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

第8部分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第8部分

小说: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庭环境中培育出责任心的“幼苗”,才能在更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经受考验,得到修正和磨炼,最终会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孝敬长辈:开启孩子心灵的善之源(1)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心,其实质是一个人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忠诚,因此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嘉嘉是个小学四年级男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自己的床铺都要由妈妈来整理。一天,妈妈生病卧床,要他独自去楼下的快餐店解决吃饭问题,且自己铺床。一听说家务得由自己动手,嘉嘉竟大发雷霆,对着病床上的妈妈破口大骂。此外,嘉嘉明知下岗的爸爸仅仅依靠修理自行车获得微薄的收入,花钱仍然大手大脚,经常向爸爸索取零花钱。除了出入游戏机房,他每天放学后还在校门口买上五串羊肉串,吃得满嘴流油。当疲惫的爸爸要他打一盆洗脸水、取一条毛巾时,他要么以“正在做作业”为由懒得动手,要么嘟嘟囔囔,没有好脾气。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最高贵的感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德,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它体现了最根本的人性和道德观念。“孝道”的时代传承,也确实为促进社会稳定、保障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解决了几千年没有社会保障时期的养老问题。而以之为支撑的宗法制,更成为华夏子孙世代传承的精神支柱。
  “孝”的核心内涵就是爱幼尊长。从家庭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庭生活,实现长辈的愿望;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族和国家。
  于梁从小在外婆家长大,与外公、外婆感情很深,去年6月,外公去世了,外婆被接到他家来住,可后来听说家人要把原来的老房子卖掉,外婆说什么也不愿意。家人无奈只好随她搬回原来的房子居住。于梁看到妈妈及其他亲属都忙于生计,顾不上陪伴老人,在一次家庭会议上,于梁自告奋勇替大人承担了陪伴外婆的义务。
  外婆家离他家有一公里左右,他每天放学后便抓紧时间做作业,吃过晚饭后就到外婆家去,干一些提煤、倒炉渣等力气活,还陪外婆看电视、聊天、讲故事、讲笑话,一年多从未间断,使78岁高龄的外婆备感欣慰。
  10月初的一天,于梁偶尔看见外婆与其他老人一起去听健康讲座,其他老人都搬着方便轻巧的小马扎,而外婆却搬着又重又硬的木制方凳,于是他就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时间到附近的农业连队拾花挣钱,给外婆买了一个马扎,外婆心里特别高兴,逢人便说:“我的外孙是个大孝子,这是我的福气呀。”
  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父母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
  为人父母者都想自己的孩子有颗“孝心”,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呢?
  妙招一:给孩子做孝道的榜样
  父母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父母孝顺,孩子也会变得孝顺。
  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笑说:“妈,不累。”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三四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一声不响地端来一盆水。年幼的儿子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他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

