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喋血的权杖 >

第46部分

喋血的权杖-第46部分

小说: 喋血的权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幕幕骨肉相残的惨剧之后,宋文帝刘义隆的儿子无一幸存,在他的孙子中,刘景素的年龄最大。宋明帝刘彧死后,少不更事的苍梧王刘昱即位,朝野上下立即掀起一股废幼帝立景素的呼声。刘昱的外家陈氏顿时把刘景素视为眼中钉。而小皇帝身边的近臣杨运长和阮佃夫一心想着弄权,自然也不希望幼帝被年长的君主取代,因而逐渐与建平王刘景素势不两立。
  处在这个显著位置上的王爷,当然会再一次成为寒士们锁定的对象。
  几年来,帐下的幕僚将佐一直苦劝他起兵。刘景素心中亦有此意,一直在等待时机。
  元徽三年(475)年底,刘景素手下一个叫王季符的将军因事得罪了他,单枪匹马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逃回建康,状告刘景素谋反。杨运长和阮佃夫立刻就要发兵###。袁粲和萧道成不同意。刘景素随后马上派儿子刘延龄到朝廷表###迹。朝廷很审慎,把王季符调任梁州,然后给了刘景素一个不大不小的警告,撤销了他征北将军和开府仪同三司的职务。
  刘景素知道朝廷已经不信任他了,于是加快了政变的步伐,暗中派人频繁往来于京口和建康之间,笼络了冠军将军黄回、游击将军高道庆、羽林监垣祇祖等一大批在朝的军事将领,同时还收买了许多不得志的军人。当时小皇帝刘昱经常在夜里出宫游玩,这批将领便计划占领石头城,游说萧道成发动政变,逮捕小皇帝,迎立建平王。如果萧道成不从,就把他一块干掉。可刘景素却担心时机不成熟,多次阻止了政变计划。
  一直密切关注刘景素的杨运长和阮佃夫对此有所耳闻,立刻派了一个叫周天赐的人投奔刘景素,劝他即时出兵。刘景素料定这是一个阴谋,马上砍了周天赐,将他的头送回了建康。
  元徽四年(476)七月初一,急于发动政变的羽林监垣祇祖不愿再等待,突然率领几百名部下从建康投奔京口,声称朝廷发生了内乱,劝刘景素即刻发兵进入建康。刘景素信以为真,未及调遣军队便仓促举事。
  其时他帐下可供支配的士兵只有千余人。
  刘景素为了这场政变处心积虑地准备了好几年,却在最后一刻乱了方寸。
  这区区一千多人,如何争霸天下!?
  七月初二,杨运长和阮佃夫宣布京师戒严,命令黄回等人率领步兵,右军将军张保率水军前去###。萧道成知道黄回有二心,便派左军将军李安民和南豫州刺史段佛荣随同出征,监视黄回,自己则亲自镇守玄武湖。
  黄回暗中叮嘱手下的士兵:“若遭遇京口兵,不能打!”
  黄回打算骑墙静观。
  在宋文帝现存的孙子中,除了刘景素,还有两个年龄较大的。他们是建安王刘休仁的儿子:始安王刘伯融和都乡侯刘伯猷。杨运长和阮佃夫为了杜绝后患,索性以小皇帝刘昱的名义下诏将二人赐死。
  建平王刘景素一看朝廷不但没乱,而且反应出奇的迅速,顷刻间已是大兵压境,顿时慌了手脚。手下将领以及垣祇祖等人表面上鼓动王爷决一死战,暗地里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朝廷军队的前锋步兵迅速逼近京口的外围,纵火焚烧房屋和市集。
  京口的那些将军们游移观望,无一人愿意出战。
  黄回受到李安民和段佛荣的牵制,本就难以动弹,更何况看到京口方面毫无斗志,而且兵力单薄,所以彻底抱定隔岸观火的态度。
  七月初七,张保的水军也进抵西渚,对京口形成水陆夹击之势。建平王帐下的几十名勇士看见将军们都按兵不动,不得不自行成立了一支敢死队,对张保所在的船舰发动突然袭击。张保所率领的水军虽众,但各自分散在兵船上。张保所在这艘船的士兵也不过三十人,根本抵挡不住敢死队的突袭。等到其他兵船反应过来,敢死队早已杀死张保并迅速撤离了。
   。。

