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农女喜嫁(全本) >

第127部分

农女喜嫁(全本)-第127部分

小说: 农女喜嫁(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如燕开口道。
    童知信家的厨房并不是特别的大,且今儿个厨房里放了不少的东西。空间更是比以往小了许多,加上罗氏和王杨氏在那里聊天,方如燕行动也不太方便。
    王杨氏抱歉的笑了笑,“好,我们去外面了啊。”
    拉着姚氏的手,罗氏一道跟着,三人便是出了厨房。厨房里只剩下方如燕和烧火的方翠微。
    “燕儿,这是我写的菜单,你就照着菜单上面的做吧。”
    童枝儿拿着一张纸进来。
    方如燕欢喜的接过,念道:“豆腐炒肉,辣椒豆腐汤,炸豆腐片。麻婆豆腐,小葱拌豆腐,水煮豆腐,豆腐炖蛋,虾仁豆腐。鲫鱼豆腐汤,豆腐丸子汤。”
    每一道菜下面,都写了要的配菜、佐料和大致的步骤。
    方如燕一把抱住童枝儿,吧唧的亲了一口。
    “枝儿,你真是太好了。”
    方如燕将菜单给看了两遍,便是放在了一边,准备起每道菜需要的配菜来。
    姜、葱、蒜、辣椒、花椒、盐,这是基本的佐料,每一道菜都能够用得上。
    接着就是其他的配菜,诸如青菜,莴笋,肉,虾仁,鸡蛋等。
    方如燕真的很有做菜的天赋,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每一道菜舀上来,颜色、味道、口感。卖相,都是一等一的好。
    等她将所有的菜都烧好了,童枝儿便是去了堂屋告诉大家。
    童知信等人摆桌椅,罗氏等人进到厨房里端菜。
    今儿个来的都是自家人,男女便没有分桌,大家伙一道坐着。
    只不过,因为一共有十七个人,一桌子坐不下,又另外的摆了一张桌子,好让大家坐着不那么挤。
    “吃菜吃菜,大家都尝尝我家的豆腐。”
    童知信笑着对众人道。
    众人也不客套,拿了筷子就夹。
    童花儿吃的极是欢畅,一旁的王土瞧着她满足而津津有味的样子,心头感动的都要哭了。
    自从怀了孩子,媳妇就没什么胃口,吃什么吐什么,眼见着越来越消瘦,他却是没什么办法。
    今儿个,想不到媳妇却是这么的喜欢吃童知信家的豆腐,当即,王土也顾不得吃饭,跑到童知信面前,道:“四叔,我走的时候能带些豆腐回去吗?”
    王杨氏脸黑了,“王土,说什么呢,快吃饭!”
    王土当自己没听到,眼巴巴的瞧着童知信。
    童知信大笑道:“当然,我家里头还剩下许多呢。”
    王土欢欢喜喜的坐回自己的位置,不停地给童花儿夹豆腐吃。
    “花儿真是好福气。”
    方翠微赞道。
    王土是个疼媳妇的,她们这些做长辈的,都替童花儿高兴。
    王杨氏笑着眯了眯眼,这个傻儿子,疼媳妇都疼到骨子里了,方才当着大家伙的面说那话,也不怕别人笑话。
    不过,她心里头也是满意的。
    儿子是她教的,懂得心疼人,是好事。
    “你别给我夹了,我自己有手呢。”
    王土不停地给童花儿夹菜,让她有些不高兴了。
    “啊!媳妇,我喜欢给你夹菜。”
    “可我不喜欢你给我夹。”光顾着给她夹菜,他自己都没得吃。
    若是平常,童花儿是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可怀了孩子,她自己也控制不住脾气。

 第179章 卖豆腐
    王土一脸的沮丧,低着头,默默地用筷子扒拉着碗里的饭。
    童花儿给他碗里夹了菜。
    只可惜,王土却是半筷子都没动。
    童花儿见状,心头火气更胜,啪的将筷子给扔在桌上。
    “花儿,你干什么呢?”
