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

第22部分

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第22部分

小说: 大崩盘:次贷扭曲的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信换风暴的金额远远超过次贷金额,而且信换是新事物,面世只有大约十年,没有人知道到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信换风暴很可能是次贷风暴所带来的并发症,两者如若双管齐下,变量将无可预测。
  次贷风暴的成因是复杂的美国文化及经济政治情况,主要的影响是信贷业的基础,扩散范围广泛而且复杂难明。次贷衍生金融工具是新事物,即使证券业和信贷业的人也不能完全掌握实况。
  就算没有投资股票的人,相信也会受到次贷风暴冲击。投资者在次贷风暴中趋吉避凶的良策,是花点时间深入了解次贷的本质和影响层面。对于一般人来说,只需要观察美国的经济状况,自然就会明白次贷风暴对自己的冲击会是怎样。
  

第十章 法律责任问题(1)
细看次贷,人们正在受到伤害,他们陆续失去家园,情况就像90年代新罕布什尔大街上的银行相继倒闭。我并不认为情况比那时候坏,但是很多人正在受到伤害,因此经济问题是(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首要的课题。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议员迪基.沙斯(Ted Gatsas)
  (2008年1月初在新罕布什尔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助选时发表的讲话)
  最先要谈的法律责任问题是笔者自身的法律责任问题。
  笔者拥有符合加州法例规定从事法律辅助员(Paralegal)工作所要求的证书。由于法律规定,经检定法律辅助员不得向公众提供法律意见,所以笔者在本书的所有意见皆非法律意见,绝对没有任何意图指出某些诉讼的胜算或者可行性或者应否提出某些诉讼。
  希望寻求法律意见的人应该……笔者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因为叫读者去找律师寻求法律意见,已经构成向公众提供法律意见。
  一、贷款经纪的法律责任
  谈到次贷的法律责任就一定是先说贷款经纪的法律责任。他们是承办及批出次贷的负责人。当次贷出了问题的时候,要找人负责的话,他们自然是首当其冲。
  贷款经纪有责任要为借贷置产的客户寻找及提供合适的贷款计划,并确保客户有相对应的还款能力;另一方面,贷款经纪亦有责任要为提供贷款的抵押受益人寻找及提供合适的供款人。
  如果全部贷款经纪真的这样做,次贷危机绝对不会发展至如此程度。笔者肯定不是每位贷款经纪都履行上述责任。
  自从次贷危机出现之后,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一连串针对贷款经纪的措施。其中包括︰
  2007年贷款改革及反掠夺性借贷法案
  2007年11月中,美国国会通过2007年贷款改革及反掠夺性借贷法案(Mortgage Reform and Anti…Predatory Lending Act of 2007)。这法案对贷款业务系统进行大幅度改革,包括成立国家注册处登记所有承办贷款人的资料,并调查该等人士的背景和核实是否达到指定的教育要求。这样做是要遏止进行违法贷款活动的经纪,由一个州搬到另一个州或者由一家公司转到第二家公司继续进行不法活动。
  该法案亦针对贷款经纪滥收费用的问题,将自置居所业主及家庭财产所有权及其平等保护法(Home Ownership and Equity Protection Act; HOEPA)中规定的贷款经纪向借款人收取的总收费以贷款额的5%为限,否则列入高费用贷款类别。以前是8%。这法案成立之后,全国的贷款经纪将要依照规定收费。贷款经纪滥收费用的情况将会大幅减少。
  检察署进行调查
  很多政客和检察长都誓言要将违规的贷款经纪、证券评价机构、次贷抵押受益人绳之于法。
  他们并非虚张声势。
  2007年12月初,纽约州检察长安德鲁.高莫(Andrew Cuomo)扩大调查美国次贷市场崩溃是否涉及违法行为。熟悉房地产业的分析家和法律专家认为,次贷危机会引发范围广泛与深入的民事与刑事调查,民事诉讼及刑事起诉会多不胜数。
  检察长高莫已经传召多家大型银行做供,包括美林(Merrill Lynch & Co。)、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及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目的是要调查该等银行在购买、包装及出售次贷的详情。这些银行核出的次贷个案中,有数以千计的个案是批给信贷不良的供款人(次贷本身就是向信贷不良的人提供贷款)。他们之中有很多已经断供,导致全球市场动荡。
  2007年11月,检察长高莫已对评等机构First American Corp。提出起诉,因为该公司涉嫌在受到抵押受益人,主要是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施压下向次贷抵押受益人提供夸张失实的次贷评价。另外,政府资助的大规模贷款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及房地美Freddie Mac已被传召出庭做供。
  根据业内人士的消息,贷款业内有很多问题,部分经纪的经营手法值得争议。贷款经纪、证券评价机构和次贷抵押受益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寻常的往来。只要某一环节被查出违法行为,另一环节将难独善其身。例如:评等机构被查出违法,接受这样评等的银行或者证券行也将有麻烦,不难出现一案接着一案的情况。
  贷款经纪只顾抵押受益人和个人利益

