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都市"非常规"生活 >

第19部分

都市"非常规"生活-第19部分

小说: 都市"非常规"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我觉得整个世界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我的脑海中出现千万个画面千万种声音, 我知道这是心底里孤寂的声音,我喜欢这样的状态,但是我必须回过神来,我回过头俯身在熟睡的女朋友脸上轻轻一吻,被惊醒的她睁着无辜的双眼定定地望着我,喃喃梦呓:“又抽烟了,这个习惯不好啊!”翻过身,又睡着了。我在心底说,亲爱的,3年以后我依然像当初那样爱你,但是我心底的孤单你知道吗?
  也许是我想得太多了,有时候我也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点“怪”。朋友们对此不屑一顾,他们会说,过日子就是了,想那么多干吗?大家不都是这么过吗?但我真的有这种感觉,我能清晰并且长久地感觉到它,它在我的心里,真真切切地存在。不过,这也许并不是有多么坏的事,我说这些只想表达男女间的爱情远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美满,在和伴侣的欢声笑语之外,那么多的困扰、恍惚和彷徨,永远是你自己的。就像那首歌所唱: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可是,完全懂得生活之后,有几人的梦想还在?有几人的梦想曾实现?佛说,修行不是这个样子的。梦想还是那个梦想,人不再是那个人,上帝说了:所有的世界,其实只是一个人而已。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这是现代爱情和婚姻的无奈?(1)
如前文的几位被访者所述,在寻找拥有伴侣并不能驱赶孤单的原因时,可以很轻松地找到答案:孤单是心灵上的,手牵在一起并不等于心连在一起,肉体的结合也并不等于心灵的结合。但是,这短短的一句话也许不足够诉尽孤单者的心境,我们还需要拿起放大镜再“仔细看看”。
  如果往大的方面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句实质上提出了一个相当深刻的话题:比如人的精神本源,比如在表面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人性走向虚无,而这样的话题太令人生畏,只有把它们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志们去讨论了,让我们和局中人一起来寻找一些简单的原因,它在实际上也许会让我们对爱情婚姻有一些新的认识。
  在这种“新型孤单”背后,我们看到了现代爱情的不纯粹,真正纯粹的爱情绝不只是身体上的结合,而是意味着彼此心灵的占据。现代社会却少有这种深沉的爱了,在快速与快变的时代,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受到伤害,也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真情的投入总是会让人很累,总是会让人受伤。不说保证永远,有时候即使是短暂的现在,都不一定能够把握。于是,身体可以做到“零距离”,彼此的心灵却始终相隔。
  试问一下,现代人有几个敢说自己所谓的爱情不是只进入了对方的身体,还进入了对方的灵魂?谁也不敢全心全意地付出自己的感情,然后因为没有全心全意爱对方,也得不到对方全心全意的爱,心灵总是会有很大一部分在空洞中泛白,孤单的感觉便会乘虚而入。
  由此要问,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男女在来来往往中浪掷的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或者我们在感情世界里该去相信谁?又或者我们自己又值得谁去相信?据说年轻的男男女女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亲爱的,我爱你,但我绝不能相信你。”在他们眼里,爱和信任也是可以分开的,因为爱一个人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是感性,而是否信任一个人则是他们面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处世智慧,是可以控制的理性行为。他们说,也许只有等到不爱你的那一天,我才可以完全相信你说的一切,因为那时即使有背叛,我将不再为此感到痛苦。
  爱一个人就是首先要相信他,这是过去谁都明白的道理,而现在,连爱情中的信任都失去了,又能体会到多少爱情的甜蜜?而没有幸福和甜蜜来滋润爱情,心灵又怎么可能不是日渐荒芜,精神世界一天比一天贫瘠?
  于是,在这种没有以信任作为基础的、充满自私的、失去包容心的情感观念里,每一个人都学会了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就像一只躲在坚硬外壳下的刺猬,谁也无法把自己的外壳掀去,把“底牌”亮出来,无法全心全意相爱,心灵的孤单便是注定的。
  