    罗氏不认同的看着她道。
    童花儿没说话,只拿眼睛盯着王土。
    王土抬起头,对上她面无表情的拿,拿起筷子,一口一口的吃着童花儿放在他碗里的菜。
    童花儿现在才算是满意了。
    这边发生的小插曲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因为对面的一桌,发生了更大的大事。
    周芸娘吃着豆腐的时候,干呕的厉害。
    作为大夫,董平自然是上前给她搭脉。
    “恭喜,嫂子怀了孩子。”
    董平对童招银道。
    童招银有些傻住了。
    “你是说,我要,我要当爹了?”
    董平重重的点头。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童知德和罗氏更是高兴地没了边,走到周芸娘的身旁,笑意盈盈的瞧着她。
    “媳妇,你有身子了,往后家里什么事都不要做,针线活也放下,好好地养着身子就是了。”罗氏笑容满面的道。
    “娘,我现在还没显怀,能做很多事的。”
    周芸娘有些哭笑不得。
    她在童招银家的日子,原本就十分的逍遥,罗氏这个做婆婆的待她极好。她每日里也就是做做针线活而已,如今怀里孩子,罗氏却是连针线活都不让她碰了,宝贝的程度由此可见。
    童枝儿站出来,道:“董大哥,我听说,孕妇还是要多多运动的好。这样生产的时候才顺利。”
    众人奇怪的看向童枝儿。
    童枝儿一脸平静,只瞧着董平。
    董平点了点头,“枝儿说的不错,根据医术上的记载。妇人怀孕的时候,要多多走动,以促进气血顺畅,使得生产的时候能够方便一些。若是长久不动,生产不已,容易发生变故。”
    一句话,叫罗氏和王杨氏都是吓住了。
    “可,怀着孩子,要是……”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可怎么办?
    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口。
    后面的话虽没说明白,可那意思。在场的人都是懂的。
    “怀孩子的头三个月,是最危险的时候,这三个月就不要做什么,三个月一过,只要注意着分寸。便是没问题。”
    罗氏和王杨氏同时舒了口气。
    “董大夫,你给我家花儿看看吧。”罗氏想起童花儿已经怀了七个多月,且这些日子里,也不知道有没有运动,心头有些着急。
    董平点了点头,走到另一边,给童花儿搭脉。沉吟片刻,道:“气血旺盛,易动肝火。”
    童花儿咬着下唇,不安的看着董平,“董大夫,要怎么做才能压住我这肝火?”
    “保持顺畅的心情。时常看些美丽的事物,多多走动。”
    童花儿点头,“我记住了。”
    董平看向王土,说:“王大哥,往后你陪着王大嫂多多运动。多多看些美好的事物,凡事都顺着她,就成了。”
    王土将董平的话记在心里,默默的念了几遍,好让自己能够记得牢一些。
    又添了一桩喜事,众人都高兴得很,欢欢喜喜的用了饭,女子们便是聚在屋里头,罗氏、方翠微和王杨氏,以过来人的身份和经验,告诉童花儿和周芸娘应该注意的一些小细节。
    童朵儿、童枝儿、方翠艳和童珠儿四人也认认真真的听着。
    外间,童知德、童知信、方大林则告诉童招银,应该怎样的对待怀了孩子的媳妇。
    旁边,王土和董平都听得极是认真。
    两边各自说话,众人都各有收获。
    等离开的时候,方翠微打包了一些豆腐,让方大林一家、王土一家,还有童知德一家都带些豆腐回去吃。
    尤其是童花儿,她喜欢吃豆腐,方翠微更是给王土家多打包了一些。
    王土接过的时候,笑的龇牙咧嘴,脸上的傻气越发的明显了。
    ……
    家里头今年的黄豆非常的多,童知信给了童知德家三分之一,剩下的自己给留着。
    他们打算了,在烧烤店弄一个隔间,专门卖豆腐。
    童知信给童知德家的黄豆,童知德只拿了十几斤便是不要了。
    地是童知信家的,他们只是出了劳力,当不得童知信这么重的回报。
