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庶香门第 >

第238部分

庶香门第-第238部分

小说: 庶香门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珠被婆子架着,随着赵总管出了门。

春柳看着机会就要笑出来。

“四爷去睡会儿吧。”析秋也没有料到萧四郎会把宝珠送去庄子里,毕竟是太夫人身边的丫头,这招呼总是要打一声的,不过既然决定已经下了,也不用再多说什么,宝珠这样的丫头,留在府里也早晚会再出事。

“那我去睡会儿。”萧四郎便站了起来,起身去了卧室。

析秋服侍好萧四郎休息,便对春柳,春雁,碧梧,紫阳吩咐道:“这件事以后大家也不要再提了,我们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四个人纷纷点头。

析秋又深看了紫阳一眼,紫阳此刻脸色依旧余留着苍白,析秋淡淡道:“你们都去歇着,晚上让厨房加几个菜。”又对春柳道:“去把岑妈妈请来。”

不一会儿岑妈妈来了,和上次一样她依旧是恭恭敬敬的样子,半坐在杌子上笑着道:“夫人有什么事想要问奴婢?”心里却是暗暗吃惊析秋今天的手段。

析秋也不拐弯抹角,笑着问道:“岑妈妈一直在府里,我想问你,你可知道徐州胡家?”

岑妈妈听着,脸色便是一变!

------题外话------

画卷的事告一段落,夫妻间的事正在继续……

剧透一下:有人记得这个胡家不,我在文一开始的时候,析秋第一次和大太太出门去普济寺的时候提到过,还就着马车着重写了一下。

PS:字数少了一百多,改天还给你们。

第二卷 庶大招锋 132 四郎

析秋看着岑妈妈,就拧了拧眉头。

她想到下午大家见到胡夫人那样的表情,看来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既然大家都知道,就必然不是什么辛秘的事,那岑妈妈又为什么这样迟疑,面色震惊!

析秋浅浅笑着看着岑妈妈:“妈妈怎么了?可是不方便说?”

岑妈妈面色露出犹豫之色,她沉吟片刻像是下了决心一样,回析秋的话:“夫人误会了,不是不方便说,是因为事情过去很久,胡家这几年搬回了老家也不常在府里走动,奴婢一时没想起来。”她说着脸上犹豫褪去,换上了一贯的正色。

析秋却是挑了挑眉,如果是一时没有想起,又怎么露出那样的神色,岑妈妈这样欲盖弥彰,越发让析秋生出狐疑来。

难道这胡家和府里有莫大的渊源不成?

岑妈妈沉吟片刻,慢慢解释道:“胡家原先也住在京中,胡老爷当时在六科给事中任职,后来胡老爷去世胡家才一家子搬回了徐州!”她说着顿了顿,析秋听着却愈加的纳闷,六科给事中虽有些权利,可也不过是个七品微末的官职,怎么可能和宣宁侯府有来往,而太夫人不但对胡夫人礼遇,更是请她给萧延筝做媒。

这不合常理!

岑妈妈仿佛知道析秋的疑问,又道:“夫人有所不知,弘治九年苗疆动乱,老侯爷临危受命领兵镇压苗疆,直至德宗继位到正德二年才回京,这三年侯爷一直带兵在外,夫人肯定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话,承宗在位时侯爷的粮草补给从不曾疏漏,兵部也是正色以待,可始料不及的是,德宗……这期间朝局动乱,各人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人顾得上出兵在外的侯爷……”

析秋仿佛听懂了一些,当年侯爷出兵三年,等他回京时京城已经换了天,皇位上坐着的已经是德宗,这期间动乱侯爷的粮草补给定会受到影响。

“那段时间,为侯爷在兵部奔波,督促粮草的就是当时在六科任职的胡大人,因为他周旋其中,侯爷的粮草才没有断过。”

这么说,胡家也算是对萧家有恩。

“所以,侯爷平安回京后,便在府中设宴招待胡大人,当时……”岑妈妈看了眼析秋小声道:“当时四爷还在襁褓之中,恰巧胡夫人在前些日子诞下了一位千金,所以老侯爷酒酣兴起时,便拍板给四爷还有胡小姐定了亲事。”

