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360部分

女亲王-第360部分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我在想着,明儿个上殿了,得要好好谢过皇上的隆恩了,只是……”张佩纶有些犹豫。
“只是什么?老爷。可是有什么心事儿?”李菊藕极为关切的撑起半边身子,问道。
“我只是在想着,这孚亲王的情,咱们只怕是得生生的受了。”
“你想这么多干嘛?这孚亲王兄妹,我虽是妇道人家,可也听过他们的名声,都不是那做暗事的人,向来光明正大,老爷难道还怕拿他们的手软不成?”李菊藕有些不在意地道。
“你懂什么?如今看起来,皇上跟他们兄妹是一个心思,可是谁知道背后又是个什么情形。这之前,看他们斗的,那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架势,如今突然又是一条线了,可是也保不齐以后他们又得翻脸,你说,我到时到底是帮谁?”
“我的确是不懂,不过无所谓,反正他们斗来斗去,还是他们姓爱新觉罗的家事儿,老爷就学我父亲,两不招惹便是。”
“两不招惹?想的美啊,当年岳父便是存的两不招惹的心思,结果呢?没几年,便被那些留洋回来的人慢慢给架空了,北洋水师白白便宜了刘子香。”
李菊藕愣了一下,忽然用极小的声音道:“虽然他是我父亲,可我倒觉着,这刘将军的北洋水师,可比他老人家在的时候能打了。”
张佩纶听着这话,刚要反驳,可是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说,只得叹了一口气,道:“他老人家那会儿,也是被太后给逼的没法子啊,算了,歇了吧,明儿一早,我还要面圣。”
“明明是你自己不睡,弄的我也睡不好,哼。”李菊藕极是不满的躺了回去。
张佩纶露出一抹苦笑,这个时候他的确是有些无法入睡,瞪着眼,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终于迷糊糊的睡着了,可是第二日。他正准备要入宫晋见的时候,却有人来传了口谕,不用进宫了,让他暂在家中好生休养。
紧接着没多久,便又出了这废除敬事房的事情,一折腾就是大半个月,皇上似乎已经把他们给忘记了,因为期间黄氏兄弟曾经来拜访过他一次,三人讨论了了许久,却也都猜不出如今那几个管事儿的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过黄氏兄弟却并不知道关于廉政衙门的事情,当张佩纶告知二人时,二人显然都有些激动。
他到了京城已经二十天了,皇上昨儿个终于来了消息,要召见他们,听说同时奉诏的,还有寿富,寿富的名字他是听过的,对于宝廷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内情。
宝廷比自己聪明,他激流涌退,不只搏了一个好名声,还得了一个好下场,能在湖光水色中终老,张佩纶其实非常羡慕他。
寿富这几年,不只在满人中极有才名,就是汉人中,也有许多,对于这位满人才子的传闻,不过,都是好的居多,只是听说颇有乃父之风,很有些风流才子的味道。
张佩纶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今日晋见的四个人,除了他,都是年轻俊才,真是有些不明白,自己这么大岁数了,怎么皇上和孚亲王还能硬拉着自己进了京,想起了谭嗣同一路上的照拂,他微微摇了摇头,喃喃地道:“这个世道,难道真的要开始改变了吗?”
到了宫门口,他碰到了黄氏兄弟和寿富,三人比他年轻,又都是晚辈,都极为谦恭的上来向他行了晚辈之礼,相偕进了宫门。
皇上并没有在乾清宫见他们,现在已经下了朝,一个太监直接把四人带到了上书房,还未进门,便听到里面传出一个女子的声音:“皇上多虑了,翰林四谏的名头可不是虚名,他们都是对我大清,对我大清的百姓忠心耿耿之人,由他们或他们的后人来主管这个廉政衙门,秀儿相信,毕是天下百姓所愿。”
“话不能这么说,这谁来当这个官,如何能让百姓来做主?张大人担此要职,尚可说,可是黄氏兄弟与寿富,会不会太年轻了,只怕那些朝臣们不大原意吧?”
