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风-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之中,桓温派人不知道来催促了几次,但是赵普通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船桥搭的越是稳当,大军行进的速度便越快请大司马勿要催促。”
赵普通还真不是一般人,他知道何时服软,何时坚持己见;像此时,眼看便大功告成,他便言辞之间透露出一种办事干练负责到底的态度来,果然桓温很是赞赏。
在亲自上了船桥上走了一趟之后,桓温对赵普通大加赞赏,原本艰难危险的渡河,经过他这么一设计,基本上可算是完成大半了。
夜晚渡河显然不行,大批的辎重和投石车须推过晃悠悠的船桥,稍有不慎便是惨剧发生,所以桓温只是下令桓熙带三万前锋军先行连夜过江,辎重马匹一概不带,过了江之后在江北十里外扎下大营,作为桥头堡;明日天亮之时大军便可大举过江,一举直捣黄龙。
当晚,桓熙的三万士兵用过晚饭后举着火把浩浩荡荡的渡江北上,还别说,这船桥搭的当真安逸,三万士兵仅仅花了三个多时辰便全部渡过了天险;桓熙将三万兵分为三个营盘,在离江岸十里处分左中右三处扎下品字形营盘,小心警戒着方圆二十里的地方。
就在桓熙大军举着火把渡河之时,桓温站在芜湖县里最高的建筑‘望江楼’上举目眺望,面带微笑,身旁的桓冲倒是眉头紧皱。
“大司马,有件事我必须要提醒您,这事若不说,我怕会出大事。”
“五弟啊,你我兄弟之间有什么好吞吞吐吐的,说吧。”桓温坐到桌子旁招呼桓冲和他一起饮酒。
桓冲坐下来之后端起一杯酒喝光,这才道:“大哥,这铁索横江的船桥似是有着极大的隐患吧,此事前朝曹孟德赤壁饮恨便是因为此举呀,万一北府军得知此举火袭船桥,那可就悔之晚矣。”
桓温面色不豫道:“五弟,你什么都好,就是太小心,兵家讲究虚虚实实,难道我打了一辈子仗还不知道曹孟德被火烧赤壁的惨状么?但是我偏偏要允许赵普通这么做,原因有三。一来这船桥只需在维持一日我大军便可全部过江,这比摆舟而渡快了好几天呐,我虽严令赵普三日内将我八万士兵送过江去,但是我也知道此事多半不成,恐四五日都难以达成,此举虽有些冒险,但是抢回来三四天时间对我们很是有利。”
桓冲默然不语,从军事价值上来说,桓温的考虑确实正确;此次出征,大军只带了两个月的粮草,路上已经耗费了五天,再在这渡江上耗费四五天实在是不值;而且密探来报,巢湖城城墙高达三丈许,护城河也宽达三丈,这样的坚城若是攻城方法不当的话,便是攻上数月也毫不稀奇。
虽然各州都在督办粮草,但是大司马此时的处境并不算顺利,吴越之地盛产稻米的地方都拖拖拉拉的在推诿,吴兴太守王献之更是公然拒绝说吴地无粮,大司马为此事已经发了多次火。
上次借皇上圣旨宣他进京,准备一举擒获之,不料这家伙奸猾如鬼,居然称病不来;可是无论如何,就算是公然翻脸,派兵去擒他,也要在剿平北府军之后方可。
“其二便是,此船桥明日晚间便可拆除,一天时间只需多加小心便可,再说我已经命桓熙过江扎营警戒,上游处赵普通水军剩余的十艘船只已经遡江而上在三十里范围内来回警戒,此举基本上就断绝了北府军偷袭的念头。”
“其三,这是个不是理由的理由,老夫就像和这韩暮小儿赌上一赌,我看他是否手眼通天有翻江倒海之能,这次对他来说是个好机会,他若不敢来,此人必将非我所敌;他若敢来的话,我亦有战船在上游拦截,想那巢湖城北府军新建时日尚浅,若有水军也不过是小小草船而已,怎经得起我十艘兵船的倾轧。”
