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23部分

女亲王-第23部分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恩第打开来看了看,又递给了自己的二儿了霍元甲,霍元甲和老三很像,眉清目秀,不过却更像个读书人,不像是个练武的,他接过信来看了看,又递回给父亲,便低头不语了。
霍恩第看着二儿子,问道:“你自己可想去那个京师大学堂念书?”
霍元甲见父亲问到自己,有些犹豫道:“爹,您知道孩儿就想跟着爹学咱们家的迷踪拳,好让我霍家名扬天下的。”
霍恩第看着自己的二儿子,有些心疼的道:“你这傻孩子,不过为父在京时常听到这位格格的传言,说是位爱民如子的好人,五侠跟我聊起时也曾说,此女是位颇有远见之人,一篇《少年中国》不知激励了多少读书人。既然是她推荐,你界时入学便是了,至于武功,只要爹不在你身边你仍然坚持苦练也不会落下的。”
霍元甲见父亲如此说,也只得点头应是,不再说话,霍恩第却转向大儿子和小儿子道:“元卿、元栋,既然老佛爷下旨,要你们保护格格周全,你们就尽自己的本份,这位格格虽然如今年幼,以后却十之八九会成为一个利国利民的大贤才,你们在她身边除了要好好保护她外,还要跟着她多多学习,要记住多听、多看、少说话。”
霍元卿和霍元栋听到父亲如此吩咐,都忙应声称是,不敢多言。霍家父子之后几天一阵忙碌,即要为长子、三子准备行礼,又要为二子即将进学做好准备,当地的府衙也来了好几拨人,都是前来道贺的,那些平日里见到霍家的人便趾高气扬的官们,如今却是点头哈腰的来了,倒让霍家父子有些哭笑不得。
1888年,光绪十四年
大年十五刚过,慈禧便召告天下,京师大学堂和京师第一女子学堂会在三月开学,令各府县在当地开始招收品学兼优之男、女,年龄在8-20岁之间,均可入学,由地方先行考核,合格后即可入京就学,无论身份高低,家境贫富。
同年二月,慈禧再次下召,各地方军可在当地寻找武艺高强者入军教习,并允许民间可自主民团,但每个民团必须由朝庭指派一位监管,这道旨意一下,朝堂上又闹的不可开交,无非是乱民不可信,或恐乱民借机行谋逆之事等等,连我都觉得慈禧这招行的太险,这义和团如今已经闹的很是厉害了,可比我以前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义和团更凶狠,里面自然也有好人,还有很多被愚弄的穷苦百姓,大多数人是很善良的,可是却太迷信了,迷信到了一种很疯狂的境地,常常会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现代的那个什么什么轮子功让我觉得厌恶,可义和团却总是给我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这样的旨意一下,只怕那些义和团更能明目张胆了,所以我不得不说,慈禧的这个主意太过大胆。可是这种事轮不到我说话,但是旨意下了之后,在各地反应不一,有些地方叫好,有些地方却叫苦,沿海一带则几乎是个个叫好,这也是因为这些的洋务运动在沿海发展的很迅速,而且大多数百姓都吃过洋枪洋炮的苦头,也有很多爱国者是极力赞成的,比如黄飞鸿之类的大侠,则是积极响应,倒也让慈禧好好的乐了一、两天,可是在河南、陕甘各地却让百姓叫苦不跌,虽也有侠士出面愿意组民团,可是大多数的民团却是良莠不齐,横行乡里,在河北更是成为了义和团漂白的途径,慈禧却选择了不听,而光绪和翁师傅却只在书房里看着折子晃脑袋。
赛狮会之后,我又去过一次顺源镖局,这次去,王五和众位弟子却是老老实实的跟我行了一次礼,对我态度却很是冷淡,对我那两个新保镖却很是热情,看着这种情形,让我觉得很不是味儿,可也知道,这些人是怕跟我的关系扯深了不好,我是能理解他们的立场的,所以也并不怪责,不过却不好再多呆,而是在他们和霍家兄弟寒暄的差不多了之后,我也告辞出来,走时悄悄给王五留了一封信,便回府了。

第三十二章 密谈(上)

