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221部分

女亲王-第221部分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会,有人会,到时候就算是他康广厦无意,也会被别人借机铲掉我们孚王府。”我皱着眉道。
这时梁启超忽然有些明白了,道:“可是珍妃和她的那两个兄弟?”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他又道:“不是还有玉妃在吗?”
蕙仙却已经想到了,拍了拍他的脑门,道:“你傻啊,你不知道女人争宠的时候有多吓人吗?”
梁启超一下子坐在了凳子上,道:“我想到过,可是不愿去想啊?这后宫怎么能再干政?难道皇上还没吃够苦头吗?”
我叹了口气道:“卓如,你也别叹气了,如今你们都在外面,我和哥哥反而行事也没那么多顾忌,界时你们在外还可以和我们里应外合,相互呼应,这才是正理,且去吧,没有一番寒彻骨,哪 得梅花扑鼻香呢?”

第399章 袁世凯避祸走他乡


在梁启超准备带着自己的媳妇儿回乡尽孝时,袁世凯走了,带着一家人去了朝鲜,当日他被罗胜押着进了京城,光绪重登大宝后,特意亲自见了他一面,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不过跟着没多久,光绪下旨,免去袁世凯一切官职,永不叙用。
后来我们才知道,本来光绪是要杀了他的,可是康有为给拦了下来,说袁世凯在朝鲜一战中立下大功,是个功臣,若是杀了,只怕要寒了天下人的心,于是袁世凯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
可是他如今在国内也是混不下去了,其实朝臣们都知道袁世凯做了什么,这是很明显的站错了队,还出卖了一国之君,这随便是搁在哪个皇帝身上,都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可是光绪放了袁世凯一马,于是一大批的朝臣们上奏颂扬着光绪的胸怀。
可是也有不买帐的,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指出,光绪此举无疑是纵虎归山,学子们对于袁世凯更是恨之入骨,其实这些学子真的是很单纯,以前过着苦日子,好容易看到自己的国君要发奋图强,打算重振国威了,谁知道慈禧一派突然杀了出来,差点就圈了皇帝。
如今知道,正是这位袁大人干的好事,岂肯轻易放过他?袁世凯在天津卫的家不知道是被哪个正义人士给一把火烧了,而袁世凯的祖籍河南安阳,远祖是大名鼎鼎的袁绍,他一直认为,这里是自己的风水宝地,可是如今家里的宗祠也已经请出了袁世凯父亲的灵位,同时将袁世凯从家谱中除名。
这对于袁世凯来说,是极大。的打击,古人对于家庭的观念是极强的,袁世凯本来想着,皇上就算是对他永不叙用,自己便回祖籍去,有家族在,再加上自己当官这些年的一些本钱,怎么也不至于过上苦日子。
可是如今自己亡父的牌位也被。抬出了宗祠,而自己一家人,更是被袁氏宗族除名,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连个根都没有了,袁世凯此时的心情是极为沮丧的,他如今在大清可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家里的人在外都不敢说自己是姓袁的,或跟他有什么关系,若不以前悄悄在京城还置了一处院子,自己这么一大家子的人,只怕是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袁世凯此时可说是已经走投。无路了,他的原配夫人倒是一句怨言也不曾说,仍是每日里按规矩安排着府里上下,可是几个小妾却是每日都要闹上几场,他气的发了一次脾气,摔了一地的东西,那几个小的才安静些。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碧蝉竟然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帮着大夫人料理着家事,这时他的心里竟然生出了许多愧疚,想碧蝉在朝鲜也是世家大族,可是却嫁给自己做了个小妾,本就有些委屈她,如今见她如此,心里更是过意不去,于是对她也好了一些。
过得两日,碧蝉是个聪明的女子,她也是极明白袁。世凯如今的处境,便出了个主意,让袁世凯带着一家子去了朝鲜,投靠她的姐姐明成皇后。袁世凯虽然是极不愿意朝鲜去的,毕竟和明成闹出的那些个绯闻,虽然已经过去了,可难免有些尴尬,而且此时去朝鲜,自己此生只怕是再不得回来了。
犹豫了好些日子,每日被困在家里,不能随意出。门,害怕被人知道了,又来放一把火把京城的宅子给烧了,终于闭着眼,横下了心,悄悄叫下人买了去天津卫的火车票,偷偷带着一家人直奔天津卫,出海去了朝鲜。
(对不起大大们,。明天我们单位年审,又在非正常加班中,希望各位大大理解。)

