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隐字书 >

第2部分

隐字书-第2部分

小说: 隐字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也格外给这本书增添了几分幽兰的神秘。
  “一道微光,就像刀片一样,从一扇拉着窗帘的窗缝里透出来,可是一等布雷克跌跌撞撞爬上石阶,那道缺口已经合上”,“放眼望去是一片尖塔、城垛、石板屋顶,承溜口上怪兽林立,天上集结着风暴云”,“他喜欢想象自己手持鹅毛笔一如舞着一把剑,所过之处流出笔墨,而不是流血”……阅读《隐字书》不像是走近一段历史,倒像是走近一部迷宫,我几乎被随处可见的文字之美和想象之美弄得神魂颠倒。
  因为关乎人类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革新,所以,仿佛《隐字书》中本没有生命的字也突然沾染了灵性,总是雀跃着,试图以一种充满魔力的状态来讲述一段人类童话般的历史、一种令人类文明加速的发明创造,让每一个倾听者和阅读者都不觉地沉陷、着魔。它隐去了看得见的字,却使记忆和感怀,以及纵横交错的时空像铅字印书一样,深深地烙下印痕。
  “只是个虚幻的影子,而不是真有其人,只是一声低语,而不成其为声音”。于是,这个“隐”便是一种貌似有形却无形,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悠远境界!同样,被隐去的,其实还有历史的真相……约翰·福斯特真的偷了荷兰木版工劳伦斯·寇斯特的创意,偷偷地找上戈登堡,让他抢占了印刷机发明者的名号?……究竟是谁窜改了历史,谁把真相抹煞,是那个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浮士德吗,还是另有其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还真像本无字的天书,有待考证。
  《隐字书》充满了惊险刺激,忠于历史又高于历史。它剑走偏锋,以无比瑰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有了一种爱不释手的欢喜,这或许是来自阅读本身的愉悦感,思绪展翅飞翔的眩晕感,以及回味历史、重拾记忆的沧桑感。
  我不得不像布雷克一样,怀着一颗童稚柔嫩的心,逡巡于那些落满灰尘的字里行间,一页一页翻过这本打开的书,试图挖掘出暗处的隐秘,却惊起一缕又缕尘封多日的历史云烟。
  往事,可堪记录,并不遥远。
  (《隐字书》,'英'马修·史坎顿,华文天下引进,百花州文艺出版社,2009年09月,28元)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隐字书》作者马修·史坎顿专访(1)
书籍的灰尘是知识的花粉
  ……《隐字书》作者马修·史坎顿专访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展你在写作方面的兴趣的?当时是否有你的哪位师长肯定、鼓励
  你的习作才华?
  答:我从记事起就开始写作了。我仍然能回忆起当年我坐下来写自己的第一个短篇故事《鬼屋》的时候的场景……那是我小学一年级时的万圣节作业。那个故事的篇幅有一张半纸,老师把它贴在一张南瓜色的纸上给大家看。我非常幸运,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得到了我妈妈在阅读、写作方面的很多鼓励,比如她每天晚上都给我讲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她还为我和姐姐做了很多剪贴本。我姐姐的本子里有很多美妙的插图,我的则充满各种乱画乱写的涂鸦,和我写的讲诸如“讨厌的姐姐”如何让我陷入麻烦这样的小歪诗。(嗯,注意,她其实是个非常好的姐姐,《隐字书》这本书也献给她。)
  问:平时你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你最喜欢哪位作家?
  答:我工作的时候倾向读非小说类作品。比如我最近在读很多关于十八世纪科学的东西,比如有关气象学、探险和各种奇怪实验的书籍。这很有趣!我总能学到新知!我从不错过一本好书篇章背后的东西。我是一个读书很慢的人,并且相对于长篇故事,我更喜欢读较短小、精干的小说。他们有很多非常棒的作者。比如苏珊·库珀,她的作品在我的书架一直占据着非常特殊的位置,因为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她的《黑暗崛起》就深深地迷倒了我。实际上,内心里有一部分我仍然着迷于魔法森林和冬至时节的窗户外面……
  问:读者,特别是那些也有志成为作家的读者,经常很好奇到底是什么给了作者启迪写出如此的故事,或者说作者从哪里获得创作灵感?《隐字书》的灵感源泉是什么呢?你是如何从从让你的这个作品从历史事实跳跃到奇幻故事的?
  答:《隐字书》起源于很多年前我做过的一个梦。我曾在牛津大学主攻英国文学博士学位,但是我也喜欢在休息的时候读些儿童读物,特别是菲力普·普曼的《黑暗物质三部曲之魔法神刀》当我发现我所在的又冷又藏的小屋离这个***只有几条街的时候,我就有了令人惊喜的想法,它太棒了!
  过了几个晚上,我就完成了这本书。我梦到一个年轻的男孩子跑到大学漆黑的图书馆里,周遭气氛不祥。我知道他正陷在麻烦里、需要我的帮助。然后我就醒了,这成了我的书的结尾。我就不得不开始思考,他怎么到那的,为什么到了那……
  说实话,这真花了些时间……几年。
  我完成了我的博士学习,并且途经的美因兹州的大教堂搬到了德国生活(这个情节曾出现在《隐字书》的开场部分)。我仍然记着这个梦,并且认为自己应该很快开始动手写这个故事。不久,我又搬到柏林一个空着的公寓,在那里,我没朋友,没工作,甚至没有冰箱和洗衣机。我最后才写了故事开场的场景,一个奔跑着的男孩在大学的图书馆里翻看一些书。然后我做了一件没有一个自尊的作家会做的事……就是我寄了几张最初的章节给我的父母,幸运的是,他们很神奇地给我的故事回了三个词:后来呢?于是我不得不开始寻找这个故事的结尾,然后这就又花了好几年……
  问:你会不会给《隐字书》再写个姊妹篇的作品?或者近期你有其他类型的创作计划吗?

