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晋风 >

第176部分

晋风-第176部分

小说: 晋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原本就是都尉府之责,都尉府请求禁卫外军协助理所当然。

    另外外军只是把守城门,并不干涉城内事务,城内禁卫中军防区不变,也堵住了很多人的嘴;说白了就是这么个事,朝廷重臣被暗杀,京城治安堪舆,都尉府请外军协助抓人,如此而已。

    可是这样一来,原本打算整理家当,举家迁移往巢湖城的韩府上下再也挪不了窝了;韩府周围成天有不明人物出现,健康城各大非桓系官员的府邸周围亦有闲杂人等晃来荡去,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谢安等人此时虽性命无虞,但可以想象,一旦九锡之事出了岔子,桓温将会展开怎样的一番报复行动;健康城在数日之内将会变成一座恐怖的血流之城。

纵横北国 第二七二章 狼来了

    本来已经请假了,不料坐下来之后戴着温暖的脚捂子,顿时文思如尿崩,一会功夫码完了两千多字,今天就这么多了!

    ##

    谢安等人不知计谋已被识破,在谢安第二十一次将袁宏的《求九锡》文驳回之后,郗超和王珣决定显示自己的手段和决心,杀鸡给猴看。

    他们将目标锁定的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礼部这个清水衙门,礼部官员全部是中立骑墙派,平日清高自傲,从未表示过对桓大司马的亲近之意,是个不识抬举的部门;正好借此机会扫除这些眼高于顶的穷酸们。

    正月初九日,王珣以包庇嫌疑凶手为名带领都尉府士兵抓获礼部侍郎宋水昌,当夜动大刑得口供一份。

    正月初十日晨,按照宋水昌供词抓获礼部郎中秦钟,主事袁飞。

    正月十一日,王珣在早朝之上出示三人口供,后带兵将三人家产抄没,家中诸人沦为官奴。

    正月十二日,郗超和王珣联名上书参礼部尚书郭凯御下不力,请旨将郭凯降职离京,送到西南夷州做了一名县令。

    正月十三日,王珣在都尉府审讯房将宋水昌、秦钟、袁飞三人杖毙,对外称畏罪自杀,拒不交代刺杀朝廷命官的幕后指使,死不悔改;同时宣布因线索中断,城禁不得解除。

    正月十三日二更,王坦之车驾遭人偷袭,幸得王坦之手下有几名武技超群的护卫,刺客才未能得手,借着夜色遁去无踪。

    正月十四日,郗超王珣借王坦之车驾遭袭为名,上奏折要求允许外军入城,参与保护百官府第,以免再次发生刺客刺杀事件;司马昱面对咄咄逼人的二人和众多官员的附议,无奈应允;至此百官被合法监视起来。

    一连七八日,郗超和王珣动作不断,建康城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谢安和王坦之、张玄等人自然不甘让二人如此气焰嚣张,于是名义上的禁军统领张玄下达了调防的命令,以外军对城内地形不熟为名,严令禁卫外军退守四门,令禁卫军直属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营接替保护百官之责;令左卫军进驻南门军营,右卫军进驻东门;如此一来和驻扎北门的听命于谢安一派的外军游击军呈品字形遥相呼应。

    在谢安的授意下,张玄又在韩宅和谢府附近安排了两只机动巡逻部队,用以防范突如其来的特别事件。

    郗超和王珣自然不甘示弱,两人双管齐下,一方面指使外军拒不调防,不接受张玄的命令;另一方面在早朝之上联名奏请司马昱,以韩暮出使在外,禁卫军统领张玄代理内卫府事宜不合祖制为理由,提出让内卫府副统领张庆暂代此职。

