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168部分

女亲王-第168部分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屠杀,一直持续到了十月六日的凌晨宫廷中的人即将被杀尽屠光了。  几个日本人合计着,估计朝鲜王夫妇已经逃出宫外了,是否要出宫追查,定要活捉了二人去日本,于是商量到最后,终于决定离开,看着最后剩下的十来个朝鲜宫人,其中一名浪人狞笑着,比了一个手势。
很快地,在一旁守候的日本士兵上前几人,手起刀落,又一阵惨叫声,所有的人都倒在了血泊当中,杜心五长长地叹了一声,闭上眼睛,林黑儿早已经背转了身子,不忍再看。
日本人很快退了出去,但是却留下了两人,继续检查着地上倒下的尸体当中是否还有活口,不时的再补上一刀,过了好一会儿,那两名日本士兵才狞笑着,道:“好了,我们可以出去放火了。  ”
林黑儿和闵妃是懂日语的,二人同时低呼了一声,林黑儿转向杜心五道:“杜大人,他们要放火了。  ”
杜心五皱了皱眉头,道:“不好,这样咱们就要困在这儿了。  ”他转向闵妃,问道:“这里没有其他出口吗?”
闵妃悲凉的摇了摇头,朝鲜王室都是懂得中文的,所以四人交流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不对,应该是三人,朝鲜王仍处于昏迷状态,杜心五犹豫再三,对林黑儿道:“林姑娘,我且先出去看看,看看那些日本人是不是退了出去,若是退了,我再回来接你们。  ”
林黑儿犹豫道:“杜大人,太危险了,若是你有什么散失,只怕格格和世子爷都会难过的。  ”
杜心五笑了笑,道:“放心吧,我会见机行事地,再说了,那两个倭人,若真是放火了,咱们谁也逃不掉地。  ”
说完杜心五便头也不回的出了暗道,打探了一下四周,又回身叮嘱林黑儿道:“林姑娘,若是十分钟后,我还没有回来,你就带着他们二人出来吧,与其被活活烧死,不如出来搏一搏,见机行事。  ”
林黑儿只得点了点头,见杜心五跳了下去之后,又关好了暗道,回过身来和闵妃对视着。
闵妃忽然问道:“那位杜大人,是很重要地人物吗?”
林黑儿点了点头,道:“杜大人是我们大清公主身边的侍卫,格格一向很敬重他,他还是醇亲王世子的师傅。  ”
闵妃叹了口气道:“你们那位公主还真是有眼光,能得到杜大人这样的能人,又能及时看清楚日本人的本性,否则我和陛下,只怕此刻早就没命了。  ”
林黑儿笑了笑,道:“没命倒不至于,不过你们肯定是会被他们绑架到日本的了。  ”
闵妃颓然道:“陛下一直相信日本人能帮我们朝鲜振兴,谁知道,竟然是引狼入室。  ”
林黑儿冷眼看着这位闵妃,心里道:“你又何尝不是想要靠上俄国人,好把大清撇开?”不过她并未把这句话说出来。
闵妃又继续道:“你一个女人,有这样的好本事,可真是不简单,我们一直以为,大清已经是末路了,谁曾想大清竟然可以全歼日军,还能和美国人一起,打到了东京。  ”
林黑儿看眼外面,仍然没有什么动静,可是又没到和杜心五约定好的时间,转过身来,对闵妃道:“我以前不过是个没有方向的,也没有目标的人,能有今天,都是我家格格的功劳,她就如同我们的指路明灯,如果没有她,我们不会明白,女人不比男子差一分一毫,也让我们明白,要想得到幸福的生活,只能靠我们自己去争取。  ”
“本宫在朝鲜听到过许多那位公主的传闻,也知道她在那些洋人中的地位不低。  ”闵妃淡淡地道。
林黑儿有些不屑的看了一眼闵妃,虽然对于她刚才的表现林黑儿也很是佩服,不过对于她在谈到格格时的那种淡然,有些不满,讽刺的笑了笑,道:“我家格格不只在洋人中的地位不低,就是在大清的百姓心中,她也同样有着不低的地位,而且也正是因为她,你现在还能跟我说说话,她只对敌人骄傲,从不会对自己人摆谱儿。  ”