《隐字书》作者马修·史坎顿专访(2)
答:在这些书页中,那些即将成为书或已经完成的书潜伏并隐藏着。
  《隐字书》是一本包含很多小故事的作品,就像布雷克在学校图书馆会找到的那本书一样。我希望读者读到这本书的结尾的时候,可以像布雷克一样感到紧张。当然,这个说来容易做起难。《隐字书》的结尾有很多不是那么严密的地方,但我无意写它的姊妹篇。我并不想又回到整天解决恩狄米翁·史普林和布雷克五百年里都发生了什么的时光。其实我更喜欢这个故事后面的部分而不是前面那些。不过尽管如此,我马上要开始创作另一本新书了……仍然是历史和奇幻的混搭路线,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人物有三个弃婴,当然还有一些反派,还有出现在伦敦的第一个热气球。
  问:《隐字书》里的人物性格发展看起来都非常真实的,你创作的时候是否是有真实的人物作为基础?或者你受到过这些人的什么影响吗?
  答:《隐字书》里的历史人物都没有特别的遵循真实,整本书里只有一个角色是真实的,就是学校里的猫梅菲斯特。他的真名叫POGO,人们经常可以在牛津的学校图书馆里看见他睡在书架之间。他是一只非常聪敏的猫,有着锋利的爪子。布雷克是这本书中对我来说意味最多的一个角色。我真的很关注他。就像他一样,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并不是一个很正常的阅读者。我爱书,但我并没有像我的朋友们一样读那么多书。我也读书非常慢,也喜欢做白日梦,而且大多数时候也是个害羞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和布雷克和我最有共鸣。
  问:图书馆通常都被描述成一个严肃、安静的地方。在《隐字书》中,图书馆一方面是日常学习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藏着黑暗秘密的宝库,甚至是犯罪现场。那么图书馆和书籍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答:我承认我童年的时候是非常不喜欢图书馆和书的。我不喜欢那些沾手的塑料护封,不喜欢书上有其他读者留下的污迹,不喜欢还要去归还它们……但是确实是书籍给了我生活的力量,如果没有它们我就没法活了!图书馆里总是有神秘莫测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你会找到什么,比如令人惊喜的书籍藏在某个书架的角落,它们仿佛有着可以带着你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魔力。这种发现的乐趣,永远在图书馆里。我的爸爸就曾经告诉我一句话:“书籍的灰尘是知识的花粉。”我很赞同这句话。
  问:虽然布雷克被认作是这部小说的主角,但是小说中的重多场景告诉我们,恩狄米翁显然也是这本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么你为什么把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的性格设定的非常缄默?
  答:其实当初我也不知道恩狄米翁的性格会发展的很缄默。我没有特别设计。他是自然而然成了这样的一个人,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个惊喜!仿佛是我在脑海里突然“听”到了他的声音,然后飞快的记下来。当然,他的过去非常神秘,就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因为古登堡在街上捡到他的时候是春天(史普林的发音和拼写和英语中的“春天”一致),所以就叫了他“恩狄米翁·史普林”。但尽管如此,他的缄默都是充满意味的。其实恩狄米翁和布雷克互为对方的镜像,尽管他们各自生活的年代相隔久远。恩狄米翁不能说话(除了在纸上讲述他的故事),而布雷克在阅读《隐字书》的时候,也无法和他的父母沟通。《隐字书》就是讲述这种人和人之间交流的沉默和沟通的缺失。

《隐字书》作者马修·史坎顿专访(3)
问:相对于布雷克,妲可好像更爱学习,也更受母亲和周围的人的喜爱。因此,在很多方面,布雷克认为自己不如妲可。那么同为故事的主角,你为什么选择在布雷克身上更多着墨?
  答:我一般都支持弱势的那一方。一方面,虽然妲可很好,但她做主角不合适。另一方面,布雷克更像我们身边的孩子,每个人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的意思是说我希望尽可能多的读者能够对他产生共鸣。这本书里很多部分都是有关布雷克自我意识和自信的觉醒的。他是一个敏感、含羞的男孩儿,并且在困境中常常遭到周围的人的误解,然而他却可以提示他身边的人他们错过的那些事情。我很为他和他在这本书里的所作所为感到骄傲。
  问:在史料记载里,福斯特和他的侄子彼得,作为生意上的搭档,名满欧洲。但在你的故事里,他们俩是有明显区别的。福斯特是一个彻底的恶人,而彼得却很善良,并且最后帮助恩狄米翁逃离了美因兹。为什么你会决定抛开史料塑造了彼得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形象?
  答:彼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毫无疑问,在十五世纪,他成为了印刷大师,但是他很感谢古登堡教给他印刷术。我不想把他塑造成一个典型的恶人。相反,我试图展现他复杂人性的一面,在一些事情上他能够非常慷慨,在另一些事上也可以非常自私。对于他的性格,在这本书里有不同的推进线索,他不仅渴望能够征得克里斯蒂娜的父亲的同意和她结婚,并且也有心拯救恩狄米翁、对古登堡保持诚实(尽管历史上并没有发生)。
  问:你是如何把这本书的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故事发生在现代的牛津,另一部分发生在几个世纪前的美因兹。是什么吸引你对古登堡和印刷术的历史感兴趣的?
  答: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