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502部分

女亲王-第502部分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着靖平已经快变空的碗,问道:“怎么样?可还要让人再添些?”
“罢了,我还没什么胃口,刚才也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体力,才会吃了一点。”
“那就一会儿饿了再吃些,宁可多吃几餐,也不要饿着。”

第735章 祸水


史靖平笑着看了我几眼,道:“以前我可从没想到过,有一天你会跟我说这些话。”
我怔了一下,忽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在桌子底下,用脚轻轻地踹了他两下,道:“人都伤成这样了,还作怪?”
“你即知道我伤成这样了,还欺负我?”他微笑着用眼角瞄了一眼桌子下面。
我不由的大窘,我们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的时候居多,像这样的打情骂俏,却是极少,我有些不习惯,可是心里却甜丝丝的,就在我红着脸的时候,我的左手,落入了一只厚实的大手里。
我笑着微微抬起头,看着他,道:“人人都以为你是个正经人,却不知道,你就不是个正经人。”
果然,一个月以后,从河南就不停的有消息传了回来,有好些工人,已经开始小规模的跟吴佩孚对抗了起来,规模虽小,可是却很是让吴佩孚吃了一个闷亏,他有着大的心思了,难免也就会缚手缚脚,他不敢太过镇压,只能把人抓进去关两天,然后又放出来。
可是,工人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又怎么肯罢休呢?他们要求吴佩孚同意他们成立工会,可是吴佩孚一心所想的,就是要独立,若是有了工会,他的一些小心思又怎么可能实现,虽然这个工会实际上对于他来说,根本不放在眼里,可是他的心里,早把这些工人当作了可以溃堤千里的蚁穴。
一时之间焦头烂额,就在他还在暗中庆幸,没有学生跟着掺和进来的时候,当地的学生已经开始支持工人建立工会了,并且还在当地的各种报纸上撰文支持工人运动。
于是吴佩孚无奈之下,也只得投入到跟工人和学生周旋的大业当中去了,我看着好笑,这样的吴佩孚倒是跟后世的历史上看到的有些不太一样,至少,现在的他,还没有把自己的野心完全的爆露出来。
对于吴佩孚这个人,我印象已经不太多了,只记得小时候偷跑那次,在武备学堂外见过,却没什么太多的交集,这个人,按后世的看法,是个极会收买人心的,只是当年曾经想过,他的后来应该也会有所变动,可是没想想,最终还是去了河南。
只是有些意外,不过这个人是绝对不能小视的,乱世出英豪,这话真是没假的,吴佩孚也好,张作霖也好,他们的出身都不怎么样,可是却是最懂得把握机会的。
吴佩孚生于1874年,山东蓬莱县人,在其诞生之际,时为小商人的父亲梦见戚继光进入家门。为表示对抗倭英雄的景仰,便以戚继光的字“佩玉”为此子取名佩孚,字子玉。
6岁的时候进入私塾,吴佩孚不负长辈的厚望,勤学苦读,14岁时父亲病故,家境贫寒,吴佩孚一度想辍学挣钱养家,适值登州水师营招收年龄16至 20岁的学子当学兵,要求每隔5天集训1天,每月发饷二两四钱白银。吴佩孚虚报为16岁到水师营当了学兵,其间拜登州府名儒李丕春为师。
在半兵半读的学兵生活中,吴佩孚未曾中断学业,22岁考中秀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1858年中国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天津条约》,登州(烟台)作为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鸦片作为合法的商品大量倾销到登州。
登州所属蓬莱县地处该州东端,北临黄海、渤海,成为炯毒重灾区之一,吸食鸦片的人数剧增,县城里烟馆林立。在此大环境下,吴佩孚最终并没有沿着科举的道路走下去,却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烟民,成天陶醉于吞云吐雾中。
因家境不济,仅仅只是烟馆“普通座”的座上客。1897年的一天,23岁的吴佩孚烟瘾大发,可“普通座”已无空位,吴佩孚与当地著名豪绅翁氏相商,想借用翁氏所包的“雅座”一角抽几口过过瘾。
谁知未过成烟瘾,却被翁氏踢了一脚,赶出了房门,于是为了出这一口恶气,吴佩孚找到了当时蓬莱县城很有名气、由十个落第书生组成的“十虎”集团,求这些文痞、讼棍帮忙出气。
于是,“十虎”大闹翁府,结果被官府缉拿,为避祸,吴佩孚连夜逃往北京,穷困潦倒。为了糊口,他只有凭自己念过四书五经的能耐,刻苦攻读“相命书”,为他人卜卦算命。
次年,驻扎在天津的淮军聂士成部,因在四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伤亡惨重,奉命招兵,扩充队伍。曾经在家乡当过水师营学兵的吴佩孚,决定投笔从戎,到天津应征入伍,从此踏上军旅生涯。无论是吴佩孚本人或是翁氏都没有想到,烟馆“雅间”的一脚会踹出日后的一个手握重兵,叱咤风云的大军阀。
一个吸大烟成瘾的人,最后差点成了统一中国的军阀,这样的一个人,不可谓他的心机不深沉了,对于他的心思,载沛又怎么能不清楚呢?只是这样的一个人,你把他放在哪里,都会是一根心头刺。
就在众人还在密切关注河南的时候,那位“香帅”终于是没能顶住阎王的人马,香消玉殒了,光绪这一次的动用是极快速的,不用任何人上折子,就下旨,照李鸿章例,同时让张之洞的长子张权扶灵进京。
光绪的作法让很多人都吃了一惊,在某些人的眼里,这位香帅,可是孚王府的人,虽然明里大家都不说话,可是又有谁不知道,香帅近年在湖南所为,大部份的资金,都是由那位孚王府的大格格提供?
光绪这样做,只有两个原因,一,要嘛就是如同李家一样,怕他们在地方做大,直接弄回京城来,就这样供着,可是谁也知道,李家是不可能再有昔日的风光了。
二,那就要跟孚王府撕破脸了,这么一个封疆大吏,明里暗里都是站在皇帝的对立面,他又怎么可能放心,让孚亲王府再继续拥有这样大的一个助力?
不过很多人的想法,却是第二种,毕竟,张之洞在湖南的所作所为,都是有目共睹的,他绝对是中国的功臣,皇上若是为了怕张家作大,就为免显的有些小气了,所以他们宁愿皇帝是为了牵制孚亲王府。
对于这种心态,我和载沛都觉得有些哭笑不得,这都是些什么人啊?也难怪,后世常有人说,中国人最会玩的,就是内乱。
不过好在我们早有准备,所以湖南并没有乱起来,只是,这湖南的督抚却不能空缺太久,本来我还想着,张之洞的长子是个不错的人选,湖南、湖北上下的事务,他也是极为熟悉的,可是现在看来,只怕得从长计议了。
他的幼子不大,才几岁而已,留在湖南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载沛这两日,为了这件事,已经是有些吃不下,睡不着了,如今的形式,湖南、湖北一点也不能乱,好容易给吴佩孚找了些事儿做,让他没空理会这边的事情,可是如今就出了这样的事情。
张之洞死的的确不是时候,可是这湖广总督,却又不能不尽快定下来,光绪也为这事儿有些泛愁,在这种时候,他虽然也知道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也明白,这个湖广总督,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载沛在几日之后,果断上书,由吴佩孚接任湖广总督,这道折子一公开,所有的人都怔住了,这叫什么事儿?又是为了什么?所有的人都被这一招给整蒙了。
我有些不明白,载沛一回来,我和靖平就直接冲到书房找他了,他看着我们夫妻二人,笑道:“妹夫不好好在院子里养伤,怎么有闲心来这找我了?”
他看向我们的目光,有些戏谑,如今这府里,谁都知道,我们夫妻二人好的跟连体婴一样,除了丫丫以外,谁想要单独见我们二人,也是不可能的。
我有些脸红,别开脸去,靖平的身子僵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开口道:“大哥,只是,我们二人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让吴佩孚接任湖广总督?”
“呵呵,你不明白我能理解,你的心思没什么弯弯绕的,怎么妹妹也不明白了?”他有些好笑的看着脸别向另一方的妹妹。
我愣了一下,道:“我是不明白啊?我哪里有什么弯弯绕了?”
“你呀,看来这段日子也有些心不在焉了。”载沛说着,摇了摇头,道:“这么简单的事情,你还看不出来?”
“没看出来。”我傻傻地摇了摇头,看向史靖平,指望他能看出什么,谁知道,看到的,也是一张呆呆的表情,呻吟一声,对载沛道:“还请大哥教我。”
“唉,你呀,吴佩孚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还少看了他的资料?他是个做大事的人,也是受过新思潮影响的人,又接受过新学,而且这些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下来,可比湖北那些个酸府文人有眼光的多,所以他接任湖广总督,也是有些份量的。”

