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202部分

女亲王-第202部分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摇了摇头,道:“以如今我们孚王府之势,不见得能有办法左右他的想法,所以我并不打算找人和他联系。”
“那你在想什么?”
我看了眼载沛,道:“哥,我有些不确定,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了之后,无论成败,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对太后。”
载沛看着我,也有些不确定,然后道:“秀儿,我知道,你打小就在她身边,她也一直都极为维护你,可是你也看的很清楚,她的心太大了,她不肯让自己抓到手中的权力被人夺走,所以她会不停的给我们找麻烦,给变法找麻烦,而你也很清楚,若想要在我大清变法成功,必须要先把她这个大障碍给扫除掉。”
“我知道,可是我也很担心,我们能说是勤王,控制京畿,别人又未尝不能以此为由,而出兵呢?”
“这就不需要你来操心了,哥哥我自有安排,到时,别人只会看到太后和皇上母子情深。”载沛的脸上显出了肯定的表情。
他是如何做的安排,其实我并不清楚,这次的所有计划,我只知道的是一部分,那就是我参与的这一部分,对于京城的情况,我只能从他和王明顺的口中得知,就是苏迪,我都没能见上一面,这次回京,我也察觉出了载沛的一些不同,那就是杀伐决断,毫不犹豫,而对于景春的事情,我甚至能明显的感觉到,载沛的城府,就是因为这个景春,而被磨练了出来。
“哥,那我是否还有出城的必要?”
载沛犹豫了一会儿,道:“其实我并不希望你到天津去接应罗胜,只是我明白,以你的脾气,若是不让你去,以后你只怕会后悔一生,更何况,老佛爷那儿,只怕也只有你出面了。”
我心里一惊,抬起头来,看着载沛,道:“哥,难道你是想让我带着兵,冲到她跟前吗?那不跟剜她的心肝一样吗?”
“我知道这样做可能有些过了,可是只有你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才能给她最大的打击,你只怕是她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了,在她心里,你比皇上占的分量还要重。”
我有些木然,最后才悠悠地道:“谁都知道这件事儿,也难怪皇上以前也总是在最紧要的关头出卖我了,他心里只怕一直都不好受,我听过一些话,太后常常拿我们二人比较,虽然他嘴上从未说过什么,可是我明白,他心里的煎熬,只怕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了的,也难怪他会和康有为几人孤注一掷了。”
“所以,只有你去,这也是为了以后,能让皇上安心啊,他心里对你的感情应该也是很茅盾的,上次景春的那个事情,他是极力反对康广厦几人那样对付咱们府里的,只是那几人,除了复生,都恨不能把孚王府踩下去,他们才好立威啊。”
我看着载沛,一阵苦笑,我们这是即要支持新政,却又必须要新政先受挫,再施援手,否则,我们将会两面都讨不到好,说实话,这种当夹心饼干的滋味儿,的确是非常的不好受。