我在教堂里等的很不耐烦,很焦躁,前世我是个很有耐性的人,这一世不知道是为什么,脾气有时候会变的很爆燥,就像上次只因为不能出门,就在府里大吼大叫一样,很急燥,陈师傅也常说,我的字本可以练的更好,可是每次却总会因为想快点写完,就会应付了事,说了无数次,却总也改不掉。
但是我今天等了很久,我不知道王五会不会认真对待我给他留的那封信,是约他三日后申时,也就是下午三点钟在教堂等,因为我想要做的事,是一件很见不得人的事儿,一个弄不好,我可能会在慈禧那儿尽失宠信,再严重一点,还有可能家破人亡,所以才会想到,在这里见面,这里是英国人开的一个天主教堂,还很新,听说是光绪八年的时候才修的,这里的神父我见过几次,很有幽默感,跟大多数的英国人不太一样,对中国人的处境一直都很同情,还救助过很多因为鸦片而家破人亡的百姓,他很反感鸦片,所以曾向自己国家的大使抗议过很多次,希望他们不要再往中国进口鸦片,不过他的抗议换来的只是一片嘲笑声。
所以我对他的人品是很尊敬的,有时候无聊也常会来这儿走走,跟他聊聊伦敦和亚瑟王,他知道我的身份,对于我熟知欧洲各国的历史也很是赞叹,当他听说我很喜欢亚瑟王的骑士宣言时,还曾经很感叹的说:“一位中国的公主都懂得我们大英帝国最伟大的王所写下的宣言,可是我们的国家如今却有太多的人早就已经忘记了,骑士精神是从英国开始的,他们如今都成了一群强盗。”
看着他伤心的表情,我也很是感慨,这个时代,在那些列强中,又有哪一个国家是干净的呢?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儿?真的要等到几年后甲午海战,等到百日维新,再等到辛亥革命胜利?那还有多少年?我等不了了,也不敢等,我的亲人,我认识伯人,都在这个时代了,他们都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我必须要有所改变,尽已所能的去改变我的命运,改变这个世界,不求能让中国雄踞东方,但求我的亲人,和我认识的人,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能有一个可以得到庇护的地方。
和王五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两个小时,虽然天气已经开始逐渐变暖,可还是暗的有些早,外面已经是麻黑的天色了,我知道玉儿他们一定在外面等的有些不耐了,可是我必须要坚持,成败就在此一举,因为王五和义和团的关系非比寻常,他死的时候就是我义和团的人在一起,力战而死,所以我必须争取到他,让他能站到我这一方来。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教堂的门打开了,王五进来了,我松了一口气,看着他,心里竟然生起了感激之意,也许是感激他在这个时代给了我一些希望吧,看着他神色凝重的踏进教堂,脸上还显出些许抑郁之色。
待他走到我跟前时,向我施了一礼,道:“不知格格找草民来有何事?”
我看着他黑黑的脸,虽然他本来也不白,可是我却能感到那种极度不愉快的心情,我陪笑道:“王五侠应该没有忘记我们之前的约定吧?”
他看了我一眼,点点头,道:“草民自是没忘,只是格格应该也记得,草民曾经说过,不能有违道义。”
我笑着道:“五侠多虑了,其实我只是想求五侠帮个忙而已。”
他有些意外的看着我问道:“不知道格格还有何事需要草民帮忙?”
我看着神色也开始变的凝重起来,很沉重的问道:“五侠对于我大清的现状可有何看法?你认为我们大清应该如何去抵抗列强对我们的掠夺?”
他看着我神色古怪的回道:“格格问错人了,在下一介草民,如何能置评国家大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相信五侠比我一个小女子更懂得这个道理。你以王大哥已经出任京师大学堂体育教习为由,而拒绝了所有官府对你发出的邀请。”说完我看着他,等待他的回答。
“格格这是打算要责问王五吗?”
“不,五侠误会了,我很庆幸你没有接受任何一方的邀请。”
他再次以一种很古怪的眼神看着我,我笑着道:“五侠一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会庆幸你没有接受官府的邀请?其实很简单,你是位侠者,也是位绝对可以为国为民而不惜生命的大侠,所以,如果你接受的任何一个官府的邀请,我就会开始担心你是否会搅入那些昏官的派系斗争中。”
“格格不像是个才十岁的小孩儿。”王五看着我,眼神中的戒备也加深了。
我淡淡的一笑,道:“如果你从出生起,就跟着老佛爷在朝堂之上看着她处理政事,看着那些朝臣们议政、论政,我想信,五侠也会像我现在这样。”
他看着我有些错愕,同时也有些痛心道:“这……原来在外谣传,格格可在朝堂之上随意戏弄朝臣,是真的?”
我自然知道他痛心的是什么,回道:“戏弄?哼,幼时我可能是戏弄,懂事了之后,我哪里是要戏弄他们,有时候我是真想一脚能踢死那些昏官,我大清的江山如今满目疮痍,有一半都是他们造成的,国家危急存亡之机,他们却仍然在打着自己的算盘,在想着如何才能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
王五看着我的眼神,慢慢地变的柔和了起来,轻声道:“格格虽然年幼,却是忧国忧民,比之那些贪官污吏不知强了多少倍。”
“五侠,其实我这次找你出来,是希望你能帮大清打造出一支可以直插我大清敌人心脏的尖刀。”
“尖刀?这……恕草民愚钝,不太明白格格的意思。”
“五侠可知道日本?”
“自然知道,不就是倭人吗?前些年,听说他们还想占了台湾,多亏了刘大人率军力战。”
“就是那帮小矮子,不知天高地厚,他们想要入侵我中华之心已有百年,几百年前,在日本曾有个叫丰臣秀吉的将军,还很狂妄的说要在北京给日本天皇建立一个陪都。他们这几百年来,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呢。”
“这……怎么可能?弹丸之地,居然会有这种想法,还持续了几百年?”
“日本人的耐性很好的,为了达到一个目标,他们可以忍耐几百年。而且他们生性很残暴,只怕若是有一天让他们得势,我中华才真是危矣。”
“有这么严重吗?”
“不知五侠可听过蚂蚁吞大象的故事?”
王五点了点头,我接着道:“那些西洋人有时候还能跟他们讲讲道理,可是日本人就不同了,他们没有道理可讲,更何况还有一些洋人,不希望看到我大清变的强大,还在暗中对日本进行资助,不但帮他们变法,还帮着日本人造武器,还向日本大量出售各种武器、战备,就是希望日本也能变的强大起来,可以牵制我大清。”
“无耻,卑鄙!”王五狠狠的击出一拳,打在一把椅子上,那把椅子瞬间粉碎,我心里暗暗咋舌,真不愧是个高手。
我忙安抚着他道:“五侠不用着急,这也正是我找五侠出来的原因。”
他看着我,坚定的道:“格格尽管吩咐,只要能于我大清的百姓有利,草民都原意协助格格。”
“五侠不用老是自称草民,我没那么多的规矩。”他忙抱拳,直说不敢,我笑笑,知道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改的,继续道:“不知五侠可知道什么是间谍?”
“间谍?这是什么东西?”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奸细、细作。”
“难道格格是想让草民去训练奸细?”王五边说,脸上也显出了一些愤怒之色。
我笑着道:“五侠请稍安勿燥。”

第三十三间 密谈(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