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晋风 >

第284部分

晋风-第284部分

小说: 晋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购买,但是实际上已经将这些私兵控制在手中,再说购买粮食需申请票据简直闻所未闻,这样的事,亏韩暮能想的出来。

    众臣心中憋着一团火,原以为韩暮是个清明之主,却未曾想出的主意如此昏聩,简直毫无道理。

    苏康子忍住怒气道:“但不知皇上说的第二个解决方法是什么?老臣洗耳恭听。”

    韩暮心中暗乐,忍住笑道:“第二个解决方法嘛,也简单;诸位不是怕粮食收的多了么?不如这样,诸位的田亩朝廷一概出价收回,再由户部统一分配给百姓耕种,所产粮食折算成钱币,朝廷将诸位所得的部分以钱币形式发放,这么一来诸位和粮食不挨边,每年坐收利钱,这个办法诸位应该会满意了吧。”

    众人一开始还转不过弯来,均觉得皇上所言是不是有些犯傻,朝廷将田亩出钱买回去,每年却还按照租给百姓的利益返还钱物,这不是拿别人家的母鸡给自己孵小鸡么?

    但是聪明的人一想,马上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首先,土地没了,全变成钱了,要说在太平年月,钱就是钱,这一点都不含糊;但是在乱世中,钱往往是最没用的东西;家中有粮,家中有田,无论你如何乱,可是我能活下来;灾荒年月更是如此,有钱你也买不到救命的粮食。

    谢安听的暗暗心惊,他暗自道:“韩暮啊韩暮,你这小子居然打起了在座诸位田地的主意了,这回我也保不住你了,你这是在犯众怒啊。”

    果然,明白过来的几位官员同时出列跪倒道:“皇上,臣等觉得皇上此言不妥,家中田亩乃是祖辈遗留的财产,祖辈田产房宅均为传家之财,不到万不得已,无人愿意将之出售转让,加之有些田产原本是立功封赏所得,此举实在令臣等做不忠不孝之人,臣等实在不能答应。”

    众人见有人带头,立马又出来十几位大臣,哗啦啦跪倒一片道:“请皇上三思啊,此事不可行也。”

    韩暮故作诧异的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此事只是我说出来做供诸位选择而已,你们不愿意那便作罢,烦的着那这些话来堵朕么?”

    众臣一想,也觉得自己的反应过激了,皇上根本没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他确实是在提供选择而已。

    “然则诸位是同意第一条喽?”韩暮道,众人虽觉得第一条也很是苛刻,但是相比第二条来可算是仁慈多了,再说亩产多少还是自家说了算,难道皇帝还派人来盯着自家不成?到时候私下藏匿一部分倒不是难事,剩余的卖了也就卖了吧。

    这一番讨价还价之际,尽显韩暮的心机权谋。不给你们漫天开价,你们怎么会坐地还钱;这就好比做一个选择题,题目就是,你愿意花钱买命,还是愿意留着钱被砍头?傻子都知道破财免灾的道理。

    韩暮何尝不知这些人会私藏粮食,但是对于他来说,能够收取上来哪怕是一半的粮食,也满足了;目的达到就成,不必要求完美。

    看着众臣依旧愤愤不平的样子,韩暮觉得有必要做一些适当补偿,缓和一下众人的情绪,还没等他说出话来,那苏康子又开口道:“皇上,老臣还有一点疑问,我大晋很多士族,家中原本就是做的粮食买卖,皇上此举是否考虑到这些人家以后的生计问题,是否可以考虑允许这些原本的商家继续经营粮食生意,也好体现圣意宽宏,圆滑变通之道。”

    韩暮断然道:“绝无可能,既然是收归国有,那便要彻底收回,收一半留一半算什么?反惹得众人议论朕处事不公。”

    苏康子脸色有些发白,道:“然则……”

    韩暮打断他的话道:“你所说的是个问题,为了体现朝廷的体恤之意,要想个办法补偿他们,此事几位辅政大臣可有办法?”