第736章 心意


我有些错愕地看着载沛,问道:“哥哥,不是我弄错了吧?咱们前些日子可还想着,要防着他呢?”
“你没弄错,咱们是要防着他,可是又能防他多久?”载沛摇了摇头,觉得自己的妹妹跟妹夫呆久了,也变迟钝了,再加上这些日子,妹妹、妹夫又光顾着过他们的小日子,妹妹看来也真是有些昏头了。
“可也总比让他去湖南好吧?那可是个肥缺。”史靖平有些有不解。
我却忽地有些明白了,笑道:“是了,他想在河南座大,咱们偏给他的鼻子底下扔块肥肉,让他经不起诱惑,挪了他自己的才窝。”
载沛大笑着点了点头,道:“看来你还没有太过昏了头。”
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史靖平却仍有些茫然的看了看妻子和大舅子,好一会儿,才绕过来,道:“可他要是不肯挪窝呢?”
我笑着拉了拉他的手,道:“你忘了叶德辉?”
史靖平看了眼正在贼笑的大舅子,忽然明白了,也跟着笑了起来:“真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半个月后,皇上正式下旨,吴佩孚接任湖广总督,果然,不出我们所料,吴佩孚请辞了,他一直强调,自己的才德不足胜任,希望皇上另谋贤能,光绪自然知道他的如意算盘,也明白载沛所说的法子,也正是最好的计策,他也不希望自己的江山,被这些人给分了。
可是如今他这个皇上,在地方上,还真是没什么面子,以前大家还不敢明着对抗,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就是民主惹下的祸事,可是,这个烂摊子还是得自己收拾,越想心里越是恨把自己给架空的孚亲王载沛。
不过好在,没多久,湖北的叶德辉与湖南、湖北的名士一起联名给吴佩孚写了一封言词肯切的信,请吴佩孚这位贤能来救湖南、湖北万民于水火之中,吴佩孚自然是拒绝了,于是那些名士们又再次去信,叶德辉甚至亲自前往相请。
而与此同时,又一道圣旨下来了,吴佩孚加了一个镇国侯的爵位,吴佩孚终于还是心动了,两个月后,他终于动身,从河南出发,到湖南长沙接任湖广总督,我有些坏心眼儿的暗笑,这湖南可是历来都出刺头儿的。
特别算算日子,那几位特别能折腾的,应该差不多要冒头了吧,想想就觉得开心,如今总算是明白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话真是不错,的确是其乐无穷啊。
湖广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而京城的大旱也终于是来了,虽然早就做了好些防备,京城及周围也加紧了多挖了好多井,可是仍扛不住老天要折腾,光绪几次想要祭天,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都给耽搁了下来。
我们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