我们肯定有足够财力。我经常跟别人讲,我跟你签了一张纸(合同),我一定给足钱你,一日都不拖。我几时欠过人的钱?”
  冷:“这不是欠钱的问题。你在南沙的发展已铺得很大,还要再投进多少钱?”
  霍:“我当然有自己的信心。如果南沙是成功的,对中国的影响将会很大……”
  冷:“南沙能搞成功,对珠江三角洲、对广东乃至整个省港澳的经济发展作用都很大,但问题是能否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南沙发展计划的实施?”
  霍:“钱的问题,我一点都不担心。做任何生意,我从来没有借银行的钱、高利息,我自己有自己的资金。做每一件事,如果自己都没能力那真是不得了。我签一张纸(合同)以后,一定要落实。商人最重要的是信誉,比如打电话买股票,几个亿都是电话搞掂(办妥),不用签合同的。在香港买卖黄金也一样,两人在台下抓抓手,定什么价钱都只有两个人知道,这也是因为有信誉……”
  冷:“还要投入多少钱,才能达到你的目标?”
  霍:“九七前,投进的钱可能很多。我们对九七有信心,我们全家没有人有外国护照,只是想做个榜样。现在,南沙应该只是初具规模。南沙的效应是很大的,当初搞虎门轮渡,个个都反对,但现在却又要多搞一条大桥。”
  冷:“南沙的效应会很大,但发展计划能否如期完成?资金问题能否解决?”
  霍:“不是资金问题。你想,港府发展香港,投几千亿下去吗?没有,一分钱也没有,但香港最后还不是这么成功 ,其实也是靠自己发展。”
  冷:“不一步还是完全靠你自己的力量?”
  霍:“不是,第一步完成基础设施,完成南沙至香港、广州的交通网络。”
  冷:“我看过南沙的发展规划报告,照规划来做,至少要100亿港元以上。这100多亿,即使你自己有,也未必靠自己投入。那么,是否考虑用其它方法组织这庞大的资金,比如,进行招商?”
  霍:“我估计搞南沙,不会有太大的错误。自己每做一件事,不是想赚多少,而是计算可能会输多少。搞南沙开发,不是一件小事,不像搞中山温泉宾馆、白天鹅宾馆那样简单,也不像纯粹搞地产那样简单……”
  冷:“我为什么要问你这个问题呢?海南洋浦,当时发展商也说要投进去几百亿,但时到今日,洋浦开发区其实还是一块荒地……当然,洋浦的情况不可能与南沙的情况相比。但是,南沙你已投进了10多亿,难道要没完没了地投进去?”
  霍:“不投不行的……”
  冷:“你还会再投多少?投到哪一个阶段?”
  霍:“这个,我们心中有数。”
  冷:“能否透露一下?”
  霍:“南沙是在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才开始发展的,南沙码头也才搞了三年,南沙效应大家都已看到……”
  不知是否因为涉及商业秘密,还是有其它原因,霍英东始终不想透露他下一步投资多少,怎样组织、筹措开发建设南沙所需资金等问题。
  但据霍英东的一位助手、南沙开发区的顾问说:“霍生再投进去30亿,绝对没有问题。”
  那南沙要到什么时候才见效益呢?这位顾问介绍说:“霍生早几年购入22平方公里的土地时,从一般概略估计,除了丘陵、山地、石塘、滩涂之外,应有7平方公里的土地可用来发展商品房,这个面积相当于半个澳门的土地面积了。我们除了准备发展客运业、旅游业、货运业,还准备开展商品楼宇的买卖。从目前建设的规模来说,如果经营得当,估计5年后每年的收入是非常巨大的。”
  他还特别强调说:“过几年在南沙搞地产,这盘生意不知多大。赚钱方面,主要是房地产,到时会是另一番景象,起码赚上百亿。”
  听他谈到南沙将来的收益情况,霍英东插话说:“我们是以霍英东发展基金名义开发南沙的,这个基金是非牟利机构,所有的收益将全部反馈社会,这个基金不是我们家族的。”
  这几年,内地地产风起云涌,香港不少地产商也到内地发展房地产,但他们几乎都是单一地发展地产项目,急于见到回报。而霍英东在南沙的地产项目,只是他整个庞大的南沙开发计划的一小部分。他的设想是,不急于发展地产,首先是把南沙的投资环境,包括客运、货运、高尔夫球场、商贸中心等搞起来,使南沙真正成为省港澳三地的交通枢纽后,才把地产项目推出去,到那时,楼价将会成几何级数增长。这样的投资考虑,既是一个大商家固有的投资策略,也可看出霍英东从不急功近利的性格。
  霍英东曾经在五六十年代叱咤香港地产市场,屡创奇招,业绩辉煌;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霍英东,会在地产市场再出新招,再现当年雄风。
  有些人不明白:南沙原本是人烟渺茫的,霍英东怎么会看中它,发现它的潜力,并预见到它的发展前景?