桓温一口气说完,脸上微有得色,看着桓冲依旧愁苦的表情道:“五弟,我叫你来是陪我散心的,你反倒提这些事,哎,真是扫兴。”
桓冲忙躬身道:“大司马恕罪,小弟一时担心,倒教大司马劳神了。”
桓温哈哈大笑道:“来来来,喝酒,喝酒,过了明日便要全军北上,你留守此处押解粮草辎重,我要去捣毁韩暮小儿的老巢,恐怕最少十几二十日不能在一起饮酒了。”
桓冲强笑坐下,举杯道:“祝大哥一举拿下逆臣,马到功成。”
桓温大笑着将酒灌入肚中。
……
巢湖城中,时近四更,大帅府灯火通明,韩暮正在对几名将领面授机宜。
桓温大军在长江上搭建了一座船桥之事韩暮在早间便已经知道了,芜湖城中的居民全部被撤到繁昌等乡镇暂避也是韩暮的主意,倒不是怕桓温屠杀居民,此举乃是受昔年桓温伐秦的启发,秦人坚壁清野硬是叫桓温无粮为继,只得灰溜溜的退兵此乃其一。
其二便是,韩暮还在城中留有后手,准备伺机而动,玩的是特洛伊木马的那一套,只不过这一次充当木马的是整座芜湖城;此为后话。
对于桓温在长江上公然搭桥之举,梁锦春的分析是桓温定然有所防备,桓温身经百战,怎么会冒然使用这等有可能导致大败的昏招呢,极有可能在上游设有埋伏。
晚间桓熙大军渡江扎营的消息也传入巢湖城中,这一次韩暮有了新的判断,桓温连夜渡过三万大军,很显然是对北府军有可能针对船桥的行动做了布置,若桓温不派兵渡江,韩暮绝不会出动袭击这座只有数千水军把守的船桥,但是桓熙过了江,形势就大为不同了。
“诸位!想不想吃肉啊?”韩暮笑眯眯的问道。
“大帅,我等都急死了,你还在谈吃的,是不是大帅府这几天都在吃素,大帅你嘴馋了啊。”高衡大声道。
“呸,你们这些家伙就是不动脑子,也没有幽默感,算了不和你们打哑谜了;刘牢之、高衡、孙无终啊,你们想不想将渡过江的桓熙前锋军一举拿下啊,这算不算是块鲜美的大肥肉啊。”韩暮把玩着桌上的一只碳棒,那是韩暮用来在白板上画战略图的。
韩暮一言既出,满座皆惊。
“啊?大帅您不会是胃口这么好吧,这可是快肥的滴油的大肥肉啊。”水字军统领刘牢之瞪大眼睛道。
“为什么不呢?大帅我一向胃口好,桓温搭建船桥,这是赤裸裸的向我示威来这,很明显他是欺侮我不敢去动他,他布置好了迷阵等我钻呢。”
“大帅既然看出来了,那么咱们还要去吗?”
“将计就计本来就是我喜欢的一招兵法;桓温如此作为,其实是欺我无水军而已,我的区区几条小船即便是从上游载了火油之物下水,恐怕未到芜湖江面便被上游大船拦截,沉入江中了,白白损失几条船,搞不好还要搭上百名士兵的性命,这可是对桓温的士气有着很大的作用。”韩暮双眼盯着白板上的地图道。
“大帅,我们都听您的,你就说怎么办吧,不必解释了。”孙无终大声道。
“孙无终,打仗就是要动脑子,我不可能每次都将行动谋划好了你跟着照做便可,你若永远如此,那么你就不配当一个将军,总有一天需要你独当一面,我解释的过程便是你学习的过程,懂么?”韩暮厉声道。
孙无终满脸通红的道:“大帅,末将知错了。”
韩暮也不理他,伸手朝厅角坐着的几个人招招手道:“几位兄弟,来和大家认识认识。”
那几人正是随韩暮来巢湖城的陈冲、谭青、谭白、朱二等人。
韩暮将几人和在座诸位将领一一引见之后开口道:“陈冲从即日起将开始组建我巢湖水军营,他将任第一任营正,其余诸位兄弟均为校尉之职,共同组建水军。”
几人听韩暮当面封授官职忙跪下谢恩,韩暮拉起他们道:“今日便是你们立功的第一步,运气好的话呢,你们还可以缴获几艘战船也说不定。”
陈冲大喜道:“请大帅吩咐。”
韩暮扔下手中碳棒,在毛巾上擦擦手道:“现在本帅便开始分配任务,得令后马上出发,明日佛晓,我们要把桓熙这块大肥肉连皮吞掉。”
众将凛然,立刻整理衣冠肃立两旁。
韩暮大声喝道:“陈冲听令!”
