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35岁抗老化 >

第4部分

35岁抗老化-第4部分

小说: 35岁抗老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肌肉退化外,就是心脏的功能老了。
  当逐渐老化时,我们因为包括生长激素在内的许多荷尔蒙的缺乏,会造成心脏肌肉细胞的数目减少,而且代谢变差,这是常见的人体老化现象。我们常常发现老年人的心脏因此而血液输出量不足,有时因为心脏的无力造成下肢水肿。对于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则会形成血管壁内膜细胞增生,动脉硬化的速度加快,因为心脏、动脉的血流受到动脉硬化的影响,容易产生血栓块,同步又增加了心脏动脉病变,甚至于脑血管病变的状况。
  维持正常生活形态与荷尔蒙治疗改善心脏衰竭
  在老化的过程中,利用维持正常的生活形态或荷尔蒙药物来治疗因老化而造成的心脏衰竭,在过去的研究中确实有不错的效果。因为续发性老化的心脏细胞减少且体积缩小,但研究显示,适时的荷尔蒙如生长激素,可以使得心肌细胞的数目增加,并且强化了心肌细胞因老化造成的功能衰退。由于心室的肌肉耐力恢复到较年轻的状态,心脏动脉血流动力就会改善,动脉硬化也减缓了,由于荷尔蒙药物必须谨慎使用,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会谈得更详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肥胖与续发性老化
肥胖是老化的象征,如果你是三四十岁的“社会栋梁”的话,除了西方的魔戒、哈利波特之外,在学生时期肯定都看过,甚至于写过武侠小说,这是东方的魔法世界。武侠小说中通常都有些武功深不可测的世外高人,既然是“世外高人”,那么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也不足为奇,记得其中有一种修炼的境界,叫做“辟谷”,意思是指不需要吃日常的食物,只要吸收日月、雨露的能量就可以了。而且在武侠世界里,这些修道者在修炼后,长寿且不易老化是共同的特征。
  武侠小说其实是由古代的章回小说逐渐演变而来,并且随着历代的作者加入惊人的题材而更加丰富,不过就现代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只要有适量的饮食,维持正常的体重与体力,加上运动,身体自然健康无恙。看来武侠世界里早就了解肥胖是老化的重要指标。
  肥胖造成的疾病图
  对抗老化的反制系统——适量的饮食
  肥胖的病态来自于脂肪组织,因为脂肪细胞是人体自由基与许多造成血管老化的炎性物质的主要来源。还好,为了对抗肥胖可能造成老化加速的问题,人体有一个反制系统,叫做“节食”,当然是适量的节食。与节食同步的身体变化就是“饥饿感”,这是我们身体里重要的反应,因为只要我们出现饥饿感觉时,体内就会产生反制饥饿感的荷尔蒙来应付因为空腹造成的低血糖,有趣的是这些包括生长激素在内的荷尔蒙恰恰对于续发性老化有减缓的效果。因为此类荷尔蒙可以促进脂肪组织的分解,减轻体重,而且维持人体正常蛋白质的架构。
  过度节食对身体有害
  可是如果以“过度节食”的方式来减轻体重,并且想因此来延缓老化的话,恐怕会得不偿失。因为过度节食所造成的脂肪及蛋白质组织的损失也是过度的,以脂肪组织的变化来看,大量或快速地减少脂肪组织虽然可以达到迅速减轻体重的目的,但是同时大量分解的脂肪组织会释放大量的酮体代谢物,它可以经由尿液排出体外,它同时也造成了钠、钾离子大量的从尿液中流失,我们体内的电解质容易失去平衡,进而造成肌肉无力,甚至心律不齐。
  如果过度节食的结果更造成了我们身体结构性蛋白质的损害,因为蛋白质是组成身体重要器官的结构,所以蛋白质的不当伤害,就意味着身体器官的功能会受到重大影响,尤其是心脏、肾脏、肺脏等维生的重要器官,器官的老化会加速进行。肥胖的确是造成续发性老化的重要疾病,在现代的医学定义中常常把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放在同一个领域内,称为“新陈代谢综合征”。如果我们要避免因为疾病造成老化的加速,那么对于以上的慢性疾病一定要重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糖尿病与续发性老化
糖尿病是一种跟遗传密切相关的文明病,发病的年龄平均在40岁上下,近年来发病的年龄更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日本及美国的医学统计中,从1950年代开始,每年糖尿病患者增加的曲线图与汽车的销售量成正比。
  糖尿病会加速老化,因为高血糖的并发症会表现在大动脉血管的粥状动脉硬化上,所以糖尿病之于续发性老化,就在于提早了我们身体的血管病变,最严重的情形更在糖尿病破坏心脏血管的时间并非从糖尿病发病开始,早在血糖发生变化的5~10年前,所有的血管发炎及老化已经悄然而至了。以台湾地区而言,在40岁以上的人口中,大约有1/5是血糖异常的潜在病患,所以如果我们说,糖尿病是身体文明慢性病中加速老化的最重要的角色,那可一点也不为过。
  糖尿病会影响人类寿命长短
  回顾人类的医学史,糖尿病一直是造成人类寿命缩短的主要疾病,因为在现代糖尿病的治疗尚未出现之前,糖尿病病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0~50岁。因为糖尿病的高血糖会降低病患免疫系统的活性,使免疫系统提早老化,病人一旦遇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常常会因为并发全身败血症而不治,加上糖尿病是心脏血管阻塞疾病的源头,所以自古以来糖尿病病人的平均寿命都不长。
  35岁开始预防糖尿病
  直到抗生素、胰岛素及降血糖药物出现,糖尿病病患才有了生机,但是随糖尿病病患寿命延长而来的,却是多病的晚年。此话怎讲呢?照理说寿命延长的目的达到了,很好啊!答案是,我们希望在寿命延长的同时,有个健康的晚年,而糖尿病的病患在糖尿病发病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在10~15年左右,可能会导致失明的视网膜病变、可能会需要洗肾的肾脏蛋白尿病变、可能造成四肢麻痛、伤口愈合困难的神经病变等病征会一一出现,如果寿命延长的晚年生活是多病的生活,那么就失去了抗老化的意义了。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能预防这种与遗传有关的慢性病造成的加速老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在35岁左右就开始做预防的工作,或许不能完全避免遗传的影响,但是一定可以减缓糖尿病对老化所造成的加速效应。
  控制糖尿病可延缓老化
  其实糖尿病对人类而言,具有生物进化上的重要意义,因为现在造成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控制血糖的胰岛素敏感度出了问题。可是在生物的进化史中,这种致病原因在原始人类渔猎社会的饮食条件下,可是帮助我们体内储存热量的必要之恶,所以我们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知多半只存在血糖异常的观念,但是实际上糖尿病的发病与人体的续发性老化是密切相关的。根据过去的研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即使没有糖尿病的遗传家族史,每三到四人中也有一人是糖尿病的患者。所以糖尿病在加速老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未来预防医学的观念必将打破只有传染病才能预防的樊篱,因为只要对慢性病的发展加以控制,老化的程度就可以减缓。
  

