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春风吹 >

第13部分

春风吹-第13部分

小说: 春风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向穿越前辈学习抄袭?

哦,作为中文系毕业,又整天宅在家中写文的她倒是记着几个千古名篇,但,并不是每一个名篇都能用上的!

中国古代的名篇,有几个没有典故的?有几个没有地名的?有几个没有特殊含义的?

如果她是穿到什么唐宋也就罢了,反正在这之后的都可以拿来用,也不用担心用错典故,但在这个女尊社会……

虽说和中国古代非常类似,但那些典故、地名,还能一模一样?她要是不假思索的拿来用了,恐怕不是一鸣惊人,而是闹笑话了!

至于说改良,这种事情倒不是不能做,闲暇有空,改几个地名,查查有没有相似的典故……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要她突然之间就改的非常符合这个社会的……她虽看了《荒野杂谈》,但却连这大雁朝有州府还没记清呢!


作者有话要说:总算是弄出来了,但收藏到四百了,囧,俺也先找个本子记着吧,今天实在加不上去了……~~o(》_




保马法 (上)

第十三章 保马法 (上)

这次静夜庵的游园对高家的人来说都不怎么愉快。

高老夫君本想和高平、林若鸿一起拜拜佛,吃吃斋,看看山,结果,斋是自己吃的,佛就一开始拜了两个,至于看山,高平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他们就要离开的时候了。

至于林若鸿,他对宁王也不是多待见的,虽说他姐姐林开云往日对宁王多有称赞,但她作为男儿家,对宁王也没什么期盼。而高家更不是宁王一派的,不需要他在这方面攀高枝。

当然,作为大家公子,他对宁王也没什么抵触。游园时,和素有雅名的宁王相遇,又有众多才子,说起来,倒也是件风雅的事情,而且因为他的妻主在,也不存在名节问题。

是的,如果高平不是那么丢脸,他也不会觉得这次出行有什么。

说起来,高平也不算是丢脸,她没有做什么失礼的动作,应对说话也不粗俗,但无论是政论还是诗词,她都没有一样拿得出手。

谈到保马法,她是不知道。

饭后宁王命人以“洗漱日“为题作诗,她还是不会。

诚然,这都不是她的错。她过去身体不好,学问自然不可能和李如蓝这样曾中过探花的人相比,但哪个男子不希望自己的妻主文采风流?哪个男子不希望自己的妻主被人瞩目?哪个男子不希望自己的妻主是大英雄大豪杰?

就算这些都不是,也希望她能比身边的人强,让他们可以骄傲可以自豪。

而高平则什么都不是。

身体是不用说了,文才更没有,连高晨都能做首短诗应景,她身为女子却只能拱手说:“我不会。”

在那一刻,他甚至都能感受到宁王夫看向她目光中的怜悯。虽然他一向自持,在那瞬间也有些凄凄。

他十三岁就才名动京城,却嫁了一个这样的妻主,是时?还是命?

而作为三少爷的高晨,也非常的郁闷,他倒是不觉得长姐高平做不出诗词有什么丢脸的,他自小就知道自己姐姐身体不好,能平安就是全家人的期望。

他小时候也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姐姐只是躺在床上却能得到父亲更多的关注?为什么姐姐什么都不会,大家却都让着她?

现在大了,他也知道了。

无论高平再平庸,她总是女人,有她在 一天,他们兄弟几个才算有依靠。如果没有她,他们就要认一个堂姐甚至表姐为嫡姐。那样认来的,虽然在名义上也是他们的姐姐,但血缘上都不知道淡化多少了,还能和他们有多亲?

母亲再世的时候也许还好,将来母亲去了,他们真能依靠那个人?

他比较郁闷的是,好容易有机会出府透透气,虽说只是在庵里,却碰上宁王,结果跟着这个宁王游园吃饭,处处要维持大家公子的做派,实在不爽。

至于高平不爽的原因,则和他有些类似。

说起来,她还是没有完全将自己代入“大女子”的境地,完全不觉得答不出来争论,吟不出来诗词有什么丢脸的,当然,在别人都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一番后,只有她什么都说不出来也有点尴尬,看到李如蓝那有些嘲笑的眼神,也令她有些上火。

但还不足以羞愧,只是不能可自己心意的随意行动,实在令人郁闷。你说这山好、水好、花好的时间,身边又有一大堆美貌少年……虽说有些太过柔性了,但只是当做普通的中性少年,不往自己身上扯,也是件美好的事。结果对着宁王,什么美好都不美好了。

你说她好好的出来散心,结果别说散心了,脑细胞都要多死几个,她受在现代看的宫斗小说的影响,生怕自己哪句话错了就惹出祸端,那是说一句,就要想三想,生平第一次这么累。

而因为有宁王府的人,高府下面的使年、管事也都不得自在。所以这一次出行几乎可以说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高府众人是未时三刻的时候离开静夜庵的,回到高府,却已快到酉时,高老夫君的车子刚进门,管事的就来说:“老夫君,大小姐,府尊已经回来了,刚传话说要见大小姐。”

府尊是高府的人对高太尉的称呼,这一般也是高门贵族中对当家人的称呼,若是普通商家或小门小户,则一般称为院主、户主。

高老夫君看了高平一眼:“既然是你娘叫你,就快去吧。”

高平跟着那管事去了,高太尉的院子在东边,名为东竹园,其实院中的竹子倒不多,只是院角种了几颗,院中有几块怪石垒成的小山,从景色上,倒比其他的院子都差一些。

不过这里是她自己读书休闲的地方,住宿安置,自有高老夫君和其他几个侍夫的院子。

高太尉在左边的书房,高平进去后,毕恭毕敬的行了礼。虽然她也觉得这些礼节有些累赘,但既然来到了这个社会,总要入境随俗。更何况,她这个便宜老娘一直对她甚好,对她行礼,也没有什么委屈的。

