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喋血的权杖 >

第26部分

喋血的权杖-第26部分

小说: 喋血的权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昭遂迎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是为魏元帝。
  元帝即位时年仅15岁,又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皇帝。曹魏末年,其政局与东汉末年极其相似,而其最终的命运,亦与东汉如出一辙。
  五年后,即公元265年,司马昭卒。其子司马炎胁迫元帝退位,也举行了一个所谓的禅让典礼,登基为帝,改元泰始,废元帝为陈留王。
  司马炎建立了西晋,是为晋武帝。
  司马氏祖孙三代从把持朝政到最终篡夺帝位,其过程可以说与45年前的曹魏篡汉一模一样。
  曹操父子如何赢得天下的,司马氏祖孙就如何将其窃夺。此可谓天道循环。
  当年驰骋天下、叱咤风云的曹孟德,可曾想见这种冥冥之中的历史定数?
  晋武帝司马炎篡魏的前二年已经灭掉了蜀汉,太康十年(280)又一举扫平了东吴,从此结束了自董卓之乱后长达91年的分裂局面。
  三国时代终结,天下复归一统。
  踌躇满志的司马炎看着自己亲手完成了将近一百年来无数英雄未尽的霸业,不禁有些飘
  飘然。
  他发现自己是英雄里面的英雄。
  历史总是把吃饱的感觉归功于第三个馒头。
  天平的倾斜也总是取决于最后一根头发丝。
  司马炎很幸运,历史安排他当了第三个馒头和最后一根头发丝。
  江山已定,大业垂成。馒头英雄接下来会干什么呢?
  那当然是“幸”尽天下美女了。
  早在泰始九年(273)和十年,司马炎便两度下诏大选嫔妃,仅第二次就多达五千人。他选美的时候,天下人一律不准婚嫁,也不得藏匿,否则就是犯罪。平定东吴后,他又把孙皓后宫的数千美女占为己有。后宫的美女一下子激增近万人。
  就算天子一天临幸一个,可怜的美女们也要排队等上30年,把青丝熬成白发。
  美女盛宴令司马炎无从下箸,这个也想嗅嗅那个也想尝尝,于是想了个办法,坐一驾羊车在宫里晃悠,羊停哪他就幸哪,省了拣择之劳。美女们也聪明,争着在自己的香闺前插竹叶,洒盐汁,诱惑那只决定她们一生命运的羊。
  四海升平,天子忙着和历朝历代皇帝比赛后宫规模,而一般的王公贵族闲着没事,就竞相斗富,比比看谁更奢侈。武帝的舅舅、后将军王恺用糖水刷锅,大司马的儿子石崇就把蜡烛当成柴来烧饭。王恺在他家门前的道路两旁,用紫丝编成四十里的屏障做迎宾路。石崇就用比紫丝更贵重的锦缎,铺设了长达五十里的屏障。
   。 想看书来

