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寻找失去的快乐 >

第6部分

寻找失去的快乐-第6部分

小说: 寻找失去的快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章  家庭关系塑造人缘(4)
真正想深入亲子教育,最好学一点佛法和心理学,前者让你深入人性,后者让你有的放矢。这就像一个人生坐标:横向是心理学,纵向是佛法。如果不深入自己的本性去了解自己(自修),那么就算你学了再多的理论,或心理学,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可如果你偏空,只修自己而不去落实所学,不结合实践,不与现代流行的心理学结合,那最好到寺院里剔度出家。因此,智慧的家长要成为菩萨,既觉悟,又要有情。觉悟就是明了本性,有情就是结合实际。
  当你真正了解自己,也才会了解别人,如果你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自然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此时最需要什么,也自然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放下自己固有的经验和偏执。再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去操作,那么你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不强呢?!
  我常常看到在小区里玩耍的孩子,当他们相互追逐时偶尔会摔倒,于是,一群长辈就会蜂拥而至,这个扶,那个拍,这个哄,那个抱,好象摔倒对于孩子来说是件天大的事。当然,这个孩子会哭,而且显得很委屈。可正像亚当和夏娃一样,在那个年龄里,孩子的头脑里并不具备是非好坏,摔倒对他而言本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对于那些大人们,在他们的观念里,摔倒是不好的,是要疼的,是会脏的,是会吃亏的……这些教条会让他们不假思索地去协助孩子,其实是在传递一种自己的经验信息,用行为和情绪告诉孩子摔倒的后果。这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社会化传递,孩子所感受到的,从大人那里学到的所有经验,都会成为这个孩子未来生活模式的指南针,于是他知道:原来摔倒是不好的,是需要别人搀扶的,靠自己是无权站起来的……这个经验被他记忆在潜意识深处,一旦遇到同样的经历,比如在上学时与小朋友们发生肢体冲突,谁把谁推倒或摔倒,那个最先站起来的人就是优胜者,相反,那个摔倒的人就是失败者,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这极容易使这个孩子形成自卑和孤僻的性格——为了避免摔倒,便不再与同学接触,甚至导致厌学:为了避免失败(摔倒),他宁愿不去与同学竞争,比如在分数上一较高下。
  进而长大后,也许没有人再和他打斗,男人之间的角力变为职场之间的较量,而如果他在竞争中失败,或在恋爱中失意,那个童年摔倒的经验会不自觉地影响到他,于是,他的第一反应仍然是有人来扶他,有人来安慰他,有人来抬举他,如果他得不到相应的经验,便极有可能一败涂地、一蹶不振,或表现为对环境发作,旨在强调周围人的关注(大人的协助)。总之,他自己无法站起来,因为他的这项本能已经在童年时代被别的经验取代,他只知道,摔倒是不好的,也必须由别人来扶,自己才可以站起来。
  在本我向超我的各项转化中,许多家长往往表现出一种粗糙的本能反应,或打骂或溺爱,无形中阻断了孩子与自然的接触,扼杀了孩子的自主性。然而,当孩子长大成人后,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出现了种种在大人看来是不成功、没出息或无能的行为结果,家长们又会反过来教训子女,把责任推诿给孩子本身,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因此我告诉那些家长,将来的社会可不是动物园和马戏团,在动物园和马戏团中,动物们是可以失去本能的,正如你们在旧有的单位里吃着大锅饭,可以不去考虑什么独立自主和创业冒险,只要稳妥地满足领导需要的社会化状态,就可以安安全全地生存。可将来的社会绝不是这样,它更像是一个原始森林,在那里,既充满了天敌又具备各种机遇,残酷的竞争环境要求每一个生命个体必须保持自强、自立。如果你无能力对抗天敌,那么你只能成为狮、狼、虎、豹的猎物,更不可能成为王者。因此,今天的教育,就必须为后天的竞争环境做好准备,在照本宣科完成学业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保留孩子的本性,事实证明,孩子的本性被保留下来的越多,他将来的胜算也就越大,而一纸学历根本无法为他将来的成功负责。
  保留本性需要智慧的引导,正如家长在琢玉时的心态。其实,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妨去向狮子学习。动物世界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场面:一头母狮带领着几只幼狮散步,幼狮们任意地相互*、摸爬滚打,母狮只是在一旁守望,提防天敌来犯,它对孩子们绝对不做任何干涉,只是在安全范围内给予关注和陪伴。它不像我们人类的家长会指责孩子之间的互动,因为它知道,它的狮宝宝将来要靠自己觅食,还要与其他狮群竞争,如果不利用这个时候学会打斗,承受互动经验,不磨练它们的牙齿和利爪,还处处替代、呵护,那么将来一旦遇到天敌,一旦受伤,它们是不会自我调整和独立生存的。它们长大后要成为森林之王,要保护家庭,承担责任,还要赶走任何来犯之敌,因此,它们今天必须“自由地玩耍”,哪怕抓得头破血流,只要不致命,它们都可以自我调节。
  这就是顺着孩子的天性去引导,家长们只需要陪伴和分享,毋须以自己的经验发号施令,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保留了本性。但让家长们不去干涉何其难也,他们的心疼似乎比什么都重要,甚至要比孩子本身的成长更为重要。为了让自己不心疼,他们可以放弃智慧,其实,这就是一种偏执,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根最紧的绳索。
  由此我们可以反观,那些在社会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的人,那些因一次失败而再也无法站起的人,那些总在同一块石头上摔跤的人,那些轻而易举就发作的人,他们有谁在童年时会幸运地得到如母狮一般的父母?
   。。