闵妃愣了一下,很快明白过来,知道自己自称“本宫”,惹恼了眼前的这个女人,可是她的高傲,使她放弃了向这个不过是大清公主身边的侍卫身份的人示好,她的表情也变的更加冷了,紧紧抿着双唇,看着暗道外,那些宫人的尸体。
终于,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很快就听到杜心五的声音:“林姑娘,出来吧,那两个倭人已经被我杀了。  ”
林黑儿打开暗道,扶着闵妃,走了出来,杜心五很快的又窜进了暗道,把朝鲜王拎了出来,放在殿中,三人看着眼前的惨景,闵妃一阵干呕,林黑儿轻轻皱了皱眉头,但还是上前,轻抚了抚闵妃的后背,闵妃倒在林黑儿的怀里,泣不成声。
杜心五有些焦急地道:“倭人已经退出皇宫,如今皇宫内外已经是一片火海,咱们得赶紧出去,把这里也点燃,要不那些倭人会起疑了。  ”
林黑儿忙扶着脸色苍白的闵妃往殿外走去,杜心五把朝鲜王拎了起来,也跟在后面,几步窜了出来,引火的工具,那两个日本早就备好的,杜心五也没花多大力气,就点燃了景福宫。
闵妃看了眼自己的寝宫,伤心不已,忽然急道:“拓呢,我的儿子呢?”
林黑儿忽然有些好笑地看着这位朝鲜王妃,嘲笑道:“王妃忘了吗?你不是早把世子送到俄国使馆躲起来了吗?”
闵妃听到这句话,忽然松了一口气,道:“还好,要不他看到这些,一定会很害怕的。  ”然后痛哭了起来。
林黑儿有些同情的看着正在哭泣的闵妃,杜心五却急道:“咱们还是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吧,这里始终不安全。  ”林黑儿忙扶了闵妃,跟在仍然拎着朝鲜高宗的杜心五身后,往着王宫的深处走去。

第228章 胜利成果


大清沸腾了,到处都是鞭炮的声音,举国上下都陷入了一片狂欢当中,英国、法国、德国,看着那些在大街上奔走相告的中国人,洋人们都沉着脸,他们知道中国这次胜利了。
英国人和法国人搭上了末班车,俄国人在十月二日时,和大清海军,同时分两处,在北海道登陆,十月三日,刘永福的黑旗军在琉球登陆,但是没两天,正在高兴,又重新回到王宫的尚王被日本浪人刺死。
十月六号,清军攻入汉城,朝鲜王宫的血案震惊世界,日军一再表示,不是自己军队的人干下的,并一再向各国公使表明,此次屠杀,是别有用心的人,意图挑起日本与各国的友好关系而犯下的,所指方向竟然是中国。
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可是洋人们很难得的,保持了沉默,他们想看热闹,看看中国对于日本的指控将如何接招,毕竟,在平壤城外,清军对于日军的几乎全歼,让各国震憾,他们都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
让洋人们大跌眼镜的是,日本人的无耻构陷,很快就被推翻了,俄国出其不意的展示出了一些日军在汉城屠杀平民的照片,全部是俄国使馆的一位参赞给拍下的,他当时是冒着被误杀的危险拍下了部份照片,但他最初的打算,是想帮助当时正在俄国使馆内避难地朝鲜王世子李拓。
显然李拓是极为激动的拿到了这些照片。  那位参赞的同情心泛滥,却造成了俄国人的损失,他们本来是打算要看中、日、朝三国的热闹,同时好巩固自己在北海道的胜利果实,可是很遗憾,他们的打算,被这位同情心暴强地同仁给破坏了。  照片公布后,举世震惊。  甚至各国的民众,都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各国的日本使馆进行游行,指责日军的暴行。
朝鲜高宗夫妇更是亲自站出来,指控日军在朝鲜王宫内进行的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夫妇俩泪流满面的出现在世人面前,甚至跪下来哀悼在这场灾难中丧生的朝鲜国民。