第400章 工人运动(上)

我一直以为,就算有工人运动,可是搁在现在的中国,至少还得等个一、二十年,可是让我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一次极大规模的运动,而导致此次工人大罢工,走上街头游行的,却正是康有为。
厘金税如康有为的愿裁撤了下来,也正如我们几个人的预测,果然遭到了地方政府的抵触,许多地方阳奉阴违,有的地方甚至以厘金税为由,而对应上缴的税金也少交了,于是光绪和康有为很快变的捉襟见肘。
他们要大兴学校,要钱,他们要大修铁路,要钱,他们还想要练精兵、添海军这都要钱,可是国库空了,他们什么也拿不出来,这时有人出主意了,这个主意就是打到我的头上。
秀格格和洋人开厂,既然有分23%的股份给太后,如今太后不理朝政了,为什么格格就不能再把那23%给皇上?于是光绪很快的就叫人来召我进宫,跟我说的很清楚,就是他需要那23%的股份。
我一愣,道:“皇上,您忘了?那些厂子已经都是太后一人的了,我和洋人也早已经撤资了,我如今又哪里还有跟洋人合开厂子?”
皇上一愣,然后问道:“秀妹妹,。朕不是要为难你,只是你也很清楚,如今国库已经空了,我大清要革新就要花钱,如今这税银都收不齐,拿到朕手上的,去塞牙缝都不够啊?”
我也为难了,道:“皇上,并不是秀儿。不帮您,实在是我也没法子,要不您去跟太后商量商量?让她把那些个厂子让给您?”
光绪忽然一拍书案,站了起来,。怒道:“秀妹妹,朕如今可是在好好跟你商量,难道你想要朕去抄你的家来找银子吗?”
我看着光绪,怔忡了好半晌,终于道:“皇上,若您要抄。了我们孚王府,就抄吧,只是不知道皇上打算以什么罪名来抄了孚亲王府呢?”
光绪这时已经有些后悔刚才说的要抄银子的话,。现在又听我如此说,有些不不来台,可是又不知道应该如何接话,一急之下,竟然又道:“你不要以为朕不敢抄了你们孚王府,别人怕你们,朕可不怕!”
我听得他如此说,心里一阵酸楚,自古伴君如伴。虎,可是我跟光绪自小的情份,一直让我以为,光绪再怎么样,也应该会照应着我一些,我有些伤心,叹了一口气,道:“皇上,自太后把那些厂子接手之后,秀儿的确是没有再和洋人做生意了,也就是美国人跟秀儿的关系一直很不错,所以他们在大清办的厂子都给了秀儿5%的股份,若是皇上要,秀儿便全给了你就是了。”
说完我头也不。回的走了,一到府里,就告诉了载沛,载沛气的有些发抖,把书房内的书案也给掀了,我叹了口气,叫人把马克在京城安排的人找来,跟他说了说这事儿,让他尽快跟马克联系,快些来中国,把一些手续办了,以后就由大清政府来接手我和他的生意。
那人一脸的错愕,不明白出了什么事,我催着他快去了,又回头找到载沛,他仍然坐在那儿,黑着一张脸,看到我回来,问道:“他真说了,要来咱们府里抄银子?”
我点了点头,他的眼里忽然闪出了一丝狠辣的光芒,道:“妹妹,自此以后,咱们兄妹可再不能手软了。”
我闭上眼,点了点头,他又问道:“这主意是谁出的?康广厦?”
我摇了摇头,道:“我猜是珍妃。”
他点点头,道:“不错,应该是他们兄妹,他们的算盘可真是打的好啊。”顿了顿,又道:“我猜着,志锐他们兄弟肯定想要出面来接这事儿。”
我忽然道:“他们兄妹太贪了,以前有太后压着,他们就有些贪心,如今没有太后了,只怕……”
“哼,正好,就怕他们不贪,先让他们得意着,时机一到,看不摔死他们?”
想了一会儿,他又道:“你跟马克可是早就准备好了?”
