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441部分

女亲王-第441部分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你真的是要一辈子都掌着军,我自然不会再那样整你,可是你真的认为你以后,就能一直这么掌着京中的军机了吗?”我淡淡地道。
他跟着我夸进了书房,找了个位置,舒舒服服地坐了下来,才道:“那我倒没想,这位置,本就有些显眼,如今不过是因为我是皇上的亲弟弟,那些人才不好说什么,可是,万一要有一天,皇上不在了,我还不得多费些心思。”
“这兵,说有好处,却也有坏处,咱们兄妹三人,一直把京中的军队给把在手里,且不要说别人会怎么说,就是皇上,也有些不服的,他总觉得,若不是因为我们兄妹三人掌着军,他早就收拾了孚王府。”
载沣看着我,面色变的有些难看,道:“我这个哥哥,不知道是什么脑子,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肯过,非要惹出一些事端来,他心里才爽。”
“他也有他的难处,他是皇帝,你且想想,历史上,除了那些因为奸臣当道,而无法一展所图的皇帝们,便能明白他的想法了。”
“可是你跟大哥,并不是奸臣啊?”
“皇上对于封建制度和君主立宪,仍有些纠结,不是他是不肯变法维新,而是当真正的改变到来时,他便有些不知所措了,因为这跟他本来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载沣有些不满:“当初闹着要立宪的是他,如今想要后悔的,还是他,一个皇帝,却没一点担当。”
“你呀,他怎么能跟你比?你几岁的时候,就跟着我去了欧洲和美国,又在那边念了几年书,他看到的,怎么能跟你看到的比?且想想吧。”
“那要我如何?把兵都交出来?”
我笑了笑,道:“那倒也不用,不过,我倒有个法子。”
“什么法子?”他有些来了精神。
“一会儿,客人走了,你便去跟大哥要一个人。”
“要谁?张勋吗?”
“不,是蔡锷。”

第645章 大清的颓势

“注:上一章,应为第644章”