明治天皇不得已。  发明声明,声称此事皆由军部策划,跟自己没有丝毫关系,甚至痛哭流涕地向朝鲜遇难的军民表示,一定会彻查此事,给全世界一个交代。  同时向英、法、美、中四国致歉,为自己国家在朝鲜国土上,与中、朝两国发生的误会。  而导致双方损失惨重表示遗憾,同时向英、法、美三国的维系和平的行为表示谢意,对在朝鲜战场上丧生的中国将士致以深切的哀悼。
同时,日本人极为无耻的指出,当日在平壤城外,日军已经投降。  可是中国军队仍然对已经投降地日本士兵进行了屠杀,同时向各国大使痛诉中国军队的残暴。
我站在东京的皇宫外时,忽然觉得从未有过的好笑,明治天皇虽然出面说话了,可是却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日本军部,甚至亲描淡写的把这场战争说成了是由小误会引起的纷争,简直就跟现代一样,他们死也不承认自己发动了侵华战争,不承认他们在南京进行地一场屠杀。  现在还要反咬一口,说中国毫无人道主义精神。  违反万国条约。
我冷笑着。  伊藤博文已经再无可翻身的机会了,他已经没做首相了。  可仍是被日本人扔了出来当了肉盾,又吐出了几个无关痛痒的人来,我心里一直在冷笑,那几个将会在未来,和其他七国打进北京城的,及占领东三省的将领,都没有出现。
我只是冷然的看着桂太郎被刺身亡,野津道贯被俘虏后,在朝鲜自尽的消息,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洋人们在这个时候,又都很自然的站到了日本一方,不是因为日本人给了他们什么好处,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中国无声无息的成长,他们害怕了,他们害怕中国会变的强大,他们害怕再也无法在中国得到更大地利益。
好吧,既然日本人这样轻描淡写地把这场战争描绘成三国之间的小摩擦,那么我也不会让你们真地就这样轻松的脱身的,暗地找了几个国家相熟的商人,许以重利,于是在那些国家都折腾出了,要求日本进行战争赔款的呼声。
洋人们开始还很矜持,不肯开口说自己要多少,于是有流言传出,日本向英国许诺了多少多少,又向俄国许诺了多少多少,一时间各国再也顾不上什么脸面,会么矜持了,和日本人走上了谈叛桌。
中国很有礼貌,也很有诚意,告诉各国使节,中国将把这场战争中,日本应该向中国支付的赔款全部拿出来,感谢各国的支援,于是各国使节又为自己出了多少力,出了多少兵开始折腾,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注意力转到了日本身上。
胜海舟出山与各国进行谈判,他们一直试图把对中国的赔款给抹掉,一直不停的强调着,中国军队在平壤城进行的屠杀,但是他们似乎也忘记了,那些西方帝国的贪婪。
就在几国讨价还价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清军已经以很快的速度退出了日本,所有的海军朝琉球和黄海集结,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修整。  琉球王室的成员已经全数覆灭,清廷很自然的接管了琉球,并在那霸为尚氏王话立碑,称尚氏一门忠烈,为保护大清疆土,英勇殉国,自此,琉球成为了大清的属地,而刘永福则成了琉球的第一任巡抚。
当洋人发现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再一想想,在琉球也并没有什么油水可图,而中国在这次事件中,一直表现的不卑不亢,甚至主动让出自己的利益,向各国示好,所以各国竟然一时间找不到一点借口来跟中国翻脸。
十月二十五日,幕府最后一位将军,德川庆喜忽然返回东京,力挽狂澜,与各国周旋,替日本争取回少许利益,并同时劝说俄国退兵,离开北海道,这让日本人大跌眼镜,许多人都以为,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