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35岁抗老化 >

第7部分

35岁抗老化-第7部分

小说: 35岁抗老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医学研究者虽然在20世纪初就确立了运动在老化治疗上的重要性,但是中国古代更是早就注意到运动对老化型疾患的作用。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就记载着: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唐朝王寿在《外台秘要也记》记载:当食毕即行步,稍畅而坐。任何人都需要运动,为了抗老化更应该运动,因为运动可以促进体内热量的消耗,改善体内脂肪的新陈代谢,使得体内储集的脂肪减少,相应的肌肉组织的成分增加,另外也可以增强心脏及呼吸的功能。所以运动是最自然的可以治百病,增进身心健康的方法。
  养成“运动是生活”的习惯
  我们必须强调:运动的方式,应以“每天重复几次,一次不要太久”为原则。譬如说以每分钟一百至一百二十步的速度步行二十到三十分钟,每天两三次就是非常适当的运动,其他像骑脚踏车、慢跑、爬坡度不太高的山、打羽毛球等,都是可行的运动。但一定要持之以恒,在现在这种生活方式下能天天运动的人愈来愈少了,至少也要每周运动三天。
  如果过去曾经患有脑中风或心肌梗塞等血管硬化病的话,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后一小时以后,同时运动方式需温和。譬如说以每小时三至四公里的速度步行,就是非常合适的运动。温和的运动可以促进脑部以及心脏的血液循环,可减少这些可怕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真正的老年人而言,其实或多或少都有末梢循环的问题,激烈的运动,可能产生不利的后果,所以如果老年人下肢血液循环不甚良好,步行以不引起因缺氧而发生疼痛为原则。此外,老化也使得神经感觉变得比较迟钝,因此受伤的几率也慢慢增高。有时明显的神经病变可造成脚部的痛觉不敏感,因此比较容易受伤且伤口不易愈合,所以运动时一定要保护足部免受伤害,运动后一定要检查足部,以免受伤不知而延误治疗。
  气功可改善身体的免疫调控能力
  在东方世界观里,世界是由阴阳相对的物质组成的,所以只要维持阴阳的平衡,人体乃至于自然事物的运作就能恒定。所谓阴阳为太极之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过去在超自然学上,这些都是作为占卜的依据。在气功的领域中,这些则是练习的目标,许多人谈到气功时,都以西方科学的眼光抱以怀疑态度,可是如果以针灸医疗的角度来看,那么西方医学对“穴道”的存在是非常肯定的。因为利用核子医学的药剂注射进穴道的位置,的确可以在同位素显影的照片中看到穴道的走向。而穴道是气功理论中“气”的通道。
  气功的练习其实很不容易,因为练习的方法有许多的说法,可是如果表现在动作上,与运动形态结合在一起的气功,最早的纪录应该是华佗的“五禽戏”,而现在最受到重视的应该是太极拳与瑜伽气功。太极拳是以动态的方式做气功的练习,许多目前流行的“推手”、“甩手功”、“外丹功”,都可以视为太极拳的分支,就连太极拳也区分成数支不同的流派,但是这种练气功的方法主要在于维持人体的基本活动能之外,借由类似缓和、精细运动的方法来改善我们身体的免疫调控能力。另一方面,瑜伽气功的练习则是介于静坐冥想与完全动态活动之间的方式,瑜伽气功对于促进人体柔韧度、协调功能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练气功可增进“生物能量场”
  这些练习气功的方法可以作为抗老化的方法吗?就已知的研究来看,在中老年人的族群中,练习太极拳与瑜伽气功的确对身体机能的平衡、运动技巧、睡眠状态有明显的效果,相对于不练气功的老年人,身体要强壮许多。也许您会说,反正这些都是运动的结果,其实只要运动就对了。这样想,也没错!但是根据中国科学之父钱学森与台湾大学电机所李嗣涔教授的研究来看,如果把“气功”的名词改为“生物能量场”的话,那么运动只在其中扮演一部分的角色而已。
  如果我们从三四十岁就开始尝试练习气功,那么根据已知的研究结果来推论,气功所强化的“生物能量场”或许是未来抗老化的重要方向,因为气功的练习可以配合在适当、适量的饮食中。目前缺少的就是大规模、长时间观察的研究报告了,希望未来能有这类研究可以供我们来应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