虽是武官,高太尉身上却没有半点粗壮、熊伟的感觉,反而是非常清朗的一个女子。

此时她穿着一身青色的家居衣,拿着白瓷青花茶杯,靠在太师椅上养身,高平进来后,她睁开眼,注视着自己的女儿。

一直以来,高太尉对高平都是宽容有之溺爱有之,往往总是面带微笑,不等她行礼就搀扶了起来,像这种正容注视,在高平的记忆中还从未有过。

见她一直盯着自己,一时也有些惴惴的。

“我的平儿,终于长大了。”

过了良久,高太尉终于叹息出声,高平则暗暗的松了口气。

“坐吧,你我娘俩,还这么拘谨做什么。”

高平坐了,高太尉又道:“今天静夜庵的事,我已经听说了。”

高平连忙站起:“女儿给娘亲丢脸了。”

高太尉笑了:“丢什么脸,我正要夸你呢。你既不要考进士,又不要得什么才女的名声,会不会作诗又有什么。”

她说着,把茶杯放在旁边的茶几上:“平儿,我们高家,已经八代了,太祖未起家,我们就是地方上的望族,五代前又得了从凤之功。虽说这两代有所落魄,但仍是大雁朝数得上的门阀。”

“生在我们这样的家族中,能为家族取得荣耀自然是好,若不能,可以守住家业,也是了不得的功绩了。你以前身体不好,这些事我也没有给你细说,以后免不了,要一点点的教你。”

高平应了,心中则有些疑惑,高家有这么牛?但为什么没见什么八大姑子七大姨啊。虽说高府上上下下的人不少,但真的说起来,都是一家子的,不说堂姐表妹,就连姨娘姑妈也不知道在哪儿。

这也算是大家族吗?大家族不是都应该很庞杂很混乱的吗?

她正想着,又听高太尉道:“关于保马法,你是怎么想的。”

高平抬起头,就见自家娘亲正以期许的目光看着她。她想了想,有些迟疑的回答:“女儿对保马法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大概的知道,是王大人提出的一项政策,表面上来看,这政策倒也是好的。”

“恩,你说表面上。那么,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时不好的呢?”

高平汗了一把,一边竭力回忆着过去胡乱看到过的一些东西,一边回答:“其实,也不能说是不好的地方,而是,这项政策要怎么实施,以及由谁来实施。女儿想,自古以来,恐怕很少有当政者想要自己亡国的,他们最先提出的政策,也必定是好的,就算有漏洞,但如果上下齐心,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后患。”

说到这里她就不说了,高太尉笑了起来:“你能看到这点,也是不错的了。去年珠河泛滥,朝廷拨下三百万贯赈灾,但真正落到百姓手中的,能有三十万贯,已是天幸。王梓山提出的政策倒都是好的,但现在我大雁朝四边都不安稳,陛下又无公主,这种情况下,实不易轻易变法。这点,陛下自己也是清楚的,但王梓山的煽动力实在太强,陛下又一心名留青史,恐怕……”

说到这里,她摇了摇头,高平知道,后面的话并不是对她说的,只是她这个娘心有感叹罢了。

她也不敢轻易的接嘴,像这种事,动辄就牵扯到几十上百万的百姓,若是成功倒也罢了,若是失败……

高平记得现代中学课本上有专门讲王安石的篇章,在书本上,这是一位改革家,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是大胆尝试,是勇于创新的,他的初衷是为了中兴大宋,他执政的时候,也的确为大宋充盈了国库。

但是因为地主阶级的反动性质,他后来还是失败了。

当时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年龄还小,就觉得那反动阶级可恶,不为国家考虑。后来大了,看的书多了,再回想,倒觉得,无论王安石的初衷是什么,也无论他的变法是好是坏,起码有一点事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没有用对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收藏到五百了,现在欠大家三千字,正好是一章了,囧,那啥,俺是这样想滴,星期天俺去申请榜单,争取申请到下一次换榜,也就是下周五换榜的新榜单,然后,在榜单期间坚持日更,把这些欠掉还了,恩,也许还能提前还以后要欠的?恩,俺有个小本子专门记账,不会赖掉滴,^_^




保马法 (中)

第十四章 保马法 (中)

人都是有私心的,不要说什么国家利益,也许在国家存亡面前,也许的确会有很多人选择为国效忠。

比如当年的宋朝,在崖山上有十万士子、宫女跟着跳海,就算这个数字有水分,那么五六万,起码是有的,而其中的宫女最多也不过一两万,也就是说最保守的估计,也有三四万的士子为大宋尽忠了。

在那个时候,这些士子选择的是为大宋尽忠而不是回头卑躬屈膝的跪倒在蒙古人的脚下,但,如果是在平时、在太平年代,这些士子若为官就都是清官?若从政,就都是一心为百姓的?

就是不说这些,就从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这些小事来看,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特别是在找不到垃圾桶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是对地球有危害的,是对整个城市有危害的,但是,只为了一些方便,人们就会把这些抛掷脑后,并给自己找诸多理由,比如也不差我这一张纸,我这样也是给环保工人工作等等。

同样,在可以伸手的时候,在可以贪污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真的会一点不贪呢?

当然,这并不是说贪污是正确的,也不是说社会不要发展,而是怎么发展,怎么制止贪污,就需要当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