析秋静静听着,在四爷之前老侯爷已经有了三子,而当时萧府可谓风雨飘摇,四爷将来并没有多少的保障,胡大人虽只是小小的七品官,可却是在六科任职,这六科可谓是位轻权重的最好体现的地方,而胡家前面已经有了两位公子,也不算家底很薄。

于是,四爷的婚事就这么定了,和胡小姐各自在府里成长,但胡小姐福薄自小便是身子孱弱,萧四郎一等到十八岁,两人一直未成亲,而胡小姐呢,终于在十八岁那年红颜薄命撒手而去……

之后的事情她也听说过,萧四郎为未过门的妻子守孝三年不娶的传闻!

岑妈妈看着析秋垂着脸,脸上表情变幻莫测时,刚刚放下的心又重新提了起来,若四爷只是定了亲事,最后胡小姐去世也就罢了,可四爷那几年为胡小姐守孝三年的事,满城皆知,大家都道四爷对胡小姐情深意重,所以才守孝三年。

这些事,不知道四夫人听了心里会不会介意。

这些日子她看得出四爷很疼四夫人,夫妻感情也颇好,四爷比起以前越发的稳重,她看在眼里心里满是高兴,却不料夫人喊她来问胡家的事情,她真的很怕因此给他们之间造成误会。

“夫人!”岑妈妈道:“定亲时四爷还小,后来两人慢慢长大,胡小姐因为身子不好,又是自小订了亲事,就基本没有出来走动过,她和四爷也从来没有见过面,所以……”她很想告诉析秋,四爷和胡小姐不过是定了亲事罢了。

“我知道了。”析秋笑着说着,脸上表情淡淡的并没有不高兴的样子:“那胡夫人怎么又给二小姐做媒了?”

岑妈妈道:“这件事奴婢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奴婢知道,太夫人一直对胡夫人礼遇有加,所以每每胡夫人到府里来走动,太夫人都会亲自接见,许是因为这事,胡夫人提到庞家时,太夫人仔细看过庞大人,就答应了,倒不是因为是胡夫人做的媒,才定的胡大人!”

岑妈妈显得很紧张,不停观察析秋的神色。

“原来是这样。”所以当胡夫人到府里来时,大家才用那样的眼神看她?是觉得如果胡小姐不早逝,如今的四夫人应该是胡小姐才是?

而胡夫人,她会不会也觉得,自己的女儿如果不离世,现在也该是二品诰命,堂堂的大都督夫人才是?

析秋嘲讽的笑笑的,又道:“您去忙吧,这段时间厨房的事辛苦您了。”她和岑妈妈谈过,让她到房里来服侍,可岑妈妈拒绝了,说是她好几年没在主子跟前服侍,若是再到房里去,怕手下生疏给析秋添麻烦,不如就留在厨房,她也自在些。

析秋明白,她们现在正餐虽依旧从大厨房过来,但平日里许多吃食许多还是从小厨房做了送来,岑妈妈留在厨房,也是为了在吃食上能尽量把关。

析秋没有强求,有岑妈妈这样的老人留在厨房里,她也放心。

“那奴婢下去了。”岑妈妈迟疑的看了眼析秋,缓缓退了出去,但提着的心却一直没有放下去,等下午萧四郎出门,岑妈妈故意在院门口候着萧四郎:“四爷!”

萧四郎一愣,回头看着岑妈妈问道:“什么事。”

岑妈妈看了眼院子,见四夫人身边的几位丫鬟都没有出来,她便迅速将析秋问胡家的事说了一遍:“奴婢怕夫人多想,四爷您看……”

萧四郎听着面色不变,却是挑了挑眉头,他看着岑妈妈漫不经心的点点头道:“你去吧,我知道了。”

岑妈妈见萧四郎仿佛没有放在心里,不由急切的道:“四爷,您要不要和夫人解释一下?”