这时寿富低低地对三人道:“这个是皇上的声音,刚才那个女子的声音,应该是秀格格的。”
“皇上。”里面再次传出那个女子的声音:“张大人的品德、才能,自然是大家都信的过的,黄氏兄弟当年跟在黄大人身后,也是颇有贤名的,寿富更不用说了,我在国外这么些年,虽然跟他并不认识,可是却也听到好些人在我跟前提过他,都道他是我们满人的又一个纳兰。他们三人虽年轻,我倒觉得可堪大用。”
“不错,皇上,如今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了,妹妹所说,不无道理,我们需要年轻的人,也需要年长的人,他们四人,正好附合,这个廉政衙门交在他们手中,必会发挥作用。”这是一个男子的声音。
寿富这时又低声告诉三人道:“这是孚亲王,我曾见过他两次。”
四人正在低语,刚才带他们进来的那个太监从房里退了出来,走到他们跟前,行了一礼,道:“四位大人,皇上诏见。”

第533章 晋见(中)


四人一起理了理身上的官服。由张佩纶打头绕过了屏风进去了,张佩纶一转过来,便见里面有四个人,皇上居中,右后方站着一个太监,他还认得,那是福公公,下首立着两个人,一男一女。
这一男一女他没见过,可是却能猜到,男的不怒自威,极有气派,定是孚亲王了,他边向前行,边细细的打量着那个女子,这位应该就是闻名中外的秀公主了。
只见她一身红色的戎装,衬得她英姿勃勃,相貌并不是什么倾国倾城之貌,倒和传言中有些不附,只能说的上是个清秀佳人,不过一脸的英气。却极是逼人,身上的王者气势,竟是不输给孚亲王,而在上面坐着的皇上,却生生的被这两兄妹给比了下去。
张佩纶的心思不停的转着,却仍是不忘带着身后的三个后辈,恭恭敬敬的向皇上行了大礼,以转身向孚亲王兄妹请了安,四人站定后,他们发现,皇上和孚亲王兄妹都极是认真的在打量着四人。
房内沉默了一小会儿,这时皇上笑道:“张爱卿,你我君臣一别,有多少年了?”
“皇上,有十五年了吧?”张佩纶忙躬身答道。
“张爱卿这些年可过的好?朕到现地都还把以前爱卿的奏折都保留着啊。”光绪有些感慨的看着下面的那位老臣道。
“微臣谢主隆恩!”张佩纶再次跪了下去。
“爱卿快快平身,来人啊,张大人的身体不好,还不赐座?!”
张佩纶在一番推辞之下,却也不得不坐了下来,不过却也只敢半坐,这时他继续看向孚亲王兄妹,从头至尾,他们未发一言,只是看着他和皇上对话,面色也极为平静,一点也不像适才他们在外面听到的情形,面上毫无激动的神色。
这时光绪看向四人。笑道:“四位爱卿等了这许多日子,朕才有时间召见啊。”
“皇上是为国事繁忙,臣等怎么能为这些许小事,而心存不满,还请皇上以龙体为重,不要太过操劳。”张佩纶急忙回应着。
“呵呵,是朕多虑了,想来四位爱卿也应该听说了有关这个廉政衙门的事情,不知列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皇上圣明。”四人齐声道。
待四人的声音一落,寿富却上前一步,朗声道:“皇上圣明,只是微臣有一事不明,还望皇上能解微臣心中之惑。”
“哦?爱卿但讲无妨。”
“皇上,微臣初听此事时,的确很是欣喜,若是廉政衙门一起,实在是天下百姓之福,只是,这廉政衙门,只怕并不是微臣等四人之力能行的,大清上上下下官员无数。岂是臣等能管的过来的?”
