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寻找失去的快乐 >

第11部分

寻找失去的快乐-第11部分

小说: 寻找失去的快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下子愣了,回忆每天上车的感觉,“好像是……先打火,对!我没有系安全带的习惯,有时候从家到单位一直都不系,或者说是忘了系。哎?也是啊,我怎么那么不爱系呢?就算到高速公路上开车,能不系也不系,除非看见警察离我太近……”
  我笑着看着他,他被看毛了,“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打火之前你有上述想法吗?或者说,你是不是暗示过自己不系安全带?”我问。
  他想了想,摇摇头,“好像从来没想过,我懒得想这些,上车以后就像机械一样,都是先点火着车,松手刹,再……,哎,怎么像在驾校的感觉?”然后他自嘲道,“我这个人适应路况特别快,没几天就习惯了,所以这一切都是一气呵成,不是说习惯成自然吗?”
  “那么我问你,你最大的习惯是什么?”
  他想了想,“最大的习惯,晚起早睡?开车?”他抬头看了看我,见我没有反应,接着自言自语,“那就是抽烟,爱喝咖啡,或是打麻将……”他终于找不下去了,“您这个问题也太泛泛了,每个人的习惯多了,谈不上最大最小,您能不能缩小一下范围?”
  我笑道:“好吧,性格方面的。”
  “性格!”他一下子进入深思,“性格习惯,这个我还真从没想过,有人说我性格太直,也有人说我脾气不好,太急,但本质善良,”说到这里,他看了我一眼,“您说,人是不是不应该太直,容易得罪人?”
  我微笑地看着他,“我什么都没说呀,现在我在问你,性格中最大的习惯是什么?”
  他还是丈二和尚——“是不是性格直算一项?”看了看我,接着说:“您别问我这个了,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刚才您问了我那么一大堆问题,什么开车、打火、系安全带什么的,我都快被您催眠了。”
  感觉他的确有点懵了,我才开始引导:“开车是怎样一种感觉?”
  他想了想,“高兴呀,挺过瘾的,您的意思是……”
  “再仔细看一看,为什么高兴、过瘾,它满足了你什么感觉?”。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七章  自由和规则(2)
哈哈,这个问题让他更懵了,“什么感觉?”他抓着头皮,苦苦思索,“什么感觉?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呀,就是连想都不想的那么去做了,对了,我开车的时候还特别爱听歌……”
  我打断了他,“你的思路别跑,我就是想让你说出那种连想都不想的感觉,那个感觉才是你的性格习惯,告诉我,那是什么?”
  “什么?”他咬着下唇,“是呀,是什么呢?”突然抬起头,“谁会考虑这些,不就是做就做了吗?太累了,你们心理医生不是成天都在琢磨这些没用的吧?”
  我笑了笑,“一般人都会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分析、琢磨,而真正的心理学就是看不经意的那个状态,比如说话时的表情、动作,以及语气和表达特点,而这些是一般人不会装的,也是不关注的。比如你的表达习惯是表情丰富、肢体动作夸张,思维特点是以兴趣出发,说得兴奋时会信马由缰,这些都会指向一个模式,也就是你的性格习惯。至于你的语言在表达什么,那只是这个习惯的一部分,但经过整理的语言内容便往往口是心非或言不由衷。因此孔子才会说,‘听其言,观其行’。你说,心理医生是成天总琢磨没用的事吗?”
  听到这里,他有些不安起来,手脚开始局促,甚至表情都有些尴尬,“那,您说,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毛病?”
  “谁说这些是毛病了?”我问他,“我们只是在探讨、交流,并没有说你的好与坏,再说,又有谁有这个权利随便给你下结论呢?”
  他低头不语,叹了口气,“其实您刚才那句话真是一语中的,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您刚才说没人有权随便给我下结论,可早就有人给我定性了,在他们眼里,我简直就是个窝囊废,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真的就是一个没出息的人。然而,我又特别依赖他们,本来嘛,即然我没出息,那就没有能力自己买车、买房,只能伸手要,唉!”他无奈地摇摇头,表情中有几分酸楚。
  我当然知道他指的人是谁,也看出了他终于卸掉了伪装。为了进一步引导他放下思虑,便再一次问起他有关开车的事。
  “现在你再想想自己的开车,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他抬起头,“是的,开车的时候我有一种释放的感觉,我感觉自己是自由的,起码我能自己作主,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我不必再去听那些唠叨,那些不爱听的话,其实我车开得不错,我一点儿都不笨!”
  “对!”我郑重道,“你刚才所说的自由,就是你的性格习惯。你是一个为了自由而不在乎花钱的人,所以你从不考虑加油的费用,只要满足你的自由,你就什么都不在乎!”
  他慢慢地抬起头,一拍大腿,“没错,老师,您说得太对了,我就是喜欢自由自在的,没有人约束我,管我,我感觉身上的夹板太多了,有时候连气都喘不过来。是啊,是啊,对,我就是要自由,别人是不是也这样?”他看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兴奋和疑虑。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试想,如果一只鸟在笼子里的时间过长,它是不是特别想飞出去,而一旦有机会逃走,它是不是不顾一切地飞翔,甚至不去问自己到底要飞向何方?”
  他笑了,“是的,它不会去考虑方向和目的地,它只想飞。老师,我明白了,我就是那只鸟,开车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
  我进一步引导他:“那在单位呢?工作自由吗?人际关系自由吗?”

