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代理舰长的幸福生活 >

第94部分

代理舰长的幸福生活-第94部分

小说: 代理舰长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一十七章 忽悠

吃完饭,刘锦鹏送两老回酒店,吩咐他们多睡会,说叶铃她们早上会来接你们出去玩,就不要自己到处跑了。他今天就不敢去803公寓了,还是回自家小窝吧,还有零号和一号帮着做卫生,总算不至于累个半死。第二天,大部分公司和商铺已经开始上班了,刘锦鹏也得去集团看看,这过年不知道忙的啥,居然连公司都没空去一趟。

公司还是有不少人加班的,钛星集团终究还是个年轻人为主的公司,大部分都没有家庭负担,所以多赚一点是一点。何况在公司还有网络可以免费用,加班的人多了一起也还有共同话题,总比回家走亲戚强。年轻人基本都是这样,想家的还是少数,唯一的不便就是楼下餐厅都关门了,他们加班的只能凑合,一般就是拿方便面填肚子。

刘锦鹏是知道这个情况的,但是他也没有好办法,只能等新总部完工之后再说了,那时候总部内部就有餐厅,想加班也不至于没有吃的。他也是当过小白领的,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也愿意尽可能的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便利条件,就算是当个资本家,也得是有良心的资本家不是。

进了公司之后,刘锦鹏还主动给每个见到的职员拜年,不过红包就没有了,大家也都挺开心的。有几个连铺盖卷都搬来的家伙还在洗脸,刘锦鹏看见了就半真半假的埋怨了一通,要他们注意身体,那些家伙还感激的很。奇怪的是,刘锦鹏居然发现杨森比他来的还早,就已经在开始办公了,他很奇怪的问外面的陶丽丽:“老杨什么情况?”

陶丽丽也说不清,他们俩过年的时候没有在一起,杨森回东浙老家看看,陶丽丽是本地姑娘,到了初四杨森才回来,还是陶丽丽去接的车。初四他们俩就一起吃了饭,然后杨森就跑来公司开始干活了,也没通知下刘锦鹏。说着陶丽丽也有点埋怨,说杨森实在太工作狂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刘锦鹏觉得陶秘书有点不高兴,那也难怪,大姑娘刚刚跟你确定关系,正是热乎的时候你倒回家去了,而且来了就上班把人丢一边,这也太那什么了吧。他义正言辞的对陶丽丽说:“放心,我替你好好说说他,太不像话了,再磨蹭姑娘都老了。”陶丽丽没好气的看他一眼,心想就是你这个老板最悠闲,还一天到晚说俏皮话。

刘锦鹏也没敲门就钻进办公室去,杨森正在刷刷的签字,签完把文件往前一推说:“丽丽,把这个拿出去。”

刘锦鹏没理他,直奔吧台拿了几个橘子放进榨汁机里,哇啦哇啦的开动起来。这办公室跟刘锦鹏那个很相似,都是极具生活化的,除了大桌和真皮椅子等办公用具之外,还有小吧台和小冰箱,至于榨汁机和微波炉什么的那是标配。杨森觉得不对头,抬头一看居然是这厮,没好气的说:“你来干什么,别在这捣乱。”

刘锦鹏榨好两杯果汁,端去微波炉里转了一会儿,热乎乎的递过来一杯,说:“你呀,一点生活情趣都没有,给你配的这榨汁机亲手用过没有?一次都没有吧。也不说给人陶丽丽端一杯去,还愣着干什么啊,去啊。”

杨森摇摇头,无奈的端起杯子把热乎乎的果汁给陶丽丽送去,刘锦鹏装着喝果汁,看杨森出门立刻窜到门口偷听。只听杨森说:“丽丽,这个给你,喝了暖和。”陶丽丽大概也没想到杨森会送这个,有点错愕,但很快就笑着接过来说:“你怎么亲自做这个了,以前不都是我给你弄的吗?”