第374章 鸿门宴


慈禧默默地听着下面几个官员的回复,她心里有些发苦,如今这叫什么事儿?自己的儿子一心惦记着,要把她这个当娘的给踢下来,以前自己的亲生儿子是那样,如今这个,自己一手拉把大的也是这样,都一门心思的跟自己对着干。
下面的官员仍在哭诉着,她就不明白,自己已经很支持皇帝了,可他还不甘心,一定要把哀家给踩在他们的脚底下,他们才甘心吗?看着殿外已经变的有些阴沉的天色,她现在很有些后悔,后悔把秀儿给堵在了国门外头。
如果当初自己不是那么着急的想要把她手里的那点子兵权给夺了,又何尝会有今天,娘子军就娘子军,那又如何,如今只怕也能成为自己手边的一个大助力,平衡,平衡,看来老祖宗留下来的平衡之法,如今一点也不适用了。
或者说是,载漪跟载沛根本就不能匹敌,载漪的私心太重,所以注定他要失败。那个景春的事儿,看来载漪的确是很蠢笨,他的心思难道自己还不明白吗?这是在向哀家示弱,不过,可惜了,他的这个法子太蠢了,这个时候才示弱,只会让孚王府对他更加恨之入骨。
哼,这么大一顶绿帽子,就这样扣在载沛的头上,他怎么可能再会对你忍让,只怕是,早就挖好了一个大坑,等着载漪自己去跳了, 侧福晋?景春这颗棋子,最后还能风光大葬,真不知道该说是她运气好,还是说她有福气了。
李莲英早发现了慈禧正在。梦游,可是他却不敢打断,又厌恶地看了眼下面趴了一地的官员,有些不屑,这些人能有什么本事,除了会嚎几句祖宗规矩,他们还会什么?在皇帝那儿讨不到好,就跑到太后这儿来折腾,老佛爷没让他们滚出去,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慈禧的身子动了动,往后靠了靠,。最后终于说话了:“得了,哀家都知道了,你们先跪安吧。”
“太后老佛爷,求您一定要给臣等做主了啊,臣……”
“得了得了,哀家都知道了,变法。之初,哀家便说了,一切皆由皇上做主,如今你们到哀家跟前儿哭个什么劲儿?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尽好你们身为臣子应尽的本分就行了,退下去吧,哀家今儿个实在是乏了。”慈禧打断了那几个人的哭诉,毫不留情的把他们赶了出去。
“小李子,皇上那儿可好?”等那些出去了之后,慈禧问。道。
“回老佛爷,皇上这几日还是在珍主儿那儿歇着呢。”。李莲英躬身回道。
“哼,叫他多跟玉嫔亲近,他却非要跟那个狐媚子。越走越近了。”慈禧有些恨铁不成钢。
歇了口气,她又问道:“秀儿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回老佛爷,刘将。军昨儿个不是发了份折子来吗?说格格正在准备回国呢。”
“对啊,她终于肯回来了。”
“老佛爷, 格格回来了之后,您要怎么对她呢?”
“小李子,你也是看着她长大的,你觉得哀家要如何对她?”
李莲英踌躇着,终于道:“老佛爷,格格是个机灵人,如今就算后半生不能走了,可也不能委屈了她啊?”
“你也担心哀家会给她指婚吗?”
扑嗵一声,李莲英跪了下去,口中道:“奴才不敢,奴才该死!”
“起来吧,哀家又没有怪你的意思,这次她回来啊,哀家已经想好了,她的亲事,就依她,让她自己做主便是了,至于那个什么娘子军,也依她了,不要她散了,她爱玩多久就玩多久,她还能怎么样?难道还能杀了我,挟制皇帝来做曹操不成?”
“老佛爷说的是,格格做事一向都不存私心的,强出瑞郡王许多的。”
“你也不喜欢载漪?”
“奴才妄言了,主子们的事儿,奴才怎么能说道呢?”李莲英忙诚惶诚恐地回道。
“得了,哀家还不知道吗?载漪的私心太重了,所以他注定哪一边都讨不到好。”慈禧忽然想到了前几日有人回报,发现有日本人在瑞郡王府出入,想到这儿,她的眉头拧成了一团。
李莲英试探着问道:“老佛爷,可要用膳了?”
“去问问皇帝,可有空,请他来跟哀家一块儿吃顿饭吧,就跟他说,我们母子许久未一起用膳了,哀家怪想他的。”
“喳,奴才这就去。”
没花多少时间,一桌丰盛的膳食就已经摆好了,慈禧静静地坐在桌子后面,看着门外,等着光绪的到来。
光绪一进来,就向慈禧行礼,道:“儿臣见过亲爸爸。”
“起咯吧,坐。”待光绪坐定后,慈禧又道:“咱娘俩儿有多久没有在一起用过膳了?”
光绪回想了一下,道:“回亲爸爸的话,儿臣不孝,已经有两个多月未曾和您一起用膳了。”
“不要说那些个客套话了,现在就咱们娘俩儿,没人说你,皇帝啊,你现在处理朝政之时,可有觉得不妥之处?”慈禧没说上两句,就直奔主题了。
光绪心里一惊,可是面上却不敢露出丝毫不妥,忙道:“儿臣如今处理朝政自是没有亲爸爸处理的得当,不过还好有康大人他们一心尽忠,儿臣倒也不觉得有多吃力。”
“哦?皇帝的意思是,朝里的那些个大臣们,除了康广厦几人,皆不可用了?”慈禧吃了一口菜,悠悠地道。
光绪一个哆嗦,忙站了起来:“老佛爷明鉴,儿臣不敢有此等想法,儿臣亲政时日尚短,还需老佛爷及众位大臣多多提点。”
这句话说出来,可见光绪对慈禧的惧怕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了,让慈禧提点还可,他却把大臣也提了出来,甚至不惜自贬,要别人多多提点,也足见他此时的心境有多紧张了。
慈禧看了他一眼,道:“皇帝说话真是越来越没谱了,既然哀家已经还政于你,你还当勤勉之,也不要说什么要哀家提点,哀家能提点你一时,难道还能提点你一世不成?”
说完了之后,慈禧又叹了一口气,道:“哀家老了,这个大清的江山,迟早都是你的,不要太心急了,有时候,还是要稳稳当当地才好。”