“我们猜着过,也做过准备,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妹妹,既然他们喜欢这样,不如咱们再帮他们推推?”
“呵呵,哥哥看着办吧,如今我凡事都不太好出面,那康有为把我盯的紧紧的,前两天还听到他在外面说我的闲话呢,我嫌他烦。”
“哼,我妹妹嫁不嫁人,可不是他说了算的,什么东西,那会儿在咱们府里讨生活的时候,他可敢这么说?伪君子。”
“哥,算了,咱们还是做正事要紧呗?”
“放心,我已经想到了一个主意,而且是很好的一个主意。”
“咦,哥哥,那咱们一起写出来,看看想的是不是一样?”
两兄妹笑嘻嘻的写在一张纸,拿出一对,相视一笑,于是便分开,各忙各的去了,很快的,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孚王府的秀格格把自己跟洋人合办的厂子全交给了朝廷,而朝廷也同时派了志锐两兄弟接手。
而在这件事发生的第二天,孚王府开始大肆变卖王府的家产,折合了一千万两银票全部捐给了朝廷,为皇上维新变法添砖加瓦,孚亲王家里的下人们也散的散,走的走,只留了几个贴身的仆役,同时孚亲王上表,老福晋身体盈弱,京城的天气过于寒冷,请皇上准许孚亲王一家搬往南方,以便老福晋养病。
这些事给所有的人带来的震憾不是一点半点了,有些开始怀疑了,因为不久之前,太后老佛爷才在几年前唱了一出抢钱的戏码,把秀格格和洋人办的厂子给半抢、半逼的全占了,如今这秀格格又突然再次把这些可以下金蛋的厂子给了朝廷,本来开始都没多想,还想着,格格本就是支持新法,又是个极支持西学的人,没有什么,但是很快的,孚王府又卖了家产,全捐了出去,现在又一心求去。
有心的人就开始怀疑,这件事儿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没几天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开始流传着一件事:“我跟你说,我的大姨**小叔子的媳妇的娘家的表姑的侄子,是在紫禁城里当差的,听说格格把那些厂子交给朝廷的前一天见了皇上,皇上让格格把厂子交出来,不交出来就要抄了孚亲王府。”
“什么?”
“这是真的吗?这不是明抢吗?”
“咱们皇上怎么能做这种事儿?别是蒙人的吧?”
“骗你干嘛,听说不是皇上贪,是那位皇贵妃想要。”
“不会吧?哪位皇贵妃?”
“不就是小的那位,让太后老佛爷砸了脸的那个。”
“不对啊,听那些变法的大人们说,那可是位贤妃,怎么会呢?”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知道太后老佛爷为什么一直不喜欢她?”
“不是因为皇后娘娘吗?”
“那只是一部分的原因,原来这位珍妃娘娘,在宫里和自己家的兄弟偷偷在干买官卖官的事儿,让太后知道了,一查,发现这位主儿比自己还贪,老佛爷才一直不喜欢她。”
“不会吧?”
“怎么不会?我跟你说……”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京城都知道了这件事,而且还越传越离谱,甚至还有人说,皇上已经抓了老福晋,逼孚亲王兄妹就范,我和哥哥在书房里听着王明顺的回报,笑的贼贼地。
这时王明顺有些不解地道:“王爷,格格,这事儿闹的这么大了,皇上必定会知道是咱们在捣鬼,下官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