青云直上 第三五三章 将计就计
凌晨时分,五条破破烂烂的小船载着十几名鬼鬼祟祟的身影沿着濡须河南下,进入芜湖城上游十五里的江面;小船上干草队得跟小山一样,上面浇满了火油。
五条小船晃晃悠悠的在激流中往下飞速驶去,目标正是横跨大江的那座首尾相接的船桥。
芜湖城上游十里,三艘兵船正在江面游弋,他们是桓温水军设在上游十里处的第二道警戒线,第一道在二十里以外的江面上,下游五里处还有第三道警戒线。
“大人,快看,上游驶来几条小船。”一艘兵船上发现小船的水兵大声喊道。
“吹号,通知其他船只,火箭准备。”那兵船上的领军校尉大声下令。
三声急促的号角响起,另外两艘兵船听到动静调转船头朝这边靠拢过来,三船并肩将五条小船的来路截断。
小船上影影绰绰的身影似乎显得有些慌张,但是速度却丝毫未减,只朝着三艘兵船之间的间隙冲来。
“火箭预备,船载投石车预备。”三艘船上的校尉几乎同时下令,小船飞速接近,进入两百步范围内时,三艘兵船上的投石车同时发射,雨点般的石头在方圆三十步的区域落下,一艘小船被当场砸翻,船上的三四名士兵纷纷落水,淹没在滔滔江水中。
“弓箭手,射!”剩余四艘小船进入一百五十步距离时,三艘兵船上弓箭手箭出如雨,带着火苗的箭支只需三两支射到小船上足矣,何况是千箭齐发,四艘小船无一幸免。
火箭落入船上,立刻便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势冲天而起,显然这些小船上的引火之物是浇了火油的。
小船上的士兵纷纷跳水逃生,火光熊熊的小船失去控制,打着旋儿往下游冲了两里地,随即便烧毁沉没。
兵船上的水军们哈哈大笑,原以为赵普通将军安排的巡逻任务实属多此一举,却未曾想北府军真的想来烧船桥,白白捡了份功劳。
一艘兵船上的领兵校尉见机颇快,打着旗语通知其他两船原地巡逻,自己却掉转船头回去报信请功,其他两船上的校尉慢了一步,气的大骂,但是按照部署,只能有一条船回去报信,只得悻悻的骂了几句,继续在江面巡弋。
那艘掉头的兵船顺流直下,不一会便来到芜湖城北的江面上,靠着船桥北侧停下来之后,船上的校尉跨过跳板,兴冲冲的沿着船桥往芜湖城奔去。
十八条黑影从这艘兵船的两侧冒出,顺着林立的船身慢慢蹩进船桥底部,江水滔滔,晨曦昏暗,无一人发觉他们的行踪。
这十八人正是陈冲和他的九名兄弟,以及在巢湖城士卒中精选的八名水性精通的士兵,仗着极高的水性,他们从小船上跳入水中之后便潜游到兵船的底部,用匕首插入船板依附在上面,跟着兵船顺路而下,因为不管怎么样,这三艘船必然是要靠回码头吃饭换岗的。
虽值五月,春水依旧微寒,十几人都穿着韩暮下发的鳄鱼皮甲,里边空无一物,冻得够呛;还好他们都是水性极佳之人,泡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