第十章 法律责任问题(2)
笔者听电台节目时,经常听到指责贷款经纪的声音。主要是指责贷款经纪为抵押受益人工作,而非为借款置产的人做事。甚至说他们为了抵押受益人和经纪个人的利益,而做出损害借款置产者的利益。一般人以为贷款经纪为借款置产者服务,现实情况却是相反。很多贷款经纪的诚信受到质疑。
  前文曾经说过,全美国只有加州有法律要求房贷经纪保障客户,因为加州的最高法院于1979年的案例中曾指出房贷经纪需要维护客户利益。
  关于贷款经纪维护客户利益责任(Fiduciary Duties of Mortgage Brokers),现在仍然是加州才有案例可以依据。笔者相信,只要有加州的次贷供款人在订立次贷合约时已经明显地无力履行还款责任,承办的贷款经纪将会难以证明确实履行维护客户利益的责任。换句话来说,在此情况下,只要供款人兴讼,贷款经纪将会难以应付。
  不要以为加州以外的贷款经纪可以免除此责任。
  案例是法律界经常提及的判例(Authority)。由于加州最高法院有了判例,所有加州法院都要依照判例判案。这就是强制性判例(Mandatory Authority),亦即是法院判案时必须遵从的判例。在加州以外的法院,因为并非同一司法区,无须遵从这项判例,这样的判例被称为有说服力判例(Persuasive Authority),即是可以用作法庭判案时参考的案例。在加州以外被控告的贷款经纪,相信亦难以摆脱这个案例的影响。
  不要以为只是小经纪才会做出违法行为惹上官非。据纽约时报报导,美国法庭记录显示,美国最大规模的房贷公司全国财务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涉嫌在一宗宾州的供款人破产案中伪造文件而被起诉。受到这宗官司影响,2008年1月,市场上传闻该公司即将下市,该公司出面澄清并无其事。但是该公司的股价已由2007年初的52周高位暴跌至2008年1月的,与下市也相差无几。
  在美国,官司缠身并不好过,打官司的费用高到难以负担。笔者在前文曾经提及,早年到美国时曾经考虑当薪酬丰厚的房贷经纪,后来打消念头,相信读者能明白其中原因。
  贷款经纪的放款态度令信贷紧缩
  不要小看这个房贷经纪的法律责任,当房地产经纪人人自危的时候,必然收紧信贷。置产者,尤其信贷评等较差的置产者将会难以找到房贷,继而难圆买屋的美梦。房贷经纪承办了美国房贷将近60%,是房贷主力。除了房贷之外,次贷的业务范围包括汽车、私人贷款、信用卡信贷等等。很多美国人依赖信贷度日,一旦信贷紧缩,他们的日子将会非常难过。虽然,部分美国政客对贷款经纪没有好感,但是依然支持监管,不支持赶尽杀绝。
  缺乏房贷的地产市场将会是一潭死水。房价只能持续滑落令次贷危机扩展到整个房市,甚至全球股市。
  二、担保债务凭证的悲剧
  银行难逃法律责任
  银行成立特别目的法人处理次贷信贷就是想这些公司承担法律责任。
  当以次贷为后盾的担保债务凭证出现法律问题时,母公司就可以置身事外。这样做确实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大家早就知道次贷是高风险,其中包括法律诉讼的风险。
  可是,当特别目的法人将掠夺性次贷卖给投资者或者隐瞒次贷投资工具实情的时候,情况又另当别论。虽然特别目的法人并无涉及洽谈次贷,但是他们是最终拿钱出来的机构。法律诉讼可能由次贷经纪蔓延到特别目的法人,甚至他们的母公司。当次贷问题恶化时,次贷问题的法律诉讼将会增加,尤其是集体诉讼。到时,背景不同的个案相继出现。
  对冲基金和证券公司勾结
  曾经提及两支对冲基金High Grade Structured Credit Strategies Master Fund 及 High Grade Structured Credit Strategies Enhanced Leverage Master已经破产。6位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对簿公堂,控告发行该两支对冲基金的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隐瞒有关基金业绩的表现,令他们错误地购入及持有该等基金。其它投资者亦正准备提出诉讼。
  要做好吃次贷官司心理准备的人和机构何止次贷经纪和基金,还有评等机构。有政客指责评等机构与证券公司有业务往来,证券公司为评等机构推销票据产品,评等机构就给证券公司的基金良好评等。上述两只基金就是在破产前得到良好评等。亦有人指责评等公司要求发行次贷抵押债务

第十章 法律责任问题(3)
证券的基金提供担保债务凭证的数据。评等公司引用发行担保债务凭证机构提供的数据进行评等。评等过程根本是漏洞百出。
  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官司以安隆(Enron)一案最为严重,但是,看情况,次贷官司会打得厉害过安隆。因为次贷官司不只是垂直地由投资者向上控诉次贷经纪、证券公司和银行,亦横向涉及评等公司等在次贷业务上有关连的机构。
  三、次贷官司潮已经开始
  有些次贷官司已经完结
  次贷官司早已出现,只是传媒绝少提及。其实政府及市民亦早已发现某些银行和次贷经纪的经营手法有问题。
  举例︰美国第五大银行,富国银行(Wells Fargo & Co。)已经在2007年4月为一宗关于次贷的集体诉讼达成和解协议。该行需要为了在加州地区的次贷业务支付680万美元的赔偿。这项集体官司在2003年提出诉讼,理由是银行没有向借款人说明收费等数据,以及向信贷报告机构提供不正确数据。富国银行被指在提供贷款给信贷评等有问题的借款人时乘人之危。
  现在只是官司潮刚刚开始的时候。经营次贷业务的经纪行、银行和证券公司会有很多官司要应付,一宗未完一宗又起。他们已经在次贷业务上蒙受严重亏损,大量官司可能缠讼多年,没完没了。这些机构未必能够承担得起这样的损失。恐怕官司潮未完,倒闭潮又起。
  有些次贷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