    谢安王坦之等人翻翻白眼,心道:“你拉的屎,却教我们给你擦屁股。”但几位都是识大体之人,知道韩暮这些手段完全是为了社稷着想,叫自己几人出主意便是想让他们出面缓和一番,若是强行下令收回反倒不美了。

    几位辅政大臣皱眉苦思半天,谁也不肯先开口,倒是王献之关键时刻站出来道:“皇上殚精竭虑收回粮食的储运经营等权利,实际上是为了大晋社稷所考虑,目前国库空虚,万一大战来临,将士百姓的口粮都不能保证的话,何谈御敌?所以按理说须得雷厉风行的实行才是,然皇上不想如此,定是考虑到诸位大家士族在我大晋的骨干作用,故而想方设法保证诸位不受损失,皇上用心良苦啊。”

    韩暮被他吹得脸都有些红了,心道:老丈人就是老丈人。

    “王大人知道便好,就怕朕的一片苦心到头来被人当做是驴肝肺;朕别的不敢保证,只要诸位大人能配合我将几项变革措施推行下去,朕定会将秦人涤荡清静,开我大晋万古之伟业。”韩暮倒不是胡吹大气,后勤得到保障,兵源充足,他倒真的不怵任何人。

    众臣为他气势所感染,想起此人力挽狂澜,先后击败秦国大军,挫败桓温窃国阴谋,手段之高明毒辣可谓世所罕见,所以对他倒也抱有信心。

    王献之喜道:“皇上能有如此雄心,自然是大晋之福,我看关于此事不外乎补偿两点,一是金钱,二是荣光,凡是主动退出粮食经营生意的,由户部根据生意规模酌情给予补偿,另皇上御赐金匾一副,上写贤良恤国等等勉励之语,以示圣上隆恩,不知可否?”

    韩暮笑道:“朕再加上一条,来年夏推,所有体恤国情之贤良士族之家,将额外获得一名夏推名额,只要吏部评价合格可入仕为官,无需层层中正官推介评价,但仅限从从九品县吏坐起。”

    韩暮此语一出,顿时苏康子眉开眼笑道:“好好好,皇上隆恩甚重,老臣认为想此举定会让那些人家满意的交出生意,皇上英明啊。”

    晋朝入仕难,若不是当兵拼命升迁入仕,便只能通过中正制每年一次的夏推,但中正制层层推荐,一来是世族大家把持着,二来普通士族和寒门根本没机会通过这条路入仕,即便你是豪门大户,也往往因得罪某一级的中正官而得到恶评,然则一生希望便化为泡影,于是即便是世族大家们也许拼命贿赂送金钱美女给各级中正官,以期能顺利过关,得到好评。

    韩暮此举等于给这些小士族们开了条绿色通道,教他们如何不喜?

青云直上 第三九九章 压力重重的变革(下)

    话到了此处,事情基本上定下来了,既然内阁都同意了,皇上也给了这么多的优惠政策,再不同意有些说不过去。

    苏康子磕头退下,其他诸位大臣也不再多言,只是不知道皇上所言的其他几项变革是关于那方面,根据皇上的脾气,恐怕也不是小事,众人识趣的不提这个茬。

    韩暮可不管他们怎么想,今天既然开了头,索性一股脑儿将其他几件事全部办了,这些事在他心中已经考虑许久了,不能再拖了。

    “今日朕还有两件事,需诸位大人仔细讨论,这两件事朕以为都是关乎大晋社稷的重中之重,索性一并提出来吧。”韩暮微笑道。

    众臣头皮发麻,谢安心道:这小子难道没看出来大家今天情绪不高么?办事这么急躁。

    “我大晋一直以来都是世袭兵制,父死子替,世袭为兵;且士兵中多用罪犯、俘虏、奴仆为替,地位甚至比普通郡民还低,此举朕以为极为不妥,从战斗力上来说,世兵无法保证士兵素质,罪犯俘虏的战斗力根本无任何可期之处;另外整个军队的荣誉感不强,并无赴死之心,弊端甚大。”韩暮侃侃而谈道。