高血脂与续发性老化
在续发性老化的领域中,有三大疾病,我们先谈过了高血压及糖尿病,再下来就是“血脂异常”,也就是俗称的“高血油”症。一点也没错,它的临床意义就是血液中的油脂含量过高,而当血液中的油脂总量超过了正常的浓度时,动脉硬化及血管老化的速度就加快了。
  在最近十年的研究中,有关血脂成分造成动脉硬化及老化的焦点集中在“胆固醇”的领域。一般而言,胆固醇不溶于水,人体为了在血液中运送胆固醇,就由脂肪酸与蛋白质将胆固醇包起来,形成脂蛋白胆固醇。随着研究将造成动脉硬化加速的要角——“三酸甘油酯”与对胆固醇的认识结合起来,研究的结论浮现出一个重点,就是把胆固醇分成“好的”与“坏的”,同样地,脂蛋白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
  简单的意思就是:好的胆固醇,又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可以将全身坏的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于是降低了心血管疾病、脑中风发生的几率,可以保护心脏血管。坏的胆固醇,又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中的浓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血管栓塞,心血管疾病、脑中风发生的几率便越大,会加速血管的硬化。可见得胆固醇在人体中其实有一定的生理意义,例如胆固醇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而且胆固醇是合成胆汁帮助消化、维护神经机能及合成许多荷尔蒙的重要成分。
  随时应该注意胆固醇的浓度
  为了让您更了解血脂异常的危险性,我们先说明胆固醇的正常范围(如下表)。
  胆固醇的正常范围
  血脂成分                         正常范围(毫克/百毫升,mg/dl)
  总胆固醇                            40,女性》5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    至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