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布衣官道 >

第446部分

布衣官道-第446部分

小说: 布衣官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的答复后,他更是异常高兴。
送走了医生,他安排让张青云出院后再休息几天,一切都显得无微不至!这也让张青云见识了政治人物的另外一面,何茂森显然对厚黑的理解很深,作为清江现任班子的班长,他此时的表现确实有班长的风范。就算是作秀,他能转弯如此之快也是难能可贵了!
……
张青云出院后,在蓉城呆了几天,此时正是正月末,全国人大已经开幕,张青云恰好可以天天关注**的消息,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
今年开年还只一个月,张青云却觉得这一月似乎特别的漫长,这一月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这也似乎预示着今年是很关键的一年。
对进步,张青云现在的心思还是挺强烈的,尤其是在清江能更进一步更是他向往的。这一年多在清江的工作,让他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对这座城市有了感情。
总结自己这一年的工作,张青云自我感觉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也还远远不够。他现在的眼光已经渗透进了清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在他的脑海里,清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他有能力、有信心能掌好清江前进的舵杆,带领清江人民走了全新的未来。
他有这个诉求,他很想将这个诉求给占书记汇报一下,可惜今年从正月开始就不凑巧,占江晖似乎也很忙,张青云几次想去拜访他都不在家,张青云心中的这个念头也只能埋在心底。
没见到占江晖,后来又出了一档子工程事故,这一路折腾,张青云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最后得益于一些阴差阳错的原因,在清江的博弈中,张青云终占据到了主动。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心中反而开始忐忑了,清江市市委书记,分量如此重的一个位子,会落到自己头上吗?张青云清楚,壶盖儿没有最后揭开,任何人都是不敢断言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踩虎尾,张青云很快就感觉到了官场的这种敬畏心态。
全国人大九天的会议议程张青云看了三天,可就这三天他看得很振奋,中央国务院终于喊出了“中原崛起”的口号,张青云还清楚的记得这个说法是自己当年在人大讨论会上亲口提出的一个概念,现在国家领导人终于认识到了中原崛起意义,开始把中原的发展纳入到了全国这一盘大棋中去,作为一个中原地区的干部,谁能不激动?
中央既然提出了中原崛起的口号,接下来肯定会有一些倾斜的政策下来,张青云有一种本能的感觉,中原地区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很有可能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清江科技园就走在了整个中原的前面,这无疑是对张青云工作成绩的最好嘉奖!
怀着激动地心情,张青云在上班第一天就视察科技园管委会、经贸局等单位,并发表专题讲话,和大家共同开始研究学习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商讨在中原崛起的大环境下清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何茂盛正在北京参会,杜慎科负责主持日常工作,张青云又跟他建议能不能先营造一点宣传的气氛,让宣传部尽早的组织在社会各界中开始宣传这次人大最新的关于中原崛起的消息。
就这样,清江市的各级政府便提前进入了状态,张青云亲自组织了多次学习会议,提出了中原崛起,清江永远领先一步的口号,这个口号很快就被本地媒体引用,然后迅速传到江南以及中原的主流媒体。
等到人大会议结束的时候,中原崛起,清江永远领先一步的口号已经喊得很响亮了,清江对**精神领会和反映的迅捷程度让很多人很惊讶,单从这一点来说,清江在中原地区所有的城市中拔得了头筹,夺了一个头彩。
何茂盛最早听到这个口号是在代表团返回蓉城德路上,当时他在飞机上和人聊天,别人开口就将清江的效率夸了一通,说书记开会去京城开会人都没回去,清江就已经出口号了。
何茂盛当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意思,等秘书附耳提醒他的时候他着实闹了一个大红脸,极其尴尬的向别人道谢,心中却完全是另一番想法,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一瞬间觉得清江他突然之间有些陌生了……
正文 第五百章 特殊的考察
第五百章 特殊的考察(求月票)
这次人大会议是很振奋人心的。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将“中原崛起”放到了战略的高度这无疑让中原六省的干部群众欣喜若狂。
人大会议结束,江南代表团返回的时候,机场接机的人人声鼎沸,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这条新闻,这算是打响了江南省关于这次**宣传工作的第一枪。
紧接着,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风潮,省委常委们也纷纷开始下到各市县调研,中原崛起的概念让全江南的干部群众看到了新的机遇,大家都开始憧憬和规划未来。
何茂森返回清江后也是迅速召开市委全体会议,组织大家一起探讨在新形势下全市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政府执政方略,而就在会议召开的第二天,省委虞翔红书记来清江调研。
何茂森、杜慎科、张青云等市委领导迎接虞书记一行,下午三时左右,虞翔红在市委小会议室接见清江市委常委并讲话。