  霍英东说,1978年,他与当时的中国旅游总局局长卢绪章一起坐船沿珠江考察周围的地理情况时,就已经看到南沙,并开始留意它。其实,霍英东对南沙慧眼独到,是与他的出身和一生的经历有直接关系的。他出生于海上,早年搞驳运时常在海上、江里出没,非常熟悉省港澳的海路和水道,对水上交通的认识比别人都深;后来,他从事淘沙、填海、造港等生意,也是与海、与江河打交道,所以自然就会比别人先走一步,懂得利用海上地理优势,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
  如今,在霍英东的办公室里就挂着几幅南海海平面图和珠江水利图。经常对着这些地图,霍英东对南中国海和珠江水系的情况可说是了如指掌。对省港澳经济,可以说他是胸有成竹,心怀全局,比一般人更能通盘考虑问题,着眼于宏观发展。
  南沙之梦当可成真
  一天,交谈中,霍英东对我说:“南沙,那个地方真是无人去的,怎样搞成一个新城市呢?香港搞了100多年才成这样。我希望是梦想成真!……”他说这话时,情深款款,有点像喃喃自语,眼中却充满着憧憬。
  从他的话语和神情中,我感觉得到他对南沙的挚爱和热切期望。
  近年,霍英东时常自言目前最大的“嗜好”是把南沙建设好,开发南沙成了他人生最后的一个大目标。
  霍英东投入南沙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一份热情。现在,除了有特别事情外,每周,霍英东就像是一只候鸟一样,定期乘坐他们公司的客船,到南沙一两天,既为南沙的开发出谋献策,也考察、检查工程进度,解决实际问题。每次上南沙,他一般都把三个儿子带上,父子齐出动,一起创造南沙开发这个跨世纪的庞大工程。
  有一次,我开玩笑对霍氏集团一名职员说:“讲起来,南沙真像是霍生在大陆包的二奶(小老婆),令他日夜挂念着,每周不回去看一下,他心里肯定不舒服、不自在。”
  那位职员笑着回应说:“是呵,心里总是挂着,不去看肯定不自在。”
  那天,参观完南沙开发区之后,已是下午3点左右。我和霍英东又一起坐车到广州。当天晚上,他又要从广州飞往北京,再去北戴河,与中央领导商谈南沙开发大计。在路上,他对我说:“现在搞南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我这一世人,最喜欢的是体育。我参加国际足联执委,中国人在足球方面有这么高的职务,暂时还是我一个人。每次开会,或者看足球时,比如在美国看世界杯,克林顿总统就坐在自己隔离几行,也觉得很威风,但现在也已经是意兴阑珊,觉得看一场球要花几个钟头……在香港,与球员打球、颁奖,这类活动也花去不少时间。现在我已经尽量减少这类活动。我总是想,既然有时间,为何不去南沙看看呢?所以,当政协副主席,每次开会,我参加开幕式之后就请假……”
  霍英东的一生与海有缘。
  他的一生是从大海开始的,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在故乡的一个海岛上拓展自己晚年的事业。每次,坐在来回香港和南沙的客轮上,看着海,霍英东总是浮想联翩,心里难以平静。他想起孩童时候的海上生活,想起东沙岛的冒险经历,想起朝鲜战争时期的海上贸易……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想着到了2005年的时候,南沙岛是否如他所构思的那样,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具有21世纪国际水平和中国特色的新型海滨城市。
  以霍英东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贯支持,以他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锲而不舍的意志力,更重要的是以他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跨越自我的个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霍英东的南沙之梦一定能变成现实!
  到了2005年,霍英东将是82岁高龄。
  他总在期待着那一天早些到来。
  在采访霍英东一年多的时候里,我最大的感触是:霍英东实在太忙了,70多岁的人,比我们这些30岁的人还要忙,工作的时间还要长!
  有一次,就这个问题,我与霍英东交谈,才真切地理解到,今时今日的霍英东还要为南沙、为家族生意奔波,除了因为他热爱南沙、喜欢挑战,希望在有生之年再做一件大事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放心让自己的儿子独当一面,对于是否放手让儿子挑大梁,他仍然顾虑重重。
  “你实在太忙了,有无想过减少工作负担?”我问。
  霍英东回应说:“本来想减少的,但现在……”
  “这是否与你们的家族经营方法有关系,大小事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