杨森也不会说话,立刻就现了原形:“没什么,你喝吧,喝完进来把文件拿出去送给行政部。”

陶丽丽白他一眼,说:“知道了,杨总。”

刘锦鹏连忙躲回沙发那边,端起茶几上的果汁继续喝,杨森悻悻的进来,一屁股坐在对面的沙发上,叹气说:“我发现我就不适合跟女人交往,一看见她我就觉得不会说话了。陶丽丽是这样,以前跟郭萌也是这样。”

刘锦鹏装作惊讶的样子道:“我靠你不是吧,你居然对女人没兴趣,那你找小五去,离我远点。”

杨森气不过,冲他呸一下说:“你就会挑语病!想想办法啊。”

刘锦鹏装专家道:“你呀,心太软。你跟总经办其他几个秘书不是说的挺好的吗,怎么看见陶丽丽就舌头打结了呢。说明你过于在乎她对你的想法了,这样不好。用专业术语讲,这叫失去自我。”

杨森挺不耐烦的说:“你就别扯那些有的没有的,说重点。”

刘锦鹏讽刺道:“这就对了,把你对兄弟的态度拿出来,不就行了吗。归根结底,你就是怕失去,所以就加倍想讨好,结果更导致自己失败,恶xing循环。”

杨森现在也虚心了:“那我该怎么办呢?”

刘锦鹏也不耐烦了:“刚才不是说了吗,把你对我的不耐烦态度拿出来就行了,保证她态度不一样。”

杨森好歹还是有判断力的,反驳说:“你害我吧,现在都不冷不热的,再不耐烦她不得跟我吹啊。”

刘锦鹏想了想说:“你这样吧,每次看见她就想像她不是你的唯一,你还有很多追求者,她只是其中之一,这样你就能平常心应对了。”

这个办法听起来更不靠谱,杨森不敢尝试:“还有别的办法吗?”

刘锦鹏烦了,说:“我问个问题啊,你还是处男吗?”

杨森有点不好意思:“这有什么关系吗?”

刘锦鹏恨铁不成钢的说:“处男看见女人才会患得患失啊,解决你的问题最简单的就是变成非处!”

杨森有点膛目结舌:“真的行吗?我怎么觉得你在忽悠我?”

刘锦鹏斜眼瞟着道:“我忽悠你?那你别信我啊。晚上要不要我带你去开开眼界啊,不然你这样早晚被甩。”

杨森又不自信了:“酒吧泡妹子我不如你啊,你跟小五那是一个级别的,我嘴笨不行。”

刘锦鹏一想也是,看来只有出绝招了,就说:“这样,等会你把事情稍微处理一下,跟我出去一趟,我帮你包装一下,保证你焕然一新!”

恰好陶丽丽进来拿文件,听见最后一句就问:“什么焕然一新?”

杨森支支吾吾,刘锦鹏就老练的撒谎道:“我劝老杨要热情开朗,不要老成熟稳重,现在不流行这个了。”

陶丽丽不屑的说:“董事长您那套就别教我们家老杨了,迟早要把他带坏。”

刘锦鹏可不乐意了,说:“什么叫带坏啊,现在就流行闷sāo,我这是教他好呢。”

陶丽丽拿了文件撇嘴道:“闷sāo还不是sāo,好不到哪儿去。”说完就扭着腰出去了,也不给董事长反驳的机会。

听着陶丽丽的说法杨森又迟疑了,刘锦鹏连忙给他下定心丸:“你信女人说的话,那得坑死你,嘴上一套心里一套那才是女人哪。嘴上说只相信爱情,转眼就跟了大款的还少了?嘴上说有情饮水饱,过节不送花就给脸sè的还少了?你自己想想,想好了来办公室找我,下午顺便跟我去看看我爹妈,他们来江城玩几天。”这家伙偷换概念有一套,杨森迟早要上当。

刘锦鹏回董事长办公室,还顺便跟孔珊打个招呼,这丫头也是来的挺早,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刘锦鹏心道我今天是当居委会大妈来的,就把孔珊喊进来,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孔珊还有点难为情,说自己男朋友也出来打工,说是村里搞集体化农业,不怎么要人干农活了。她是想帮男朋友在集团里找个事做,但是又怕影响不好,更担心一些风言风语影响了两人的感情。