三 两个军事强人(3)
敢死队的斩首行动干得非常漂亮,可刘景素左右的将军们却都成了缩头乌龟,一个接一个弃城而逃。当朝廷军队蜂拥入城的时候,偌大的一座京口只剩下一个叫左暄的将军率领少量部队在拼死抵抗。
  七月初八,寡不敌众的左暄兵败身亡,京口彻底陷落。
  黄回部以占领军的身份率先开进京口。跟上回诱杀桂阳王刘休范一样,他还是有言在先:“我不杀王爷!”
  这是居于什么原则吗?
  如果说上次不愿意杀王爷是出于某种个人原则,那么这次肯定不是。
  这次一定是出于心虚而不好意思杀。
  他不杀,想杀的人多得是。殿中将军张倪奴当天就捕杀了建平王刘景素和他的三个儿子,连同羽林监垣祇祖等逃亡的几十个将军也被他追获,一一斩杀。
  为时仅八天的军事政变被迅速扑灭了。
  自始至终,萧道成都假装不知道黄回和高道庆参与了叛乱。
  他不动声色,对所有将领一律优抚如常。
  然而秋后算账很快就来了。九月初二,骁骑将军高道庆被赐死。
  黄回安然无恙。
  萧道成还不想杀他。原因有二:他是嫡系,且颇有将才,萧道成酝酿着某件大事,所以需要人才;另外,萧道成自信完全能够控制他,就算哪天他连萧道成也敢反,到时候再杀也不迟。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 开膛手杰克的中国古代版(1)
刘宋王朝流行出另类皇帝。
  现任天子刘昱自然也不例外。
  打从东宫时代起,小太子浑身上下就充满村野顽童的脾性,有事没事喜欢爬竹竿。而且他身手敏捷,可以一口气蹿上一丈多高。侍从们频频跟当时的皇帝刘彧告状,刘彧就让他养母陈太妃管教他。陈太妃索性拿出村妇的手段,抓过来就是一顿臭扁。
  经常被扁的小太子即位后收敛了一阵子,可没多久便又故态复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多出了很多与其身份不相匹配的嗜好。
  刘昱喜欢出宫游玩,刚开始出行时还有整齐的仪仗卫队,后来觉得太不自由,一出宫门就带着左右数人策马飞奔,一下就把后面的仪仗队甩掉了。摆脱了大尾巴,皇帝就自由自在地出入街市,甚至跑到了荒郊野外。养母陈太妃不放心,每次出宫都要跟着他,可太妃的青盖牛车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小皇帝的轻骑快马。于是庄严整肃的皇帝仪仗队每次都只簇拥着太妃一人,而皇帝早已在一二十里之外。
  这样玩了一阵子,皇帝觉得身边老有人跟着还是很不爽,于是决定微服私访。刘昱的生父是当年刘彧身边的宠臣李道儿,所以他外出时就自称李将军。这位“李将军”时常穿着小裤衫在官署、军营、市场上到处晃荡,晚上住在小旅店里,白天干脆就倒在马路边上,活像个小瘪三。日子长了,皇帝就和一群混混交上了朋友。朋友之间义气为上,有时候打打骂骂也属正常,皇帝就经常被那些混混呼来喝去,或者侮辱取笑,可他甘之若饴,高兴得很。
  皇帝在街面上混久了,对很多手艺活自然就很精通,什么裁衣服啦,做帽子啦,一看就会。从来不曾吹篪(竹制乐器),可一拿过手就吹得婉转悠扬。
  建平王刘景素之乱平定后,皇帝刘昱更加肆无忌惮,没有一天不出宫,傍晚出去就到早上才回来,早上出去就玩到傍晚才回来。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带上几个随从,让他们手持长矛,看到街上无论男女老少还是犬马牛驴,一概举矛乱刺,那天谁要是碰到皇帝就是倒了八辈子霉。于是,建康坊间的行人和店铺,只要是远远听见鸡飞狗跳的声音,就知道是皇帝来了,人人撒腿就跑,家家关门大吉,大街小巷转眼间就绝了人烟。
  这还算好的。碰到皇帝心情更恶劣的时候,开膛手杰克和德州电锯狂的古代中国版就会在建康上演。每逢这样的一些日子,皇帝刘昱就会随身携带钳子、椎子、凿子、锯子等作案工具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行凶。只要是他看不顺眼的,无论在宫里还是宫外,马上就对那个人当场进行活体解剖。伴随着叮叮当当之敲凿斧锯声的,是凄厉的哀号和四处喷溅的血肉,还有皇帝哼哧哼哧的辛勤劳作声。
  在皇帝的郁闷期内,只要一天不做活体解剖,他就浑身不舒服。那些日子,朝堂内外的百官和宫人们个个吓得面无人色、寝食难安,不知道哪天会被皇帝活生生地肢解了。
  皇帝越来越有主见和个性,让近臣阮佃夫颇为懊恼。他本以为皇帝年少无知,正好可以任他摆布,没想到刘昱现在俨然成了刘子业第二。不!他的残忍与血腥比刘子业有过之而无不及。阮佃夫不但没有机会弄权,反而随时有可能成为活体解剖的对象。这不能不让他如坐针毡。
  阮佃夫曾是参与刺杀刘子业的行动组成员,而今他决定故伎重演。
  他暗中邀约了直阁将军申宗伯等人,拟定了一个政变计划。准备等刘昱出城到郊外打野鸡时,假称太后命令,将仪仗卫队召回,然后突然关闭城门,再派人捉拿皇帝,将他废掉,另立年仅十一岁的安成王刘淮。
  阮佃夫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只等着将刘昱手到擒来。
  没想到,刘昱灵敏的嗅觉和快速反应能力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元徽五年(477)四月二十一日,以阮佃夫和申宗伯为首的政变小组成员,突然全部被逮捕。同日,连走过场的审讯也没有,皇帝一声令下,数十人便脑袋落地。
  