“蔡锷?是谁?怎么没听过?”载沣一脸的莫名其妙。看着我,有些不确定地道:“你别又是挖好了坑,等着埋我?”
我有些好笑,道:“我要想埋你,还用挖坑吗?”
他怔了一下,忽然想起了什么,道:“怎么扯到这儿来了?我可是为了你下我面子的事儿来的。”
我一阵大笑,道:“下你的面子,不过是为了让你有些亲和力而已。以后若是你不再掌军了,也没有人会因为过于惧怕你,而对你生份罢了。”
“又蒙我。”他一脸的不满。
我笑了笑,却不想再多做解释,载沣在我这儿吃的亏越多,别人就会越认为他是一个没心眼儿的实诚人,便不会对他设防。
至于让他要了蔡锷,却是打了一个主意的,蔡锷若是跟在载沣身后,掌了他手中的兵,以后光绪必然对载沣会放心很多,但是,光绪却不会明白。蔡锷的经历已经改变,本应该去日本的人,却留在了国内,且还提前得到了晋升之机。
而蔡锷一心报国的心思,却正能合了光绪的眼缘,他最喜欢的,便是如蔡锷这般,心系万民,肯抛头颅撒热血的人,但是,蔡锷却不一定会为光绪所用,蔡锷是个直肠子,他虽是弃文从武,可是却有些武人的天性,他对国家效忠,可是他心里的国家,却不会是光绪,光绪若是个明君,蔡锷必然拥护,还会誓死效忠。
可是光绪若要想利用他来对付谁,却肯定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蔡锷如今的脾性,却跟后世在网上天天叫嚣的愤青差不多,手中有了权,更会依着本心做事,属于那种绝对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
所以。让蔡锷接手载沣如今的事情,却正好可以让载沣脱身出来,不用在光绪和孚王府之间做磨心,还能让他的婚事,也更顺利一些,让人找不到借口罢了,他只要能脱身,比现在因为要在中间当这个磨心,轻易动弹不得的局面,要强上许多的。
他见我忽然沉默了,有些意外,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我深吸了一口气,笑道:“把蔡锷要过来,他练兵,不比你差,你不是一直想去广州吗?”
载沣的眼睛一亮,看着我,极是急切地道:“真的?真的要去广州?”
“若是你能脱身,去了广州,还能让皇上以为,你是为了他去的。自是会高高兴兴的送你出京。”我思量了一下。
“已经打算要在广州做准备了吗?”载沣很是兴奋。
我眨了眨眼,道:“你要稳住,不要说漏了嘴,如今这些洋人的间谍,也厉害着呢,更何况,如今还有一个日本,伏在一旁,等着时机要反扑呢。”
“哼,小日本有什么可怕的?他们的世子,可还在咱们的手里。”载沣有些不屑。
我却冷哼了一声,道:“这世子在咱们手里,你当是什么好事儿吗?如今还是想想,怎么把这尊瘟神送走吧?”
“咦,姐,为什么?不能留着他在这儿,让咱们好好玩玩儿吗?”载沣有些意外。
“再留,我就怕要成祸事了,这些日子,听说有人,悄悄去见过他一次呢。”我冷笑道。
“谁?日本人?”载沣有些吃惊,道:“日本人怎么敢?”
“不是日本人,是咱们中国人,不过这个人的身份,却没有查出来。”我的心里有些发冷。
“中国人,为什么?他们打的什么算盘?”
“日本人最大的仇人是谁?”我扯着嘴角笑了笑。
“那自然是咱们大清了?”载沣有些不屑地道:“姐,这话问的,太没有价值了。”
“是吗?咱们大清,他们最恨的是谁?”
“自然是你了。”载沣笑了起来。可是紧接着,他的面色也沉了下来,道:“那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我苦笑了一下,道:“他不是疯子,也不是傻子,只是有些事情,他只怕也没有想到,我会猜到他们想要干什么。”
是啊,谁又能想到,就因为一个中国人上门找了被软禁在北京的下一位日本天皇,就能猜到,他们想要干什么?如果我不是穿来的,自然,想不到这些,可是我却偏偏就是穿来的,这种阴谋,在电视、小说里,见的还能少吗?
更何况,中国人,真真最擅长的,也的确就是窝里斗,跟日本人合谋。他们又哪里做不出来?
“如果是这样,那么,不是皇上,就应该是这些年跟孚王府结怨的人,叫人把他们都盯着。”载沣狠狠地道。
“盯?又哪里能盯的过来?”我叹了一口气,道:“如今要做的,却是要尽快的,把大清立宪的事情,推入正轨,虽然如今内阁已经成势,可是还不够。里面虽然汉人居多,可是却是没有一个能镇的住场子的。”
“陈阁老不行吗?”载沣问道。
“陈阁老年纪已经不小了,如今,这内阁,还是咱们满人说了算,是好事,却也是坏事,汉人如今在朝中,已经势大,可是却偏偏因为满人入关后,他们已经不自觉的,就把自己当成了咱们满人的臣子,奴性已深。”
载沣看着我,极是吃惊,道:“姐姐,这天下,本就是我们大清的天下,你这样说,我怎么觉得,你倒是盼着满人被汉人推翻呢?”
“你跟皇上不一样,你去过西洋的,你好好想想,大清若是仍然继续这样,凡是满人便能特列,可还能维持多久?”
“这……”他怔住了,载沣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想过,要立宪,也想过,若是大清,被那些个**党给推翻了,建立共和,满人又会遇到什么?
我再次叹了一口气,道:“我大哥只怕也是看出这一点了,这些年,对满人宗亲,虽然亲厚。却不如对汉人更加信任,不是为了向汉人示好,只怕,也是存了,给咱们满人留一条后路啊。”
“难道咱们大清,真就到了这个地步?”载沣一脸的惊惶,这种神色,却是我以前从未在他的脸上看到过的。
“五弟,咱们满人,已经不如当年了,马上得了天下,可是败的,却比前明还要快,官吏之腐败,也超过了前明,圣祖爷自以为咱们满人已经得尽天下,更是夸下海口,永不加赋,可是,这大清朝官吏腐败,却是自康熙朝开始的,末年时,只怕已经比前明还要腐败了。”
“那雍正爷呢?”载沣有些不甘。
“一个乾隆爷,便已经毁掉了我大清的半壁江山了。”我故作沉痛地道。
“难道咱们现在真的要靠那些汉人了吗?”载沣有些无奈。
“汉人本就比咱们满人多,如今想要保住我大清江山,便只能如英人一般立宪,制定新的宪法,将皇上的特权,置于律法之下,这样,才能保住我爱新觉罗一脉。”
“我自然知道,只有立宪,才能让大清重新找到出路,可是,皇上他一心要做贤皇,要做中兴之主,好容易,太后在储秀宫荣养了,他自然也想出来争上一争,几次三番的探过我的口气,可是,他是我的亲哥哥,我能如何?”载沣有些气急。
“不是要如何,而是要让他自己明白,立宪,便是要让他为律法让路。”
“所以你才想让我去要那个蔡锷?你就那么确定,他不会跟皇上一起,对付大哥和你?”
“蔡锷一定不会,他的眼里,国家便是百姓,他只会做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却绝对不会做,只对皇上有利的事。”
“那怎么能确定皇上就会安心?”载沣有引起不解。
“皇上喜欢的,便是他这样的纯臣,只有一个心眼儿的。”
“呵呵,真是没想到,我们这些跟他一个姓儿的人,都成了奸佞小人了!”载沣有些微怒。
“他要防的,也只能是咱们一个姓氏的,也只有我们,才会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
“是啊,而我,也是他最放心的一个吧?看来我要娶玛莎,就算是全天下的人都反对,他也必然会想法子让我心想事成的了。”载沣有些嘲讽地道。
他想了想,问道:“为何不是张勋?”
“张勋对皇上太过忠心了。”我沉声道。
“也对,他一直以来,都对皇上是忠心一片的,要不,也不会这么一把岁数了,却跟只比自己大两岁的刘将军差了这么多。”
“五弟,这个大清,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可是,我们作为爱新觉罗的子孙,却不得不多做一些,为咱们之前所犯的错,多弥补一些。”
“是啊,可是我们却也只能尽力而已了。”载沣忽然苦笑了一下,他只觉得心里变的极是沉重,有一块大石就这样压在胸口,让自己喘不过气来,大清的气数,到底是不是尽了,他不知道,可是他却清楚,自道光朝以来,大清的国势,如江河日下,可是几代皇帝下来之后,却无一人能挽回这颓势的。
他看向自己的姐姐,这个堂姐,虽然跟自己不是同胞,却胜过同胞,龙椅上坐着的那个,若不是她,带着自己,几乎绕着地球走了一圈,自己又如何能看到这些,又如何能看的明白?

第646章


兄妹之争
载沣的脸上。尽是苦笑,道:“如今我倒是真不知道,咱们满人,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我沉默了,对于清朝,在后世,有褒有贬,可是就因为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所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一共有一千一百多条,也正是清朝所留下的后患,所以,辛亥**以后,中国就算是已经推翻了封建王朝,可是却因为这一千多条不平等条约,处处受制,也正因为清朝的软弱,才造成了曾经的东方神话,变的满目苍夷。
载沣叹了一口气,道:“不去西夷,又怎么知道我们到底落后到什么地步?那些文人,还天天在指着洋人的鼻子。大骂蛮夷,却不知道,我们堂堂的华夏之国,早成了那些洋人眼中的蛮子了。”
“这有什么办法?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