    如此一来每位官员的府邸边竟然出现了外军和中军两只禁卫军保护的现象,保护规格之高很让有些不明就里的官员受宠若惊;至于内卫府统领更换一事,谢安和王坦之怎能让他们得逞,他们联络己方力量予以反驳:韩暮至今公开身份只有内卫统领之职,至于出使秦国的钦差大使头衔,回晋之后自然便卸任了,人还在虎狼之地为国尽忠,家中先撤了他的官职简直贻笑大方;再者内卫府一职事关重大,岂是说换就换的,韩暮任职期间毫无过错,他制定的一些制度也能确保内卫府在他不在的时候完美运转,完全不必另换他人。

    郗超和王珣等人虽人多势众,但此事涉及司马昱自身最基本的安全,这一次司马昱不再装熊,他毅然决然的站在了谢安一方,他不能将性命交在逼着自己赐予九锡之礼的桓温手里;郗超和王珣此计不成,反而暴露了张庆,谢安等人自然会诧异为何郗超王珣戮力将张庆扶上位置,于是秘密通知俊杰的情报网络暗地调查张庆。

    郗超和王珣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两人商量后得出城中禁卫外军两军和都尉府加在一起不过两万五千人,对方禁卫中军加外军游击军共三万余人,人数上处于劣势,这是造成谢安等人不惧自己的原因所在。

    一个消息在京中迅速流传开来,据称大司马桓温将分兵还驻姑孰大营,令桓冲领兵两万驻守广陵,随时支援寿春城,大司马将亲率四万大军回姑孰镇守大晋健康以西的要塞之地。

    这个消息很明显是在告诉谢安等人,大司马的大军不日即将到来,到时候又是一个兵临城下之局;到时候不知道又会有谁倒霉悲催的被赶出皇宫,又有哪几个家族将和庾希殷浩家族一般被抄杀满门。

    谢安倒是不惧,但是有一个人坐不住了,听到消息的司马昱连夜将谢安王坦之招进宫中商议,愁眉苦脸的央求以大局为重,切莫闹得不可收拾。

    谢安和王坦之深知,这时要是一松劲,今后郗超和王珣将会骑在他们脖子上拉屎了;这二人胆大包天,几件刺杀官员的案件硬生生被他们演变成了全城城禁,乃至于铲除礼部,监视百官;此时退让无异于自取灭亡。

    正在谢安,王坦之苦思应对之计之时,一个消息炸雷般的在健康城上空滚过,轰的正你来我往争斗纠缠不休的谢安和桓温两派人外焦里嫩:晋国大使尚在秦国出使,秦国便分兵两路进犯寿春和淮南郡,一日之内,东部鲜卑人慕容垂所率秦兵已经兵临寿春城下,而西路邓羌所率两万秦兵已经占据淮南郡大部分地区,正直逼合淝县。

    这个消息对朝廷来说不啻为晴天霹雳,难道秦国虎狼真的倾巢而出,图灭我大晋了么?所有的人心里都升起了一股恐慌。都说外敌入侵是促进国内团结的有效手段,此言诚不我欺,两帮正摩拳擦掌的势力马上便停止争斗,转入合作,转变之迅速简直不可置信。

    覆巢之下无完卵,都是人精的谢安王珣等人,岂会不懂这个道理。

    正月十五日,本是上元花灯流光溢彩的狂欢之夜,本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时刻,可是人人都没有了赏花灯,泡马子的心思,人们都窝在家里,心惊胆战的思考着后路,整个健康城只有淮水河上沿岸的青楼歌坊,河上红灯闪烁的画舫之中依然传来嬉笑嗔骂之声,一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样子。

    这一夜,皇宫内禁卫森严,得到消息的健康城百官正抵御着沁入骨髓的寒冷,站立在大殿内,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夜朝正在进行中。

纵横北国 第二七四章 豪赌

    君臣遥相对,愁眉终不展。

    大殿内的气氛压抑的窒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呼风唤雨,能前呼后拥,能生杀予夺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有大晋这块土壤。

    大晋灭亡,他们连狗屎都不如,正因如此,内部的纷争才在秦军大兵压境之时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派系之间的斗争怎么也敌不过对亡国的恐惧。