在讲话中虞翔红着重强调…,第一点便是强调清江的地位问题,没有提江南门户的概念,仍然将清江定位成江南的重工业基地和江南的粮食主产区。他要求清江市委、市政府继续把握自身优势不动摇,在此基础上为清江经济的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点便是说到了清江科技园的问题,他对清江科技园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但同时表示清江科技园目的规模还比较小,底子还比较薄。继续上升的空间还很大。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清江的领导干部万不可被小胜利冲昏头脑,应该要对前面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要端正工作态度,继续努力将清江科技园真正建成立足江南,辐射中原的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地。
第…,虞翔红着重强调了思想统一的问题,要求清江的班子内部大家须尽快统一思想,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和为人民服务中去,要搞好班子团结,要拧成一股绳……
虞翔红的发言让与会的所有人脸上感觉无光,尤其是他在讲第…的时候,措辞是非常露骨了,只差没说清江班子内斗很厉害,省委很恼火的话。
而他所说的前面两点,也等于是直接否定了去年下半年以来清江党委政府的所有施政方略,言辞中流露出的意思就是希望清江班子能够踏实,不要浮在上面,不要头脑发热。
总之,虞翔红的这个讲话就是赤luo裸的批评,没有给清江的班子丝毫的面子,把清江的问题扒得非常的彻底。一左一右坐在虞翔红两侧的何茂森和杜慎科两人的脸早就成了红白相间的两种颜色。
而稍远一点的张青云也是面红耳赤,清江班子不团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身为班子中的一员,现在整个清江的班子在省委领导的心目中的印象差了这种程度,张青云也是无地自容。
他又想起当年自己刚来清江上任之前占书记的叮嘱,要自己万要搞好班子的团结。可现在成了这样的结果,书记心中一定很失望吧!
如果从责任来说,清江班子闹成这样,何茂森肯定是要负主要责任!作为书记,他确实太感性了,作风也太霸道,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是最大的问题。他认可的事情,那就大力支持,拂逆了他的意思,他便忘记了大局,和杜慎科两人甚至出现过相互拆台的情况,这种性格哪里能搞好班子团结?
不过话虽然这样说,可今天虞翔红的这番话却给了所有人当头棒喝,清江班子整体形象不行,这里面的人就没有一个是赢家,面对这样的结果,张青云心情哪能舒展得了?
会议室很安静,所有人都被虞翔红批得不敢抬头,不知过了多久,何茂森才开口道:“虞书记,清江班子被我带成这样。让领导失望了!我一定给组织做检讨,不过我也希望领导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一定会谨记教训,大家同心协力将工作做好,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
张青云皱了皱眉头,本来就发红的脸更是发烫,何茂森厚脸皮的本事确实太厉害了,被批到这种境地说话还能如此冠冕,作为书记,至少在这一刻他倒是表现得很有担当。
虞翔红不语,眼睛缓缓从众人脸庞上扫过,最后眼神落在了张青云的面门上,道:“你们都不要这么沉闷嘛!我一来清江就直奔主题也是受省委所托,目的并不是要批评你们。
而是要让你们拧成一股绳,把劲儿都往一处使,同心协力一起将清江的经济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
虞翔红说这话时眼睛一直盯着张青云,看得张青云很尴尬,他说完,张青云知道再不说话不行了,道:
“虞书记这话对我们可谓是当头棒喝,我们理当团结在何书记周围,大家各司其职,将清江的各方面工作都抓好、抓落实,不负党和人民给我们赋予的重任!”
书记和副书记都开口说话、表态了,其他人也都纷纷发言,当然都是按照何茂盛和张青云两人定下的调子走,一个个都像霜打得茄子般,嘴中激情飞扬,说的话却干瘪瘪的。士气显然没有起来。
虞翔红也并没有再多说,接见完常委,便开始正式对清江进行调研,整个调研过程何茂森都全程陪同。张青云也陪同其调研了科技园以及清江工业企业的经营现状等方面。
虞翔红这次来清江,他的所言所行无疑是表明省委的意见已经得到了统一,省委对清江也有了正确的定位。这两个信息无论是对张青云,还是对何茂森以及杜慎科来说,都是很意外的。
因为虞翔红的讲话和去年年底省人大邱省长的讲话相差甚远,这似乎可以解释去年人大过后江南思潮方面的那一丝乱象,而激进思潮的代表地方就是清江,以何茂森为首的清江党委政府,像打了鸡血似的,各行各业手上都挥舞着项目往上面跑资金,清江大发展的机遇似乎马上就要到来了。
而时至今日,清江大发展没有到来,省委虞书记开着洒水车来降温来了!颇有拨乱反正的意思,而以前传言省委要调整清江班子的说法虞翔红也是只字未提,反而要求班子团结,看来那个想法也被搁置了,清江班子在短时间内可能需要维持现状。
面对这样的结果,张青云也只能感叹政治的无常,整个清江扑腾了大半年现在又全部回到了原点,清江还是以前的清江。路还是要按以前的路走,可是自己的心态,何茂盛和杜慎科的心态能够回到原点吗?对这个问题,张青云不敢多想,一想心里就会乱,以至于张青云常常会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不应该只是冷静和处变不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便是坚韧和耐心。
张青云觉得,自己现在在清江呆的每一天都是在磨砺自己的心性,手上握了权利。却又戴上了枷锁,自己只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起舞,要尽量舞得好、舞得出彩是需要很强的坚韧和耐心的……
晚饭时分,张青云在市委小食堂吃完饭准备回蓉城的家,现在晚上在市委小食堂吃饭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市委食堂中午还有些人,一到晚上整个就是冷清得很,领导的小灶更是如此。
张青云在某一天晚上去了一次就喜欢上了,明亮、豪华的餐厅就聊聊几个人用餐,市委院子的景致又不逊于任何五星级酒店的花园,在那种环境下用餐让人感觉特别的小资,随着地位的越来越高,张青云现在已经很少有小资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