一 傻皇帝与黑美人(2)
看见舅父王恺在斗富大赛中落败,皇帝马上出手相助,把宫里珍藏的一株世上罕见的珊瑚树赐给了王恺。于是王恺特地宴请了石崇,想好好显摆显摆。酒过三巡,王恺命人把珊瑚树捧了出来。那株珊瑚足有两尺多高,枝条扶疏、色泽鲜艳。
  石崇瞥了一眼,忽然抓起一把铁如意砸了过去。
  举世无双的宝贝立刻粉身碎骨。王恺心痛不已,大骂石崇嫉妒。
  石崇说:“你生什么气?我还你就是!”
  石崇当即让随从回去取。片刻后,石崇的随从拿着东西过来了。王恺的眼前出现了一片光彩夺目的珊瑚林。几十株珊瑚树中,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
  大的竟比王恺的高出一倍。株株条干挺秀、异彩纷呈。
  石崇很爽快,说要让王恺任选。
  王恺睁着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臣子们一个比一个富有,武帝司马炎很欣慰:这说明国家的经济增长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说明当今天下是个千年难遇的盛世啊!于是武帝居安思危,汲取了东汉与曹魏亡国的经验教训,出台了两大举措。
  第一个举措是恢复封建。司马炎认为曹魏是因王室孤立而亡,因此他就大封宗室子弟二十多人为王,借以巩固中枢、屏藩王室。
  第二个举措是削弱地方的兵权。司马炎认为东汉末年之所以四海分崩,是因为地方大员“内亲民事,外领兵马”,军政大权集于一身,造成了军阀割据。所以他就下诏取消了州郡的军队,只在大郡保留武装人员100人,小郡50人。
  司马炎觉得如此一来,天下就能永保太平康乐了,所以就改元“太康”。
  可他断然没有想到,这两大举措是在给自己的帝国送终。
  天下仅仅“太康”了十年,那些拥兵自重的同姓诸王就开始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祖孙三代都加入了疯狂的大混战,天下整整大乱了20年。而地方大员们手无兵权,根本无力与重兵在握的亲王们抗衡。紧接着又是匈奴入侵,洛阳、长安相继沦陷。中原大地血雨腥风,胡骑驱驰,天下又复分崩离析。
  西晋仅历37年而亡,成为两个乱世之间的一个短暂过渡。
  晋武帝司马炎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好色皇帝,可他的智商还算正常,也颇有纳谏的雅量,所以在位20多年国家也没出什么大乱子,没承想生下个太子司马衷却傻头傻脑,是个准白痴。皇帝想废了他,另立太子,就跟杨皇后试探。皇后勃然作色,厉声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皇帝惧内,只好悻悻作罢。
  傻太子一年年长大了,皇帝就想给他娶个聪明贤淑的太子妃补救一下。皇帝看上了卫瓘的女儿,认为她有五大优点:天性贤淑,家族人丁兴旺,她本人容颜美丽、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司马炎阅尽天下美女,他的眼光绝对错不了。可杨皇后偏偏不干,硬要太子娶侍中、尚书令贾充的女儿贾南风。皇帝跟老婆摆事实讲道理,说贾南风有五大缺点:天性善妒,家族人丁稀少,她本人容貌丑陋、身材矮短、皮肤黝黑。
  总而言之,和卫氏比起来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皇后一口咬定贾氏。因为贾充的老婆早就未雨绸缪地打点了皇后的左右亲信,成天在皇后面前夸奖南风小姐秀外慧中、德才兼备。杨皇后经不住左右软磨硬泡,时间长了就发觉贾南风果然很耐看。你说她丑,我觉得这叫个性;你说她黑,我看这叫阳光肤色;你说她矮,我说浓缩就是精华。
  司马炎的耳根子又一次软了。
  于是比太子还大两岁的贾南风成了太子妃。
  于是一片虚假繁荣的西晋帝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拥有一个傻皇帝和一个很个性很阳光很精华的国母。
  其实,武帝最终没有废掉这个傻儿子,这里头还有一桩暧昧的隐情。
  即将给太子娶妃的时候,武帝知道这傻小子不懂床帷之事,就特意从后宫中挑选了一位叫谢玖的才人去对他进行性教育。这谢才人之所以会被选上,除了姿色过人之外,恐怕这“侍寝”的功夫也是一流。可武帝又是如何洞悉这层内功的呢?很显然,他早就和这个美女交过手了,所以才派她去给傻小子当启蒙老师。
   。 想看书来