光绪笑了笑,道:“此事朕与孚亲王、秀格格已经商定好了,如今倒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列位爱卿的,这天地会的总舵主陈青云,前些日子已经率着天地会接受我们大清的诏抚,愿意为大清尽忠职守。”
“尽忠职守?”这时张佩纶轻轻地叨了一句。
光绪看向载沛和我,脸上露出求助之色,载沛忙上前解释道:“这陈青云也是位极有才干之人,他们天地会的会众也多是贫苦百姓,只是不堪受贪官污吏所迫,才加入天地会的,这个陈青云更是曾经留洋法国,也是个对西学极为精通之人,他于两年前接替总舵主之位,当时便已经看出,天地会若是再与朝廷做对,已经是没有什么前途了,我满清入关已经几百年了,他们死守台湾,已经毫无意义,在洋人眼中,他们就是我们大清的人,无论是满、蒙、汉哪一族,在洋人眼中,我们都被称为中国人了,所以他们一直有心,希望能报效朝廷,却总是苦无机会。”
“哦?可是前些时候,不是才传过吗?他们与日本人勾结。妄图占领台湾?”黄绍弟接口道。
“黄大人多虑了,当时只是因为他们出了内奸才会出这种事儿,而他们也在事后,将那个贼子送到京中了,皇上在年初时,便叛了斩立决,更何况此事并不是他们所愿,他们在保卫台湾一战中,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载沛解释道。
“王爷,那倭人在今年在台湾引致百姓血流成河,又是何人之过?”黄绍箕接口道。
“黄大人,此事内情,只怕并没有几个人知道详情,这件事说起来,倒也是我们的疏忽,这件事,天地会已经在事发时,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出事地了,后来我在台湾时,已经查的很清楚了,是南方的**党与倭人勾结,同时还与琉球的伪王来往。才会让倭人借着这些关系,悄悄潜入台湾的,而台湾的刘将军也在当时,便在整个台湾施行军管,清理倭人的奸细,以及**党余孽。”我接过黄绍箕的问话,替载沛答道。
四人进来之后,我一直未说话,所以我忽然说了这么多,四人都极认真的看着我,并在思考着我刚才所说。张佩纶皱着眉头道:“这**党的事情,微臣倒是听中常大人提起过,他们在南方闹的极是厉害,特别是在惠、港两地,领头之人,便是孙中山,让中常大人极是头痛。”
“张大人说的不错,我此去台湾,便是为了这**党一事,他们与倭人相勾结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他们甚至还跟倭人达成了一个协议,关外之地,由倭人扶助我们满人,建立满蒙自治的地方,而他们汉人,便留在关内,与倭人互不侵犯。”
“无耻!咳、咳……”
张佩纶听着,有些激动,一口气岔了一些,咳了起来,光绪打了个眼色,福贵忙叫了小太监,给他端了一杯水来,他又忙着一阵谢恩,待他缓过气儿,光绪叹了一口气,道:“朕当时听到之时,也是气的不轻,他们此举,与卖国又有何异?枉这些汉人总叫嚣着什么光复河山,难道他们就没点见识?如今无论关外,还是关内,已经都是我中国的疆域了,如何还能划给倭人?难道他们不知道这关外的汉人,其实比咱们满人还多吗?”
“没见识,也难怪中堂大人会头痛了,根本就是一帮污合之众。哪里是用道理能让他们明白的?”张佩纶歇够了气儿,接口道。
“皇上,这些**党人,多数是南方人,并未出过关,又如何知道,咱们关外是块儿宝地,资源和物产又是极为丰富的,而倭人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对那个愚人连哄带骗,达成了这个协议,并开始资助他们,甚至还派出大量的高手贴身保护**党的几个领头之人,并给他们提供了各种方便。”
载沛黑着脸,说出了这件事的,倒是让那四个人吃了一惊,四人都是汉官,对于关外的感觉,倒也知道有些物产,可是若说是多到让倭人起了贪念,他们倒有些不信。
看到四人脸上将信将疑的神色,而光绪也有些不解,我叹了一口气,道:“皇上,早在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