    “请皇上明示!”众臣躬听,他们提高了觉悟,不再多说一句废话,皇上定是有了想法了,根本无需自己等人出主意。

    韩暮道:“朕在巢湖城建立北府军之时,采用的便是募兵制,而且想进我北府军还需经身体、言行、思想三道考核关,并非想进便可以进的,所以北府军虽募集的都是农家子弟,但是战斗素质远比一般的军队要强的多;而且在巢湖城中,北府军军官是很吃香的人物,百姓家女儿均想嫁与他们,为何?一来待遇丰厚,普通士兵的一年饷银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比当时的大晋士兵高了三成;二来北府军立功人员,其家中可分良田,家属可获嘉奖,是人人羡慕的对象,朕以为此种兵役制度可推广之。”

    众臣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募兵制,均觉新奇不已,谢安等人自然知道韩暮在巢湖城搞得那一套,韩暮倒是没有夸大其词,北府军从整体素质上来说确实比世兵制的军队战斗力强,战胜桓温和秦人便是明证,虽说这两场大战中有各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士兵悍不畏死的素质应该是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但是,巢湖城的北府新军建立是因为有着独特的外界因素,若不是淮南郡经年遭受秦人袭扰和土匪的劫掠,恐怕募兵工作也没那么顺利,韩暮要想在全国推广,恐有些以点盖面,想当然了。

    谢安适时提出自己的担忧道:“陛下,诚如陛下所言,北府军是个成功的例子,但是若放之整个大晋之中,恐不一定适合;需知在我大晋,自古来当兵的地位还在普通百姓之下,加上时局不稳,谁愿意主动去当兵呢?”

    韩暮微笑道:“这便需要做做文章了,募兵制能否顺利实行取决于诸位的聪明才智,另外朝廷可以提高兵士的待遇地位,譬如说饷银加倍、军功者入仕、赏田亩、参军者家庭统称军属,军属之家免赋税、徭役,困难是有的,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贫苦,只要有机会还是很多人愿意搏一搏功名;当然这些都是利诱,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宣传,如能树立为国而战的荣誉感,其他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谢首辅以为呢?”

    谢安听韩暮这个淡淡一说,顿时思路开朗起来,这家伙确实下本钱;说荣誉感那是空谈,绝大多数人只会根据利益行事,韩暮所说的这几条确实诱人,此举一出定然会大批青壮趋之若鹜。

    “皇上英明,此举老臣看可以,军队的数量还需有所控制,这些优惠条件一开,恐怕全民皆兵了。”谢安笑道。

    “那是自然,现有的大晋军队中需精简老弱病残,妥善予以安置,分给田亩,发放遣散费用;朕的构想是,常备军在二十五万左右,太少了无法肩负我大晋广大疆域的防卫,太多了负担太重,这二十多万常备军专司防务,其他的诸如治安,缉拿等事宜仍需州郡县巡检衙役执行,军队驻扎在某地,不得干涉当地政务,战时可例外。”

    众大臣听着韩暮说的有条有理,心中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说高兴吧,确实有些高兴,大晋开国以来有几个能称得上是明白人的皇帝?大晋江山在韩暮的手中绝对是社稷之幸;但是皇上太过精明,年纪轻轻已经城府深似江海,计谋老辣独到,这样的圣上又让众臣觉得隐隐的害怕,今后恐怕再无一事能欺瞒过这位代皇帝的眼睛了。

    “皇上,臣请旨办理此事。”侍从室主事袁岗适时请命。

    “好,袁将军倒是合适人选,北府军建立你也全程参与了,便命你和兵部、户部相关人等成立募兵司办理此事,隶属内阁管辖。”

    “遵旨!”袁岗领命退下。

    韩暮心情愉悦,看着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