四 开膛手杰克的中国古代版(2)
这一年的端午节,天气日渐炎热,太后就送了一把羽毛扇给皇帝。
  皇帝拿过来看都不看就扔到一边。
  他对太后很有意见。
  因为太后经常骂他。
  “来人!传太医!” 刘昱对侍从大喊。
  侍从不知道皇帝哪里不舒服,赶紧叫来了太医。
  “给我煮一碗毒药!”
  皇帝此言一出,把太医和侍从们都吓得不轻。
  侍从小心翼翼地问皇帝要毒药干什么。
  皇帝直言不讳地说:“我要毒死太后!”
  叭的一声,所有人齐刷刷跪倒在地。太医瞬间大汗淋漓。
  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
  只有一个侍从小声说:“奴才以为皇上不该这么做。”
  皇帝刘昱立刻瞪圆了双眼,问:“为什么?”
  看那架势,这个侍从要是不能说服他,恐怕小命也得搭进去。
  侍从依旧小声地说:“如果这么做,您就要做孝子守孝,哪有时间到宫外游玩呢?”
  皇帝很认真地想了想,然后重重点了下头:“对!你说得很有道理!”
  太后就这么躲过了一劫。
  那个早已浑身湿透的太医也总算躲过了一劫。
  这一年的六月二十二日,突然有人告发,说阮佃夫的那场未遂政变还有漏网的同谋。他们是散骑常侍杜幼文、司徒左长史沈勃和游击将军孙超之。
  皇帝刘昱一听,也不管是真是假,二话没说就带上他那一大堆解剖工具、率领禁军直扑三人的府第。
  转眼之间,三人的府第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皇帝刘昱亮出他的绝活,大做活体解剖,连地上爬的幼儿、襁褓里的婴儿也不放过。
  一口气杀光了杜、沈、孙三个家族的数百口人,刘昱觉得过足了瘾。
  正要收拾家伙回宫的时候,刘昱忽然想起来,还有一个人没杀。
  刘昱提上刀子,也不跟左右打招呼,单人独骑直奔沈勃家的墓园。
  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