    更何况,因为之前的事情,童记的三家铺子,生意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
    如此,童知德就更加的不想让童知信家吃亏了。
    童知信只得将黄豆给收好,不过,却是划了十亩地给童知德家。
    “二哥,我知道你家现在也有银子,不过,这地是我的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瞧着童知信坚决的态度,童知德也不好再推辞。
    打算了明年将那十亩地给种上黄豆,好与童知信他们一道卖豆腐。
    伙计们的速度很快,按照童枝儿的吩咐,便是在童记烧烤店弄出了一个隔间。
    方翠微和童知信将黄豆在前一天泡好,第二天天还没亮便是早早的起来,打了豆腐,放在板车上,推着去县里。
    豆腐易碎,若是用马车,颠簸的厉害,容易把豆腐给颠坏了。
    豆腐一旦巅坏,卖相不好,就不太好卖了。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豆腐是什么东西,到了童记烧烤店之后,童知信便是切了一块方形的豆腐,然后将其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拿了签字串着,让伙计给烤了。
    做完这些,童知信又把童招福写了豆腐两个字的牌子给挂在隔间外面,吊起嗓子喊起来,“卖豆腐,又嫩又香的豆腐咯。”
    吆喝,是县里做生意的人。最常用的营销方式。
    不过,童知信嘴里出来的,却是路过的人不曾听过的。
    人都有好奇心,听了童知信的吆喝声。便是慢慢的走了过去。
    “嘿,这白白嫩嫩的东西,就是你嘴里说的豆腐?”
    有人问道。
    童知信笑着点头,“对,这豆腐可是香了,油炸、炒、炖、煮、烧烤,都成。”
    方翠微立刻去到烧烤间,伙计已经将三串豆腐给烤好了。
    “这是用我家的豆腐做出来的烤豆腐,你们尝尝。”
    竹签上的豆腐被放在碗里,方翠微手里头拿了一些竹签。分给前面的人。
    大家伙都期待的瞧着前面拿了烤豆腐的人的反应。
    烤豆腐很香,很诱人,他们也想尝尝是什么味道……
    “啊?好嫩。”
    “好香。”
    “好吃。”
    “天,怎么能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太嫩了,都不用咬的。便是像我这种上了年纪,牙齿有些松动的,吃起来都是容易的紧,而且它还爽口。”
    “……”
    几人的赞美,更是叫后面的人迫不及待了。
    好些人进到烧烤店里,点名便是要烤豆腐串。
    伙计将童知信方才给切好的豆腐放在炭火上面烤,另外的一个伙计则是去了童知信那里。取了好几块豆腐过来,同时问明了价格。
    因为豆腐是新鲜的玩意,童知信便是按照一串肉三倍的价格来定。
    当即,伙计便是对点了烤豆腐的人报了价。
    听到伙计的声音,手里头比较紧的人,便没有买烤豆腐。从烧烤间出来,进到旁边的豆腐摊隔间前,问了童知信价格。
    “半斤豆腐五十文,每人最多只能买半斤。”
    买豆腐的人多,童知信想让大家伙都买到。便是作了规定。
    此规定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喜的,是大家伙都能够买到豆腐。
    忧愁的是,才半斤的豆腐,这也太少了点。
    人群自觉地排了长队,方翠微和童知信两人分工,一个负责切豆腐,一个负责过称和包装。
    过了一个时辰,豆腐便是卖完了。
    方翠微和童知信打算收了摊回家。
    “我听人说,你们这里卖的一种叫豆腐的东西,又嫩又香,便是老人都不用牙齿嚼?”
    方翠微抬起头,对上女子年轻好看的脸。
    “是的。”
    女子一脸喜色,“那,给我来点儿豆腐吧。”
    “抱歉,今儿个的豆腐已经卖完了?”
    女子傻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