第四章  成功的背后(1)
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在美国的一个家庭里住着一个淘气的男孩子,当他6岁那年,有一天,母亲为他换上一身崭新的衣服,然后他跳到院子里玩。此时天降大雨,他非但没有回家,而且还在雨中跳得更欢,边跳边喊:“妈妈,妈妈,我跳到月亮上去了……”
  他的妈妈隔着窗户对他说:“好哇,别忘了从月亮上回来后吃晚饭。”
  几十年后,这个孩子长大了,他就是随着阿波罗号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第一位把人类的脚印留在月球上的人,阿姆斯特朗!
  当他回到地球,从太空船上走下来,大群的记者拥上前,其中一个人问他:“请问,回到地球上,您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阿姆斯特朗不假思索地笑道:“我想,我该回家吃饭了。”
  时光再倒退几十年,同样是在美国,一个农场主有七个孩子,其
  中一个男孩儿生下来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时总是一瘸一拐的,而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很正常,看到他们活蹦乱跳的样子,这个男孩子总是很自卑。
  有一天,父亲拿来几株树苗,对七个孩子说:“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棵树苗,三个月后看你们的成绩,如果谁的树苗长得好,我就会给他奖励,也许他还会因此继承我的家业,成为农场主或植物学家。”
  几个孩子听到后都十分兴奋,各自取了自己的树苗栽种。他们每天都会精心地呵护自己的幼苗,施肥、浇水,还经常彼此攀比。那个跛脚的男孩子开始还有点儿兴趣,可身体的残疾导致他无法像其他子女一样自由行走,无法时刻去照顾自己的那棵苗,慢慢地,他不再去理睬自己的幼苗。
  可三个月后,父亲把他们叫到各自的小树旁,他们却惊人地发现这个男孩子名下的幼苗长得最好,最茁壮。于是,父亲把奖品给了他。这使他大为不解,也因此,他兴奋得睡不着觉,这时他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小树都是在夜间生长。”于是他独自起身,撑着拐蹒跚地走出门外,不远处,他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正蹲在他种的幼苗下,在精心地浇水。他再走近一点儿,终于看到了,是父亲在替他浇灌小树!
  这个情景为此人一生带来了非凡的影响。但他没有成为农场主和植物学家,他成为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的,当年父亲的爱传递给他,让他学会了无私地帮助别人,于是,在二战危难之际,他帮到了全世界!
  这两则故事一直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知道,成功者的背后,要有多么大的力量支撑。这个力量就是父母那无条件的爱,是琢玉时的那种智慧与良苦用心。在这些人的童年经验中,本我被父母精心呵护,于是在他们向超我的转化过程中,始终携带着被尊重与被接纳,所以他们长大成人后,自然也会以尊重、接纳和无私的心去对待环境,于是,他们获得了成功。相信在这成功的背后,他们的父母也会心地笑了,他们当年的一个举动,来自于他们当年那智慧的爱,因此,他们手中的小树终于成材,而且长成参天大树。
  在小学课本里有这样一则故事,讲的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小的时候在家中玩着樵夫的游戏,他拿着一个斧子乱砍,乐此不疲地砍倒了一棵樱桃树。
  父亲回家后,看到自己心爱的樱桃树被人砍倒,生气地大吼:“是谁砍倒了我的樱桃树,是谁,快给我站出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  成功的背后(2)
年幼的华盛顿战战兢兢地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仍然提着斧子,对着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的。”
  过了一会儿,父亲走过来,用手抚摸了一下儿子的头,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称赞他是一个诚实且勇敢的孩子。
  每当老师讲到这篇课文时,都会对我们说:“正是因为华盛顿是这样的诚实和勇敢,所以长大后,他才会成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当时,我们这些小朋友听后,都特别羡慕华盛顿,也都想做一个诚实和勇敢的孩子。可是,当我们回家后,一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杯子和碗,或把不及格的考卷交到父母手中,或在外面惹了祸,当我们学着老师讲到的华盛顿那样如实告诉父母时,我们不但得不到诚实的认可,反而会遭到责打和体罚。
  随着年事渐长,特别是在学习心理学过程中经历了心灵成长之后,我深深懂得,并不是因为华盛顿小时候的诚实和勇敢,才造就了美国第一任总统,而是因为他幸运地有一位能够欣赏其诚实的父亲,有一位能够全然地、无条件接纳他的长辈。在这种成长环境下,他当然会有自信,因为他的眼中没有不良的父子亲情,他的世界就是平等、自由和博爱,他所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就是秉承着这种信念。而这些,早在他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已经用自己的行为传递给他了。
  著名作家刘墉,他没有华盛顿总统的幸运,因为他早在9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然而在他的*中,有对父亲深刻的描述:“有一天,我和父亲看完电影,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天色已晚,我们数着天上的星星散步。当时的我对一切都非常好奇,就问父亲,为什么我一走,月亮就会跟着我走?父亲笑着回答说,你试试看,如果你跑起来,月亮也会跟着跑。于是我跑了起来,月亮真的同时也跟着我跑……
  身后,父亲继续说:总有一天,你会跑得比月亮还快。
  这虽然是个笑谈,可他的这句话,真的让我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