第375章 忐忑


“是,儿臣多谢亲爸爸教诲。”光绪的心里一直在打鼓,他不明白慈禧叫自己来是为了什么,他知道昨天晚上谭复生才去见过袁世凯,他害怕,害怕慈禧听到了什么风声,他心里一阵紧张,只觉得背心都有些发凉。
“不要说什么教诲不教诲的,如今在你身边的,都是些个饱学之士,不过呢,哀家看着,也就那个谭复生合哀家的眼缘,是个有担当的,想必若是你秀妹妹在京里,也必是喜欢和他打交道。”慈禧这句话说的不紧不慢,面上也一直未动声色。
光绪只觉得寒从脚底直窜到了头顶,心里直发凉,弯了弯身子,道:“亲爸爸说的是,谭大人的确是当的起秀妹妹一句剑胆琴心,更难得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啊。”
慈禧看着光绪,心里的不满更甚,这个皇帝,为什么见到她时,总是唯唯喏喏,一点皇帝样儿都没有,真不知道这么些年,翁同龢是怎么教的学生,为什么秀儿在自己跟前就从不这样呢?
同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人,性格却相差了这么多,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看载沣,怎么又这么有出息呢?难道自己当初选的时候,就没选好?不应该选他?可是当时那种情况,自己又如何能选的了其他人呢?
其实慈禧还真是冤枉了光。绪,若是载沣在他身边长大,只怕是如今的情况跟光绪现在这样,也差不了多少,更何况醇亲王本身就是个性格极糯的人,而光绪和历史上的载沣都继承了这个性格特点,所以还真不能怪光绪。
更何况,慈禧对于光绪自小就极。为严厉,而且向来在光绪面前也是极少露出笑意来的,所以光绪自小就很少看到慈禧的笑脸,而慈禧每次见他,都总是长篇大论,又不时的拿出这样规矩,那样规矩来教训他,所以已经养成了他总是小心翼翼的性格。
如今好容易,能自己做主了,就。难免会胆大妄为一些,就如同咱们现代所说的叛逆期,大人越不要他去做的事,他越要去做,若是有人阻止,或对他稍加辞色,他便会对其恨之入骨,或是心怀不愤,日积月累之下,一旦爆发,还是很让人惊心的。
所以如今他心里虽说对于康有为几人过于激进。有些不满,可是却也并不阻止,再加上珍妃又一味地奉承着,对于新政,更是不遣余力的推波助澜,在康有为等人跟前不仅得了个贤妃的名声,更让光绪觉得她是自己一生的知己。
玉嫔虽然也支持新政,可是却总是劝他慢慢来,还。总是提醒他,虽说亲政了,但仍要多向老佛爷请示,她对老佛爷总是唯诺顺从,这让光绪对玉嫔可说是即敬又烦,于是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