这是现代爱情和婚姻的无奈?(2)
如果说恋爱中的孤单感透露出了现代爱情的一种无奈,那么,那些婚姻中的孤单感更令人深思。从长远来看,爱情之后的婚姻其实就是寻找一个能与自己心灵对话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共同语言”,并不是要求时时处处认可对方的观点,但至少要有在同一思想层次上面对现实生活的能力。惟有如此,爱人才能从“身体伴侣”转变为“精神伴侣”,彼此才能互为“灵魂的知己”。然而,生活的无奈正是告诉了我们寻找这样一个人的艰难:可以去爱的人不在把握之中,把握之中的人无法去爱。于是很多人退而求其次,先找一个帅一点的、漂亮一点的人恋爱结婚,满足了浅层次的生理欲求,把精神需求丢弃一边,等到日子已久,这才发现自己的心仍然没有一个“家”。
  当然,也许有些人会“运气很好”,终于在苦苦寻觅之后找到了一位“两全其美”的恋人,但这也并不是从此无烦忧了。夫妇之间,不管走上红地毯时的感情有多么深厚,生活却总是会变的,人心也是会变的,如果没有双方适当的沟通与调整,哪怕当初两人的心灵“处于同一起跑线”,彼此间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丈夫或者妻子这样抱怨:“当初我们相处的时候是多么融洽,可是现在发现两人交流起来是那么困难!”而被抱怨的一方也会说:“是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想的。”确实,就是他变了,可是你没有变,所以你还在怀念他的“以前”,在面对生活的变化时双方的心离得越来越远。
  那么,如此说来,是不是我们将永不可能与伴侣有一种良好并且长久的心灵对话状态?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哀了?绝对不是,它只给了我们一个警醒: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看似平常的婚姻更是,特别是在越来越讲究“自我”的现代社会,婚姻需要我们对它的复杂性和危机感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它还要求我们学会运用智慧来努力经营婚姻这门艺术,让一切问题都在共同生活的时候得到妥善解决,不要一不小心就成了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后来,终于明白如何去爱,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爱情、婚姻不是万能的神
可以说,拥有伴侣却不能驱赶孤单的状况在生活中的确是“很可怕”的。有了它的存在,才有那么多表面一团和气实质上却危机四伏的爱情;才有那么多的人在同床异梦中最终走向了和恋人分手,走向婚外情,走向虚拟空间里的网恋。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孤单,实际上也没有一个人真正能够忍受孤单。
  放纵身体绝对是不可取的,因为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走向一条恶性循环之路,让人陷入更大的孤单寂寥之中。无论在爱情中经历过何种苦难,我们至少应该懂得避免让这种苦难带来的伤害延伸到生活中。生活永远不需要自甘放纵,永远需要一种健康、阳光、积极的态度,惟有以此为基石,才有可能得到健康积极的爱情。
  但我们也发现爱情、婚姻不是万能的神,它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作为一个单独的人所要遭遇到的一切问题。有些问题,永远跟爱情婚姻无关,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精神问题。恋爱时,两个人生活,互相挤占了对方的时间、对方的身体、对方的头脑,但也只是一部分。当结婚有了孩子,孩子又来挤占我们的时间、身体和头脑,但还是只有一部分,剩下的那一部分,永远在那儿,那是我们自己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把它占有。这一部分便成了我们的空虚,我们的孤单,成了我们别样快乐和悲伤的源泉。于是,我们要学会的就是面对这一部分——永藏在心底的深深的孤单。
  这份孤单归根结底永远只能由自己去解决,只能由自己积极地去面对,主动寻找原因,并与伴侣一起探寻比较完美的相处方式。如果老想着依赖别人,老想着依赖爱情或者婚姻,无疑是相当危险的。就像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如果不能自己解决生存问题,怎能要求别人在我们脖子上挂一个永远吃不完的“烙饼”,保障自己饿不着呢?如果寄希望于别人来保障你,谁又来保障他?
  想一想,当你孤单的时候你会想起谁?应该仍然是你的伴侣,除非你已经不再真正爱他。由此,它提示着每一对相爱的人:千万不要忽视彼此的心灵交流,也千万不要忽视自己肩膀上所承担的那份爱的责任——只有你首先不让爱你的人感到孤单了,才是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0世纪30年代左右,有一个叫徐志摩的人面对自己的情感追求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吾将于茫茫人海中访吾惟一灵魂之知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今天我们要说,得到了,会是一种幸福,并且我们将永远珍惜这种幸福;没有得到,也构不成“我命”,因为我们已经懂得了如何让自己成为感情的主导,如何让感情走向美满与幸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非常规社会调查—短信
对这种“非常规”生活,你听说过吗?你了解吗?你赞同吗?请拿起手机,将你的真实观点大胆地告诉我们。用你的手机体验“非常规”的激情!
  031。你是一个能承受孤单的人吗?当你感觉内心孤单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驱赶?
  032。“亲爱的,我爱你,但我绝不能相信你”,对于这句在年轻男女中流行话,你认同它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033。本文实际上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身体拥挤,心灵孤单;文中主人公们的自述,有没有给你一些感触?
  034。爱情伤害改变女人也改变男人,有人说,男人失去他认真投入的第一次恋爱后,可能不再那样对以后的女孩好了,请你说说对爱情伤害的感悟和看法。
  035。一首歌这样唱:“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现在,请你发送最先想到的人的名字,希望他(她)会有所感应。
  发送题号+您的观点
  移动用户发送至8888624500
  联通用户发送至9888624500
   。。

交友俱乐部里的“爱情快餐”(1)
8分钟无疑是很短暂的,8分钟里我们可能只是接了个电话,可能只是对着窗外发了一阵呆,可能只是等来了一趟公共汽车,然而,当短短的8分钟和现代社会的爱情、缘分联系在一起时,它可能意味着一段姻缘,意味着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
  “8分钟交友”(或者称为“8分钟约会”)是近来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一时间却以“惊人的速度”流传出来,流传的人群不仅仅包括时尚青年或者未婚男女,还包括他们的父母、亲友和同事,甚至连普通的老百姓也从一些媒体上了解到了这一“新鲜事物”。现在,用不着记者多说,它的操作模式已被人们熟悉:就是参加的男女聚集到某个场所,每隔8 分钟,按照事先排列好的次序更换一次交谈对象,并暗暗地记下对方的表现,由此决定是否深入交往。
  无疑,这又是一个“舶来品”。这个听起来蛮新鲜的交友方式取名为“8分钟”,而要追溯它的历史却有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