“我心里有数。”萧四郎说着,转身便去了外院。

这边析秋吩咐碧梧道:“你去府里打听看看,当年胡家还没有旁的事情。”岑妈妈的样子,分明就是有话没有说完,对她还是有所隐瞒。

等下午碧梧回来,就回析秋道:“当初胡小姐生病时……四爷曾托了许多人,在民间寻神医良药,后来还亲自去通州请了张神医。”

张神医?

析秋想到当初她中毒时,来的那位张医女!

她目光闪了闪,没想到萧四郎当初为了胡小姐做了那么多事。

碧梧看了眼析秋的神色,又小心翼翼的补充道:“据说,当年胡大小姐去世后,胡夫人有意想让胡二小姐代替长姐嫁到萧家来……那位胡小姐还来府中住了几日。”

析秋一愣,问道:“那后来婚事怎么又取消了?”

碧梧摇着头,也是一脸茫然:“大家众说不一,有人说二小姐长的其貌不扬,四爷没有看上,有人说四爷对大小姐情意深重,若不然胡大小姐去世后,四爷怎么会为了胡大小姐守孝三年呢。”

两种假设,析秋都存有疑惑,尤其是那位胡二小姐,竟然在府里住了几日,这么说来当时太夫人是同意了?

那么萧四郎又是什么态度呢?

析秋知道,那是以前的事情,无论萧四郎当时是什么态度,但事情过了这么久,即便真的有事也该过去了。

她并非介意,而是单纯的好奇。

况且,胡家既然对萧家有恩,太夫人又对胡夫人这样礼遇,那么萧四郎对胡夫人对这位前任岳母又是什么态度呢?

她静静坐着,没有说话。

……

太夫人中午起来,哄了鑫哥儿,敏哥儿吃了点心后,祖孙三人正坐在一起说话,鑫哥儿就问太夫人:“祖母,晟哥什么时候回来?”

“你们五叔派人来说,说是明天就把人送进来,怎么……想晟哥了吗?”太夫人笑着道。

鑫哥儿点点头道:“想!”太夫人听着呵呵的笑了起来。

这时,吴妈妈掀了帘子进来,朝太夫人看了一眼,太夫人就转头笑着和两个孩子道:“这会儿外面出了太阳,你们到院子里去玩吧,不过要记得不能跑的太远。”

敏哥儿和鑫哥儿双双点头,各自下炕穿了鞋,由奶娘牵着手出了门。

太夫人端茶啜了一口,问道:“什么事?”

吴妈妈就小声道:“宝珠被四爷送去山东庄子里了。”太夫人听着一愣,诧异道:“可知道为了什么事?”

“那边都是四夫人的人,奴婢也只听了个大概,一早上四夫人就把宝珠找去了,后来留了宝珠在房里,又关了房门……发生了什么事并不知道,只知道等四爷回房就喊了胡总管进来,说把人送到庄子里去。”

太夫人听着若有所思,沉吟许久摆手道:“送去便送去吧,那丫头也确实是个不省心的。”并不想深究其间的事情。

吴妈妈也垂了眉眼点头道:“奴婢知道了。”

正说着,紫薇掀了帘子露脸回道:“四夫人来了。”

太夫人就看了吴妈妈一眼,吴妈妈亲自掀了出去迎析秋,析秋笑着朝吴妈妈道:“这两天天气好,我瞧着梅林里梅花都透了新枝,也不知是不是要开花了。”

“往年都是这时间。”吴妈妈笑着打起帘子:“奴婢记得去年梅花开时,正是上元节。”

析秋笑着点头:“这敢情好,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不赏灯倒是可以赏梅了。”

吴妈妈跟着后面应是。

析秋已经进了门,朝太夫人行了礼:“娘。”太夫人点点头问道:“老四呢,这会儿在房里还是出去了?”

“中午喝了点酒,在房里歇了午觉,这会儿还没起!”说着人已经在太夫人脚边的杌子上坐了下来,太夫人点了点头,叹道:“他衙门里的事情也多,平日里我瞧着比他二哥还忙,整日里又是应酬,可得仔细点身子才行。”

析秋应是:“四爷心中有数,每每喝酒便也是点到为止,旁的人也不敢强求,您就放心吧。”并没有随着太夫人的话去责怪萧四郎。

太夫人心里暗暗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