第七章  自由和规则(3)
没等我说完,他就不住地点头,“对的,对的,经您这么一说,我全明白了,原来我抱怨的不是领导,而是我没有得到自由,看来我这个人真的是为了自由可以得罪所有人,原来问题出在我身上,是的,我太想开车了,所以在单位也开了小差。”
  “这就是你的定位没有选好,”我看着他,“你的性格习惯是追求自由,而且是极端自由,可在一家国营单位里工作,人家的规矩是早九晚五,上下班打卡,还要定期开会汇报工作,按上下级执行管理,有等级制度等等,而这些都是在说一件事:规矩,与你想要的自由正好相反,你当然会有那种反应了。”
  他仔细地听着,突然问道:“那么,我是不是选错了单位?其实我并不适合在这干,应该跳槽?”
  “你看,你的性格习惯中还有一项,就是遇到困难就主动退却,可你为什么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适应环境呢?你没有面对现实,而是采取回避,这是不是仍然在沿用另外一个性格弱点?”
  “您是不是说我没主意?”他有些自卑道。
  “更确切地说,是依赖感比较强,这恐怕也是父母长期与你的关系所导致,通过你的言行全部都可以看出来。你的自由比较盲目,反弹起来也自然有些极端,就好比钟摆,总在两个极端来回荡,却无法控制自己。因此你显得既被动,又盲目,表现形式就是较劲。”
  他埋下了头,久久没有作声,看得出,他在思索,而且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为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思索。而这一次,他的方向是正确的,不再看那些表面现象,而是觉察自己的内心。但显然,他很不适应这种思考方式,所以显得十分吃力。看到这里,我采取引导协助——
  “你是不是感到有点累?”
  他点点头,叹气之余还在默默地摇头,小声嘟囔:“不知道该怎么做。”
  “头绪很乱,是吧?”我问。
  他点头,“是的,您把我搞乱了,或者说是我一直处于混乱当中,今天您让我面对它,这是我平时最不想看到的,因为我无力解决。”
  停顿片刻,我提出了一个请求:“你能开车带着我出去兜兜风吗?”
  他微微苦笑,似乎知道我想做什么,十分配合地点点头……
  这一次,我随着他上了车,感觉他在打火时,还是那么随意,然而,在松开手刹前,他愣了一下,然后系上安全带,自嘲地笑了笑,之后稳稳地把车开出来,行驶到街上。看得出,这一次,他每一个动作都在觉察自己,体会着自己的心态,这种状态让我感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冷眼旁观他,看到他眼中的泪光……。他点了点头,似乎找到了什么,笑了,是发自内心的。
  回来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安静地坐下来,抹了抹眼睛,缓缓地开口:“老师,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我故意问道。
  他思索片刻,回答:“其实自由和规矩可以不冲突,系上安全带也没什么不好!”
  我笑道:“而且是为了保护你,因此,规矩是一种保护,而不是你认为的那种约束。”
  另外还记得有一次,一个年轻人跟我聊天儿,他对单位里那种“早请示,晚汇报”、开例会、打报告、考勤等程序制度十分反感,他说他从小就喜欢特立独行,从不愿服从任何约束,而且对应试教育、国有体制,甚至政体等也大谈弊端。
  我知道他的反弹出于成长经历,他的世界里充满了控制与强迫,这当然与他所说的现行制度无关,只是他觉得,他的人生观有很多问题。。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七章  自由和规则(4)
于是我问他:“你感到天上的大雁自由吗?”
  “当然自由了,我就是想像大雁那样翱翔,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因为我被笼子关的时间太久了,他们不该关我……”
  看着他有些发作,我继续问:“是啊,大雁是自由的,可如果它遇到天敌怎么办?你认为它打得过老鹰吗?”
  他摇摇头,似有所悟,“是啊,这个我怎么没想到?过于自由难免会受伤。”
  “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排成人字形,融于集体,这是不是规矩?!”
  他恍然大悟:“原来,守规矩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是为了应付别人。这下我懂了,既能满足自由,又可以保护自己,哈哈,我明白了!”
  自由和规矩只是两个看起来相反的概念,但其实它们都是人为的,都是一种经验,而不是本能。在本能状态中,孩子是自由的,然而他/她都在以父母的行为和情绪为标准来学习规矩,特别是当父母与孩子产生互动时,那是孩子感受自由和规矩之间关系的最佳方式。
  比如父母要求孩子要有礼貌,这本身是教孩子规矩,可如果父母在待人接物时表现出瞧不起别人,或抱怨环境,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不敬时,孩子便会记住:“原来做人要心口不一,自由和规矩之间是这种应付和欺骗的关系……”
  又比如孩子在做游戏或玩玩具的时候,那时候的他/她是自由的,而此时家长若不假思索地强迫他/她终止手上的玩具或游戏,而去做大人要求的事,孩子虽然会执行,却在这种无奈下形成“自由与规矩是截然相反的,要规矩就会失去自由”的决断。那么,这个孩子就有可能形成上述两则个案中年轻人的心理后果。
  向往自由是人的本性,这是一种天然的能量,严格地说,它是一个人的人格基础,就像水的流动本性一样。然而如果一味地堵塞它,逼着它改道,那么,水是没有办法自行改道的,它只能越积越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