孔珊的男朋友跟她是一个村的,叫孔青林,同姓但没有亲戚关系,就算有关系也出了五服。这小伙子在上完高中后就回家务农去了,跟孔珊是青梅竹马,两人老早就眉来眼去的,但一直没有挑明关系。等孔珊考上大学之后,孔青林觉得耽误了她,就隐晦的表示两人分开就算了,结果孔珊反而不肯,两人那时候才算正式成为男女朋友。

刘锦鹏考虑的更多就是如果孔珊要走了,谁来接替的问题,结果他说出来孔珊也有点不舍,她说:“我也不想走,跟董事长在一起工作很开心,董事长人很好,有你这样的老板是挺难得的。如果青林他不反对,我还想继续干。”

刘锦鹏打趣说:“你怎么知道我人好,朱林还骂我吸血鬼呢。”

孔珊着急的说:“不会的,我听她们说了好多,小红和丽丽也说了很多事,那些老板可坏了,你不一样。”

刘锦鹏估计就是小秘和小蜜的那些事,也不点破,就说:“那好吧,你和你们家那口子好好商量,事先给我个答复,如果你要走,也得把人带熟了好接替啊。”

孔珊笑道:“老板你真好,我跟青林说说,他应该不会反对的。”

刘锦鹏点头道:“孔青林是吧,简历就算了,人来了之后跟我说一下,我叫陈媛媛跟一跟。基本上,我的建议是去核心工厂,可以从头学起,将来如果能力足够,可以去分厂独当一面嘛。”

孔珊激动的直点头,表忠心的话她也说不出口,干脆什么也不说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扫荡

处理完孔珊的事儿,刘锦鹏就没事写写画画,当初分工的时候就说明了,集团总裁负责处理ri常事务,而董事长则要cāo心公司发展方向和管理架构的问题,至于高层人事变动还得靠董事会决定。虽然刘锦鹏对管理学什么的不甚jing通,但是也知道只有制定好规则才能更好的发展。

没事的时候他也研究那些前辈企业家的事迹,这方面的书籍有很多,名人传记那就不说了,基本都是作家代笔,颇多溢美之词,十成能信个一两成就不错了。不过这些传记里面也是能淘到一点金子的,问题就是寻找难度堪比海底捞针。刘锦鹏最注意的就是那些倒霉的或者说失败了的企业家,他们为什么会失败,这是他主要研究的问题。

这方面的资料比较难找,主要是市面上流行成功学,只有那些成功了的家伙们的事迹才会被拿出来大肆宣扬。其实这样的行为很不好,主要是不能给寻求指点的企业家们一个失败的教训,只有成功的例子有毛用,很多时候成功都是机会和运气加上一点大胆造成的,根本没有可复制xing。

而大多数老总和企业家们最关心的反而不是成功的例子,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倒下的前辈才是他们最关心的,这方面在书籍市场上反而极难寻到。大多数老总都是白手起家,自己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懂什么管理学经济学,只知道按自己的老一套办事。在初期资金匮乏的阶段,由于他们没有实力因此不能迅速扩张,反而能更加发挥个人的实力,创业者的惊才绝艳基本都在这个阶段出现。

而到了资本积累完成之后,由于指导理论的缺乏和创业者自身素质的原因,各种问题开始出现。很多创业者不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还是倾向于自己搞一言堂,这样带来的盲目扩张和盲目多元化毁掉了无数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这里面就包括搞保健品口服液的某药厂和本职卖保健品却跑去盖大楼的某集团。

刘锦鹏研究的就是这些失败的案例,而且这些案例都是附有各种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报告的,这些材料都是花费大量金钱从各大商业研究机构买来的。刘锦鹏这才明白为啥外面市面上只有成功学书籍卖了,闹了半天就是拉低门槛哄人进来,然后用各种商业研究资料来圈钱嘛。

总得来说,钛星集团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