    司马昱脸色阴郁的坐在宝座上,大晋南渡以来,只有他这个皇帝才遇到这种灭国之灾,自司马奕往上追溯,从来都是大晋打别人,没事就整几万北伐军去秦燕两国打打秋风,输赢倒在其次,起码表明大晋强盛,爱什么时候打你就什么时候打你;如今角色调换,秦国已经非以往的秦国,它的疆域已经东临大海,西抵葱岭,南控江淮,北极大漠,不折不扣的成为了一个大帝国;以前它是一只狼,但是今日他已经是一头雄狮了。

    以前是豹子吓唬吓唬独狼,现在则是狮子要来吃绵羊,绵羊有角,可是狮子会在乎一只绵羊的角么?

    “诸位爱卿!军情急报已经传来,燕国降秦将领鲜卑人慕容垂率两万鲜卑士兵已经兵临寿春城下,西面合淝县附近,氐人邓羌的两万秦兵精锐也已经进入合淝县北八十里的三河,形势颇为危急,众卿可有良策?”司马昱环视百官,干巴巴的嗓音没有任何磁性,听着像渴了数日的沙漠旅人。

    大部分官员不敢和他目光相接,低头做沉思状。

    “打便是了,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秦人又不是没杀过,大司马六万将士在广陵,寿春城中亦有一万士卒,大将军只需留一万兵驻守广陵,其余五万加上寿春之兵共计六万,何惧他两万鲜卑胡狗?”说话的是王珣,跟随桓温征战多年,他和郗超对秦人倒是毫无惧怕之意,大司马数次击溃秦军,秦军并非刀枪不入。

    这一番话铿锵有力,众人听得精神一振,颓废的情绪消去大半。

    “王都尉此言甚善,皇上要立刻下旨,请大司马急速增援寿春,将慕容垂这个不义之贼赶回去。”王坦之急道。

    司马昱点点头,便欲开口宣旨;郗超忽道:“东边没什么大的问题,可是西边呢?邓羌的两万人谁来抵挡?大司马远在广陵,分兵急救恐怕也是来不及了;淮南郡溃兵五千集结在合淝县这个小城中,加上当地守军也不过一万人,而且城防并不坚固,恐难以抵挡几日,合淝县告破的话,秦人挥军西进,不日即将威胁到京城的安全。”

    众人默然不语,王珣上前奏道:“莫若放弃合淝县,退守芜湖县城,倚长江之险拒之,再征调周边郡县士兵火速集结芜湖县,同时大司马处可分兵一万至两万急速驰援,只需芜湖县坚守半月,援兵便可到达,到那时再行反击,足可制敌。”

    张玄上前道:“不可!此计万不可行,放弃合淝县便等于给秦兵长驱直进大开方便之门,芜湖县在大江之南,秦兵倘若不攻芜湖,只需沿北岸轻骑急进,由历阳而攻当涂,则我健康危矣。”

    “那么依着张大人的意思该当如何?全部退守当涂?”王珣斜睨这张玄问道。

    张玄没理他,对司马昱道:“臣以为合淝县不可放弃,办法可以再议,但绝不能放弃这江北由西到东的第一道防线。”

    司马昱张目四顾道:“众卿可有解决良策?此时正是报效朝廷之时,众卿要集思广益,万不可藏私。”

    郗超看谢安在一边沉默不语,有意将他的军道:“谢大人,关键时候还是要你来拿主意,大人足智多谋,想必已有对策了吧。”

    众人的目光集中到谢安身上,谢安轻咳一声,走出班列平静的道:“办法倒是有。”

    “哦?说来听听。”郗超本来要将他军,却不料他说出这句话。

    谢安仔细组织着措词,慢慢的道:“诸位大人有所不知,皇上深谋远虑,早已在去岁授命韩暮韩将军前往芜湖县募集了一只保乡团,名北府军;就是为了防止秦人由西往东犯我大晋,此时正好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许多人惊愕的看着谢安,他们没想到朝廷无声无息的在西边居然建了一支新军,只是这北府军多大规模?战力如何?是否能堪大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