一 傻皇帝与黑美人(3)
谢才人果然功夫了得,很快就有了身孕。而这时候那个短小精悍的南风小姐也过门了,看着这个美女成天腆着大肚子在她面前晃来晃去,恨得咬牙切齿。谢才人恐有不测,就回到了皇帝的后宫,之后就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司马遹。
  几年后的一天,太子司马衷去给老爸请安,看见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在和一群皇子玩耍,就笑呵呵地过去牵他的手。皇帝刚好走出来,就说:“这是你儿子啊!”
  于是,阔别数年的父子终于团圆。
  这真是感人的一幕。
  可是,司马遹到底是司马衷的儿子还是他的弟弟?恐怕是一团永远解不开的谜。
  总之,武帝司马炎对这个小皇孙(皇子?)是喜欢得不得了。反正傻儿子只是个过渡,最后还是要由司马遹入继大统的,所以皇帝才容忍了司马衷继续当这个太子。
  司马遹也果然是天赋异禀。有一天深夜宫中失火,皇帝带着司马遹焦急地登上高楼观望。年仅五岁的司马遹忽然牵着祖父(老爸?)的衣襟,带他走进了黑暗的角落里。皇帝大惑不解。司马遹眨着晶亮的大眼睛,仰着头对皇帝说:“黑夜之中,事发仓促,应注意防患可能存在的危险,所以不可以让亮光照见人主。”
  皇帝大为惊奇。过后马上对群臣说:“这孩子跟高祖爷(司马懿)太像了!”从此,朝野上下无不对小小的司马遹寄予厚望。
  正是有了这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弟弟?),傻太子司马衷才最终当上了皇帝。
  杨皇后在泰始十年(274)病殂,临终前担心好色皇帝给傻儿子找个坏心眼的后妈,就把头枕在皇帝的膝上,眼泪汪汪地说:“我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有美德,有姿色,希望陛下能将其纳入后宫。”
  皇帝感动得无以名状,眼泪刷刷地流,脑袋频频地点。
  他怎么能不感动呢!?杨皇后从来没有吃过后宫那一万个小老婆的醋,而眼下都快死了,还挂念着给他找一个暖被窝的,并且还是她自己才色俱佳的堂妹!
  皇帝后来将杨芷纳入宫中,果然温婉可人。遂于咸宁二年(276)立为皇后,拜其父杨骏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
  永熙元年(290),司马炎终于在一万个美女的包围圈中油尽灯枯了。遗诏由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政。杨骏升任太傅。傻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那个五短三粗的阳光美人贾氏也从此母仪天下。
  杨骏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武帝死后,他便矫诏命司马亮出镇许昌,朝中大权一手独揽,凡事仅与女儿杨太后商议。傻皇帝司马衷大权旁落,成了傀儡,可还是一脸憨厚的表情。贾皇后眼睁睁看着这父女二人垄断朝纲,却咽不下这口恶气。
  这位黑美人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早在她当太子妃的时候,就因为争风吃醋亲手杀了好几个妃子。有一次,一个怀孕的妃子又不知好歹地在她面前显摆。黑美人一怒之下,抓过一把戈戟就刺进那个滚圆的肚皮。
  那个身怀六甲的妃子当然是倒在地上了。
  随之堕地的,还有一个血肉模糊的婴儿。
  当时武帝闻讯就想废了她。可是小杨皇后顾全大局,替她求情,皇帝才放了她一马。可在黑美人面前,小杨皇后却以“婆婆”的身份对她训斥了好几次。贾南风从此怀恨在心,不但不知道小杨皇后救了她一命,还以为小杨皇后在背后构陷她。
  而今杨氏父女又目中无人,把持朝政,把皇帝和皇后晾在一边……新仇旧恨一起涌来,贾南风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一个揭地掀天的计划就此浮现在她的脑中。
  

二 一次政变显然不够(1)
殿中中郎孟观和李肇与杨骏素来不睦,贾后就命心腹宦官董猛将二人召来。四人一番密谋之后展开行动,暗中联络被杨骏排挤出京师的汝南王司马亮,劝他举兵###杨骏。老成持重的汝南王拒绝参与政变。他们便转而怂恿都督荆州的楚王司马玮。司马玮是武帝第五子,惠帝的弟弟,正值血气方刚之年,欣然应允。于是主动联络都督扬州的淮南王司马允(武帝子)一同入朝,准备发动政变。
  元康元年(291)三月初八。深夜。
  傻皇帝正在暮春的睡梦中流连,忽然被孟观和李肇唤醒,让他签署一份诏书。
  诏书的内容是:杨骏谋反;宫廷内外全面戒严;派遣使者奉诏废黜杨骏,仅保留侯位回府听候处置;命东安公司马繇率四百名禁军去逮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