孝敬长辈:开启孩子心灵的善之源(2)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孝心就是在一代代父母的身体力行中传承、沿袭下来的,孝心就是在父母的榜样下养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一颗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妙招二:从小事入手训练孩子孝顺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细节确实最能表达孝心。因此,对孝心的培养也应从细微处入手。为父母倒一杯水、给父母捶一次背,让疲惫的父母欣赏一段音乐,有好吃的东西请父母先尝尝……
  《新三字经》里的“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指的是汉朝时期因孝敬父母而闻名的孩子黄香。黄香9岁丧母后,非常孝敬父亲。每当夏夜临睡前,小黄香就坐在父亲的床上把蚊子驱走,把蚊帐挂好,再用扇子把席子扇凉;而每当冬夜,他就先睡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焐热,再请父亲睡下。不仅如此,小黄香在学业上还十分出色,当时就有“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之说。显然,小黄香表达孝心都体现在细节上。
  要把孝心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注意天气变化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让他知道父母养育了他,他应为父母多做事。
  妙招三:让孩子了解父母养家的辛苦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孝敬父母呢?
  为了让儿子胡严峻了解挣钱的辛苦,妈妈每月给胡严峻定了4个劳动日。在劳动日里妈妈不给胡严峻零花钱,而让胡严峻自己来挣——
  干家务,妈妈支付胡严峻相应的报酬。这天又是劳动日,胡严峻想要一个玩具熊,为了挣够所需的钱,胡严峻一直干活到下午。等胡严峻把玩具熊抱到怀里的时候,胡严峻不由得叹气:“妈妈每天都这样辛苦,真是不容易啊!”
  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孩子自然就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妙招四:给孩子表达孝心的机会
  孩子表达孝心需要实践,如果一直没有恰当的机会,纵有满腔孝心也无从表现,久而久之,那颗孝心便被掩藏乃至泯灭了。前文中提到的“舍得教育”之意,即是指父母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疲劳”、担心孩子“做不好”、担心孩子“学习分心”而不给他们表达的机会。
  曾有一位母亲卧病在床,9岁的女儿主动要求为母亲熬药、做饭,但这位母亲犹豫再三,最后不但硬撑着下床亲手熬药,还自己动手做饭端给女儿吃。看到母亲的行为,孩子的心中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母亲即使生病了也用不着我的帮助!我没有必要太关心母亲!”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劳累和难处就变得不闻不问。
  其实,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久而久之,才有可能培养出孩子的孝心,才能使孝心在孩子身上扎根。
  

自信:孩子人生成功的基石(1)
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充分估量;自信,是对自我实力的高度认可;自信,是一种来自心底的无形力量。有了自信,孩子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没有越不过的沟梁。自信,是孩子成就伟业的先导。
  燕燕的数学成绩很差。一天晚上,燕燕在做一张数学卷子,其中有3道应用题不会做。爸爸给她讲了一遍,她没听明白,又讲了一遍,她还是没听懂。爸爸有些不耐烦,于是妈妈又过来为女儿讲,讲了很长时间,燕燕才终于弄明白这道题怎么做了。但是,晚上睡觉前,燕燕却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你说我怎么这么笨呢?那么简单的题我都不会,我觉得活着一点都没有意思。”听了女儿的话,燕燕的妈妈很着急,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信起来呢?
  自信,就是要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在面对困难与挑战的时候将自己最大的潜能释放出来,相信自己可以在理想和兴趣的引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向成功。
  自信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无论面临的是学习的压力,还是工作的挑战,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自信都可以产生神奇的放大效应。
  自信的人敢于尝试新的领域,发挥自己的兴趣与才华;自信的人快乐向上,因为他不担心失败;自信的人有主见,敢于做他人没有做过的事;自信的人面对挫折能从经验教训中获取继续前进的勇气;自信的人重诺守约,敢于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我的价值。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要素,成功只青睐自信者,与自卑或自负者无缘。自信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作用,自信心能够成就孩子的一生,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智力、知识更重要。
  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的色彩艳丽的氢气球。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躺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笑,他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自卑。
  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他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
  小孩鼓起勇气回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小孩,旋即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小孩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客观存在的颜色、形状,而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信心是事业的立脚点,没有伟大的自信是注定干不出伟大的事业来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每个孩子都有尚未发掘出来的潜力和特质,如果能用尊重自己的态度努力发现和发挥这些潜能,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自信中品味成功,在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放任自我。将自卑、自怨的心理阴影抛到九霄云外,自信才是成功的关键!

自信:孩子人生成功的基石(2)
自信如笔,能书写出孩子人生成功的篇章;自信如光,指引着孩子前进的方向;自信如犁,能开垦孩子美丽的田园;自信如火,能点燃孩子心中希望之光。
  那么,母亲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妙招一:告诉孩子“你能行”
  父母要经常告诉孩子“你能行”。
  敏敏今年读五年级了,学习成绩还不错。前两天,学校组织知识竞赛,一个班级选4名学生参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